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老子思想:行政为民,供您参考,更多资讯请点击(https://m.liuxue86.com)查看。
老子思想:行政为民
书中反贪欲、去甚去奢、尚慈崇俭、见素抱朴等清廉思想和议论,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历代统治者也都将《道德经》视为治国理政的要典。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缤纷的色彩看多了就会让人两眼昏花;舞乐欢动,喧哗不已,听久了就会使人耳聋失聪;山珍海味吃多了会使人胃口病伤而厌恶饮食;驱马奔驰,围捕田猎,时间久了会让人心智狂乱而纵情放荡;贪求宝物而不知满足,时间久了就会使人行为乖戾而举动失常。在老子看来,贪欲是一切祸患产生的根源,只有“少私寡欲”,不迷恋外在的声色货利,不贪求感官欲望的满足,让心灵保持“虚静”的状态,才能“致虚极,守静笃”。所谓“致虚极”,指心灵一尘不染,祛除世俗的妄念杂欲。守静笃,即为坚守寂静之意。强调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倡导人们要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理清心智的混乱,消除心灵的闭塞,使内心无欲无念、无偏无私,达到空灵明澈的境界。老子还提出修养之本在于修心,修心之道在于守静。他认为,而只有“守静”才能让人回归质朴的生命本真状态,以超然的态度面对物欲、金钱和美色等各种诱惑。
上善若水,夫唯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为,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在老子看来,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若水。一曰守拙。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此等宁静和达观,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二曰齐心。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能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渺渺,荡今涤古,激浊扬清。三曰坚忍。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奋勇前行。四曰博大。水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可达千山,哺育万物,但从不彰显自己。五曰灵活。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它因势而变,虎啸龙吟。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六曰透明。水本身是清澈透明、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七曰公平。水不汲汲于富贵,不纠结于贫贱。不论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公平”。总之,为人应该像水一样高洁,为官应该像水一样清廉,理政应该像水一样透明,社会风气应该像水一样清朗,歪风邪气则无处存在,腐败则无处寄生。
以民为本,去奢尚俭。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写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意思是: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都善良了。诚信的人,我以诚信对待他;不诚信的人,我也以诚信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都诚信了。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百姓生活困苦,大多是因为执政者任意妄为、贪赃枉法、搜刮民脂民膏所致。因此,为官者一定要遵行“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为政之道,力戒“损不足以奉有余”。要重视民生,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老子还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指对人对事都怀有一种慈爱、仁爱的态度,从廉政的角度来讲,就是要爱民、做人民的公仆;“俭”是一种简简单单,朴朴实实,实事求是的作风,号召为官者应该积极提倡节俭,坚决反对奢侈;“不敢为天下先”而是做事情要审时度势,要有耐心定力。即不争名利,不争地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谦卑的姿态处事,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