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遇见黑暗》读后感

2017-08-20 16:22:26 白天遇见黑暗读后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的对象不同,感受也会不同,因而,同样的文本、视频,总能得到不同的读后感。下面,出国留学网为大家带来“《白天遇见黑暗》读后感”,更多内容尽在出国留学网,欢迎大家的阅读。

  《白天遇见黑暗》读后感1

  现在有一种倾向不能忽视,那就是在阅读方面更多的人追捧“高雅文化”,谁要是不看这些文章,给人的感觉像是落伍了一样,专门找大家的作品说事,觉得只有这些被公认的大家才是我们学习的必需,岂不知者无非是一种满足虚荣的需要。现实社会中处处皆学问,大家的关注点同样也离不开我们的现实生活,他比一般作家高的就是他们在小事中发现了“代表性”特质,开掘了人性中带有普遍性的心理状态,让我们更容易地去了解人的内心真实。

  我这个人也算是特例,大家的喜好我不说不好,一般的作者写出的东西自己也感觉不错,即对阳春白雪有着仰慕之情,也对下里巴人有着一种不忍割舍的情感,从他们不同的文字中找到自己的所爱,要是有人问我你最喜欢那个,我绝对不会这样去回答,那个作者对我认识世界有启迪,他就是我的喜爱,哲理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最细微之处。

  夏榆也是这几年才有点影响的青年作家之一,大家喜欢他的理由我不知道,但是我喜欢他的理由很明确,他把自己的是视点放在了我们大众百姓的身上,放在了自己曾经有过刻骨铭心记忆的事情上,所以他的文字,他编织的故事情节有声有色,栩栩如生,最关键的是真实,也正因为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我喜欢。不仅如此,我在他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看到他的爱与增,感觉我们的想法很一致,这也是走近他,了解他的一个自主行为,也许这就是那句爱屋及乌所要表达的内涵。

  我不知道现在的人是怎样一回事情,感觉离真诚或真实越来越远,总愿意将自己包装起来,实话实说就是伪装起来,按自己内心的需要装扮成各种形态,他们自己认为这就是一个在外人所需要的样子,有文化、有素养、有能力、有实力等等,哈哈,这不过是一个人自己的假象罢了。他们不知道装扮是一件极愚蠢又遭罪的事情,因为那不是一个人的本意,而是不得已而未知的事情,从内心深处的表现依然是那个原本的我,而自我感觉是一个跨入了高度文明,一句话自欺欺人。

  其实,我倡导的真实并不是一种完全自我状态,而是一个真实真诚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刻意而为,自己在一个什么水平,真实地展现给外人足以,至于你个人希望通过学习进一步的提高,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为了学给别人看,而是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不要用世俗的价值标准来要求自己,活的真诚一点,汲取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就是一个健康生活方式。

  自己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也是看了夏榆的作品集子里面的一篇题为《临终的眼泪:杨家营纪事》所想到的,而且夏榆同样地在这篇作品前面写了一大段自己的感想,我觉得他写得很对,对当下人们的观念和是非提出他个人的看法,他是这样的写道:“有一天,我在去机场的路上,在高楼的丛林里看到一幅巨大而制作精良的广告牌,高悬在城市上空的广告牌赫然书者如下的语句:资本就是自由。………这个句子给我的视觉和内心造成强烈冲击。我想这是一个高度概括了中国社会当代性的词语组合。资本就是自由。拥有资本就等于拥有自由。反之,没有资本,就意味着没有自由。………我是一个听和写的人,记者的职业经常让我穿行在场景迥异的社会领域和生存地带。杨家营属于我在2004年的故乡行。………在那个黄河岸边历史悠久的村庄,我看到与城市不同的乡村图景。看到与拥有资本与自由的中产阶级不同的另一个阶层,那是中国社会更为广大更为辽阔的一个阶层。我看到生存在那里的现实境况。也许还有内心和精神的境况。………记录它们的意义可能只是在为一个资本主义的时代提供一份荒凉的心理标本,为一个全球化的自由时代提供一分不自由的证据。”

  也许我没有向读者介绍作者讲述的这个故事的内容,我觉得也没有必要讲得那样的详细,作者讲述了在黄河岸边的一个贫困交加的农村里,一个家庭里发生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已经进入老年行列的农民,在他的姐姐和老母亲的眼里,他依然是十几岁的那个孩子,他们被生活窘迫的重压下变了形,写了一段生不如死的现实生活。现在城市里的人为了多活几年开始锻炼身体,科学养生。而那里的老人为自己尽早的死去而期盼着,特别是那些没有依靠的老人,农村与城市的强烈对比,构成了对那个广告词的绝妙讽刺。

  这就是一个作家的良心,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中的那部分自认为已经进入现代化的人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局部的富足不代表着国家的强盛,我们依然是一个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发展任重道远,占我们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民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摆脱贫困,中国占绝大多数的人们期望的温饱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繁荣昌盛是一个既定目标,也是美好的愿望,但这绝对不是已经实现的现实。另外,暴发户不代表着大众意义,他们的价值标准只适用于他们那极少数的人,他们只代表那些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获得者。(读夏榆散文集有感告一段落)

  《白天遇见黑暗》读后感2

  昨天的太阳被黑色担架抬走。

  ——曼德尔施塔姆

  没有太阳,于是黑暗,很多人直觉得做如是想。黑暗,果真来的如此便宜,以至于它简简单单沦为光明的背面吗?人世间,又有几个人真正懂得黑暗?

  “你的反抗是为了希望光明的到来罢?……但我的反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1]因为盼望光明的眼睛是如此渴切,于是黑暗显得异常深浓而沉重,一己之力,能与之捣乱已经很不容易,又何况只手打造光明。这是鲁迅的黑暗。鲁迅,懂得黑暗。

  我觉得夏榆也是,至少在矿井之下,他肯定遇到了黑暗,并且读懂了黑暗。

  我往那里走的时候,沿途看不见人迹,一万多米的大巷只有我和一盏灯在移动。为了节约电量,我还不敢一直让灯亮着,我走走,让灯歇一歇,以便让灯保证我在地下十个小时的能量。想到我即将前往的恐惧之地我就想哭,因为我本来还是孩子,面对覆盖着自己的沉厚的黑暗,无涯的寂静和广大无边的虚无,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记得我是哭过的,我一边走,一边饮着流到嘴边的泪水,泪水是咸的,而胸腔因为无声的饮泣而隐隐作痛。直到泪水在眼睛里消失的时候,我发现我还在黑暗中走,被泪水清洗过的人知觉会变得更为敏锐。我走着,满耳是我踏着宽大的胶靴行进在大巷轰响的声音,水流的声音,风过的声音。而我灵异的知觉会让我意识到在我行走的时候,我的周围也会有无形的生命在和我一起行走。比如天使,比如圣灵;比如鬼魂,饿殍。这让我的道路幸福而悲怆。[2]

  什么是黑暗?黑暗是虚无的存在。最纯正的黑色,不反光,不透光,它吸纳一切色彩,一切光明,于是变成黑暗。深味黑暗,首先感知的大概就应该不是色彩,而是虚无。人类最重要的知觉器官——眼睛,陡然失去了功能。于是,一切便不复存在,必然沦于虚无之界。眼睛不能视物,便只能流泪。泪水,是人为自己的困境而流的,也是眼睛为自己的困境而流的。当眼睛失效,人们会真正品尝泪水,“泪水是咸的”,绝不是废话,更不是故作姿态。然后是耳朵,然后是心灵,然后是灵魂。黑暗封闭了眼睛,但是黑暗,也打开了人自己。这,是真正在黑暗中蓄积的文字。

  这样的文字,让人寒栗。不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就不能理解灯和光明的真实含义,就如写《小橘灯》时的冰心。《小橘灯》,我作为学生被老师教了一遍,作为老师教了学生三遍,印象深刻,无论我是否愿意。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这不是黑暗中的文字。小姑娘,就如降临人间的天使,下凡的圣婴,救世的弥赛亚。黑暗来得如此容易,去得如此畅快;光明这般廉价,一个小姑娘,一盏小橘灯,便成了澄清这混沌世界的太阳。这不是黑暗中的文字,而是蒙昧中的;不是世界的黑暗,而是人心的蒙昧。

  我觉得在矿井漫长的开采历史中,在那些幽深的回旋无尽的巷道中,黑暗提供了一种遮蔽,黑暗使一些无形的生命在其中游走畅行无阻,而人行走在其间浑然不觉。[3]

  这才是黑暗中的文字。

  只有曾经或者正在黑暗中的人,在黑暗中行走又穿越黑暗,在黑暗中阅读又默诵黑暗,才能如此被黑暗侵蚀而又深味黑暗。一天、一年、乃至一辈子都是不够的,必须从自己上溯到父亲,从父亲上溯到矿井漫长的开采历史。

  “幽深的回旋无尽的巷道”,这不知多少代人走过的巷道,不仅仅是人们生存的场所,更如母亲的产道般诞生了人们,并孕育了人们黑暗的心。每天,人们回归黑暗的子宫,每天,这些人又从此诞生,不光鲜,不生嫩,带着尘土、煤渣和满身满心的黑暗。每天的诞生,从来没有如凤凰涅槃一般重生的喜悦,只有更浓重的黑暗纠缠住人心——尘土和煤渣,这些黑暗的粉屑,铺满人的肌肤,充塞人的窍孔,覆盖人的心灵。巷道之中的人,没有时间,没有色彩,没有光明,只有行走,直到有一天,走进,不再走出,彻底回归黑暗的地母,化作无形的黑暗的生命,于是能够畅行无阻,等着后来人,伴着后来人一起行走。

  这才是黑暗中的文字——黑暗、阴冷、沉浊。

  黑暗的救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真能以此找到光明?

  《肖申克的救赎》的主人公安迪·杜弗雷,用一个小小的鹤嘴锄,挖通了肖申克监狱,拯救了自己。“救赎”是艰难的。小小的鹤嘴锄,一直被藏在圣经中。安迪将圣经镂空,将小锄放在其中。有人说是肖申克的救赎,是上帝意志的救赎。我倒觉得,更像是人类意志的救赎。挖空上帝,填充以自己的力量和坚韧。上帝的外壳下,包裹着人类的精神。

  在无边的黑暗中,夏榆的尖嘴锤又到哪里去找呢?

  黑暗是如此深浓,吞噬一切的黑暗,让人窒息,幸运的是,夏榆发现了点滴的光明的痕迹,在笔尖上,在梵高处,在话语中,就如同在无穷的暗黑中,有一盏灯伴着夏榆。

  “怀抱着一盏灯,在阴冷潮湿的矿井里,灯成为取暖的器物。它的烘烤,是裸露的双手和怀抱取得温暖,使人在巨大的沉重的黑暗中蒙受光的照耀的同时,也感受到温暖。几年的矿工生涯使我明白,灯还是隔绝黑暗的一个屏障,一种保护,它使你温暖、踏实、宁静、安全,使你得到光的照耀。”

  在夏榆,灯不仅仅是取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照明。有了光,就有梵·高,就有一点点地光明的痕迹。不需要什么伪装,

  还有歌声,还有收音机,还有朋友……

  还有害怕,因为害怕,终于有一天,夏榆不再下井;

  还有希望。

  夏榆,是幸运的。

  斯德哥尔摩效应?

  夜呀!我已瞧够了世人的瞳孔!

  把我烧成灰烬吧,黑色的太阳——夜!

  ——茨维塔耶娃

  “全世界的黑暗也淹没不了一只蜡烛发出的微弱烛光”,但也可以肯定的是,全世界的黑暗并不会因为一支蜡烛发出的微光而减弱。夏榆能在歌唱中宣泄情绪,歌唱梦想,但是赵松不行[5];夏榆能从书籍中获得宁静,得到慰藉,乃至看到希望,但是张明亮不行[6];夏榆能在黑暗中锻炼一身的肌肉和满怀的信心,但更加瘦小的李小三不行[7]。他们也想,但是没有机会。

  夏榆终于有机会出走北京。

  但夏榆自始至终没有忘记。

  没有忘记“我是父亲的儿子”,没有忘记黑暗,没有忘记赵松、张明亮和李小三,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卑劣曾经黑暗的心灵。

  而他们留在了深黑的死亡之中,更多的他们还留在黝黑的矿底。还有另一个他虽不在矿底,却只能呆在劳改营地,这连名字也没有的他,在寒冷中瑟缩身体,在铁窗口对着阳光守候明亮的黑暗。

  “姐姐,冬天来了,我这里很冷。盼你能寄来棉衣。千万千万。”

  “姐:我病了,昨天发烧了,这里的天气更冷了,盼姐能寄棉衣给我。千万千万。”

  这是夏榆在北京一个乡政府传达室看到的两张明信片的内容,这两张明信片一直没人去取。夏榆,体味过真正的暗黑和绝望,懂得真正的暗黑的绝望,觉出了其中的分量,于是自己去做一个邮差。

  但是,姐姐死了,在夏榆到来之前,这个让弟弟“盼”的姐姐在出租房中自杀了。

  “我看着那两张混杂在众多信件中的开始发旧的明信片,我默念这些在上边的那个被寒冷被铁窗被罪所困的孩子呼求。

  我看到那个孩子的呼求是世间最绝望的呼求。”

  我懂得这样的默念。南非记者凯文·卡特拍完那张著名的《饥饿的苏丹》,赶走饿鹰,坐在树下,默念女儿的名字和上帝,就是这样的声音。这样的默念我没亲耳听到,我知道。

  但我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叹息。一册《白天遇见黑暗》,我先看到的文章,就是这篇《失踪的生活》,它陷我于无边的黑暗中,纵然翻到前面,看到在夏榆的身边,还有歌,有书,有灯,有光明。

  光明,黑暗,光明。

  黑暗,光明,黑暗。

  置身无穷的黑暗,固然痛苦,但若能看到光明,哪怕只能看到光明的希望,也不失为一种幸福;但如果在光明中看到黑暗呢?或者从黑暗出走,又不得不时时返顾黑暗,甚至再历黑暗呢?

  当黑暗蒙住光明,那是光明的黑暗,在黑暗之外,是光明,这是夏榆在矿底的黑暗;

  当黑暗蒙住黑暗,那时黑暗的黑暗,在黑暗之外,仍是黑暗,这是“他”在铁窗旁的黑暗。

  也许,夏榆更宁愿呆在无边的矿底,看书,锻炼身体,等待光明……

  在人的尘世生活的场景之下,在土地、河流、山脉、森林、草木之下是沉厚的漫无涯际的黑暗。如果我关闭手中的矿灯,在光消失以后,我就消失在黑暗之中。那时候我的肉体是没有意义的。我的肉体和黑暗之中的岩石、煤炭、木头一样成为纯粹的物质。我亮起灯的时候,我就是黑暗中异质的事物。而我在黑暗中,在一盏矿灯的映照之下阅读,我的姿态和形影就成为整个世界的一个稀有的标本。我想是这样。我在阅读的时候为阅读本身心生感动。而阅读的行为我觉得是我意识延伸的一个通道。我的意识穿行在两个世界。

  突然想起这段文字,也突然明白了黑暗之于夏榆的意义。从生存本身到生存的意义,从生命的阻力而为生命的助力。黑暗,渐渐的变成夏榆生命的舞台。他生息于黑暗之中,黑暗锤炼了他,更塑造了他。他的知识,来源于黑暗;他的体魄,来源于黑暗;他的阅历,来源于黑暗……在黑暗中,依稀间走出一个剪影,他痛恨黑暗,但是他不能离开黑暗。如果没有黑暗,这个“姿态和形影”就失去了“成为整个世界的一个稀有的标本”的可能性。感动于自己的感动,并要自恋的成为世界的标本,则必须置自己于无边的虚无的黑暗之中。这期中不但有强烈的自意识,还必然包含着对黑暗的感激。

  “光消失以后,那时候我的肉体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如果光出现呢?当肉体随着光明的出现而意义闪现的时候,会不会有什么东西却随之而失去意义呢?如果有的话,只有一样——精神。“我的意识穿行在两个世界”,夏榆自己这样说。但我更愿意相信,他的意识存在于两个悖论的世界中——进入黑暗,抛弃肉身;走出黑暗,失却精神。于是,立足黑暗,成为精神存在的基本要求,并成为夏榆唯一的选项——成为生存的姿态和立场。

  纵然夏榆永远不会回到矿底,但他也再不能摆脱黑暗。鲁迅说,“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黑暗,应是比寂寞更巨大的毒蛇,因为正是黑暗,孕育了寂寞,孕育了夏榆,并证明了夏榆,存续了夏榆,也必将更死死的缠住夏榆。

  北岛谈自己早期诗作,自云其中包含了太多当时政治的压力,成为政治另一种侧面的反映而漠视了诗的艺术领域的追求。北岛冷静的分析,让他终于在20余年后真正告别了中国政治,而成为一位更纯粹的诗人。

  夏榆还没有意识到黑暗在他身上的反响,无论是对黑暗的痛恨、感念、感激或反噬,黑暗仍然是他生存的要件,纵使不在矿底。这便是黑暗强大的力量所在吧,也正因如此,黑暗才更深切的笼罩了黑暗吧。

  写完这些文字,已过子夜。城市的电视们、显示屏们,还有车灯、霓虹灯,点缀甚至占领了这本该暗黑的空间,即使没有这些灯光,这暗黑也绝不沉重,它炎热,暧昧,轻飘,混浊,它很不同于夏榆的黑暗,那无涯的沉重的铁实的黑暗,很不同。

  我是否在黑暗之中?是在光明处矫情的喟叹黑暗,还是在黑暗中愚昧的赏鉴光明?黑暗,如何蒙住黑暗?当黑暗蒙住黑暗,那又是怎样的黑暗呢?其中好像有清楚的时候,但当真正写完,又发现一片模糊,再次追问,却发现——

  脑子里只有一片混沌,疑似黑暗。

  《白天遇见黑暗》读后感3

  说实话,对这本封皮黑黑的书一开始并不太看好,读了一段,感觉文字一般。没想到,再多读一点就欲罢不能,心魂迷醉在其中。几乎是一口气读完,掩卷真心感叹:好书!脑子里闪出三个字——困、呆、杏。

  让我拿起这本书阅读的是这个题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会让作者夏榆在白天遇见黑暗?

  矿区。

  ——好像和我无关,也不能引起多大的兴趣。可那些有关矿区的描述就那么根深蒂固地驻扎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里的天空布满烟尘,河流是黑色的,树木花草是黑色的,到处是岩石垒成的石屋。”

  “经常有这种时候,我独自在深及数万米的巷道行走,跟随我的只有一盏灯,灯只能照到距离我四五米远的地方,再远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我们熟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却好奇黑色的花是何形态;我们熟悉充足的日照和新鲜的空气,却稀奇这扑面而来的黑暗。

  若只是环境黑也就罢了。

  伤残和死亡如影随行。在矿区,净水短缺,矿工常是不洗澡就回家,看着他们一身黑回来,等在路口的家人才能放心,否则那耀眼的白色的绷带、石膏等带来铺天盖地的张惶恐惧。用“黑白颠倒”来形容真是恰如其分,那不平常的“黑”却成了平安吉祥的标志。

  夏榆说,在矿区只有一个简陋的保健站,那里的大夫心狠手辣,对待伤残者如同对待“需要砍伐的树木”。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体成了实验品。而当这些伤残者坐着轮椅,聚集在俱乐部的空地上闲聊胡侃时,是一次什么样的展览?

  “一根塑胶管从他们身体中延伸出来,落在轮椅的脚踏板上,在某些时刻,他们身体的液体就会在无觉中流出来。”

  如此平静的叙述让人不寒而栗。

  家竟然也不是温暖的避风港,韩东的《山民》中描述了一类封闭守旧的父辈,而矿区的父辈却更是粗暴固执冷漠短视。

  夏榆用“魔鬼”来形容他的父亲。父亲昔日在战场出生入死,可如今却无所作为,日日与矿区的恐怖为伴,日日借酒浇愁,一壶白酒让他沉迷疯狂,眼睛血红,咒骂每一个看到的人。对待母亲就像对待一个奴仆,不仅骂得更凶,骂完后还把母亲拦腰抱起放在炕头,当着儿子的面性交。为了反抗父亲,他拒绝为父亲买酒,换来的却是一顿暴力的清洗,一个小屁孩能有什么力量呢?直到18岁成年,直到他自己也成了一个矿工,终于能不被父亲指使着去买酒。可父亲的强权并未终止对夏榆的控制。夏榆抵挡矿工生活的恐怖是以书写的姿势,他迷恋写作,每天结束工作洗完澡就把时间和精力都投注到纸上。可父亲不满意,觉得他不像个男人,男人应该过真实的生活——找女人结婚。父亲看到儿子写字就愤怒,一愤怒就指使夏榆为他开垦的地送粪。尽管瘦弱的儿子脚步踉跄虚汗直流,父亲也要看到他把粪肥挑到山上。

  还有大元的父亲。还有刘灿的父亲。还有。

  有人说,是因为那个特殊的黑暗的时代。夏榆说他有一双悲伤的耳朵,第一次秘密收听半导体听到柏林墙倒塌兴奋之余却惊悸不已——以前在矿区有人因为收听这些电台被判刑、被游街。留着披肩长发、聪颖飘逸挺拔的朋友L是市立会计学校的学生,梦想是做肯尼迪一样的政治家。和同学去看夜场电影,同学找不到票,守门人说:你们这群人一看就不是好东西。为了讨一个说法,被打被剃长发被拘留被劳改。

  这样铺天盖地的黑暗构成一个“困”字。困,从囗( wéi),像房的四壁,里边是生长的树木。本义是“废弃的房屋”。夏榆说:“我真切的感受到我是被文明所遗弃的人。我和我的窑工兄弟们,那些世代在黑暗中劳作的人,我们像尘土一样在世间生息湮没无声。”

  纵使如此,当日后面对别人的访问,他说:“虽然我现在很怀疑我是否真正经历了苦难。跟那些常年奔走在上访道路上、被像瘟疫般驱赶的老人比,跟那些用汽油瓶武装自己、捍卫家园、顽强抵抗暴力拆迁的妇女比,跟那些在矿难中失去生命的窑工比,我真的不敢说,我经历了苦难。说得再远一些,我去过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那是德国纳粹制造的人间地狱,跟那些囚室里的囚徒比,我很怀疑我经历了苦难。还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持久性的冲突,跟生活在那里的民众比,我真的没觉得我经历过什么苦难。”佛家说,苦海无边。区别的也许就是艰难困苦的样式和程度不同。放眼中国,剧烈的城市化进程,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各种生离死别、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调制着品不尽的苦酒。而静观我们每一个人,即使贫富、长相、健康状况、人品修养各有差异,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你敢说从未有过被“困”的感觉?为了自己或孩子考更好的学校,为了过更体面的生活,甚至为了皮肤更嫩鼻子更高。这些困难来临的时候,总感觉像大山一样无力挪开,像世界末日一样求救无门。我相信,艰难和困苦是人的普遍境遇。

  矿区的生活就算是一个极端的困境,但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我们或许能读出一些面对困境的表现,获得某些感悟。

  矿区的父辈们,习惯了目睹黑暗对人身体的吞噬和毁灭——伤残或死亡,习惯了目睹黑暗对人情感心灵的吞噬和毁灭——所谓的“面孔坚硬如石”,是如石头般冷漠无情,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人”,也忘记了别人是一个“人”。他们接受“困”、适应“困”, 也教育儿子们适者生存。

  可是少年有冲破藩篱的冲动、决心、勇气。书中写到一个少年,满脸书卷气,常在黑水河岸长满水草的小路上、巨石上缅想沉思,但却因为父亲一个结实有力的拳头额骨挫裂,血带着两颗牙齿从口腔里喷出来,一同喷出来的还有少年的魂魄。从此,他变了一个人,神情恍惚,侧勾着脖子,衣服破烂,在大街上傻笑、漫游。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受父亲如此重击。但这棵小树终于没能挣脱,反被困境压伤成一个“呆”子。夏榆也是一个书生,虽然做矿工,但热爱阅读和写作,父亲一看见这个少年就警戒儿子:“看,那个废物。”“看那球相。”

  “呆”字代表的不仅仅是“痴”是“疯”,还有一种迷惘,一种绝望的状态。

  张明亮是矿井中除夏榆以外的唯一一个阅读者。夏榆读卡夫卡、海明威、茨威格,而张明亮读《金刚金》和《磐若多罗密多心经》。身材壮实的张明亮花了三个月从山上采石为女人和孩子建成和他自己的名字一样明亮的石屋,还请了一个油漆匠来彩画墙围。可女人丢下他和三个孩子跟着油漆匠跑了。痛楚和愤怒带着他奔走半个月追杀女人和油漆匠。当他走到华严寺时,绝望的他跪倒在佛像前泪水长流。无独有偶,当他回到家时,却发现女儿在课间被一个土腥味的男人强奸了。从他念诵佛经的声音里我似乎窥见了他的眼神,令人心生恐惧,头皮发凉。

  张明亮还不至于绝望,他还能念诵,可赵松呢?和夏榆一样,热爱歌唱,热爱摇滚,热爱鲍勃·迪伦、崔健;和夏榆不一样的是,他有一副好嗓子,梦想到矿区的文工团做一名歌手。可是在1989年7月的一个早晨,矿井掀起飓风,窑顶塌落,没有呼吸的赵松身体和两条腿一分为二。他停止了歌唱,再也无法得到幸福,死亡是真正的绝望。

  不幸的夏榆是幸运的,他没有遭遇死亡。他真诚地面对困境,最终逃离,获得自救,长成一棵“杏”树。果农说,杏树根系发达,入土很深,喜光,耐寒,抗旱,抗风,能活40-100年,被赞为“长寿树”。说夏榆在困境中长成一棵杏树并不牵强,可不是吗?

  矿区的生活如此黑暗可怖,可对夏榆来说,矿井却是唯一出路。中学辍学后,瘦弱的夏榆是多么紧张地接受身体检查,深怕不能被录用。真的被录用了,文工团的美丽优雅又是多么让他厌倦自己的生存,他绝不让自己又脏又黑地经过俱乐部,极力避免与其中的男女相遇。回到家,又是令他仇恨的父亲,仇恨的粪肥。

  为什么?

  “生活是可以过得有尊严的……人们应该毫无畏惧或羞愧地与另有一些人正面相视……”这是“美国黑人文学之父”理查·赖特《黑孩儿》一书中的文字,被夏榆秘密而庄重地抄写在一个蓝色的日记本上。

  夏榆没有问为什么,也没有嚎叫,内向的他反抗也是无声的,是“沉潜而绝望”(林贤治语)的。

  他阅读。下矿井的时候就怀揣一本书,在矿灯的照耀下,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古怪何妨,异类何惧?从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成为他的梦想:有一天生活在一个文明之城,那里天空蔚蓝,空气清新;那里日光和煦,草木葱茏……那里没有权力压迫,没有强者奴役,那里没有贫穷也没有困苦,他说自己能感受到这些语词的“形状和力量”,我相信。夏榆是多么庆幸自己遇到了梵高——他的精神父亲,一遇到问题,他就坐下来,打开梵高,然后寻找他俩相似的场景、情境、命运和觉醒,他说在黑暗之地能感受到梵高传递过来的“光亮和温暖”,我相信。

  他锻炼。矿灯是珍贵的,得节省着使用。在空闲时就锻炼自己的手臂、腿脚和肩部的力量,不能被劳役打败,也使内心更坚强。他把从煤顶撤下来的枕木来来回回搬运,哪怕距离不过100米;用废弃的风袋灌满沙子练习拳击踢腿;他还跑步。

  他写作。做一个作家,是他的梦,可连他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能做到。他只是写,写,写。当作一个仪式,神圣而崇高。他觉得自己必须写,不能不写,写作就像矿灯,或者说更胜于矿灯,照得更远。

  他最终带着他的梦想,带着日益强壮的身板,出走了。母亲说他的梦想是一个“巨大的虚空”。可是他多么幸福自己能出走,逃离了摆脱了强权、暴力、黑暗。这是他的反抗,也是他的自救。

  离开了矿区,就永远幸福快乐了吗?在所谓“有王法的城市”里,他没有身份,没有住房,没有钱。可是在矿区生活炼就的隐忍、勇敢、坚持帮助他抵抗种种困境。夏榆说:“感谢困境,它使我成为一个坚强、良善而具有韧性的人。”是否可以说他把困难化解转变成自我成长的养料,习得一种能力,一种眼光,能看清生活的现实和社会的状况,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存生活?所以经历了这么多不幸,他却能说:“我满意我经历过的人生。”

  夏榆“呆”过吗?当然。学业也许是改变命运的道路,可上高中时也荒疏学业,倦于功课,在自己的命运之途滑翔。当领到第一份工资,他以他仇恨的父亲的方式——喝得不省人事来庆贺。多么悲凉。但不管怎么样,冲出黑暗的是他内心的光亮,那是被梦想,被希望照亮的一小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命还是平等的,不管你如何卑微,如何显赫,都有同样拥有梦想的权利。夏榆,这个从矿区走出来的“黑孩子”如此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是伟大的,令人敬佩的。

  有一篇文章叫《提醒幸福》,幸福为什么需要提醒?因为我们常常觉得自己不幸福。“中国好声音”唱响大江南北,常听到这样一个问题:你的音乐梦想是什么?学员们回答时总会留下泪水,追梦道路的艰难不言而喻,而这时的泪水我总觉得是甜的。

  做老师还需要梦想吗?反正是教书,学生三年一届,教材换与不换都一样教,职称评与不评都一样活。这恐怕是“呆”的表现吧。我们应该想一想: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有梦想会让我们更勇敢。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张爱玲说的,我把它拿来形容夏榆。他离开了矿区,行走在陌生的城市,可看到的却是另一个矿区,另一片黑暗。音乐流浪者麦子饱受疾病的折磨和生活的痛楚;一个打工者想要姐姐邮寄棉被的两封信落满尘埃,因为姐姐不久前割静脉自杀了,永远也无法回复;纯美朴素的丑和丈夫惨淡经营巧面馆却因没钱只能生煤烟,在一个狂风八级的夜里丈夫被煤烟焖死。夏榆用他的笔,用他的经历,书写黑暗,这是一种有厚度的书写。这是一种态度,当我们遇见别人的黑暗,他的悲悯、那种人道主义的热情是否感染了你?

  以诗人顾城的几句诗来结束: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分享

热门关注

呐喊读后感1000字左右大学

呐喊读后感大学

青铜葵花读后感范文500字

读青铜葵花有感5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800字大学生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大学生

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高中生

狼图腾读后感高中生

童年读后感范文500字六年级

童年读后感六年级

《呐喊》读后感范文

呐喊读后感

小学匆匆读后感

匆匆读后感

边城读后感高中

边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

初中《童年》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