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题(共5题,前3题各20分,后2题各30分,总计120分)
31[简答题]
1.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支架施工时,对预拱度设置考虑了以下因素:
(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
(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
(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支架采取了预压处理,然后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护;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箱梁现浇施工正值夏季高温,为避免箱梁出现构造裂缝,保证箱梁质量,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三条措施:
(1)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
(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
(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问。
2.问题:
(1)确定上述变更属于哪类变更?列出工程变更从提出到确认的几个步骤。
(2)上述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的因素是否完善?说明理由。支架预压对预拱度设置有何作用?
(3)预应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
(4)上述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说明理由。
(5)除背景中提到的三条构造裂缝防治措施外,再列举两条防治措施。
参考解析:(1)属于原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新增工程”的变更(或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确认过程和环节包括:提出工程变更一分析提出的工程变更对项目目标的影响一分析有关的合同条款和会议、通信记录一初步确定处理变更所需的费用、时间范围和质量要求一确认工程变更。
(2)不完善。设置预拱度时还应考虑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和张拉上拱的影响。支架预压的目的是为了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度的依据。
(3)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砂轮切割机)下料,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张拉应力和伸长值两项指标,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作为校核)。
(4)不能满足要求,压浆应使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使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浓浆为止。
(5)避免出现支架下沉;避免脱模过早,以及模板的不均匀沉降;加强箱梁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
32[简答题]
1.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K合同段,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护层,土石比例为3.4:6.6,石方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上覆盖层较薄。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由于工期紧,施工单位在冬季安排了下列施工项目。
(1)含水量高的流动土质、流沙地段的路堑开挖。
(2)岩石地段的路堑或半填半挖地段,进行开挖作业。
(3)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
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2.问题:
(1)指出事件1中不宜冬期施工的项目。
(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错误做法,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3)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粒径应有何要求?
参考解析:(1)事件1中不宜冬期施工的项目是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
(2)错误做法是采用平地机整平。因含石量为66%,整平应采用大型推土机辅以人工进行。
(3)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超过的石料应清除或打碎。
33[简答题]
1.背景材料:
某公路施工企业在进行安全宣传时,强调了对于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即:
(1)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3)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领导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同时,对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制定了以下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及时、如实地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2.问题:
(1)该施工企业对“四不放过”的原则表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除背景中提及的职责,单位的主要领导的职责还有哪些?
参考解析:(1)该施工企业对“四不放过”的原则表述不正确,“四不放过”的原则为:
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3)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4)防范措施没有制定不放过。
(2)单位的主要领导责任还应包括如下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规范,掌握本企业安全生产动态,定期研究安全工作,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2)领导编制和实施本企业中、长期整体规划及年度、特殊时期安全工作实施计划。
建立健全和完善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奖惩办法;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保证体系,保证安全技措经费的落实;
4)领导并支持安全管理人员或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
5)在事故调查组的指导下,领导、组织本企业有关部门或人员,做好特大、重大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具体工作,监督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预防事故重复发生。
34[简答题]
1.背景材料:
某大桥,其主墩基础有40根桩径为1.55m的钻孔灌注桩,实际成孔深度达50m。桥位区地质为:表层为5m的砾石,以下为37m的卵漂石层,再以下为软岩层。承包商采用下列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1)场地平整,桩位放样,埋设护筒之后,采用冲击钻进行钻孔。
(2)然后设立钢筋骨架,在钢筋笼制作时,采用搭接焊接,焊接在钢筋笼内形成错台。当钢筋笼下放后,发现孔底沉淀量超标,但超标量较小,施工人员采用空压机风管进行扰动,使孔底残留沉渣处于悬浮状态。
(3)之后,安装导管,导管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为35cm,且导管口处于沉淀的淤泥渣中。
(4)进行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坍落度16cm,混凝土灌注在整个过程中均连续均匀进行。
(5)施工单位考虑到灌注时间较长,没有咨询监理工程师,便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
(6)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埋置导管的深度为1.2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为3m。
(7)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10m时,出现塌孔,此时,施工人员立即用吸泥机进行清理。
(8)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23m时,发现导管埋管,但堵塞长度较短,施工人员采取用型钢插入导管的方法疏通导管。
(9)当灌注到27m时,导管挂在钢筋骨架上,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
(10)进行到32m时,又一次堵塞导管,施工人员在导管始终处于混凝土中的状态下,拔抽抖动导管,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直到顺利完成。养护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断桩事故。
2.问题:
(1)此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的主要工序存在哪些问题?
(2)塞管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3)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的主要工序是什么?
(4)钻孔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解析:(1)存在问题有:
1)在钢筋笼制作时,一般要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焊缝不要在钢筋笼内形成错台,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
2)对导管进行接头抗拉试验,并用1.5倍的孔内水深压力的水压进行水密承压试验,试验合格之后,才可以使用安装导管。导管口不能埋入沉淀的淤泥渣中。
3)进行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坍落度16cm,存在问题。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控制在18~22cm,要求和易性好。
4)施工单位考虑到灌注时间较长,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须征得监理工程师的许可。
5)当灌注到27m时,导管挂在钢筋骨架上,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这是不对的。当钢筋笼卡住导管后,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2)当混凝土堵塞导管时,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注意不可将导管口拔出混凝土面)处理,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以用型钢插入导管内来疏通导管,也可以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动器进行振动来疏通导管内的混凝土。
(3)埋设护筒,制备泥浆,钻孔,清底,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灌注水下混凝土。
(4)冲击法、冲抓法、旋转法。
35[简答题]
1.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1合同段(K55+600~K56+6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填料中71%为石方,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
事件2: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2.问题:
(1)指出事件1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2)指出事件2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参考解析:(1)1)不应采用平地机整平。因含石量为71%,整平应采用大型推土机辅以人工进行;2)不应采用竖向填筑法。土石路堤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2)1)实测弯沉值不正确;2)还需补充实测平整度。
一级建造师考试网为您提供:
一建考试题库 | 一建考试备考辅导 | 一建模拟试题 | 一建考试真题 | 一建考试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