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英国留学读高中利弊

2017-08-07 10:50:27 杨幸妹 英国留学英国教育体系

  日前,在“破解‘中国教育之谜’《重启教育改革》新书分享会”上,两位作者和作家周国平、教育家杨东平一起,讨论“教育改革”这个时下热题。下面出国留学网要为你介绍的是到英国留学读高中利弊。

  马国川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家长[微博]把高中、甚至初中的孩子送到国外去念书,这究竟是不是一种理性行为?”

  周国平以自己女儿的经历作为案例,她正在一所中学国际部上高二。“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在初中毕业时,她就坚决不上普通高中,不想参加高考[微博]。国际部的功课其实并不轻松,还要参加英语考试,但她不后悔,因为这样的学习是她感兴趣的。”周国平说,“其实我想说的是,学得累是可以的,但不能让孩子感到无趣。有意义的痛苦是值得的,而现在中国的中学教育,最后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大学,这没有意义。”

  杨东平建议,每个孩子有个体差异,适不适合出国学习、在什么年龄出国,是每个家长需要认真考虑的。然而,他注意到,“10年前,社会普遍认为,比较理想的留学[微博]模式是读完本科再到国外读研[微博]究生;如今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本科就到国外读”。

  杨东平说:“这是一个信号,说明大家对中国的本科教育已经失去信心。本科教育在很多大学的确已经是注水的教育。比如到了四年级,基本就是‘放羊’——学生去求职或者实习。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说是四年学制,其实就上了三年。”

  朱永新认为,留学的低龄化实际上是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不信任的表现。

  基础教育的问题是“太苦”。在中学课堂上,一些怵目惊心的名言警句并不罕见,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人生总要长眠,何必今要多睡”。朱永新说:“基础教育缺少多元化、选择化、人文化。它只有一个目标——上大学。当孩子身处这样一种重压之下,只要家庭条件允许、父母认可,往往会选择出国留学。”

  高等教育的问题恰恰相反,是“太轻松”。中国的大学淘汰率极低,学生的懒散程度甚至有“九三学社”之称——上午睡到9点钟,下午睡到3点钟。朱永新说:“在中国,你不需要预习就可以去上课;而国外的大学是基于对话的课堂,必须预先准备。”

  2005年,钱学森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中国现在已经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但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教育现状的不满日益加剧。朱永新把这种矛盾现象称为“中国教育之谜”。那么,教育现状如何改变?朱永新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依法治教”和“教育解放”。

  “我们虽然已经有了6部关于教育的法律,但或形同虚设,或已严重过时。我觉得现在借依法治国的这股东风,该为教育好好立几部法,然后严格地利用法律来治理我们的教育。”朱永新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解放’。教育也是如此,要把校长的权力还给校长,教育局长的权力还给教育局长,老师的权力还给老师,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去做。”

  朱永新说:“西方的教育制度,包括它的法制体系,都比我们早,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毫无疑问,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就像我们的政治制度一样。我相信,我们也能够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教育道路和中国的教育体制。”

  朱永新指出,现在的教育改革更多的是调整结构,但教育的对象是人,人很难通过调整结构去提升。所以,“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孩子当作人看,把教育当作教育来做,不能把抓教育的质量变成抓教育的GDP”。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取决于全体公民对教育的关注与理解程度。从2000年起,朱永新发起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全国20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这个实验仍在进行中。朱永新说:“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真正让孩子享受童年,享受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使学校能成为美好事物的汇集之所。”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到英国留学读高中利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留学英国选择哪个大学好 英国临海大学有哪些

热门临海院校

留学俄罗斯英语授课课程有哪些

俄罗斯英语授课课程

高中日本出国留学需要什么条件2021

留学日本高中

新加坡私立大学有哪些 留学新加坡私立大学介绍

新加坡私立大学介绍

新加坡大学有哪些知名大学

新加坡知名大学推荐

到英国去留学都要先去读预科吗

英国留学

留学英国读高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院校 英国留学读高中有哪些热门院校

英国高中留学择校方法

大专生到美国留学可以读什么课程

留学美国方式

留学英国大学读语言还是读预科

英国大学预科

高中到加拿大留学需要什么条件?

加拿大留学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日前,在“破解‘中国教育之谜’《重启教育改革》新书分享会”上,两位作者和作家周国平、教育家杨东平一起,讨论“教育改革”这个时下热题。下面出国留学网要为你介绍的是到英国留学读高中利弊。

  马国川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家长[微博]把高中、甚至初中的孩子送到国外去念书,这究竟是不是一种理性行为?”

  周国平以自己女儿的经历作为案例,她正在一所中学国际部上高二。“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在初中毕业时,她就坚决不上普通高中,不想参加高考[微博]。国际部的功课其实并不轻松,还要参加英语考试,但她不后悔,因为这样的学习是她感兴趣的。”周国平说,“其实我想说的是,学得累是可以的,但不能让孩子感到无趣。有意义的痛苦是值得的,而现在中国的中学教育,最后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大学,这没有意义。”

  杨东平建议,每个孩子有个体差异,适不适合出国学习、在什么年龄出国,是每个家长需要认真考虑的。然而,他注意到,“10年前,社会普遍认为,比较理想的留学[微博]模式是读完本科再到国外读研[微博]究生;如今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本科就到国外读”。

  杨东平说:“这是一个信号,说明大家对中国的本科教育已经失去信心。本科教育在很多大学的确已经是注水的教育。比如到了四年级,基本就是‘放羊’——学生去求职或者实习。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说是四年学制,其实就上了三年。”

  朱永新认为,留学的低龄化实际上是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不信任的表现。

  基础教育的问题是“太苦”。在中学课堂上,一些怵目惊心的名言警句并不罕见,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人生总要长眠,何必今要多睡”。朱永新说:“基础教育缺少多元化、选择化、人文化。它只有一个目标——上大学。当孩子身处这样一种重压之下,只要家庭条件允许、父母认可,往往会选择出国留学。”

  高等教育的问题恰恰相反,是“太轻松”。中国的大学淘汰率极低,学生的懒散程度甚至有“九三学社”之称——上午睡到9点钟,下午睡到3点钟。朱永新说:“在中国,你不需要预习就可以去上课;而国外的大学是基于对话的课堂,必须预先准备。”

  2005年,钱学森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中国现在已经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但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教育现状的不满日益加剧。朱永新把这种矛盾现象称为“中国教育之谜”。那么,教育现状如何改变?朱永新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依法治教”和“教育解放”。

  “我们虽然已经有了6部关于教育的法律,但或形同虚设,或已严重过时。我觉得现在借依法治国的这股东风,该为教育好好立几部法,然后严格地利用法律来治理我们的教育。”朱永新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解放’。教育也是如此,要把校长的权力还给校长,教育局长的权力还给教育局长,老师的权力还给老师,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去做。”

  朱永新说:“西方的教育制度,包括它的法制体系,都比我们早,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毫无疑问,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就像我们的政治制度一样。我相信,我们也能够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教育道路和中国的教育体制。”

  朱永新指出,现在的教育改革更多的是调整结构,但教育的对象是人,人很难通过调整结构去提升。所以,“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孩子当作人看,把教育当作教育来做,不能把抓教育的质量变成抓教育的GDP”。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取决于全体公民对教育的关注与理解程度。从2000年起,朱永新发起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全国20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这个实验仍在进行中。朱永新说:“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真正让孩子享受童年,享受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使学校能成为美好事物的汇集之所。”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