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

  在平时,肯定有些朋友疑惑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是什么?以下出国留学网实用资料栏目小编为您整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Capitalism)是资本属于个人所有的经济制度。这种以资本为主体的制度是尊重资本和财产为个人所有,任何人都不得非法侵占,这就是私有制的含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没有私有制就不能叫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要求不同资本对不同资源发挥的各自作用和价值来推动社会发展。这一发展模式形成了和资本家雇佣工人和白领进行生产的情况,当代社会资本主义公司股份制的实行,公司的股份被分配到了大众手中,这样资本不断的社会化,这一情况也不断发展和改进。

  经济上,以 私营经济为主,没有政府干预或者政府干预很少。政治上,资产阶级政党掌权,或实行资本主义的民主 政治制度。

  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富裕,如从18世纪开始发展的西欧及美国,另一方是生产力低下,社会贫穷的国家,例如拉美诸国,鼓励自由的 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量少。

  商品生产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统治的形式,劳动力变成了商品。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工人阶级,生产的目的是创造利润(用马克思的表达式: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 剩余价值)。

  以使用机器的大生产为特征, 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它在经济上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两大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 垄断资本主义。

  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形式相适应,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上层建筑被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所代替,产生了资产阶级的 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 思想体系,形成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

  根据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的标志之一: 经济自由度指数

  在 经济研究上有时也会使用颇具争议性的经济自由度指数。两个最著名的指数之一是由 华尔街日报和 美国传统基金会所发布的,另一个是由加拿大的 弗雷泽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所发布的。两个指数都试图测量每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度,主要是以法规、政府干预程度、私人财产权利、和 贸易自由为主。经济自由度指数“经济自由”定义为“人民对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和消费不受政府的强迫和约束”(这也被称为自由放任)。

  他们以一些独立组织如联合国的资料来计算每个国家在不同项目上的分数,例如政府规模、税赋比率、财产权利的安全性、 自由贸易的程度、以及市场管制的程度。许多发布的资料也被其他独立的智囊机构用作研究资本主义与贫穷之间的关系。弗雷泽研究所主张实行资本主义越彻底的国家有着更高的国民所得、最贫穷的10%人口也有更高的所得、更高的 平均寿命、更高的识字率、更低的婴儿必死率、更多使用水资源的机会、和较少的腐败现象。而资本主义国家和非资本主义国家间最贫穷的10%人口所占有的总收入比率也是相同的。一些人则强调资本主义里信用制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小额贷款所发挥的功能。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原因: 资本家制定的制度主要是维护资本家自身的利益;而社会主义是由无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制定的制度也主要是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的利益与无产阶级的利益显然是存在对立的,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非对立的。而在乎于执行的人怎么去做。资本即是社会,社会即是资本。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一般意义的社会主义,而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将建立起社会公有制,消灭一切专制的政治形式,建立完备彻底的民主制度;国家将失去暴力性质,成为单纯的管理机关和服务机构。社会主义要求将人的思想从资本、宗教、国家下彻底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接受思想和科技的优秀成果,使人的人格日益完善,智力日益发展。社会主义将以资本主义的灭亡标志自己的诞生。

  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最早使用,通常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天主教本笃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先使用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后来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联系而获得了政治意义;第三种说法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西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空想社会主义者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

  起初,这个词含有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的意思,容许财产不平等存在。而当时的“共产主义”一词,则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资料(有时也包括生活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主张取消财产不平等。所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理论,有时统称为“社会主义”,有时则加以区别。无产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以后,资产阶级经常利用“社会主义”来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斯曾指出:“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

  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日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恩格斯在1843年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分别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赋予了科学的含义。不过在当时,马克思、恩格斯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来使用的。

  从此以后,作为思潮的名称,“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但是,“社会主义”仍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和用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除了科学社会主义以外的19世纪中叶在欧洲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归纳为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真正”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

  19世纪70年代,西学东渐,“社会主义”一词才开始在日本、中国书刊中出现。日本学者加藤弘之于1870年在《真政大意》中用日文片假名音译西方“社会主义”一词,西周于1871年在《百学连环》中意译为“会社之说”,福地源一郎于1878年6月《东京每日新闻》上第一次用汉字意译为“社会主义”。中国的《西洋杂志》于1878年音译为“索昔阿利司”,《万国公报》于1899年意译为“安民新学”、“养民学”,康有为、梁启超从1901年至1902年意译为“人群之说”、“人群主义”。梁启超从1902年9月25日出版的《新民丛报》第18期开始,把当时日本人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从此,“社会主义”一词在中国书刊中逐步得到使用。 梁启超是最先把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人,李大钊是第一位在中国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人。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社会主义,它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和超越,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以及为维护经济基础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三大方面。

  第一,经济基础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等,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根本矛盾,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制度条件,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高效、快速、健康有序地运行,也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资本主义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一方面,私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根本对立的,并与社会发展趋势相悖的,是严重阻碍生产力解放与发展的一种经济制度;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只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不可能把人民的福利作为目的来追求,自然也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虽然当前资本主义在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上的确出现了国有经济、合作制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等新经济形式,但这些经济形式并没有构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也没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自然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统治工具的实质。说到底也只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和经济特权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此次金融危机就是资本主义本质的大暴露。

  第二,政治制度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就使民主的国体与民主的政体达到了高度统一,保证了把国家中的最大多数人纳入到人民的范畴,成为民主的主体,从而能够极大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机体充满生机活力。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往往只讲政体而否认国体,把资产阶级民主说成是超阶级、超金钱、超意识形态的和普适的,掩饰甚至否认其资产阶级专政的阶级本质。事实上,民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也没有什么绝对的民主。民主的发展总是同一定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尽管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度表面上看似乎是很民主的,但由于私人占有制度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那么,不论哪一个党派执政、不论三权如何分立,维护资本家少数人根本利益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因此,在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中,劳动人民永远不可能真正当家作主,不可能真正享有和行使国家的一切权力。

  第三,思想文化不同。思想文化是社会精神形态的上层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代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而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则是反映资产阶级的本质和属性的文化,是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虽然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但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必然是以私有观念为特征,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内容的。这种世界观和价值观主导下的思想文化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这种思想文化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异质的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不仅在理论上反对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实践中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小编特别推荐

  社会实践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社会实践总结 | 社会实践自我鉴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小编特别推荐

  社会实践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社会实践总结 | 社会实践自我鉴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人名言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言

描写夏天的温柔句子80条

描写夏天的句子80条

适合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2021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

简单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书

简单员工转正申请书

俗语和谚语的区别

俗语和谚语

民办本科和公办本科的区别

民办本科

专升本和本科的区别是什么

专升本和本科的区别

乘和乘以的区别是什么

乘和乘以的区别

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的区别

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在平时,肯定有些朋友疑惑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是什么?以下出国留学网实用资料栏目小编为您整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Capitalism)是资本属于个人所有的经济制度。这种以资本为主体的制度是尊重资本和财产为个人所有,任何人都不得非法侵占,这就是私有制的含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没有私有制就不能叫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要求不同资本对不同资源发挥的各自作用和价值来推动社会发展。这一发展模式形成了和资本家雇佣工人和白领进行生产的情况,当代社会资本主义公司股份制的实行,公司的股份被分配到了大众手中,这样资本不断的社会化,这一情况也不断发展和改进。

  经济上,以 私营经济为主,没有政府干预或者政府干预很少。政治上,资产阶级政党掌权,或实行资本主义的民主 政治制度。

  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富裕,如从18世纪开始发展的西欧及美国,另一方是生产力低下,社会贫穷的国家,例如拉美诸国,鼓励自由的 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量少。

  商品生产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统治的形式,劳动力变成了商品。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工人阶级,生产的目的是创造利润(用马克思的表达式: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 剩余价值)。

  以使用机器的大生产为特征, 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它在经济上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两大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 垄断资本主义。

  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形式相适应,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上层建筑被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所代替,产生了资产阶级的 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 思想体系,形成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

  根据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的标志之一: 经济自由度指数

  在 经济研究上有时也会使用颇具争议性的经济自由度指数。两个最著名的指数之一是由 华尔街日报和 美国传统基金会所发布的,另一个是由加拿大的 弗雷泽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所发布的。两个指数都试图测量每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度,主要是以法规、政府干预程度、私人财产权利、和 贸易自由为主。经济自由度指数“经济自由”定义为“人民对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和消费不受政府的强迫和约束”(这也被称为自由放任)。

  他们以一些独立组织如联合国的资料来计算每个国家在不同项目上的分数,例如政府规模、税赋比率、财产权利的安全性、 自由贸易的程度、以及市场管制的程度。许多发布的资料也被其他独立的智囊机构用作研究资本主义与贫穷之间的关系。弗雷泽研究所主张实行资本主义越彻底的国家有着更高的国民所得、最贫穷的10%人口也有更高的所得、更高的 平均寿命、更高的识字率、更低的婴儿必死率、更多使用水资源的机会、和较少的腐败现象。而资本主义国家和非资本主义国家间最贫穷的10%人口所占有的总收入比率也是相同的。一些人则强调资本主义里信用制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小额贷款所发挥的功能。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原因: 资本家制定的制度主要是维护资本家自身的利益;而社会主义是由无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制定的制度也主要是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的利益与无产阶级的利益显然是存在对立的,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非对立的。而在乎于执行的人怎么去做。资本即是社会,社会即是资本。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一般意义的社会主义,而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将建立起社会公有制,消灭一切专制的政治形式,建立完备彻底的民主制度;国家将失去暴力性质,成为单纯的管理机关和服务机构。社会主义要求将人的思想从资本、宗教、国家下彻底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接受思想和科技的优秀成果,使人的人格日益完善,智力日益发展。社会主义将以资本主义的灭亡标志自己的诞生。

  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最早使用,通常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天主教本笃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先使用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后来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联系而获得了政治意义;第三种说法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西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空想社会主义者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

  起初,这个词含有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的意思,容许财产不平等存在。而当时的“共产主义”一词,则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资料(有时也包括生活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主张取消财产不平等。所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理论,有时统称为“社会主义”,有时则加以区别。无产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以后,资产阶级经常利用“社会主义”来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斯曾指出:“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

  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日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恩格斯在1843年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分别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赋予了科学的含义。不过在当时,马克思、恩格斯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来使用的。

  从此以后,作为思潮的名称,“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但是,“社会主义”仍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和用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除了科学社会主义以外的19世纪中叶在欧洲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归纳为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真正”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

  19世纪70年代,西学东渐,“社会主义”一词才开始在日本、中国书刊中出现。日本学者加藤弘之于1870年在《真政大意》中用日文片假名音译西方“社会主义”一词,西周于1871年在《百学连环》中意译为“会社之说”,福地源一郎于1878年6月《东京每日新闻》上第一次用汉字意译为“社会主义”。中国的《西洋杂志》于1878年音译为“索昔阿利司”,《万国公报》于1899年意译为“安民新学”、“养民学”,康有为、梁启超从1901年至1902年意译为“人群之说”、“人群主义”。梁启超从1902年9月25日出版的《新民丛报》第18期开始,把当时日本人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从此,“社会主义”一词在中国书刊中逐步得到使用。 梁启超是最先把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人,李大钊是第一位在中国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人。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社会主义,它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和超越,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以及为维护经济基础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三大方面。

  第一,经济基础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等,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根本矛盾,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制度条件,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高效、快速、健康有序地运行,也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资本主义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一方面,私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根本对立的,并与社会发展趋势相悖的,是严重阻碍生产力解放与发展的一种经济制度;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只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不可能把人民的福利作为目的来追求,自然也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虽然当前资本主义在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上的确出现了国有经济、合作制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等新经济形式,但这些经济形式并没有构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也没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自然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统治工具的实质。说到底也只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和经济特权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此次金融危机就是资本主义本质的大暴露。

  第二,政治制度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就使民主的国体与民主的政体达到了高度统一,保证了把国家中的最大多数人纳入到人民的范畴,成为民主的主体,从而能够极大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机体充满生机活力。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往往只讲政体而否认国体,把资产阶级民主说成是超阶级、超金钱、超意识形态的和普适的,掩饰甚至否认其资产阶级专政的阶级本质。事实上,民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也没有什么绝对的民主。民主的发展总是同一定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尽管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度表面上看似乎是很民主的,但由于私人占有制度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那么,不论哪一个党派执政、不论三权如何分立,维护资本家少数人根本利益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因此,在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中,劳动人民永远不可能真正当家作主,不可能真正享有和行使国家的一切权力。

  第三,思想文化不同。思想文化是社会精神形态的上层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代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而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则是反映资产阶级的本质和属性的文化,是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虽然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但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必然是以私有观念为特征,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内容的。这种世界观和价值观主导下的思想文化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这种思想文化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异质的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不仅在理论上反对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实践中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小编特别推荐

  社会实践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社会实践总结 | 社会实践自我鉴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小编特别推荐

  社会实践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社会实践总结 | 社会实践自我鉴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