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时间怎样有效提高50分?高考提分攻略
高考集结号即将吹响,很多考生开始忐忑,基础不牢或成绩不稳定者更甚。
事实证明,很多考生的高考成绩都会高于平时成绩(原因不好说,不过确实存在着这样的规律)。读完我们奉上的冲关秘籍,也许你就能够更加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朝向远大前程,练好临门一脚,争取一蹴而就。
化解压力,带着良好心态投入战斗
2017年高考马上就到了,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考生们也许会存在以下三种心理状态:
一、学习过于乐观型这些考生毫无高考压力,即使高考迫在眉睫,也没能进入考试状态。表现出对自己的学习不太关心,认为平时考试“差一点”没关系,只要高考认真点就能考起来。 二、学习过于自卑型这些考生学习成绩在某一学科或总体成绩上存在一定困难,他们很想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但总是无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三、学习过于急迫型这些学生大多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但是他们在学习方面有很大潜力,通常兴趣爱好广泛,表现欲很强,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考试树立自信心。
怀着过多的忐忑和揣测迎接未知,心中难免弥漫不安和压抑。然而,心理压力积累到最大,往往却也正是最接近成功的拐点时刻。化解压力,带着良好心态投入战斗,你就可能化茧成蝶。
树立正确目标
以理智的态度面对考试,如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发展问题,认识到任何成功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论高考最终成绩如何,并不代表今后人生的发展趋势。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智地对待高考,避免遭受过大的打击或者因为一次成功而放松努力。
以平稳的心态应对考试,考试成绩只是个人能力中的一部分,并不是综合能力的标志。放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以平稳的心态面对考试,更加集中精力投入高考冲刺复习中去。
学会满不在乎
临近高考,你已身处心理过分敏感、一石激浪的关口。
想保持良好心态,就要注意弱化目标——我们必须明白,努力不一定就有收获,你能决定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古人说得好,“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境界,也是化解压力的大招。
营造轻松心情
奋斗需要压力,但成功往往在你心灵轻松的时刻前来叩门。
在大考临近时保持愉快轻松,不仅能提高复习效率,还能帮助你在考场上正常发挥。
放松心情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凡事多往好处想。
另一种方法是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和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他人的关系和睦,二是尽量避免出现“大敌当前”的氛围。
这段时间,你应该多参与打球、跑步、看电视、读课外书等活动。读几首优美的古典诗词,听些休闲音乐,放松紧张的神经,使不堪重负的大脑得到休整,以利将最佳状态调整出来。
除了心理调整,建立自信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狭路相逢勇者胜,具备了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自信心才能笑到最后。
清华大学张新颖:
临考前的一个月,我每天早晨醒来都会对自己说:“今天要加油!”晚上洗漱时对镜子中的自己说:“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外人看起来似乎很傻,但效果很明显,最后我取得了不错的高考成绩。
复旦大学苏新:
特殊时刻调整心情,大家可以试试借刀杀“人”。不是让你去做古惑仔上街砍人,而是要懂得利用别人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当你遇到很郁闷的事情时,不要一个人独处,可以找要好的朋友聊个痛快,把所有的不快都倾吐出来。或是三五好友一起在操场上狠狠地打一场球,让郁闷随汗水排放出去。一个人闷着,很容易走进思维的死胡同,请记住,无论是自己的郁闷、不快、痛苦还是偶尔的快乐和痛快,没有可以一起分享的人,对自己都是不利的。遇到不快时找个伴儿,有什么错儿全悄悄归到他身上,自己不就落得一身轻么?
多做模拟训练
高考成绩不取决于你会做多少题,而取决于“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做对多少题。最后一个月,建议大家找来高水平的模拟题进行限时训,培养高考的感觉,训练自己在规定时间内“抢分”的能力,提前适应高考节奏。
保持生活节奏
保持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节奏,适当减轻复习的密度和难度,以求“退一步,进两步”的效果。
过分紧张是一个极端,完全放松又是另一个极端,两者都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适度地紧张,成功的考生大多是以这种状态迎接高考的。
北京大学王晓松:
最后一个月,我们不妨变“以成绩为中心”为“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学习,才会有好的状态。如果静不下心来,不妨合上那些烦人的书本,醉心于优美的轻音乐,让大脑不留丝毫杂念,静静体念心灵的安宁。或者在大街上默默闲逛,什么也不想,静静走一会儿,也许就能驱除长久以来积聚在心的压力和烦躁。学校纪律?这时候就不讲这些了,说好了一切为自己服务的嘛。
最后这34天,许多困惑和困难会不期而至,我们要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切,即便会困惑、会烦躁,但只要能找到合理的方式去释放,一切灰色和不快就都会烟消云散。不要和压力硬碰硬,而是要学会四两拨千斤的情绪大挪移。
生活不乏快乐,我们缺乏的只是体会与发现。黎明之前,为什么不快乐地想:最黑暗的时刻都到来了,光明还会远么?
时间安排和学习策略
时间策略
别轻视这34天,你可以将之变成“几百”甚至“上千”来,比如,把每天“分割”成几节课,或把每天学习的时间分成多少小时,或再细点,以半小时为单位……这样,时间就显得多起来。
这样的换算固然有些自欺欺人,但自己哄哄自己还不行么?至少这样以来我们就不会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而备感紧张了。
南京大学文晓刚:
即便是闲聊这样的“不正式时间”,也不应浪费,而是可以用来记忆一些英语单词,如,当你想说到某个词时,就冒出个英语单词来代替,这样的“土洋”结合,不但可以加深单词印象,还可以熟悉语境。一旦用错了还有高人在旁给你纠正,大家争论一番,也就把这个词的语义、用法刻在了脑子里。
时间无所谓多少,只看怎么去利用,怎么去分配。再紧的时间,只要有心也能见缝插针,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武汉大学王健:
或许,有人会说作息时间有规律才会有最佳效率,这没错,但也应视个人情况而定,比如,有些同学就难以习惯早睡早起,如果让他晚上10点必须睡到床上,等于让他在床上做操——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早上要他6点起来,等于让他整天吸毒——萎靡不振,思维短路。其实,既然是“夜猫子”型的,又何必强求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呢?早上喜欢睡睡懒觉,迟到几分钟又何妨?前提是要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去复习。
但有一点,如果之前你在晚上特别兴奋,而白天考试、学习时却精神委靡,那么你这段日子必须要做的就是晚上早点睡觉,把最佳状态慢慢调整到白天,这里有一个小技巧:你可以仿照高考每科考试的时间安排,找份试卷在该时段安静地去做,如,在上午9点到11点半、下午3点到5点这两个时间段,按时完成试卷,以培养自己在这些时段的状态。
南京师范大学程越:
现阶段留给我们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少,主要是中午、下午和晚上。当年我的安排是:中午两个小时,一个小时吃饭、睡觉,一个小时看杂志,做数学试题;下午的课外活动,我抽出半个小时去真正活动:打篮球,踢足球,或者散步。在球场上,我悟到很多道理,比如只要还有一秒钟,就要努力去争取胜利。你能说这对学习没有帮助么?晚自习要兼顾各科,特别是自己的弱项。睡觉之前,有两件事:听英语,然后听音乐。听英语需要日日坚持不懈,才能有好的听感;音乐是放松身心的调节剂,能让我安然入睡。总之,时间安排要注意劳逸结合,给自己轻松又紧张的学习环境。
学习策略
此时的学习策略,总的说来就两句话:重基础,知变化。
所谓重基础,就是要丢开那些高难度、大剂量的题目,返璞归真地重拾丢弃多时的课本。你的学习成绩之所以尚未进入最佳境界,很可能在于把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不够深。高考相当一部分考题都是基础方面的内容,翻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那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冷点”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其踪迹。
相当一部分同学只顾把焦点放在所谓的重点上,却没有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漏洞百出,考出低分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要在复习的基础上做到不断提炼、总结和归纳,把很多东西联系在一起就有了新的体验。当然,重基础,并不是说完全一门心思就在那些滚瓜烂熟的定理中光顾,而是要辅助着每天练习一定数量、一定难度的习题,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如果遇到创新的题目,还能大大开阔思路。
只是,过犹不及,适量才好。
浙江大学徐欣音:
最后这段时间,我认为不应该过于注重学习的细节,比如,很多同学在复习历史时会去记年月,这没有错,但很浪费时间。知道大概时间便可,而相对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与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至于数学,在考试前几天,我们还是应该坚持做题,但不要和难题僵持不下,和自己过不去,你要做的是巩固你会做的,不要在考试时因为愚蠢的失误后悔。如果你的强记并不是很出色的话,索性试着去放弃那些混淆记忆的知识点。记住,最好的一门课很容易变成最差的一门课,因为你会对自己学得最好的一门功课非常在乎,在乎到钻牛角尖的地步,这样反而会让自己思维混乱,找不到感觉。
所以我总是告诫自己:我只要保证最简单的题不漏分就行。在最后阶段,简单化才是我的目标,数学尤其是如此。在最后的复习时间里,复习用书成了我的课外读物。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我按照老师的指导牢牢抓住粗线条,此为宏观调控。
我要强调的是,考前不要顾虑太多,比如老师和家长的期望、自己的前途,等等。重要的是你是否能经得住的心灵考验,这样想也许就会海阔天空。
深圳大学俞静静:
临阵磨枪,要磨最常用、最拿手的枪。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一些小题目和相对容易的题目上,这使我心情平静并巩固了概念。
所谓知变化,是要转化定势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已掌握了大量的解题方法。而高考总是像在有意或无意地与我们作对,有的题总会有些迷惑人的“陷阱”。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题目都可以立足于基础知识层面去解决,只是不同的人方法不一样而已。
这种“不一样”,在一些时候其实就是思维的创新。因此,对有些定势思维要坚决抛弃。很多同学在平时考试时游刃有余,高考试卷却像涂鸦,这通常是因为平时考的大多都是做了好多遍的题型,但高考时一遇到用常规思路写不下去就慌了神。
中山大学侯俊:
题目百变,无非是知识的重新组合。无论哪个阶段复习,懂得归纳总结,找出自己的薄弱项都很重要,一个小漏洞就是一个潜在的失分点,必须“分毫必较”。
所谓的归纳总结,有两个方面,对课本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对练习、试题的归纳总结。可以试着归纳课本知识体系,尤其是文综科目,看看课本的目录,从全局着手由大的知识板块到各个小的知识点,分析各部分联系,形成一张网络,通过联想延伸来记忆。这样一来,哪部分比较薄弱就可努力加强。
同时,对于典型题目,要归纳出各种常规方法,但不要满足于只用常规方法。试着用发散思维,思考有无其他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最为简便。这样做既锻炼了思维也巩固了知识。把历次月考试卷拿出来,整理整理,看相同梯次的题,看自己的经验教训。印象会很深刻,也会大有收获。
9科备考冲刺秘籍
学科复习要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区分对待,田忌赛马说的是通过合理规划最终化不利为有利,高考其实也是这样。
语文
语文素养并不等同于语文分数,只要复习策略应对得当,在最后这34天复习中,依然可以打造语文学科的不朽传奇。
1、对照考纲说明,梳理板块框架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高考这场硬仗而言,这里的“彼”即指“考试内容”。所以要对照考纲,对已复习过的各考点全面铺开,毫无遗漏地构建框架结构图,做到心中有数,不留盲点。同时,还要对照结构图回忆联想围绕这些知识点考过哪些题型,每个考点又是怎样的出题方式、解题步骤和答题方法。要把零散的习题整合成类型,“一个习题就是一个类型”,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不要停留在一知半解上。
2、建立习题档案,反复思考研读
有的同学到了复习后期还在盲目做题,结果是题目虽然做得多,但仍然是在同一个知识点、或是同一类题型上失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重典型例题的总结,不对照自己的错题反思,更不对错题归档整理。殊不知,失分点就是增分点,所以,后期复习要注意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对作业进行勾画圈点批注,加强解题后的反思,并舍得花时间再次钻研历届高考试题,领会其命题风格,对典型习题做好归档工作。
3、注重识记积累,基础分分必争
高考试题中的中低档题,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为此,我们要特别注重落实这项工作。例如,对所需背诵默写的64篇文章的复习,就没有任何速成的技巧,考生必须要记牢、记准,动动手,把平时的易错字常写写,逐篇过关。对于成语题、病句题,要注意反复放到语境里面去理解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文言文的翻译练习要坚持,最后阶段要做到字字落实,宁少勿错。
4、回顾典型作文题,作文素材每日积累
要把已经训练过的作文材料结合自己当时的典型问题再看一看,吃透提示语,并划出要点;要注意选引材料不要照抄,尤其要注意是否点题、扣题。同时,拟题避免拟怪题,要一目了然;开头不必标新立异,实际入题;结构不能一段到底,句末要加句号;字数不能少于800字,也不要超太多;不会写的字换个字塞进去,不留空格,更不要在卷面上涂改。此外,尽管高考日益临近,但仍要坚持作文素材的每日积累。
我们要始终坚信,不去看远方模糊的,而是做好手边清楚的,每天按计划有序进行,备考的每一天就会有滋有味,就会信心无限,就会走向成功。
数学
针对今年高考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对于高三数学的后期备考,必须大胆变革和创新,以思想方法、解题策略和应试技巧为主线,打破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打破守旧的数学备考策略,让学生真正把方法学到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应试技巧,从容走好复习备考之路。
1、小题专练防超时
我们知道,数学试卷占据“半壁江山”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自然是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的“大哥大”,能否在这两类题型上获取高分,对高考数学成绩影响重大。因此,考生后期定时、定量、定性地加以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要务必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加大训练力度,强化训练时间,避免“省时出错”、“超时失分”现象的发生。
2、回归基础重梳理
在数学的高考试卷中,四道基础题基本定型,即三选一、三角数列、概率问题、立体几何,这几道大题是高考解答题得分的主阵地。纵观往届考生,相当一部分同学考试分数低,他们丢分不是丢在难题上,而是基础题丢分太多,导致最后的考试分数不理想。所以,在后期复习过程中,要通过疏理知识,尽量地回归基础,再现知识脉络和基本的数学方法。每天保证做一定量的基础题,不断加大基础解答题训练力度,让学生对这一部分基础题做对、做全,得满分。
3、重点题型常访谈
后期复习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复习获得最大的效益,必须针对重点题型进行重点复习,并且能够做到“焦点访谈”。对于数学的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统计概率等几大板块,要做到重点知识重点复习,舍得花时间和下功夫。在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查找自己在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发现缺陷,就要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重新整合相关内容,形成知识与方法的经纬图。
4、后期复习绝不是简单重复的过程
我们要找好提分的最佳“支点”——组题的质量,抓住高考的“增分点”——基础题,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重点模块,突破知识的“难点”——解析几何及导数问题,使复习备考不留任何“盲点”。
山东科技大学曹灵:
个人认为最后一个月的数学复习有四大要点:
一是看书。记得当初我一本《高中数学教学基本要求》是看了不下三遍的,最后一遍就是在冲刺复习的日子里啃完的。这本书详细罗列了所有的知识点,考前再梳理一遍是非常需要的。
二是做练习。许多数学公式、定理、做题技巧,都是在做相当数量题目的过程中学会熟练运用的。冲刺阶段做些高考练习卷,培养一下感觉。尤其要练填空和选择,高考时这两部分的分一定要抓住。
三是总结错题。不少同学做了一套又一套练习卷,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呢?大多数人的毛病都出在做完题只关心对错、拿到卷子只关心分数,对做错了的题不加以总结,下次遇到同样类型的题目又怎么能做对?所以,即便不整理错题集,也要切记:看到错了要弄清楚错在哪里,以便下次能及时改正。
四是不要过多研究难题。冲刺阶段心情不太稳定,多练练基本题一来比较可靠有用,二来可以“稳定军心”,避免挫伤士气,毕竟都到了这个时候,什么都是次要的了,最要紧的是要保持高度的自信和旺盛的斗志。
英语
新的高考背景对学生的备考提出了新的要求。
1、最后这一个时期,是英语高考备考的关键阶段
期间,主要针对高考各试题类型进行专项训练,系统归纳题目类型特点,优化提升解题得分能力,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2、再次梳理,把握知识重点
在后期备考中,要对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进行再次梳理,复习的重点是以词块为单位,关注语境和应用,带动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另外,要重视生活词汇的拼写,注重熟词新意,突出高考题对备考的引导。对于语法,提炼常见考点和重点考点,提升在语境中解题的能力,并针对上一轮复习中遗留的易错题,提高准确辨析考点的能力,发现陷阱,做出正确判断。
3、坚持始终,提升综合技能
提高综合技能是后期备考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听、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提升,更要贯穿后期备考的始终。
首先,提升听力技能。要坚持做到天天训练,足量训练,适当进行延时训练,即一次的训练量超过高考的题量,以延长听力的疲惫期。
其次,提升阅读技能。要重点提高总结提炼信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提升在有限时间内获取处理具体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同时要加强对阅读新题型的训练和指导。
再次,提升写作技能。要切实过好“三关”,依次为卷面关、内容关和语言关。通过这一轮的复习,作文要达到卷面整洁,语意连贯,内容丰满,语言地道的新高度。
4、科学训练,训练应试技能
时间越是接近高考,就越要进行贴近高考的模拟训练,提高答题思维和习惯的规范性,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当然,在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归纳和反思,提升的应试技能。
最后的冲刺,对于考生来说,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只要坚持科学训练,注重提高综合能力,高考英语高分自是囊中之物。
重庆大学王盼:
英语是最易突击的学科,考纲是非常重要的复习材料之一,考生可以分析自己的情况,对考纲进行不同重点的复习。英语的基础在单词,一个语法很差的人,只要单词很熟,即使他口语不行,写作也不行,但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如果把握得很好,这些在英语考试中往往占据了大半壁的江山,他也能获得相当的分数。所以复习英语应当有所侧重,主要精力放在词汇的复习上,要熟练掌握单词的用法。可以看看以前的笔记和总结归纳的东西,对于以前试卷上做错的题目,一般主要看语法、词汇和中译英,这样比较节省时间。对于作文,最好能记背一些精华的文章、句子,以方便应用。
文综
文综内容较多,最后一个月很多同学容易陷入“不知还有什么没看,不知还要看什么”的茫然。如果说这一阶段的复习有捷径,那捷径就是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认真阅读《考纲》中的各学科考试范围,打好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考纲》必须与课本挂钩,才能读得有效果。大纲中的考点对应的是课本中的知识点,看到考点如果能清楚明确地联想到知识点,才算是真正的掌握。如果发现有不明晰的地方,应该立刻找到课本查阅,并重点记忆。
文综强调对各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一些既可单科命题、也可综合命题的热点问题应引起注意。
政治:结合时事,串联知识
时事政治的热点多、材料多,很多同学在时事政治上花太多工夫,却忽视了教材,效果难免事倍功半。目前最重要的是回归教材,建立自主的知识体系。
1.回归教材,建构知识体系。教材是学习的依据,也是出题的依据,考前回归教材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复习教材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有体系,最好经过分析、总结,建立自主的知识体系,因为自己整理出来的东西更便于记忆和运用。
2.找准时事与教材的结合点。复习时事热点要联系教材,找准它与教材的结合点,也就是说要知道它考的是教材里的哪一个知识点。
3.少做题,认真阅读重要试题。这段时间应逐步减少练习的量,把主要精力用于复习和巩固知识点。建议你重新阅读几套比较重要的试题,阅读时要认真分析,找出自己的不足,分析原因并逐一弥补。
4.吃透材料,学会小题大做。材料分析题难度大,易失分,所以在训练中要深入挖掘,解读出它蕴涵的全部信息。要学会小题大做,做题时根据材料、结合教材,进行多角度的拓展思维,尽量回答出所有的知识点。要注意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材料怎样变换,它考的总是与教材有关的知识点,切忌主观性,切忌离开教材泛泛而谈。
地理:脑中有图,心中有理
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几乎题题都有图,一种是已知图,另一种是要通过给出的信息推断出隐性信息,后一点更加重要。同学们应将地图装在大脑里,培养自己“图图转换”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要在15条线上下工夫(9条经线、6条纬线),找出15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平时要经常训练自己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10°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些为什么,因为这是高考地理命题惯用的手段和形式。
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经常是地理高考试题的切入点,所以我们要将热点、焦点问题回归到课本,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所谓回归课本,一要通读课本,包括教学大纲,教材的插图,也包括小字部分;二要翻开教科书的目录进行联想,形成对全书结构的总体印象。自然地理部分要在“懂”字上下工夫,一懂百通。
历史:突破重点,理清脉络
历史复习切忌抛开课本和考纲擅自圈定所谓的热点、重点。回归教材时应避免死记硬背,要注意对教材的深刻挖掘,特别注意做到:
1.突出主干知识。文综考试和单科历史考试,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不追求知识覆盖面,突出主干知识考核。因此,大家在最后复习时,一定要在强化主干知识上下工夫,不要在细枝末节上多投精力。
2.强化历史结论。历史结论在文综选择题的出题率很高,大家在复习教材时遇到历史结论不仅要牢记,还应反问为什么。
3.关注时代特征。不能机械地死背教材,要善于融会贯通。
4.重视历史概念。历史概念考核历来是高考重点,因此在最后复习阶段应特别重视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既要掌握概念本身,又要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理综
最后34天,理综学习的重点应放在锻造思维惯性方面。所谓思维惯性,是指合理的解题思路,比如物体在小车上滑动,肯定要用到动量守恒;化学无机框图题中,有连续氧化的,就可能是硫、铁等。生物中这种思路则更明显了。现阶段光看课本肯定不行,但找上大量的资料书来看来做也是时间浪费。高标准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找点练习来充实自己的空闲时间,不让自己过于放松,就已足够。
物理:善于分析,归纳总结
对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物理备考复习的冲刺阶段,容易在知识、能力方面进入一种类似于“瓶颈”的状态,容易出现“高原反应”,也有一些同学因为物理模拟考试成绩的高低起伏而出现“峰谷交叠”的模拟倦怠现象。
突破“瓶颈”,首先要从全局角度对高中物理知识进行梳理,通过通读教材梳理并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找到概念、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知识点间的网状联系。阅读时要重视教材中的黑体字,规律的推导过程,插图,演示实验等,处理好重点知识与非重点知识之间的关系,尤其要重视课本上的知识、公式、名词和应用性问题、综合性问题。
其次要做好复习资料的整理,做好题型的归纳,并通过比较、体会,整理出各种题型的常用解题方法和思路。整理时要特别重视曾经做错过的题目,最好能将常错的题目摘抄出来拼成错题卷重新去做,有效降低再错率。
三是做一份包含所有知识点、典型题型、常用方法、易犯错误等内容的知识框架图,从全局高度对整个高中物理进行盘点。
化学:紧扣大纲,稳扎稳打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新高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必须在研究中提升,在探索中前进,通力打造黄金复习,蓄势决战决胜高考。
1、研究考试大纲,循纲务本
考纲和考试说明是备考的指南针,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可增强日常复习的针对性和方向性,避免盲目备考,按方抓药,弄清楚高考检测什么,检测的价值取向,高考的命题依据。对考纲的实际操作是——考纲不要求的不复习,考纲降低要求的不拓展,考纲所要求的大力复习。
2、精练高考真题,明确方向
考纲的要求是通过考题来体现的,所以,研究历年特别是近五年新课改地区的高考题,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考纲,明确备考方向。经过对近几年高考题的横、纵向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一是主干知识考查“集中化”,二是基础知识新视角,推陈出新,三是能力考查“综合化”。
3、摸清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要提高后期的备考质量,还要真正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如此,复习备考才能更加科学有效。
4、切实回归基础,提高能力
复习训练的步骤包括强化基础,突破难点,规范作答,总结方法,通过这样的总结,对知识加深印象,应用更加灵活。
在备考时,要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找突破,一是这道题该怎么做;二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三是怎么会想到要这样做;四是不这样做可以吗?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最好?五是这道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又该怎么做?如果能够如此做题,可收到1×5大于5×1的效果。
5、坚定必胜信念,决战高考
信念坚定,则势如破竹。要明确更加高远的目标,以必胜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持之以恒地向着目标奋进。同时,要注意总结反思,虽然高三生活很紧张,但反思和总结不可或缺,这是提高分数、加速成长的催化剂。
生物:夯实基础,纵横联系
距离高考愈来愈近,生物后期的复习备考要以“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突破疑点,重复变换;重视训练,能力凸显”为指导思想,完善知识网络,达成知识重组,进而实现学科知识广泛整合的目标。
1、方略一:精研考纲
要认真研读新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收集高考信息,关注专家的解读和预测。要充分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将最近五年新课程标准区的考题进行分组研究,对历年高考题的命题特点进行回顾和整理。
2、方略二:精设专题
在专题的设置上,结合各模块复习的同时,要贯穿“生物圈——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种群——个体——细胞——分子”的线索,将学科内的知识进行系统重组。八大专题,即生命的基础、细胞的生命历程、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与育种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现代生物技术以及实验专题。
3、方略三:精练习题
一方面要“题海捞金、精选精练”,另一方面要防止遗漏相关的知识点。每套习题要抓好“三点”,即易错点、重点和盲点,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六个题型专项,即易错题再回首专项、图表题专项、高考题专项、各地试题集锦专项、新增知识盘点专项、课本小资料课后题专项等。
总之,要“像蜜蜂一样勤奋努力”,全力以赴备战,付出心血和智慧,用更加饱满的激情和斗智去迎接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