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2000字读后感

  《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每每读来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的:“《水浒传》2000字读后感 ”,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出国留学网


  《水浒传》读后感2000字

  今年暑假,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了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它产生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作者就是路人皆知的作家施耐庵。

  也许有人会问我:“俗话说的好:‘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你年纪轻轻,为什么要看这《水浒传》呢?”这原来是老师布置下来的暑假作业,我也本来是随手读读,闲时看看,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竟然具有如此强大的魅力,让我读的是“废寝忘食”: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就拿起它读到十点多钟,可是经过妈妈的再三催促,才把书放下睡觉;每天早晨起来就在床上看书,直到肚子饥饿难忍都不去吃早点,最后是饭菜凉了,被妈妈痛诉一顿,方才吃饱也。

  《水浒传》是作者以见于史书的材料为主要内容依据,再结合民间的传说、戏曲文化、儿童画本等中形形色色的故事,又经过长期的加工与创作而写成的。他通过描写北宋末年的一直已送交带头,并且有众多英雄豪杰加盟参加的农民起义军那一段可歌可泣的事迹,形象生动的解释了当时官府的邪恶与现实的黑暗,生动的再现了官逼民反的事实,写出了各路英雄对官府的仇恨结交在一起变为燎原之火,同时也写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全书以高俅的升官发迹作为开端,披露了朝廷的腐败,再现了封建王朝腐朽的生活,而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就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腐朽与残暴、乱由上作,将一条条好汉逼上梁山,走到了“替天行道”那面杏黄色的大旗下,让我对当时封建王朝的黑暗而感到愤怒。

  农民起义军中有农民因为打伤或者打死人而被朝廷追杀被迫参加起义,如鲁莽的黑旋风李逵,朴实、性急的花和尚鲁智深;阮氏三雄、浪里白条张顺等等,还有一种就是官员、教头之类的社会地位高等的人物,他们因为遭到官府一些奸臣贪官的迫害而不得不起义,其中林冲就是典范。

  在起义军中,最讲究的就是“忠义”二字,你看着一百单八将中那个不是为了山寨死而后已。不过这一百八人更追求忠,尤其是及时雨宋江,他时时刻刻都盼望着朝廷早日招安,就连酒后吟诗也道:“忠心愿,平虏保国安民。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将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他们一伙人都是为了“替天行道”,只反朝廷、官府中的奸臣、贪官,而不反皇帝,他们并不希望统治,只是盼望早日为国家效力,而这也是这一百单八将名送黄泉的主要原因。

  招安后,因打仗阵亡了五十九员好汉,病故、残疾不计其数,上皇得知后,感叹道:“卿等一百八人,上应星耀,今止有二十七人见存,又辞去四个,真乃十去其八也!”同时我也十分惋惜,这八十一人死的死,去的去,当年那股豪迈之气如今已去,都是招安惹的祸呀!

  皇帝见此悲壮之象,对其也有愧,于是随降圣旨,将这已死于王事者,正将、偏将各授各爵。正将封为忠武郎,偏将封为义节郎。如有子孙者,就今赴京,照名承袭官爵。无子孙者,敕赐立庙所在享祭。唯有张顺显灵有功,敕封金华将军。僧人鲁智深,擒获方腊有功善修坐化于大刹,加封义烈昭暨禅师。武松对敌有功,伤残折臂,见于六和寺出家,封赠清忠祖师,赐前十万贯,以终天年。已故女将二人,扈三娘加封花阳郡夫人,孙二娘加封旌德郡君。见在朝觐,除先锋使另封外严将十员,各授武节将军,诸州统治;偏将十五口,各授武义郎,诸路都统领。管军管民,省院听调。女将一员顾大嫂,封授东源县君……

  可是最终这一百单八将仍无一幸存,在封官之后仍然是死的死,去的去。

  宋江最终回到了老家,临死时是和李逵共同自杀的,正如诗曰:“宋江饮酒已知情,恐坏忠良水浒名。便约李逵同一死,蓼儿洼内起佳城。”然而后来花荣和吴用也自缢而死。

  时后宋江累累显灵,百姓四时享祭不绝。梁山伯内祈风得风,祈雨得雨。又在楚山蓼儿洼内亦显灵验。彼处人民重建大殿,添设两廊,奏请赐额。汝望神像三十六员于正殿,两廊七十二将侍从人众。楚人行此诚心,远近祈祷,无有不应。护国保民,受万万年香火。年年享祭,岁岁朝参。万民顶礼保安宁,土庶恭祈而赐福,至今古迹尚存。太史有唐律二首哀挽,诗曰:“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赤族已堪怜。一心报国摧锋日,百战擒辽破腊年。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子尚依然!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范蠡船。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铁马夜嘶山月暗,玄猿秋啸暮云稠。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在这一百单八将中,我最欣赏李逵,他的革命彻底性,他虽然做事鲁莽,战斗不讲究策略,可是却十分忠义,他饮毒酒时对宋江说过:“罢,罢,罢!生事服侍哥哥,死了也是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可见这个黑汉“黑旋风”的忠义与勇敢,令人敬佩。当读完水浒传,我被他们的勇气所震撼了,我胆小,时常被黑夜吓的裹紧了被褥,抱紧了枕头,回想起来我自愧不如;他们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而我却时常因为困难而灰心失望,我无地自容……他们是我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吸取。这就是梁山泊好汉,这就是那一百单八将,他们只不过是普通老百姓、小小生产者,然而这些零星的复仇火焰却可以结合为一股巨大的燎原之火,这一百八人是伟大的、是无畏的,是值得我们去歌颂、去传唱的,我们会永远的记住他们,这批英雄豪杰,他们是替天行道的天神,是劫富济民的好汉,是我们历史上的骄傲!

  《水浒传》读后感2000字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读了《水浒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是大凡做点事情,总得有面旗帜,应和那所谓人类文明之说!水浒传,好就好在写得实在!历史上的哪次革命,不是从无法生存开始的民以食为天。革命革命,说俗点,就是改革现实中不佳的命运。水浒中的人物,都是普通的人,跟我们周围的人一样,他们的所作所为,很容易理解。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武松赤手空拳地在景阳冈打虎,为他赢得了深广的声誉,也为他赢得了都头的职位。在店家喝酒和打虎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武松很多英雄气概。在店家喝酒可以看出武松坦白直爽、争强好胜、不拘一格的个性;在打虎过程中,可以看出武松顾及颜面甚于生命、颇识时务,不粗莽行事的个性。在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之后,他主动到衙门自首。在他杀了蒋门神、张都监和张团练十几口之后,甚至在墙上用血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可以看出武松敢作敢当的性格。但他这一次并没有自首,而是去了梁山。这就是武松,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尽管也曾被人利用,但终究从残酷的现实中,从迷失的自我中醒悟过来,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的弱点,渐渐地走向成熟。

  李逵和宋江、武松相比是比较直来直去的。他一生忠诚于宋江,在宋江给他毒酒时,他也要追随宋江,对死没有一点怨言。在打仗时,李逵也是提着他的两柄大斧冲在最前面,从不畏惧,英勇可见。李逵对老母也十分孝顺,老母被老虎吃了之后,他一生气就杀死了4只老虎;遇见李鬼,李逵不但没有杀了他,反而给了他十两银子,让他回去孝敬父母。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李逵的孝心。李逵做过的一件事令我十分佩服,那就是在他以为宋江做了坏事之后,要惩罚宋江,甚至对他破口大骂。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李逵对“忠义”两字是把“义”字放在“忠”字的前面的。

  宋江的性格主体是忠义,但他的性格是比较复杂的。他豪情仗义,喜欢结交江湖上的好汉。他十分有计谋,对人也十分仁义,所以弟兄们非常信任他。因为宋江想“招安”,导致整个梁山被利用,108名好汉被派去压制农民起义。结果只剩下了36位好汉,朝廷趁此借刀杀人。他壮大了梁山,却亲手毁灭了梁山。因为面子,他又毒死了李逵。对于宋江,我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因为他的意愿,使整本书的结局成了悲剧。

  梁山好汉聚集在梁山是因为“官逼民反”,他们只是想过上平静的生活,他们与朝廷的对抗深刻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黑暗和腐败。?水浒传?使我更深入地认识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老百姓生活的艰难。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水浒传》读后感2000字

  众所周知,四大名着各有千秋,《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三国演义》的史学价值,《西游记》的奇特想象,而《水浒传》很强的故事性,都是光彩照人。其实对《水浒传》中的不少故事我们早就知道,如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山东快书《武松打虎》(表演),俗话说得好: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今天在这儿,我想在给大家讲一些英雄故事的同时,就我个人读《水浒传》的感受,来谈谈其中的一些门道。当然门道很多,由于时间问题我不能谈得太多,由于水平问题我也谈不了很多。下面我就围绕“人”、“逼”、“义”、“智”、“悲”五个字试着带着大家走进《水浒传》,体味《水浒传》。

  一、《水浒传》里的“人”

  为什么先说人呢?因为它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呀!

  俗话说得:名字有叫错的,但外号却没有叫错的。(联系学生生活)。梁山好汉108将个个是英雄,人人有外号,那么说英雄我们就先从他们的外号说起。

  作者给这些英雄们加上外号,不仅简化了称呼,省了读者的力气,叫起来更顺口,有利于记忆,且提高了英雄们的“知名度”,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外号确实涵盖了相当大的信息量,具体说来,这些绰号:

  有以长相命名的:如长着豹头环眼的豹子头林冲、黑如炭团的黑旋风李逵等。

  有以身体的某一特色命名的:如背上刺有花绣(纹身)的花和尚鲁智深、“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的青面兽杨志、鬓边有搭朱砂记的赤发鬼刘唐等;

  有以个人特长命名的:智多星吴用、祖代屠户出身,杀得好牲口,挑筋剐骨的操刀鬼曹正,神医安道全、鼓上蚤时迁等;

  有以所用兵器命名的:如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金枪手徐宁、铁扇子宋清等;

  有以性格命名的:如拼命三郎石秀、母夜叉孙二娘等;

  有比作名人命名的:如小李广花荣、病尉迟孙立、小尉迟孙新等;

  有以出身身份命名的:如菜园子张青等。

  其次,从性别比例来看,108将中只有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三位女性,占总数的2.8%,而男性有105人,占总数的97.2%,可谓比例严重失调,但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因为性别有时与“职业”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关系——毕竟他们是“匪”,自然男性多一点,退一步来讲,尽管只写了三位女英雄,但是他们也都清一色具有“男性化”特点,(从外号上就能体现出来)让我们从她们身上看不到林黛玉式的阴柔美、病态美,她们的故事也没有太多的缠绵和多愁善感,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水浒传》中的“男尊女卑”思想便真越发凸显出来。其实,说到这,我们不难想到里面的另外几位女性:与西门庆通奸毒死亲夫的潘金莲、与张文远私通的阎婆惜、与和尚有染的潘巧云等均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潘金莲被小叔子武松砍了头、阎婆惜被宋江摘了脑袋,潘巧云更惨,被杨雄一刀一刀剐了去,如此一来,“男尊女卑”思想在这些人身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再者,从英雄们的特长来说,正如文中所说:

  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冤仇,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或风流,何尝相碍,果然识性同居;或笔舌,或刀枪,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可恨的是假文墨,没奈何着一个“圣手书生”,聊存风雅;最恼的是大头巾,幸喜得先杀却“白衣秀士”,洗尽酸悭。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八人。昔时常说江湖上闻名,似古楼钟声声传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个个连牵。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休言啸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庙。

  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每人都能英雄有用武之地,且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优劣互补,相得益彰,也正因如此,所以水泊梁山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形成气候。

  二、《水浒传》里的“逼”

  “逼上梁山”是多数梁山好汉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

  尽管宋代出现了繁荣的城市经济和都市社会,以及相应的文化建设等,但高度集中的城市经济,必然会导致人们在权力、金钱、利益,以及与之相关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等方面需求的无限增大和残酷争夺,从而引起很多社会问题,其结果必然是弱肉强食,遍地不公。其中的弱者被逼造反,也是在所难免的了,这也是这部作品中好汉们揭竿而起的原因所在。小说中梁山好汉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段被逼上山的经历,但是,这些“逼”作者并不是千篇一律,我试着对“逼”进行了分析,却惊奇地发现“逼”得巧,“逼”得妙,完全达到了艺术的境界。

  从“逼”的步骤来看,有直接逼、间接逼:

  如高俅等人对豹子头林冲的“逼”当属直接“逼”;而秦明的入伙便当属间接“逼”.

  从“逼”的形式来看,可分为文“逼”如徐宁上山当属文“逼”;、武“逼”或软“逼”如牛二逼杨志;硬“逼”:这样的例子就太多了:而一丈青入伙便是武“逼”了。

  从“逼”的目的来看,可分为善意的“逼”、歹毒的“逼”:智多星“逼”公孙胜劫取生辰纲明显便是善意的“逼”;而高俅对豹子头林冲的“逼”归入歹毒的“逼”大家不会有异意吧?

  从“逼”的对象来看,可分为自己“逼”自己、敌“逼”我、敌“逼”敌、我“逼”我。

  从逼的结果来看,有逼死自己的、有逼死别人的;也有把别人逼发达的。

  一位名人曾说过:人有时候要学会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看来生活中有时也需要“逼”.

  三、《水浒传》里的“义”

  纵观梁山英雄,我们不得不肯定他们是一群血性男儿。梁山及江湖人士无不以“好汉”作为人格衡量的标准,所以个个争做好汉,人人要结识好汉,惟恐别人笑自己不是好汉。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但在“义”这一层上,他们是相同的。可以说抱打不平是梁山好汉的共同人格追求。尽管他们个人的出身、禀性、喜好不尽相同,但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点上却惊人地一致。鲁达拳打镇关西、宋江私放晁天王、李逵大闹忠义堂等个人行为都是如此,梁山好汉前期的几次大规模行动,都集中表现了聚义群体的抱打不平精神。如江州劫法场是为了营救宋江和戴宗,三打祝家庄是为了帮杨雄和石秀救出时迁,打高唐州是为了救柴进,打大明府是为了救卢俊义等。

  如果说抱打不平是对被损害者生存安全的援助的话,那么“仗义疏财”则是对他们物质经济上的援助。好汉的资助不仅解决了他们的温饱和生存问题,更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光明和希望;他们不仅为他们的义气所感动,而且也十分乐意过上这种生活,他们逐渐感到,如此“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一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十五回)因而不断有更多的人投身到这一行业,从这一点来讲,是“义”把他们聚到一起!

  在这方面,要以宋江和柴进为代表。在梁山起义军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人要么得过宋江的资助,要么听说过他“及时雨”的英名,所以听说要随他起义,莫不情绪激昂,死心塌地。李逵便是这样。如及时雨会神行太保一回中有这样一段:我且与你说知:“这位仁兄便是闲常你要去投奔他的义士哥哥。”李逵道:“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戴宗喝道:“咄!你这厮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唤,全不识些高低!兀自不快下拜,等几时!”李逵道:“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哥,不要赚我拜了,你却笑我!”宋江便道:“我正是山东黑宋江。”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扑翻身躯便拜。可见“及时雨”早已是声名远播;如果没有柴进平日以挥金如土的风格接纳江湖好汉的积累,就不会有高唐州梁山好汉全体下山对他的营救。比如林冲、武松、宋江等人在到梁山之前都曾在柴进家住过,得到过他的资助。且这些“义”士都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人,由此不难看出仗义疏财的人格精神对外扩大组织,对内保护自己的实际作用。

  此外,在梁山英雄身上,我们看不到脂粉气、绮靡气,而独具雄伟、劲然的阳刚之气,哪怕是女性,如一丈青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也都缺乏女性特有的阴柔美,他们活得洒脱,死得悲壮!鲁智深怒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李逵的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大闹忠义堂;武松的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都是这种阳刚之气的表现!

  如果说抱打不平和仗义疏财是好汉人格的外在之形,而勇武豪爽的阳刚之气是好汉的人格的内在之神,神为形显,形为神立,双方依存咬合,构成以“义”为中心的好汉人格崇拜系统。

  他们所言句句肺腑,字字豪情,让人荡气回肠,他们所做不是受人指使,更不是什么爱情魔力,原来他们都把“见义勇为”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是“义”把大家紧紧地聚到一起,但我们也不可否认“义”也是起义走向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这一层面来讲,我很遗憾地想说一句:都是“义”字惹得祸!正是因此,我们不得不叹服作者把“义”写到极致,如Q糖一样让我们反复咀嚼回味,正如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中所唱“生死之交一碗酒”.

  但是“义”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也不能不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如花绣)

  四、《水浒传》里的“智”

  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水浒传》里充满大智慧!

  正面有:吴用智取生辰纲、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江智取无为军、石秀智杀裴如海、戴宗智取公孙胜、吴用智赚玉麒麟、吴用智取大明府、燕青智扑“擎天柱”、吴学究智取文安县、宋江智取润州城、宋江智取宁海军、宋公明智取清溪涧等直接用到“智”字的就有12处之多,此外还有戴宗定计赚萧让等定计之类字眼的用智。

  反面的有:高俅对林冲的陷害,“误入白虎堂”“火烧草料场”都显示出他的阴险狡诈,祝家庄的险要难攻、征方腊时的困难也体现了其中的奥妙。

  这里面的智慧尽管体现在个别人的身上,但最终我们只能把这一切归功于作者身上,这些都是作者的智慧,这些智慧正是作者精巧构思的体现,到底精妙在何处,请大家细细品读。

  五、《水浒传》里的“悲”

  读《水浒传》让我们体验到英雄们的豪情爽气,但更多的是其中让人动情的悲壮!

  水浒英雄们历尽磨难,聚在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的大旗下,过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的快乐生活,可是,最终却走上招安之路,显然是前功尽弃,自投罗网,我不能说这是一个天大的悲哀!


水浒传读后感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800字 1000字 1500字 2000字 3000字

水浒传读后感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800字 1000字 1500字 2000字 3000字
分享

热门关注

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生4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生

小学生《西游记》读后感300字范文

学生西游记读后感

2021读《草船借箭》有感范文

关于读草船借箭有感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大学生

红楼梦读后感大学

西游记读后感600字初一作文

西游记读后感初一作文

水浒传读后感2000字高中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2000字左右

水浒传

学生《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

暑假水浒传读后感

读水浒传有感

初中《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