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留学生谈美国留学安全

2017-09-23 16:23:40 杨幸妹 美国留学美国留学新闻美国留学聚焦

  接二连三发生的中国女留学生遇害失踪事件。让恐慌跨越了时差,大洋彼岸的女留学生安全问题被放大、聚焦。下面出国留学网就来和大家一起看看中国女留学生谈美国留学安全。

  留学生也许听到太多类似“父母在,不远游”的逆耳忠告,特别是女生们,还受到社会关于婚恋的期盼和压力。

  虽又说“游必有方”,父母愿支持孩子实现自我价值,但所谓的安全隐忧却不能避免

  和国内比起来,美国的生活环境确实危险因素更多一些,犯罪率也更高:

  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路边被奇怪的人搭过话或者尾随;

  还有些遇到过抢劫;

  到了晚上,街边便会聚集起不少流浪汉;

  不时还能听到警笛声从不同的街区传来;

  这样的生活环境听起来多少有些“水深火热;

  那么,女留学生,你为什么选择要来美国留学?

  来听听她们怎么说...

  亲历过校园袭击案

  飘怡,

  20岁,浙江台州,

  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与法语

  我在学校里亲历过校园袭击案。

  那是早上10点,我在上一堂法语课,突然手机里跳出学校安全警报:“校园内有活跃枪手,跑、隐蔽、反击。”

  看着这则警报,我有点反应不过来,在我过去19年的人生中,这种只在新闻或电影中看过的事件,竟然真正发生在离我几分钟路程的大楼旁。

  教授立刻停止上课,与系主任通话后,将全班学生都带到办公室。

  那里已经聚集一些别班的学生与教授。

  锁好门之后,大家都坐在了地板上。

  因为都是学法语的学生,耳边围绕着法国新闻电台的报道,我们教授却开始讲起新闻里的文法,试图活跃紧张的气氛。

  不安与恐惧来源于不可知,对于事态的了解与集体归属感的存在令我感到放心。

  我不知道远在国内的父母,打开新闻却看到我的学校发生危险事件时,该是怎样的心惊胆战。

  我给家人留言,第一句便是“学校发生一件事,但首先,我向你们保证,我很安全,我没事。”然后向他们解释整起事件。

  父母嘱咐我,与集体呆在一起,听从指挥。

  将近两小时后,枪手被击毙,警报解除。

  当我走出教学楼,马路、草坪上全是缓缓走过的学生,阳光照下来,我眯起眼睛,竟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我默默想到,“好饿,赶快回家煮顿寿喜烧。”

  说来或许像陈词滥调,我在高一萌生出来美国留学的想法,想开拓一下自己的眼界,感受不同的文化与教育体系。

  差异固然存在,但并不是来到美国,就来到完全不同的世界,阿瓦隆的理想乡。

  伴随而来的一次次成长,也是鱼缸外的新体验才能带来的。

  因为已经开始了,就没有退路。

  Joyce,

  22岁,广州,

  布兰戴斯大学,政治科学

  “你为什么要到美国读书?”这是大一时,我被美国人问到最多次的问题。

  连跨州读书都认为是“巨大决定”的美国人,自然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跑到上万里外,每年只能回一次两次家,用不是自己的母语完成整个大学教育。

  很多起安全事件让我感到自己身边危机四伏。

  在去美国之前南加大有两位留学生遇害,那时候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但大一时发生了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大三在荷兰交换的时候德国也出现了难民性侵女性的案件,之后还有布鲁塞尔恐怖袭击。

  每一次大规模安全问题爆发的时候,自己都在不远的地方,家长自然很担心。

  一贯不太过问我去哪里旅游的父母都开始要求我每天必须用语音随便说几句话报平安。

  我所在学校的附近,是一个“治安良好”区域,但是平均一个月还是会收到几封来自学校的邮件,内容多是学生报案学校附近有人骚扰女生,呼吁大家结伴出行,不要在天黑以后在外面独自逗留。

  在那么多的恐袭、留学生国外遇难的悲剧接连发生后,我时刻都在担心下一个会不会就是我。

  整个留学阶段都在安全问题上如履薄冰,在路上看到不讲道理的车不敢按喇叭,怕他们下车掏出枪把我崩了。

  甚至就在上周,波士顿市区在响大炮庆祝某个节日的时候,听到炮声的我以为是袭击来了,不要命一般躲进地铁站,后来才发现是虚惊一场。

  后来,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美国这么不安全,为什么还要去读书?”

  最现实的答案是,因为已经开始了,就没有退路。但即便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去美国上学。

  这样的教育给了我从知识和硬技能,到思维和心态的全面培养,让我觉得,我对于未来人生的挑战已经摩拳擦掌。

  在“女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找个好人家”和“女博士是个贬义词”的观点仍然盛行的社会下,我很感激父母没有因为我是一个女孩子而减少了在教育上对我的投入。

  我也很感激父母没有因为国外不安全而选择将我绑在他们的身边来保护我,而是放手让我自己去外面闯,只是叮嘱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提高警惕性至关重要

  熊猫,

  23岁,四川成都,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

  我生活在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是个人口也就十万过一些的小城,其中三万多还是密苏里大学的学生,我们都叫它哥村。

  哥村是个典型的美国中部大学城,娱乐活动和场所都相对单一,社会构成也不算复杂,我个人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相对安全。

  我为什么会选择去美国?初心是因为那里更自由,以及那里的新闻环境更符合我对它的定义。

  我跟很多中国留学生讨论过美国安全的问题,我们都认为枪支问题确实是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

  美国不同州对于枪支的管理规定都有区别,更多持有枪支的美国人是拿它来自卫。

  我寒假去佐治亚州的同学家借住时,她提前跟我打好招呼说,“我们家几乎每个房间都放了把枪,你要是刚好看到的话不要被吓到,这很正常。”

  今年三月春假的时候,我跟这位老美同学自驾去大峡谷(当然她随身带了把枪),在一个叫做威廉姆斯的小城野营,距离大峡谷一小时的车程。

  这座小城有一个野生动物园叫做Bearizona,我跟同学本打算某一天早晨去那儿探探风,但后来因为计划改变,我们直接离开了小城开车去了丹佛。

  在我们去丹佛的路上又一次路过Bearizona附近,发现能通向动物园的几个高速路出口都被警察封住了,每个出口都派了不少警力,加起来总共至少有二、三十辆警车。

  当时我同学告诉我,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可能:越狱或枪击。我们搜新闻后发现是一个活跃的枪手(active shooter)在对警察开枪后躲进了动物园,动物园当时已被关闭。

  发现消息以后我们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若不是我们改变了计划,可能我们会离那位嫌疑人更近一些。

  这可能算是我离危险最近的一次。

  但平时作为大学里的学生,还是很安全的。

  有任何安全隐患学校都会第一时间发邮件,自己住的小区更是会发邮件提醒大家“小区里的某某车子有疑似被撬的痕迹,请大家锁好车门。”

  其余的某些安全隐患,美国有,国内也有。

  对于女生来说,喝醉被下药就是个例子,在两个国家都可能会发生。

  我的父母虽然从小像朋友一样对待我,但对于“美国是否安全”这个问题上,多多少少有些被新闻联播国际部分“国外很乱”模式影响,觉得美国是个是非之地。

  我觉得可能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担忧,但我想说的依旧是,这件事情不管在哪个国家,女生提高警惕性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关。

  美国人很nice,会让人疏于防范

  雯子

  北佛罗里达大学

  美国,一直都是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近几年来,不断发生的中国留学生遇害案让不少人对留美安全问题产生担忧。

  章莹颖案后,她的父亲就表示,如果找到她,不会再让她留在美国。还有一些留学生收到家人的催促,美国不安全,不如回中国来。

  曾在北佛罗里达大学交换的雯子表示,章莹颖案对留美女学生的影响很大:

  这件事确实很恐怖。在美国,会感觉大多数当地人都很好,因此就容易掉以轻心,觉得搭个便车是件很正常的事,可能也不太会去拒绝。

  雯子说,章莹颖案发生后,会让留美女学生的警惕性更强,但并不会让她们因此就不去美国了。她说,很多留美女学生,其实在留学前就考虑过类似的安全问题了,“毕竟这样的事情原来也发生过,最初就已经被列入考虑范围了。”

  与学习、财富、爱情相比,人身安全排在第一要位,人身安全重大到对人生绝对有一票否决权。

  听了这几位女同学的讲述,小编深切的感受到留学生在异国他乡求学生活的不易,同时也被这群女生公正客观去看待美国留学的积极心态所感动。

  的确,美国在社会治安环境及枪支使用方面存在问题,但这些女留学生她们更多是看到了美国的优势和长处,注重的是赴美留学对他们知识技能及人生阅历的提升。

  推荐阅读:

  美国人真的都很讲诚信吗

  女留学生因P图国度遭遣返

  奥巴马送女儿读哈佛意欲何为

  想了解更多留学资讯,请访问出国留学网m.liuxue86.com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中国女留学生谈美国留学安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高中毕业可以出国读大学吗

高中毕业出国留学

日本专门学校入学要求有哪些

日本专门学校条件

美国留学申请需要考虑到哪些方面

留学考虑因素

高中毕业去白俄罗斯留学需要做什么

高中毕业留学白俄罗斯

美国留学双录取是什么 留学美国双录取的条件

美国双录取介绍

英国成为中国留学生喜爱的留学国家

英国留学趋势

美国留学生什么时候可以去美国

留学时间安排

公派留学生和自费留学生区别

公费自费留学区别

美国留学生回国证明必须要办吗

美国留学回国

瑞士留学安全聚焦 留学生在瑞士可不可以打工

瑞士留学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接二连三发生的中国女留学生遇害失踪事件。让恐慌跨越了时差,大洋彼岸的女留学生安全问题被放大、聚焦。下面出国留学网就来和大家一起看看中国女留学生谈美国留学安全。

  留学生也许听到太多类似“父母在,不远游”的逆耳忠告,特别是女生们,还受到社会关于婚恋的期盼和压力。

  虽又说“游必有方”,父母愿支持孩子实现自我价值,但所谓的安全隐忧却不能避免

  和国内比起来,美国的生活环境确实危险因素更多一些,犯罪率也更高:

  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路边被奇怪的人搭过话或者尾随;

  还有些遇到过抢劫;

  到了晚上,街边便会聚集起不少流浪汉;

  不时还能听到警笛声从不同的街区传来;

  这样的生活环境听起来多少有些“水深火热;

  那么,女留学生,你为什么选择要来美国留学?

  来听听她们怎么说...

  亲历过校园袭击案

  飘怡,

  20岁,浙江台州,

  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与法语

  我在学校里亲历过校园袭击案。

  那是早上10点,我在上一堂法语课,突然手机里跳出学校安全警报:“校园内有活跃枪手,跑、隐蔽、反击。”

  看着这则警报,我有点反应不过来,在我过去19年的人生中,这种只在新闻或电影中看过的事件,竟然真正发生在离我几分钟路程的大楼旁。

  教授立刻停止上课,与系主任通话后,将全班学生都带到办公室。

  那里已经聚集一些别班的学生与教授。

  锁好门之后,大家都坐在了地板上。

  因为都是学法语的学生,耳边围绕着法国新闻电台的报道,我们教授却开始讲起新闻里的文法,试图活跃紧张的气氛。

  不安与恐惧来源于不可知,对于事态的了解与集体归属感的存在令我感到放心。

  我不知道远在国内的父母,打开新闻却看到我的学校发生危险事件时,该是怎样的心惊胆战。

  我给家人留言,第一句便是“学校发生一件事,但首先,我向你们保证,我很安全,我没事。”然后向他们解释整起事件。

  父母嘱咐我,与集体呆在一起,听从指挥。

  将近两小时后,枪手被击毙,警报解除。

  当我走出教学楼,马路、草坪上全是缓缓走过的学生,阳光照下来,我眯起眼睛,竟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我默默想到,“好饿,赶快回家煮顿寿喜烧。”

  说来或许像陈词滥调,我在高一萌生出来美国留学的想法,想开拓一下自己的眼界,感受不同的文化与教育体系。

  差异固然存在,但并不是来到美国,就来到完全不同的世界,阿瓦隆的理想乡。

  伴随而来的一次次成长,也是鱼缸外的新体验才能带来的。

  因为已经开始了,就没有退路。

  Joyce,

  22岁,广州,

  布兰戴斯大学,政治科学

  “你为什么要到美国读书?”这是大一时,我被美国人问到最多次的问题。

  连跨州读书都认为是“巨大决定”的美国人,自然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跑到上万里外,每年只能回一次两次家,用不是自己的母语完成整个大学教育。

  很多起安全事件让我感到自己身边危机四伏。

  在去美国之前南加大有两位留学生遇害,那时候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但大一时发生了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大三在荷兰交换的时候德国也出现了难民性侵女性的案件,之后还有布鲁塞尔恐怖袭击。

  每一次大规模安全问题爆发的时候,自己都在不远的地方,家长自然很担心。

  一贯不太过问我去哪里旅游的父母都开始要求我每天必须用语音随便说几句话报平安。

  我所在学校的附近,是一个“治安良好”区域,但是平均一个月还是会收到几封来自学校的邮件,内容多是学生报案学校附近有人骚扰女生,呼吁大家结伴出行,不要在天黑以后在外面独自逗留。

  在那么多的恐袭、留学生国外遇难的悲剧接连发生后,我时刻都在担心下一个会不会就是我。

  整个留学阶段都在安全问题上如履薄冰,在路上看到不讲道理的车不敢按喇叭,怕他们下车掏出枪把我崩了。

  甚至就在上周,波士顿市区在响大炮庆祝某个节日的时候,听到炮声的我以为是袭击来了,不要命一般躲进地铁站,后来才发现是虚惊一场。

  后来,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美国这么不安全,为什么还要去读书?”

  最现实的答案是,因为已经开始了,就没有退路。但即便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去美国上学。

  这样的教育给了我从知识和硬技能,到思维和心态的全面培养,让我觉得,我对于未来人生的挑战已经摩拳擦掌。

  在“女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找个好人家”和“女博士是个贬义词”的观点仍然盛行的社会下,我很感激父母没有因为我是一个女孩子而减少了在教育上对我的投入。

  我也很感激父母没有因为国外不安全而选择将我绑在他们的身边来保护我,而是放手让我自己去外面闯,只是叮嘱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提高警惕性至关重要

  熊猫,

  23岁,四川成都,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

  我生活在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是个人口也就十万过一些的小城,其中三万多还是密苏里大学的学生,我们都叫它哥村。

  哥村是个典型的美国中部大学城,娱乐活动和场所都相对单一,社会构成也不算复杂,我个人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相对安全。

  我为什么会选择去美国?初心是因为那里更自由,以及那里的新闻环境更符合我对它的定义。

  我跟很多中国留学生讨论过美国安全的问题,我们都认为枪支问题确实是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

  美国不同州对于枪支的管理规定都有区别,更多持有枪支的美国人是拿它来自卫。

  我寒假去佐治亚州的同学家借住时,她提前跟我打好招呼说,“我们家几乎每个房间都放了把枪,你要是刚好看到的话不要被吓到,这很正常。”

  今年三月春假的时候,我跟这位老美同学自驾去大峡谷(当然她随身带了把枪),在一个叫做威廉姆斯的小城野营,距离大峡谷一小时的车程。

  这座小城有一个野生动物园叫做Bearizona,我跟同学本打算某一天早晨去那儿探探风,但后来因为计划改变,我们直接离开了小城开车去了丹佛。

  在我们去丹佛的路上又一次路过Bearizona附近,发现能通向动物园的几个高速路出口都被警察封住了,每个出口都派了不少警力,加起来总共至少有二、三十辆警车。

  当时我同学告诉我,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可能:越狱或枪击。我们搜新闻后发现是一个活跃的枪手(active shooter)在对警察开枪后躲进了动物园,动物园当时已被关闭。

  发现消息以后我们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若不是我们改变了计划,可能我们会离那位嫌疑人更近一些。

  这可能算是我离危险最近的一次。

  但平时作为大学里的学生,还是很安全的。

  有任何安全隐患学校都会第一时间发邮件,自己住的小区更是会发邮件提醒大家“小区里的某某车子有疑似被撬的痕迹,请大家锁好车门。”

  其余的某些安全隐患,美国有,国内也有。

  对于女生来说,喝醉被下药就是个例子,在两个国家都可能会发生。

  我的父母虽然从小像朋友一样对待我,但对于“美国是否安全”这个问题上,多多少少有些被新闻联播国际部分“国外很乱”模式影响,觉得美国是个是非之地。

  我觉得可能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担忧,但我想说的依旧是,这件事情不管在哪个国家,女生提高警惕性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关。

  美国人很nice,会让人疏于防范

  雯子

  北佛罗里达大学

  美国,一直都是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近几年来,不断发生的中国留学生遇害案让不少人对留美安全问题产生担忧。

  章莹颖案后,她的父亲就表示,如果找到她,不会再让她留在美国。还有一些留学生收到家人的催促,美国不安全,不如回中国来。

  曾在北佛罗里达大学交换的雯子表示,章莹颖案对留美女学生的影响很大:

  这件事确实很恐怖。在美国,会感觉大多数当地人都很好,因此就容易掉以轻心,觉得搭个便车是件很正常的事,可能也不太会去拒绝。

  雯子说,章莹颖案发生后,会让留美女学生的警惕性更强,但并不会让她们因此就不去美国了。她说,很多留美女学生,其实在留学前就考虑过类似的安全问题了,“毕竟这样的事情原来也发生过,最初就已经被列入考虑范围了。”

  与学习、财富、爱情相比,人身安全排在第一要位,人身安全重大到对人生绝对有一票否决权。

  听了这几位女同学的讲述,小编深切的感受到留学生在异国他乡求学生活的不易,同时也被这群女生公正客观去看待美国留学的积极心态所感动。

  的确,美国在社会治安环境及枪支使用方面存在问题,但这些女留学生她们更多是看到了美国的优势和长处,注重的是赴美留学对他们知识技能及人生阅历的提升。

  推荐阅读:

  美国人真的都很讲诚信吗

  女留学生因P图国度遭遣返

  奥巴马送女儿读哈佛意欲何为

  想了解更多留学资讯,请访问出国留学网m.liuxue86.com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