黄河文化:《论语》与水

2017-05-16 14:08:54 黄河文化论语与水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国学频道编辑为您整理的黄河文化:《论语》与水,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m.liuxue86.com)查看。

  黄河文化:《论语》与水

  自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以来,这一儒家道德经典才得以走出神圣殿堂,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一时间,关于读《论语》心得感悟的书籍、碟片纷纷出版发行,大有处处说《论语》,圣人回到寻常百姓家的感觉。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于丹教授则说,有时候学一两个字就会受益终生。《论语》是讲仁义道德,不同的人读《论语》,不同心态读《论语》,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作为一名水利人,我读《论语》却读出了圣人对水的敬仰、感叹和感悟,以及对治水英雄的推崇和赞誉。

  水的哲学情结

  水是生命之源,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水。而孔子对水的认识,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饮用、灌溉、舟楫之水,而是通过对水的观察、体会和思考,赋予了水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情结。

  《论语·子罕》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表面上看,这是孔子在河边对奔腾不息的流水发出的感叹,但孔子感叹的不仅仅是一去不复返的流水,更有稍纵即逝的光阴和瞬息万变的事物。

  今天我们读《论语》,从孔子的这句感慨中,至少应把握两点:一是珍惜光阴。光阴是上苍赋予人们一种最公平、公正、透明的东西,但光阴也最易消逝且无法挽回。曹操曾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杜甫则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有限,自然永恒,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我们更应从“逝者如斯夫”的惊叹中学会珍惜光阴、把握机遇。二是要有不舍昼夜的进取精神。2500多年前,孔子就让人们效法滔滔之水勇往直前的精神。孔子一生虽坎坷多劫,幼年丧父,晚年丧子,但他一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修身养性,特别是晚年之后,安心在家乡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在“不舍昼夜”的奋发中,完成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的人生轨迹,开创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这种思想已跨越时空,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孔子一生钟爱山水,与水有着不解情缘,他的儒家思想也蕴涵着丰富的水文化。在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反映孔子山水情怀的名句和情节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关于“仁”、“智”,《论语》首先论述何为“仁”、何为“智”?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明确告诉他的学生樊迟,仁就是“爱人”,智就是“识人”。也就是关爱他人,了解他人。其次是在与学生讨论君子问题的时候,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就是说仁爱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最后是在《论语·雍也》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就是《论语》中寄情山水最富哲理的话语,智慧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智者是动态的,仁者是静态的;智者是快乐的,仁者是长寿的。山、水是世间最普通的自然物,也是最有灵性的东西。山是安定、伟大、丰富的,水是流动、平等、多情的。孔子喜山爱水,是因为他知水懂山,“见大水必观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但他绝不仅限于陶醉、流连于山水的自然之趣,而是通过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体验,赋予山水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

  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教学和生活点滴的记录,是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而成。孔子乐水的另一记载就在《论语·先进》篇中的“侍坐”,这是孔子与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畅谈理想的记录。一天,孔子饶有兴趣地问四个学生的志向,子路的理想是治理一个大国,冉有谦虚一点说管理一个小国,公西华则想做一名司仪。他们三人的志向抱负不可认为不宏大,但孔子并未做出评价。相比之下,曾皙的志向就微不足道了,他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段看似没有宏大抱负的话,却得到了孔子的赞同:“吾与点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孔子一生孜孜追求和向往的就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幸福自由的桃源生活,曾皙描绘的正是这样一个美妙境界。另一个原因就是孔子十分爱水,经常到自己家乡的沂水河中,清洗污尘,陶冶情操,亲近自然。

  孔子还有一句话,叫“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是说,如果他的德行不能推广,就泛舟海波之上。这既体现了他洒脱的一面,也有把失意寄托在流连水波之上的情怀。孔子曾带领他的弟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之道,所到之处常常遭到冷遇和奚落。但孔子即使在到处碰壁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弟子离开他,因而他很自豪地讲,“从我者其由与?”孔子一生虽然没有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但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他创立的儒家思想,被他的弟子广泛传播,泽惠千秋。

  中庸之道与人水和谐

  中庸之道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因而孔子赞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盘古开天辟地,讲的就是天、地、人三分合一的生成过程,“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就贯穿了中国古代文化,规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行为规则。水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控制因子,人水关系是人与自然的缩影。在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过程中,人总是与水有着密切联系。远古时代,人类依水而居,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依傍大河而兴盛。但随着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加剧,大江大河经常发生洪涝灾害,人类不得不避祸防灾。相传女娲积炉灰止淫水,表明从母系氏族开始,人类就与洪水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尧舜时代,鲧治水一味用“堵”,“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禹吸取鲧的教训,改用疏导,使洪水顺低地、河流而注于海,平息了千百年来泛滥不息的洪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河道堤防已经普遍存在,河流有道,洪水大大减少。孔子正是在对古代先民治理水患的实践中得到启发,认为人类要征服和改造自然,就必须优选、探索成功的正道,使水流有其道。这正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泉。

  《中庸》阐发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里指中庸的理想状态,就是一切处于和谐状态之中,天地万物各安其位。

  回顾人类治水的历程,大致经过四个阶段,一是人类逐水而居,依赖河流,听命于大自然。二是人类利用河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抗御洪水、兴利灌溉。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支配河流的能力大大提高,但也导致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四是人在改造和利用河流的同时,积极主动地适应和保护河流,达到人水和谐。这是“中庸”之道在人与河流、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最高体现。这种体现,既不是人依附河流,也不是人强迫河流,而是要人从河流的征服者变为河流的利用者和保护者。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水和谐共处,继续追随大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的奉献精神,必将把科学治水的理念和实践推向一个新境界。

分享

热门关注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翻译送东阳马生序

爱莲说的原文及翻译注释

爱莲说的原文

山居秋暝古诗原文加翻译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

陈涉世家翻译及原文赏析

陈涉世家

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阿房宫赋原文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翻译醉翁亭记原文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

孙权劝学原文

马说原文及翻译注释和赏析

赏析马说及翻译

春望的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望的古诗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