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里存在传统文化糟粕 要扬弃

2017-09-27 19:54:02 二十四孝传统文化

  今天出国留学网要讲的是“二十四孝”里存在传统文化糟粕,要扬弃。盲目推崇“二十四孝”是弘扬孝文化的严重误区。

  “二十四孝”讲了二十四个做人尽孝的故事,不同版本的区别,仅在于个别人物和故事选取的不同。在最常见的版本里,包括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其中大部分故事说的是子女为保证父母的身心安悦和自己的内心宁静而做出的力所能及的孝行,这些当然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但也有部分故事里的极端做法所显示出的超越常理、违背常识,读来令人不安。

  比如“埋儿奉母”,说的是晋代郭巨家贫,为了不影响供养母亲,欲将亲生幼子活埋的故事。故事结尾虽说用天赐黄金奖励了孝子郭巨,也保住了孩子。但这样的故事在人群中传播,在校园里传诵,哪一位慈祥的老人能够心安,哪一个敏感的孩儿童能不惊慌?据宗璞先生讲,因为这则图文,少年的鲁迅也曾面对祖母,心生戒惧。对于郭巨埋儿,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老师也曾评论说:“为了让父母吃饱饭,竟然要活埋儿子,这表面上看是‘大孝’,但其实恰好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道总纲’,所以其实又是‘大不孝’。你把老人的宝贝孙子都给杀害了,这还是‘孝’吗?这样的‘大孝子’真是欠抽!”

  比如“卧冰求鲤”,说的是王祥不计前嫌,赤身卧冰,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坚冰,求取鲤鱼,以奉继母。且不说冬季的寒冰不是人的体温可以融化的。即便用此法求得鲤鱼,王祥的极端做法仍然不可取。宗璞先生对此评论:“不计前嫌当然是可以表扬的,但这种行为若说是孝,也是愚孝。上天帮助跳出鲤鱼是迷信,事实的结果可能就是得一场肺炎,还要家人求医寻药。难道不知古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真是其愚不可及了。”

  比如“曹娥投江”,宗璞先生认为是“残忍、愚昧而又迷信的事”。是“极不合理”的。她说,“现在还有许多宣传,真是不可思议。”

  此外,还有“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两则,也是剧情悖于常理。前者“恣蚊饱血”,蚊虫叮人,并无选择,除非为母驱蚊。而驱蚊的办法,在古代也有多种。此种做法,若非儿童笑谈,岂不是不学无术?后者“尝粪忧心”,即便医家,也要采取一定的保护和隔离措施后才可以探验。如此冒险,岂不怕再多出一个病人来,最终两辈人都要使人操心了。

  按照几位老师的说法,尽孝也是要动脑子的,而偷懒最终是要挨板子的。文化复兴是大工程,不外乎继承和发扬,但是继承什么、发扬什么,是要做功课的。文化传播是大事,若要参与其间,于其细微处能不慎乎?

  对于目前各地不加选择推广传播上述内容的做法,宗璞先生、李中华和江力两位老师以及在小区遇到的一位退休的化学系教授,几位都同样表示担忧。作家宗璞先生此前还专门为此写过《美芹三议》一文,提议用“木兰从军”“班昭续书”替换掉上述不适当的内容。文章发表在2014年12月19日的《文汇报》上,有心人可以移步一观。

  近年来,“文化热”、“国学热”以及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春风化雨”之时,提倡以落后愚昧的“二十四孝”是错误的,是不可取的!

  真正的中国文化是最讲人性的,最讲天理的,“二十四孝”违背了这个基本文化特质。它不是传统文化,恰恰是反“传统”的,反人类的,有些做法是非人性的,不仅不可以提倡,恰恰要扬弃,要批判,要制止!

  用愚昧肉麻并不真实的“二十四孝”代替中国真正的“孝文化”,以此貌似弘扬传统文化,恰恰是破坏传统文化,国内此风当自此禁止!!!

  延伸阅读

  1.宗璞《美芹三议》(节选)

  关于《二十四孝图》

  搬到这个小区已经两年多了,这里地面不大,花木扶苏,景色怡人。还有一处长廊,壁上有浮雕,下面一泓池水,看去也很顺眼。但仔细看过浮雕内容,却让人烦恼。

  浮雕刻的是二十四孝,这是一个养老的小区,以孝为理念当然是很好的。二十四孝图似乎是我们习俗中孝的代表,其中有几幅表现孝的行为却令人心寒,还生出一种恐惧感。最突出的就是“郭巨埋儿”。 郭巨家贫,他的老母常常把自己的那一份食物分给孙儿,郭巨为了不让儿子和母亲争食,要把儿子活埋掉,图上画的便是。郭巨正在挖坑,不懂事的小儿子手里拿着拨浪鼓笑着在一旁看,不知道这坑是要埋他的。好在挖坑挖出黄金来,是上天赐给郭巨奖励他的孝心的。我觉得非常奇怪,这也叫孝心?他杀害了亲生儿子,他的生身母亲失去孙儿,岂不要痛彻肝肠,一命呜呼?这不也是杀害了母亲?我的想象可能太多,好在有上天赐了黄金,残忍的行为没有发生。不过影响也够大了。鲁迅说他小时,读了郭巨埋儿这幅图后,“怕看见我那白发的祖母,便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见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以鲁迅的尖锐犀利,对这幅图画故事倒没有什么刻薄话。仔细想来,这故事使得孙儿害怕祖母,甚至祖母死掉才安心,真没有别的话可说,只能说是大大的作孽。

  还有“曹娥投江”也是极不合理的。为寻父亲的尸首跳进江里,当然也淹死了。上天又发慈悲,让死后的她背负了父亲浮上来。这又是残忍、愚昧而又迷信的事。“曹娥投江”的故事很是著名,听说,现在还有许多宣传,真是不可思议。“卧冰求鲤”说的是王祥因继母患病,想吃鲤鱼。虽然继母对他不好,他仍不计前嫌,赤身卧冰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坚冰,果然跳出两条鲤鱼来。不计前嫌当然是可以表扬的,但这种行为若说是孝,也是愚孝。上天帮助跳出鲤鱼是迷信,事实的结果可能就是得一场肺炎,还要家人求医寻药。难道不知古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真是其愚不可及了。

  古训又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道。”孝很必要,它是一种爱心,爱心应该是自然存在的,当然也要教育熏陶。但不必宣传二十四孝这些行为,特别是那些乖张的行为。二十四孝家喻户晓,都知道是行孝的代表,要想除掉恐怕很难。从鲁迅就在反对它,到现在也没反对掉。可是,“郭巨埋儿”、“曹娥投江”等这几幅必须砍掉。我们可以设想删掉这几幅,剩下十八孝或十六孝。但是,习俗中二十四这个数字好像有什么魅力(这一定是有来源的,不过,我不知道),“如二十四番花信封”“二十四桥明月夜”都是脍炙人口的用语和诗句。大家很习惯二十四这个数字。若是保留这个数字,我们也许可以用偷梁换柱之法,换掉影响最坏的那几幅,如“郭巨埋儿”等。我想到两个人的事迹,可以做两幅图,一个是“木兰从军”一个是“班昭续书”。这两位为接替父亲做了他们不能再做的事,可谓大孝。她们完全有资格进入二十四孝。这里的说法都很粗略,需要有人认真的研究二十四孝图,哪些该留哪些该续哪些可添,我实在没有力气了。

  我们这个小区里,常看见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也许是外公外婆,推着里面坐着可爱小宝宝的儿车散步。我真担心,再过几年,这些孩儿都成为小学生,他们若在这里游玩,看见长廊上“郭巨埋儿”的浮雕有可能会恨起自己的祖母来。我也是做祖母的人,怎么办呢?

  2.孔庆东《二十四孝荒唐多》(节选孔庆东博客)

  中国古代确实非常重视孝道,从国家层面也提倡过,精英阶层也一直强调着。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点是所谓孝道,并不是“天经地义”的自然发生的事情,而是很复杂的人类伦理建设,否则就没有必要历朝历代都大力弘扬了,这恰恰说明理解孝道和履行孝道是很不容易的;再一点是“历来重视和推崇”,不等于实际上做得非常好,其实古人不孝的现象、假孝的现象也很多。当今年轻人对待老人,做得确实不够理想,但这是不是属于“行孝”的问题,能不能依靠“行孝”来解决,大可商榷。如果说把古人的方法拿来就直接管用,那我们还进入现代社会干什么?

  旧24孝早就被鲁迅那代思想家批判过了,里面有很多违背人性的野蛮内容。旧24孝主要是举例式的,通过典型事例来鼓励人们行孝,因为要“树样板”,所以有些例子未免搞得很极端,比如为了让父母吃饱饭,竟然要活埋儿子,这表面上看是“大孝”,但其实恰好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道总纲”,所以其实又是“大不孝”。你把老人的宝贝孙子都给杀害了,这还是“孝”吗?这样的“大孝子”真是欠抽!而新24孝,是“公民守则”形式,直接规定子女必须做什么,做了是孝,不做是不孝,毫不考虑具体的人文背景、家庭结构、性格模式,所以是一种更“普世”的野蛮。旧24孝是树样板,你做不到,别人也做不到,大家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而新24孝虽然很多项规定很荒唐,但毕竟有些人能够做到,所以容易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思想混乱,其结果不仅不能解决代际隔阂,反而会加重家庭矛盾,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这个“孝”字,是从“老”字来的,本来的意思应该是“按照老人的需要去对待老人”。但是我们都知道,天下的老人跟天下的年轻人一样,出身、经历、脾气、性格、修养、健康、爱好、环境等情况都千差万别,所以他们的需要也必然各不相同。在不考虑这些问题的背景下,含混而又急躁地高举起孝道的大旗,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很容易造成操作层面的尴尬。我记得上海有一位革命烈士名叫“王孝和”,他的名字很好,“孝”跟“和”联系在一起,孝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和”上。社会不和谐,工作不和谐,家庭不和谐,自己跟自己都不和谐,所谓的“孝”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

  提倡孝敬老人是对的,但是搞出一个新24孝,思路就有问题,这个思路首先就是向“旧24孝”致敬,向封建社会的糟粕致敬。旧24孝并不是自古就有的,是元朝才弄出来的。孔子孟子如果看到那个“二十四孝”,一定会痛斥为胡闹的。新24孝比旧24孝更加闭门造车,比如“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就是一种强迫表演,完全是港台通俗电视剧里面那一套,“粑粑马马我好爱好爱你们呀!”说者虚伪、听者恶心。还有“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于是为保险公司做广告。保险的受益人是家属子女,给父母买保险怎么成为尽孝了呢?让父母尽量不出危险,才是孝道!“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就更是荒唐,什么地方都可以让家属随便进去吗?北大教授上课,都让父母坐在第一排?外科医生动手术,让父母在旁边给拿着斧钺钩叉?还有“教会父母上网”,有些老人根本不喜欢网络,就跟讨厌某些混账专家是一样的,不上网可能还长寿些,上了网,短寿十年,谁来负责?所以说这个新24孝,恰好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虚伪、愚昧和僵化。正像不同的人应该具有不同的爱国方式,孝的精神是为了老人好,具体方法应该是因人而宜、因家而宜的。

  首先要弄明白几个问题。什么是孝?为什么要孝?孝与其他伦理要素的关系如何?然后才谈得到怎么样尽孝。比如一个驻守在边防哨所的战士,三年没有回家了,平时也不能打电话,他孝不孝?再比如一位国家领导人,从来没有带父母进过中南海,他孝不孝?父亲贪污腐败包二奶,子女是举报他算孝,还是不举报他算孝?两个子女回家,是带东西多的更孝,还是甜言蜜语多的更孝?在一个价值观普遍混乱,经常连基本的语文问题都搞不清楚的时代,先别侈谈什么“文化精髓”了,能不能先回到一些基本的概念上来,把砖头瓦块先认识清楚了,再设想构建高楼大厦。最后用一个对联结束吧:“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分享

热门关注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人名言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言

描写夏天的温柔句子80条

描写夏天的句子80条

适合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2021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

简单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书

简单员工转正申请书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

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由来2021

节气立夏

关于二十四节气谷雨的诗句

谷雨的诗句

二十四节气关于小满的古诗

关于小满的古诗

小满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

小满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