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重大决定的背后,心态的转变才是最耐人寻味的,我对自己这过去三年的大致状态总结如下:理工科宅男一枚,平日里最关心的两个问题是等会去哪吃饭和吃完饭看什么动漫,其它主要活动包括健身,打球,看小说,以及时不时写点酸不拉几的文章,必修课选上,选修课不上,只在期末考前找大神包养上自习,为了赚点奖学金充当零用钱。这种混沌的状态持续了三年,而我却在其中自得其乐,心安理得。
其实我对自己的未来也并非完全没想过,首先工作不可能,本科生毕竟起点低,而我一来能力不强,二来也没有向上打拼的激情,所以作罢;考研的话,已经和应试教育周旋了十几年,如今再要我把学过的东西为了考试再学一遍,尤其还要背充斥官话的政治,恐怕我已没那么勤奋了;出国呢,前两年丝毫没有这个想法,大三之后有些想去日本,看了不少日本的学校,可惜大地震又把它扼杀于襁褓之中。于是大三结束的暑假,在几乎能确定自己可以保研的情况下,我回到学校,联系了几个导师,然后就在家漫无目的的复习专业课,消磨时间。这本该是件高兴的事,可我一点也提不起劲,因为我只是做了最方便的选择,仅此而已。8月13日,我爸告诉我晚上的饭局里有几个人在国外留过学,如今在留学中介工作,可以听听他们的经验。我心想以后没准也会出去,先听听过来人怎么说也不错,却没想到这次饭局终究成了改变我命运的契机。
晚上的饭局很轻松愉快,但回到家的我却久久不能平静。我开始回想他们对留学经历的感受,认真思考我选择保研这条路后并不开心的原因,以及什么东西才是我真正追求的。整整一个通宵,我都在查阅关于出国留学的资料,权衡着留学和保研对我的意义。我开始明白,我不开心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目标,并且清楚地知道,保研也只是这种没追求生活的继续,内心在为这样自甘堕落的自己感到悲哀。我渴望改变,我想有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去找寻自己的梦想,我想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人想骗自己真的不容易,那些被所有人认可的捷径,也只属于所有人,不属于你。于是第二天早上,我告诉父母自己决定放弃保研,准备出国,并在认真阐述自己的想法后,回到床上睡觉,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而此时,距离大四开学只有不到十天,而我却对留学一无所知。
接下来的两天里,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给我联系过的导师发邮件,对自己放弃保研的决定表示歉意;联系了一个老师,回去后在他的实验室里混一些研究经历;搞明白托福和GRE究竟考什么,流程是怎样,并在网上报名。在把这一切安排好之后,8月17日,我坐上回西安的高铁,回到学校正式开始我的一切工作。
首先,在尽快确定了考托福需要的资料,等待书到的这两天时间里,我对接下来的考试计划进行了安排。托福考试在11.26(后来加场调到了10.20),GRE考试在12.3,因此留给我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要考完托福、GRE;要自己准备PS、CV和推荐信;要去实验室看论文,混实验经历;要找到愿意为我推荐的老师;要确定自己要报的学校;要去开成绩单和在读证明;要完成尽可能多的网申和材料寄送。一切需要完成的任务挤在一起,让人有点摸不着头绪,不过只要坚持英语的学习进度,其它任务都是可以穿插进行的。
8月20日,我正式开始了托福的学习计划,考虑到之后还要专门安排时间背GRE单词,因此我只给自己2天的时间把《词以类聚》那本托福词汇书过了一遍,然后马上开始着手做题。一开始用的资料肯定是OG,因为它的难度是最低的,而且是官方最权威的指导书,对入门者对出题思路的把握以及建立信心有很大帮助。接着是蓝皮DELTA,这门书的题目相对真实考试简单,但其中的单项练习是非常有价值的,对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的提高有很大意义。这段时间是我的预热时间,让我在一年多没碰英语的情况下迅速找到学习的状态,并且为之后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紧接着,9.10我开始了另一阶段——17天GRE单词背诵,毫无疑问,在托福准备期间花费这段时间背单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但是考虑到单词毕竟是所有英语考试的基础,而且准备时间太过仓促,把它放在这里是最合适的。新版GRE单词因为少了10个List,按照17天背词法的话只需要14天就够了,但其实每个List的单词量都有增加,这意味着每天要有比17天背词法更大的工作量。在这14天中,我每天早上8点到图书馆背到12点,中午睡一觉,下午从2点背到6点,出去吃个饭,晚上从6点半背到10点半。任务最多的那几天这个时间是不够的,所以还需要在熄灯后借舍友的手电再背上半个小时。这个阶段看起来工作量很大,但其实是整个准备工作中最轻松的一部分,因为你不用在做一项任务的时候考虑各种后续安排,不断花费精力调整进度与顺序。所以只要你能忍受背单词的枯燥,这个阶段还是很容易坚持下来的。
9.24,本来打算着手做最后一本参考书Barron的,结果听了小辛同学的建议,用TPO作为我最后阶段的资料。于是文勇阅读成了我每天的主菜,那几天还要进实验室看代码看论文,所以效果并不很好。终于到了10.1,我奔回家开始了最后二十天的冲刺。在这二十天中,我才发现自己不光口语和作文基本都没怎么练,连阅读和听力都还存在很大问题。于是每天就用TPO来练,考前两天下了小马机经大概看了下,就仓促地上战场了。考的时候多少有些紧张,毕竟这是自己的唯一一次机会,尤其在口语的时候,看着时间一秒一秒地走着,真正懂得了心慌是什么感觉。考完感觉虽然不怎么样,但也就是自己的正常水平了。短暂休息了两天在家进行GRE的准备,然后继续奔回学校开始下一阶段的任务。
10.25,这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太多了,要查阅所有网上的资料,确定自己要报的学校;要完成文书的最后修改;要联系另外两位老师为我推荐;要开始网申;最重要的还是GRE的学习。由于前两个月弦绷得太紧,显然已经有些提不起劲了。不过即使在学不下去的时候,还是需要去各个学校的网站查询信息,确定它的研究方向和要求是否适合我,以及它的地理位置和排名。毫无疑问,这是最繁琐的一项任务,你必须对自己进行准确地定位,而我却对GRE一点底儿都没有。而对于GRE,我觉得没什么可说的,虽说难,但其实背好单词就已经完成了一半了,尤其对于我这种没有太高要求的理工科学生,作文也没必要花费太大精力,数学相信只要能看懂题,初中水平的题目每个人都能拿满分。因此我没有像之前一样把所有精力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而是更多地关注其它方面。我又联系了我专业课中考的最好一门的任课老师,以及院长为我写推荐信(其实是我早就准备好的),再加上我现在所在实验室的老师,推荐信的事算是解决了。然后继续找留学机构的朋友帮我改文书,终于在回家以前完成了8所学校的网申。
11.20,回家进行最后十天的冲刺,在此之前,我完全没看过数学,而且一篇gre作文都没写过(其实最终是在考试前两天才计时写了第一篇)。而且最后的这几天完全不在状态,几乎已经看不进去英语了,好在考试前一天逼着自己进行了两次模考,好歹找到了一些考试的感觉,最后的结果也不至于太差。在我考完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但是心里却始终轻松不起来,仿佛紧张了很久的状态依旧保持着它的惯性,不是说放就能放下的。
关于推荐信,相信很多三年都没有熟悉老师的同学,都在为如何写推荐信而为难。对于这件事,我只想说,大多数老师其实都是愿意为自己的学生推荐的,毕竟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推荐信都是自己写,老师的工作就只有签名而已。所以一定要主动和老师联系,不要认为和老师没有交集就不好意思找,关系都是自己发掘和套出来的。而且没有牛推的话,推荐信的作用其实是最小的,所以没必要在这方面过于纠结。
关于选学校,我申请的只是美国,一般观点就是要拉开档次,有冲刺的,有主申的,有保底的。这显然很科学,然而对我来说,报的学校其实都可以算是主申的,我没报几所冲刺的学校,因为希望确实很小,也没有报纯粹的保底校,因为不想即使录上了也不愿意去。所以希望大家在报学校的时候把自己愿意去的最低标准当底限,而不是把肯定能录上的当底限。毕竟申的是自费master,学校不理想的话确实没必要花钱只为出国。
因为英语突击的结果并非很理想,托福只有90+,GRE分数折算后估计也不到1300,所以自己的经验算不上成功。但我依然觉得这个结果对我来说已经不错了,如果没有身边那么多人给我的帮助和支持,我肯定没有这样的结果。首先应感谢的是王姐,正是那次和她的饭局让我做出了这个决定,也因为有她在这三个月对我遇到的各种问题不厌其烦的解答,我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DIY,衷心希望她在以后的工作更加顺利;然后是远在意大利的小辛同学,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应该如何准备考试,更在我消沉的时候为我打气,但愿她能申到自己的dream school,然后咱们一起去美国圆梦;还有阿哲,在我最初准备托福的时候每天早上和我一起早读,即使在自己保到上交之后依然陪我早起;茆姐和齐猥琐,我们都在一个实验室为自己的梦想做准备,交流自己的经验,希望你们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还要感谢我的舍友,每天在我晚上学习的时间都尽量配合我,相信你们能在一个月后的考研中凯旋;感谢黄老师,张老师,院长,愿意为我这个之前从未交流过的学生推荐,尤其是黄老师还让我进入实验室,使我空白的研究背景总算有东西可写;感谢朋友们的支持,但最要感谢的还是我的家人,姥姥每天中午为我炖鸡汤,做我最爱吃的菜,父母做了他们能做的一切支持我的选择,让我不必再为多余的事情分心。(meiguo.liuxue86.com美国留学网)正是所有人对我的帮助,才让我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无论结果怎样,我都会怀着感激的心情接受这一切。
也许有人会问花这么钱和精力去留学是否值得,我想这因人和因专业而异。曾经我也想过,要不花家里一分钱全奖出去读书,但这基本就意味着我必须出去读PHD。而我不清楚自己是不是搞科研的料,至少我现在的目标只想让自己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全面的素质进入商场有一番作为。为了钱而出国读PHD的选择对我来说太过冒险,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有兴趣和毅力坚持下去,如果不行,那么这真是一件痛苦且浪费生命的事。而最终让我下定读自费master的原因还是专业,CS几乎是最容易找到高薪工作的专业了,顺利的话,自费的全部花费在工作后一两年内就能全部回本。所以说这是一个需要感性与理性结合来考虑的问题,我们既要明白自己的想法,又要顾虑现实的条件,要综合各方面的条件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尤其是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年薪十几万,而自己却要花上家里几十万的时候,心里难免有些波澜。虽然奋斗如此,可仍然无法为家里省一分钱。但我们要坚信,现在花父母的钱是为了今后为他们赚更多的钱,自己的以后是更加灿烂的未来
这三个月花费在学习上的精力,甚至比过去三年都要多,但我从不觉得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所有的疲惫与困境对我来说都是最充实的东西,远胜于以前那段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时光。走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也让我有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感受。我曾经不理解为什么那些成功的学长在介绍经验时那么的豪情壮志,而我坐在台下却听得兴致索然,或者仅仅热血沸腾上几个小时,第二天就抛在脑后。现在终于明白,我们的差距不在于什么学习经验,而在于理想。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是无法理解那些为目标奋斗的人所拥有的心境和动力,也就没有了能够平等交流经验的基础。我从来都认为自己不思进取,没有任何追求,对目前和平的生活十分满意。在大三和朋友们的交谈中,他们一个个的都要考研出去,只有我不好意思地说“能保就保吧”。可九月份的保研大会,他们几乎都选择了保研,而我却只是托了朋友帮我放弃,自己去图书馆继续背单词。这个选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这最后戏剧性的结果却让我第一次对自己感到满意,让我看清自己虽然平时废柴,但关键时刻是个敢于对梦想负责的人。对于保研,我曾经想过做两手准备,一边保着,一边准备出国。姑且不论这样是否厚道,或者给自己留条后路不利于背水一战,我想到的只有既然心里的天平已经失衡,那么如果我得不到我选择的那一端,我也绝对不会甘心就这样选择另一端。关乎梦想的题目不存在多选,因此没必要进行什么保守的准备。毕竟年轻没什么好失去的,我们不需要理解别人所说的利益是什么,只需要清楚自己真正的追求是什么。所谓的失去只要无关心灵,就真的无关紧要;而若因为害怕失去而违心地维护利益,那才是真正的缺憾。
学习英语的时候每天都开着有道,上面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当你快要放弃的时候,想想是什么支撑你一路走到现在”。回头看看自己写过的日志,没有一篇不弥漫着消极情绪,而如今,我却在为自己的奋斗开始写文章。废柴的是我,奋斗的也是我,虽然今后我可能依然废柴,但我至少认识了自己奋斗的一面,这已经是我人生里程碑式的一次经历。我也愈发清楚了为什么经过要比结果重要,因为正是经过让我们的心境改变,让我们有了认清自己的宝贵机会。最后的最后,我只想说,自己付出的只有自己知道,结果怎么样只有天知道。而我唯一知道的是,我遵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总归是赚了。
ps:目前收到1rej来自ncsu,1ad来自usc,因为加州和usc都是最心仪的地方,所以基本圆满了,我最初查阅的资料几乎全部来源于太傻(尤其是一开始改变我命运的那个通宵),所以希望和大家分享这段经历,尤其是纠结于时间不够和保研的同学,也祝福所有走在申请路上的童鞋们在此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