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会碰到一些难题,教学方法传授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向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学习会有意外收获。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教育教学案例,欢迎阅读。
优秀教育教学案例
优秀教育教学案例:生活即教育
在生活中,餐桌是最方便的信息集散地。人们习惯在餐桌是进行信息交流,以至于发展了餐桌环保文化。组织“餐桌上食物的来源”讨论活动,目的是让孩子懂得环保不仅是拣垃圾、采访河流。环保活动无处不在,环保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甚至每一个细节。在日常生活吃穿住行的每一个环节里,都贯穿着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小小的餐桌上可窥视地球上的高山和海洋,可以窥视人类的命运。
一开学,每次吃饭之后,倒下来的剩菜剩饭很多。无论我在晨会、班会课中怎样宣传、引导,成效似乎并不大。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翻倒一本书,书上就有这样一段话:“环境是具体的,无处不在的。保护环境也是具体的,不能有半点虚假。
餐桌是我们和自然最直接的联系点,让孩子从这里学习保护环境。因为生活本身给予的比书本更难忘。”所以我由此想到了组织一次“餐桌上食物的来源”讨论活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情绪激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自己的想法,说自己的体会,论大家应该怎样做,好不热闹。
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在就餐时慢慢的就开始注意了,尤其是在校吃饭的同学,结合着我的加星活动,更是比得难分难解,每次吃完饭后,总喜欢将空盆子给我看,等待我的一句夸奖。所以我也从不吝啬自己的“美言”。
现在很多时候很多学生不仅和自己班的同学比,常常跑到外面看别人家的锅里剩了多少,觉得自己做好了,就沾沾自喜;看到别人比自己做的好了,就闷闷不乐,不服气地说明天和他们再比比。
热爱餐桌上的食物,并思考它们的来源,以及通过一个蔬菜、一盘水果进行思维联想的训练,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教育,而且是最有效的教育。所有的与人的吃穿住行发生紧密系的物质信息,都具有改变人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向的能量。 当一个人知道鱼是从污染的河里长大的,他会因为恐惧中毒,而不再吃鱼,甚至害怕鱼。
由这个事例,我和学生又开展了“假如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人”“人和大自然”等小讨论,对这种与生活相联系的话题更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教育孩子的行为。经过讨论活动后,学生开始注意身边的事情,也有学生特意会作为一件事情,郑重其事的跟我讨论。
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答案,他会喋喋不休地问,直到你能给他答案。许多学生开始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同学间的小变化。所以讲人捕捉信息的能力、思考的能力,直接来自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观察生活必须保持对生活拥有持续而热情的感情,而这中感情须持有对日常生活中对“吃穿住行”琐事的敏感。
生活即教育,因为生活每天给予的大量的信息在不同程度地左右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情感不能通过书本教授,情感一变成文字就失去了色彩和力量。情感流淌在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最平凡的生活小事里。
“珍爱生命”活动总结
在爱中成长
感谢阳光,因为我们沐浴着它的光彩;
感谢绿色,因为有它的呵护我们才更健康;
感谢父母,因为他们让我看到了这个绚丽多姿的世界;
感谢我所拥有的一切,
感谢,让我更珍惜身边的一切……
珍爱生命,似乎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但是今天的孩子,的确需要它。如今的孩子们,无疑是生活在蜜罐之中。他们骄傲,因为家里是众心捧月般爱着他们,于是他们坦然,理所当然地接受别人的爱;他们脆弱,因为在他们眼里,任何小事都是他们心情“沉重”的理由。
珍爱生活的颜色
父母的宠爱,生活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忘记了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去珍爱生活。所以,报纸上才会经常出现因为一句批评、一次失败孩子便会承受不住的事件。我们的教育,应当让孩子们了解生活的颜色本就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哪一种颜色,我们都应该敞开心胸,勇敢地接受,勇敢地面对,勇敢地挑战
生活的颜色多种多样,有亮丽,也有灰暗。没有风雨的人生是不可能的,有了风雨,要学会撑起雨伞,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一个宁静的港湾。
其实,生活本该如此呀!
可是,当今的孩子似乎显得过于脆弱了,也许,他们还没有学会经历风雨,
还没有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不同色彩。于是,一节主题为“生活的颜色”的心理辅导课在我的脑海中应运而生了。
父母的信,使他们明白长辈的良苦用心;观看短片,使学生们明白生命的
美好;小游戏,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的优秀,拥有信心;新闻的播出,让学生的心灵震撼……
这一系列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一点:我们是驾驭生活的人,不管生活赋予我们什么颜色,自己永远是涂抹色彩的人!这节辅导课的成功,让我感觉到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掀起了波澜,他们学会了重新审视生活,审视自己。
我相信,我们的学生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
教育,有的时候需要走进学生的心,让他们的心与你的教育产生共鸣!
拥有一颗"珍爱生命"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关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珍惜自然的给予
初春的四月,正是养蚕的大好时节。一条条可爱的蚕宝宝拼命地“吞噬”着桑叶,和孩子们一同成长。
“老师,你看他在干嘛?”
正在改本子的我抬头一看,原来是调皮的小康拿着蚕玩耍,他用手使劲捏着蚕的身体,不一会儿,小小的蚕便在他的手上惨死。
看着这一幕,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在他们的眼里,动植物的生命变成了玩物,可以任意糟蹋、凌辱、残害,真是一群不懂得保护生命的孩子!
随即,在夕会上,我引导学生展开了讨论,大家都对这种行为进行了批评与指责,我看到小康的脸红了。我想:也许是因为孩子们并没有感受到自然给我们的无私给予,所以才会如此不尊重自然生命吧!
于是,在假日,我要求学生尽情去欣赏大自然的风景;校园的迎春花开了,我让学生去欣赏花儿的娇嫩。召开“生命与自然”班会,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自然界生命的珍贵与奇妙。
走出家门,让孩子们走向自然。放眼花红草绿,莺飞燕舞,珍惜大自然的无尽美好,珍惜上天的无私给予,珍惜大地的宽容浩博。
这也是我们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的真谛呀!
珍视父母的关爱
“感恩”!?很多人都对这个词有片面的理解;或者在实施的时候认为要对父母、教师……等帮助过的人做出很大的贡献才叫感恩;或者只是把“感恩”挂在嘴上。
我班结合学校开展的“珍爱生命”活动开展了为父母从小事做起。在对学生进行“珍视父母的关爱”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同时利用班、对会开展有关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珍视别人的关爱,学会关心、帮助别人。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听父母的话、、扫扫地、为父母到茶、拿鞋、捶捶背、搓搓手、在家里洗洗碗……”都是对父母感恩。
学生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也将这种思想贯穿在平时对学生教育的点点滴滴上,将什么是感恩,如何珍视渗透得更深。我让孩子将自己所写的《给妈妈的感谢信》都寄回家,有些孩子在信中写得很真实也很感动,我想作为父母的以外地收到孩子这样的一封信,一定会欣喜不已。我也细细读了每一位孩子的信,真的是很令人感动。
另外,我班抓住“3·8”妇女节这个契机,让学生动手为母亲制作了贺卡:祝母亲节日快乐!
每天都带着一颗珍爱生命的心,那么每一天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懂得珍爱,就有了快乐的理由!!!
优秀教育教学案例:长城
教学背景: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有层次的朗读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并学会用朗读来表达这一情感。激发孩子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片段:
师:要知道,那可是两三千斤重的条石!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收)他们是怎样一步一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边说边把“两三千斤重”、“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和“陡峭的山岭”点成红色。)
师:看,这是当年修筑长城的工地。(出示陡峭的山岭,学生一片惊讶,老师也惊讶地仰头观看)别说让你抬着石头上山,就是让你空手爬上去也很……(难啊)!更何况他们态度是……(两三千斤重的条石)谁再读这句?(一生读,读得一般|)
师: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他们靠得可不是现代化的机械,而是……(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他们走的也不是平坦大路,而是这……(陡峭的山岭);他们更不可能大步流星地走,而是……(一步一步地走)。谁再读这句?(一生读,读得好)
师:我仿佛看到了那血迹斑斑的肩膀,仿佛看到了那豆大的汗水一滴……地滚落。谁再读?(一生读,读得更好)。
师:我们似乎听到那沉重的脚步声,听到那痛哭的呻吟。全班一起读。(齐读)
反思:这时最重点的,也是最精彩的频度片段——“陡峭的山岭”。由一个质疑开始……(“他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的?”)导出陡峭东山岭图。可以说都乔丹山岭图成为了这一片教学点情感基点,成为学生理解和朗读的重大转折点。
在这里,视觉的冲击(看图)、角色的体验(“就是让你空手爬上去……”)以及残酷的现实对比,一起构成了孩子情感的火山,勃然喷发。
特别震撼人心的是,四个排比式的强烈对比的使用(可不是……而是;也不是……而是;更不可能……而是……),如排山倒海,一波接一波,撼动学生的心弦,于情感至高处引出朗读,恰到好处。
特别扣人心弦的是,两个孩子在情感高潮处的朗读点评(我仿佛看到……仿佛看到……;我们似乎听到……听到……)化点评雨情境中,既是对孩子朗读的最高评价,也是对文本的深度窥透,更是对学生情感的强力激引。
我想,评价的理想境界就是于文、于境、于情中了无痕迹,既激励了学生,又推动了感悟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