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老人与海教案设计,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

  2、 能力目标:赏析《老人与海》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把握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学习老人永不屈服的精神

  【教学设想】

  《老人与海》(以下称《老》)的情节并不复杂,采用的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以心理描写为主的表现方法,这对于已习惯于读情节性很强的中国小说的高一学生来说,不仅会不容易接受它,甚至会对《老》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产生迷惑。因此要了解《老》的伟大之处,激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讨论是较合适的教学方法。主问题可设计为: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硬汉”形象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教学过程以教师引导、启发为主。大体思路:梳理老人五次与鲨鱼搏斗的情景,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老人这一形象。

  【教学重点】

  从老人五次与鲨鱼的搏斗中理解《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老》中所体现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有一个人说过这样的话,“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因为这句话,一位作家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而他的这部获奖作品对每一个人来说至今都是一本必读的书。这部书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部书。

  二、走近海明威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三、教学过程

  (一)赏析《老人与海》

  1、默读课文节选部分,剧情介绍。(补充节选部分前后的内容)

  《老人与海》写的是古巴老渔夫桑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老人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桑地亚哥拼出全力搏斗,最终还是输给了鲨鱼。当他回港上岸时,老人带回的只是一艘空船和自己疲惫不堪的身躯,因为大马林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一副骨脊。所幸的是极度困乏的老人在梦里梦见了那蓝色的海洋和勇猛的狮子,而最崇敬他的孩子也一直守在他身旁。

  2、梳理

  3、讨论

  (1)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①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一次又一次地与鲨鱼搏斗的?

  老人只是凭借自己微弱的身躯,在武器逐渐不利的情况下,却在茫茫大海中创造了一次又一次战胜鲨鱼的奇迹。

  ②在几次对老人的心理描写中,有没有发现一些相似之处,为什么他的心理活动总会有这样一种特征?

  老人的心理活动总是由低落转向高昂的循环过程。因为他能从沮丧无奈,到清醒地认识困境,分析情势,找寻最易实现的目标,乐观地鼓舞自己,以坚毅的态度、誓不言败的精神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危险。

  ③试想:如果有第六次鲨鱼的进攻,老人还会继续搏斗吗?你能设计出合理体现老人心理活动的话吗?

  会的。不论你是多么凶恶的鲨鱼,只要你敢于咬我的鱼,我就要向你举起木棍——只要有东西可举,我就要举,然后重重地敲下来;实在无物可举时,我还会举起赤空的拳头——尽管这于事无补。

  (2)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①老人的大鱼最后只剩残骸,他被打败了吗?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人与鲨鱼搏斗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的最大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他是一个“硬汉子”形象。

  ②题目《老人与海》有什么含义?

  标题中的老人与海之间构成了渺小的个人和宏大的自然之间的巨大反差,在这样悬殊的对比中,作者传达了自己饱含深意的哲学性思考: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二)走进海明威:“硬汉”形象的意义

  这个“硬汉”是人类与大自然顽强斗争的象征,又是海明威人格理想的体现,代表着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这种“硬汉”的意志力反衬出那些迷惘彷徨的人的人生境界的狭小。

  补充认知理解: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这些生活在暴力世界中的人物,面对失败和死亡,从不妥协,毫不怯懦,绝不认输,《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海明威,面对着战争后遗症给社会带来的混乱和毁灭、给人们带来的遗憾和幻灭,他觉得人们要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具有老人那种"打不败"的硬汉子精神。

  (三)感悟海明威

  延伸认知理解:①对美国民族性格的影响。A、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海明威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约翰•肯尼迪总统致唁电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B、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不仅体现了他强大的精神的驱动下的“所能”,更重要地体现了文字背后作者没有直接披露的老人的“所不能”。这种无所不能,就是美国民族性格之核心——个人英雄主义。美国现代影片中的爱国者、蝙蝠侠、超人、蜘蛛侠等形象即是其具体体现。

  ②对世界其它民族的影响。如中国电视剧《亮剑》中的“亮剑”精神:“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要是不敢亮剑你以后就别在江湖上混啦。咱独立团不当孬种,鬼子来一个小队咱亮剑,来一个大队也照样亮剑。”中国的98年抗洪救灾、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印度海啸救灾和日本今年的大地震抗灾等,无不表现出各国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强大力量和无畏的勇气。

  ③小结:《老》的世界意义

  桑地亚哥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价值,更完全是古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海明威在他身上找到了一种灵魂,这灵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价值。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各种不同的、让人深思的人生境界:自信、勇敢、乐观、单纯、孤寂及睿智。所以说,《老》是世界的。它之所以能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它反映了全人类在强大自然面前的生存尊严的问题。

  四、课后探究

  有人说,如果鲁迅还活着的话,他的《阿Q正传》有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你认为呢?

  五、教学反思

  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对某一事物的崇拜心理。按理说,像《老人与海》这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学生应该非常喜欢。事实却相反,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读,原因有二:一是情节单一,仅是说一个老人85天出海打渔后为保护自己的胜利果实——马林鱼而与鲨鱼搏斗,最后失败而归的故事。二是故事性不强,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淡化了情节的精彩。这对于习惯于看悬念迭起、情节起伏跌宕的中国小说的高一学生来说,是难以激发兴趣的。如何让这一大作走进学生心里,进而让学生领略它的真正价值呢?我认为还得从学生的崇拜心理入手。所以我在导入中先从“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这句话开始,引出因为这句话而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海明威及其《老人与海》,再进一步指出,这部作品是每一个人都必读的一本书。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大造声势、先入为主,以此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中。由于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较为繁杂,所以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学生按要求梳理相关内容,一来避免了学生阅读的烦躁心理,二来以此理解老人搏斗时的处境,并由此引申到小说的主旨:老人与海的搏斗,实际上是渺小的人类与强大自然的一场搏斗,虽然力量有限,但无所无惧的勇气和极尽所能的行为,正体现了人类生存的尊严。最后通过适当延伸,进一步将这种意义上升到世界性意义,最后小结得出本小说获奖的原因。

  教学实践证明,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由浅入深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由表层的情节进一步领会到了《老人与海》整部小说的文学价值,从而提高阅读的积极性,重拾对获奖大作的崇拜之情。二、通过对课文节选部分内容的探讨,进一步明确整部小说的主旨,以一斑窥全豹;再者,由此小说的特点,适当延伸到其它领域,举一反三,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三、本节课站在文学审美的高度对文本进行了解读,符合新课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的要求。由此,笔者认为,本节课是成功的。

  篇二: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1. 理解感受小说主人公的“硬汉精神”。2. 学习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以语言、心理描写为主)。二. 教学重点:1. 通过具体的人物独白与心理活动分析人物形象。2. 学生当堂习作,练习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心理。三. 教学时间:一课时四. 教学过程:1. 请学生就自己的课前了解,谈 谈对海明威的认识。(对海明威的生平或他的创作特点,就你印象最深的一点谈谈感受)2. 请学生简单复述《老人与海》的主要情节。(放图片)(请一位同学为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为了帮助大家回忆,先给大家看一些图片)3. 明确选文情节:四次遇鲨(课文中节选的是哪部分情节?一共几次?)4. 分析人物:1)明确情节对人物刻画的作用。(四次遇鲨的情节是否重复单调?不重复,因为老人每 次遇鲨的情况不同,体力工具等都不一样。那么作者详细交代这些情节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帮助刻画人物,使人物形 象更丰满)2)通过比较老人每次遇鲨时的描写分析 人物形象。(讨论)(从内容上看,在四次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 ,作者如何通过不同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说明。四人讨论,可针对其中两次进行比较,也可全部比较。武器、 信心、对鱼的珍视程度--身为渔夫的存在价值)3)总 结:(用了动作描写、心 理活动、语言--内心独白,刻画了一个勇敢坚毅面对失败依然不屈不挠的老人)5. 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作者除了描写了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老人自己的心理与内心独白外,还描写了什么?鲨鱼、环境有什么作用?衬托人物在孤独无依的处境下依然坚持抗争的坚韧意志。虽然主人公一直和 鱼搏斗, 但小说的题目不 是“老人与鱼”而是“老人与海”,为什么?比起鱼,“海”更可怕、强大,而个体的人非常微小,面对无法抗衡的强大力量老人仍以其微弱的力量对抗,更能显示其硬汉形象的悲壮性,更有震撼力)6. 复习人物描写 的多种手法:7. 教师给出图画,请学生发挥想象,用100字左右描写画面,突出人物形象。


分享

热门关注

传统节日端午节教案2021

传统端午节教案

2021传统节日端午节教案

端午节教案

教案模板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课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课

保教知识幼儿园教案范文

保教知识教案

五一劳动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五一主题班会

声声慢教案板书设计

声声慢

光盘行动教案

活动教案

雷雨教案范本

雷雨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范文

《垃圾分类》教案

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