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风俗讲究

2017-05-17 11:49:55 端午节风俗端午节讲究

端午节风俗讲究

  终于迎来了每年一次的端午节。是的是的,这种具有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传统节日,是历来深受国人喜爱的。还记得开创浪漫主义题材诗歌的人?对哦。屈原是也。鲁迅曾赞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曲《离骚》,唱尽了对国家百姓的无限热爱,唱出了自己深沉的肺腑。当时楚国形式危机,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唯有泊罗江能够囊坏屈原的情怀了罢!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五月初五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论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驱凶辟邪是个这个节日的重头戏。佩戴五彩绳、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是人们驱邪避疫的特殊习俗。关于辟邪一说,在现代家居风水设计里也很有讲究。

  端午节的核心是驱邪除瘟。端午节节日装饰的特点在于辟邪。端午节风水辟邪装饰物艾蒿、菖蒲这两种植物都有强烈的芳香,同时具有药性。古人用它们治病,也用来辟邪,因此有所谓“戴艾叶疗一切鬼气”的说法。


  艾蒿和菖蒲

  艾蒿、菖蒲这两种植物都有强烈的芳香,同时具有药性。古人用它们治病,也用来辟邪,因此有所谓“戴艾叶疗一切鬼气”的说法。按照古俗,艾蒿和菖蒲经常是同时使用,即所谓“艾旗、蒲剑”、“艾虎、蒲龙”,所以本节将它们放在一起介绍。

  1.艾人、艾虎、艾旗

  用艾蒿制成的端午饰品有艾人、艾虎、艾旗等等。

  晋代已经开始把艾蒿挂在门上。到了南北朝时代,挂艾蒿发展为挂艾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各阶层的人民一起到郊外踏百草——就是到草地散步游玩。把从野外采来的艾蒿捆成一个人的模样挂在门上。这就是后来长期流行的挂“艾人”的习俗。把艾蒿捆成艾人,为的是提高艾蒿辟邪的功能。可是为什么人的形状就能提高艾蒿的辟邪功能呢?《荆楚岁时记》没有说明。按照常理,这个人应该是一个能够驱邪的神仙。

  宋朝人把所挂的艾人称为张天师。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端午节,人们用艾蒿和其他草编成张天师的模样,悬挂在门额上。张天师即张道陵,他原本是东汉五斗米道的创始人。门徒们把他崇拜为法力无边的神仙,尊称张天师。他的后代世居江西龙虎山,世袭张天师的名号。既然张天师能够驱邪,用艾蒿制作的“张天师”就更能驱邪了。

  除了艾人,还有艾虎。宋朝人用艾蒿编成“虎头”形状挂在门上——这就是后人所说的“艾虎”。艾虎有挂在门上的,也有戴在头上的。不过,戴在头上的艾虎比较小巧。《岁时杂记》关于宋代制作艾虎的两种方法是:“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因为是戴在妇女头上,所以非常小,最小的只有黑豆那么大,女工之细巧可见一斑!人们为什么看中老虎呢?因为古人认为老虎能够吃鬼,鬼都害怕老虎。因此,艾虎的驱鬼辟邪能力比单独的艾或艾人更上一层楼!


  明清时代用艾十分普遍。门上插艾,身上佩带艾人、艾虎的习俗遍及全国。

  使用艾蒿做装饰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代。民国时期河北中部地区的端午习俗包括门上插艾、男女头上都戴艾。男人戴在耳边,女人戴在发髻。目前,全国还有很多地方程度不同地保留着端午用艾的习俗。

  2.蒲人、蒲剑、蒲鞋

  用菖蒲制成的饰品有蒲人、蒲剑、蒲鞋等等。

  宋代以后,常常用菖蒲刻成人的形状来辟邪,这就是蒲人。明代沿袭这种习俗。高濂《遵生八笺》记录明人习俗云:“端午日以菖蒲根刻作小人,或葫芦形,佩以辟邪。”

  明清时代,北京城流行端午节穿蒲鞋。蒲鞋,就是用菖蒲叶编织的鞋。根据清代朱彝尊《日下旧闻》所记:北京城习俗,无论地位高低,每年端午节都必买新的蒲鞋,穿蒲鞋过节。蒲鞋,现在可能失传了。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端午专用鞋只有幼儿穿用的老虎鞋、五毒鞋。

  菖蒲的叶子又直又尖,形状类似宝剑,美其名曰“蒲剑”。民众信仰中,宝剑具有驱魔镇妖的能力。把菖蒲称为“蒲剑”,就是看重它的辟邪作用。随着历史发展,最初只在门上挂艾蒿的习俗,慢慢发展为同时悬挂菖蒲和艾蒿,并合称为“蒲剑、艾旗”。

  古代不仅民间有使用艾蒿、菖蒲的习俗,宫廷也有此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代,每逢端午节宫廷匠人就用菖蒲雕刻张天师像,四周用染成五色的菖蒲叶子加以装饰。皇帝还用扇子、艾虎等赏赐大臣。明代也有用艾虎赏赐大臣的礼仪。《大明会典》记载:“端午节文武百官俱赐扇,并五彩寿丝缕。若大臣、经筵官,或别赐扇及彩绦、艾虎诸物,各以品级为等。”清代来自意大利的宫廷画家郎世宁于1732年画了一幅《午瑞图》。画面上青瓷花瓶中插菖蒲、艾蒿和盛开的石榴花、蜀葵花。宫中档案说此图“端阳节备用”,表明当时宫廷也有端午使用菖蒲、艾蒿的习俗。

  由此可见,端午节习俗在宋、明、清三代的宫廷和历代民众之中普遍流传,端午是全民族共同的节日。

  五毒符、五毒衣

  1.五毒的含义与功能

  这里所谓“五毒”,是指人们心目中五种有毒或有害的动物。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人们所说的五毒有一些区别。有三种说法比较常见:一说是蝎子、蜈蚣、蛤蟆、蛇和壁虎;另一说则是蝎子、蜈蚣、蛤蟆、蛇和蜘蛛;第三说是老虎、蝎子、蜈蚣、蛤蟆和蛇。把这些动物称为“五毒”,主要是一种民间思想观念,并不完全符合科学道理。按照科学观点,这些动物不都是有毒的。比如壁虎就没有毒性。蛤蟆略有毒性,但毒性不大。只是在古人心目中,它们都是高度危险的动物。

  五毒图案的使用目的共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它们的凶恶面目驱逐各种邪气从而保护人,即辟邪。另一种是为了消灭它们,免得它们给人造成伤害。

  2.以毒攻毒的五毒符、五毒衣

  古人为了抵御端午时节的邪气,通常悬挂、张贴神像(如张天师、钟馗)或者各种符咒。把五毒图案用作驱邪方法的时候,五毒图案实际上也是一种巫术符咒。其中的原理是以毒攻毒。

  五毒模型或图案在宋代已经出现。《岁时杂记》记载,宋代端午节男女把艾蒿(或人工仿制艾蒿)插在头上,并且在艾蒿上再装上“蜈蚣、蚰蜒、蛇、蝎、草虫之类,及天师形相……”。这里的五毒不大可能是真实的动物,应该是模型或者图案。明清时代,妇女头戴五毒图案的装饰品广泛流行。《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北京妇女端午节也有在头上“簪五毒、五瑞花草”的习俗。

  儿童最容易遭受疾病侵袭,所以,儿童服装上出现五毒图案最多,甚至出现专供儿童穿用的五毒衣。天津旧俗给幼儿穿五毒衣、五毒鞋。据说这样可以免除疾病,兼防蚊虫叮咬。

  古代的宗教人士利用民间习俗,把五毒图案正式制成“五毒符”赠给施主。清初庞嵦《长安杂兴》诗云:“一粒丹砂九节蒲,金鱼池上酒重沽。天坛道士酬佳节,亲送真人五毒符。”这是道士所为。清代顾禄的《吴趋风土录》又记载了尼姑也制作五毒符:尼姑们在尼庵里用五色彩笺,剪出蟾蜍、蜥蜴、蜘蛛、蛇、蚿(一种类似蜈蚣的多足虫)的形象,赠送给她们的施主。施主们回家贴在门楣或床边,据说能够驱赶毒虫,称为“五毒符”。由此可见,道门、佛门都参与到端午民俗活动之中了。

  民国时代南京人用五色纸折叠成方形,剪出或画出五毒形状,贴在门上或床头,用来禳灾。如今民间剪纸作品中五毒图案的用途大多如此。

  3.以消灭五毒为目的的五毒符、五毒饼、五毒菜

  有时候人们把五毒当作所有害虫的代表,在节日里驱逐或“杀死”它们,以象征驱逐和杀死所有害虫。明代吕种玉《言鲭》记载:古代山东地区并不在端午节使用五毒符,而是在谷雨日:“……绘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蛇、虺(毒蛇)、蜂、蜮(蛤蟆)之状,各画一针刺。刊布家户,贴之以禳虫毒。”画面上用针刺毒虫,显然不是想利用它们来驱邪,而是为了杀死它们。不过,吕种玉由此推测最早的五毒图案是用在谷雨,而不是端午,他的根据不充分。有可能是当地农民把端午节的五毒移植到谷雨节了。

  清代至民国时期,北京、南京都有专门的以消灭五毒为目的的食物——五毒饼、五毒菜等。当时北京富裕人家购买有五毒图案的糕饼,叫“五毒饽饽”,味道甜美,也用来馈赠亲友。这种五毒饼的原料是玫瑰花、蜂蜜、白糖、核桃仁、松仁作馅,外包白面粉酥皮,香甜可口,上面加盖红色的五毒形象。民国时代,南京的五毒菜是杂炒银鱼、虾米、茭菜、韭菜、黑干(木耳)等五种原料制成。这些食物原料并没有任何毒性,南京人只是把它们当作五毒的代表使用而已。吃五毒食物,就代表着消灭了五毒,人们由此得到安全。

  无论是利用五毒来辟除邪气,还是象征性地消灭五毒,端午节有关五毒的习俗各种都跟科学没有多少关系,它们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形式。人们利用五毒的恐怖形象,提醒大家对各种威胁保持警惕,爱护生命。

  五彩丝

  五彩丝就是缠在胳膊上的五种颜色的丝线装饰品。个别也有缠在脖子或脚腕上的。汉朝人首先在端午节使用五采丝。他们认为可以避免被兵器和鬼怪伤害,还可以避免瘟疫。这个习俗从此绵延不绝。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荆楚地区流行于端午节用五彩丝缠在胳膊上,这样可以不得瘟疫。这和汉代缠五彩丝的观念基本一致。只是名字变为“避兵”。此书还记载当地另外一种近似习俗——系长命缕,就是用丝线把楝树叶缠在胳膊上。楝树叶也具有浓烈芳香,在古人眼里具有驱邪却病功能。从“长命缕”这个名字可以看出,所谓的“驱邪”实际上就是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北朝则流行所谓“合欢索”。《古今类传》引《燕志》说:北方人五月五日编制“合欢索”缠在胳膊上。从使用方法看,这个合欢索与古代的五彩丝是同类的饰物。北朝人还继承了汉代人手戴条达的习俗,改名“彩条达”。《初学记》记载:“北人五日以什彩缠臂,一名‘彩条达’,又名‘彩条脱’。”

  北宋东京城汴梁端午节有使用百索的习俗。百索是从五彩丝发展来的,做法不一,比较华丽。

  明代首都北京的习俗是在脖子上缠端午索,主要给儿童使用。根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五月)五日之午前,……项各彩系,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曰端午索。”这里非常强调“午前”,可见当时人们心目中端午节最关键的时刻还是“午时”。端午节强调午时,正如我们过春节特别强调半夜“子时”一样。

  现代日常生活中蚕丝已经很少见,一般都改用五色线。民国时期,南京人用五色线编织细绳,名叫长命缕,缠在孩子手臂上。比较复杂的长命缕上还挂一个布制小老虎或布制小粽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缠五色线的习俗还比较常见。

  香囊

  香囊,指装裹了具有辟邪作用的药物或香料的袋子。各地名称不一,有香囊、绣囊、香包、香布袋、艾包、雄黄荷包、朱砂袋等等。为方便起见,此处统称为香囊。

  宋代以后的端午节习俗中常常出现各种袋状饰品。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棉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裛汗也。”这种装了蚌粉的袋子戴在幼儿身上,据说是用来消除汗味的。能够除汗味,应该算作香囊。可是记录者只看到它除汗味的实用效果,却忽略了它辟邪的精神功能。我们怀疑这说法不准确的理由是:平时孩子也出汗,为什么平时不用,只在端午节用?所以,这种袋子应该跟后来辟邪用的香囊具有同样功能。

  明清时代香囊成为流行的端午节饰物。香囊中包裹的东西各不相同,有装填了朱砂、雄黄一类药物的,也有装填了沉香等香料的。万历时期浙江《新昌县志》云:“佩香囊、艾虎。”有些地区的香囊中装的是朱砂(也是古代辟邪药物),所以叫“朱砂袋”。如清雍正时期《辽州志》云:“系五丝,佩朱砂袋。”

  现代一些地区如河南、河北、湖北、陕西、山西、四川、广东等仍有端午佩带香囊的习俗。河南洛阳的香囊是用硬纸包裹艾叶、雄黄等,折叠成粽子形状,外边缠满五色彩线,挂在小孩子胸前,目的是辟邪。山西太原的香囊与洛阳相似,但是大人、孩子都可以佩带。只是大人都挂在腰里。湖北武汉的香囊做成菱形,或猴子形状,使用方法是背在孩子的背上。四川成都妇女在端午回娘家前,用红绿绸缎做成海椒或金瓜形状,内装香料,叫做“香包”,挂在孩子胸前。成都也有做香包赠送亲友的习俗。

  河北南部邯郸县的传统习俗是在五月初四这一天。姑娘们采集艾叶,缝在丝绸小包里,叫“艾包”。艾包挂在胸前衣扣上,或辫梢上。也有装其他树叶的。其歌谣唱道:“戴上艾,不怕怪;戴上杨,不怕狼;戴上柳,不怕狗;戴上槐,大鬼小鬼不敢来……”从歌谣可以看出来,艾包里的这些树叶都是用来辟邪的。河北东部农村还有“扔灾”习俗。端午节前一天开始佩带艾包,端午下午立刻扔掉,称为“扔灾”。意思是把所有灾难都抛弃掉。这端午“扔灾”的习俗跟某些地区通过放风筝扔灾的习俗非常相似。

  小编特别推荐

  端午节放假安排 | 端午节高速免费 | 端午节活动 | 端午节来历 | 端午节是哪天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热门关注

2018端午节是哪天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

端午节宣传海报背景

端午节

端午节宣传海报素材

端午节

为什么端午节要赛龙舟

端午节

端午节各地的风俗

端午节细说包粽子的讲究

端午节细说包粽子的讲究

端午节的驱邪风俗 端午三友与五色彩线

端午节的驱邪风俗

端午节作文:诗意端午

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