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党员观后感

  梦想激扬,初心不忘;继往开来,征程豪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接下来出国留学网编辑为你带来《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党员观后感,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党员观后感(一)

  “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就要敢于同破坏党的领导、损害党的肌体的行为作斗争,否则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这就叫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这是XX月XX日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听来振聋发聩,久久萦绕在我的耳畔,让人感佩、敬重。“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体现了国家领导人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同损害党的肌体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各级领导干部也应当有这样的责任和担当、勇气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从严治党上进行了新探索,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打虎拍蝇、除恶扬善,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全面开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有效地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净化了政治生态。这种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和强度、效率和效果可以说建国以来绝无仅有。在笔者看来,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怕得罪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不怕得罪人”,体现领导干部正义正气。打铁还得自身硬。“不怕得罪人”领导干部首先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惩治腐败、从严治党过程中,作为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首先得管好自己,加强对自己的“政治体检”,勇于“自我革命”,不断“革故鼎新”,保持清风正气,用正气涵养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治人”先“治己”。领导干部要想管理人、管好人,首先得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反观当前,有个别领导干部因为律己不严,被人抓了“小辫子”,在党员干部中失去了威信和力量,有的听他人“摆布”,歪风邪气占了上风,也就失去了“敢于得罪人”的勇气和底气。只有集聚正气的力量,才能释放正义的魄力,才能在管党治党、惩恶扬善中发挥能量、取得实效。

  “不怕得罪人”,体现领导干部担当胆识。“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想干事就会触及少数人的利益,就难免会“得罪人”,这是一个绕不开、避不了的问题,也是检验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的关键时候。领导干部面对“少数”(利己主义者)与“多数”(群众)利益如何权衡把握和抉择,体现政治定力和政治担当。无疑,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要从对党忠诚、对民忠心角度思考,该“得罪”的要“得罪”,你不“得罪”他,最终他还是“得罪”你。从近几年查处的案件来看,很多就是官商“亲”而不“清”,个别领导干部事事处处为商者无原则、违规定地“开绿灯”、捞好处,结果被人利用和“左右”,最终“两败俱伤”,甚至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因此,每一名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都要时刻铭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为民服务不怕难,披肝沥胆向前进,不能为了不得罪“少数人”而得罪广大群众,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

  “不怕得罪人”,体现领导干部原则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敢于坚持原则,按规则规矩办事,不怕得罪人,是为政之德的基本要求。对领导干部来说,坚持原则、坚守规则,按制度要求办事,是赢民心、得民意、受民敬的重要因素,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影响着执行力。群众最愤慨的是党的干部“优亲厚友”,“熟人优先”“关系优先”等行为现象。不得罪诸如此类的歪风邪气,就必定得罪“公道正气”;不得罪少数“网开一面”的人,就可能得罪大多数奉公守法的人。领导干部不能因为怕得罪人,而使自己成为得罪组织和人民的人。当今的国家,改革发展不断前进,利益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处理好“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关系,体现着领导干部的智慧和胆略,勇气和力量。面对“少数人”的霸道与强势,领导干部只要心中有党、有民,有纪律、有规矩,有制度、有法制,就会感到“正气盎然”、力量无限,就会沿着正确的路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党员观后感(二)

  XX月XX日,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开播。专题片聚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充分展现了党中央继往开来、逐梦前行的勇气、担当和智慧,以及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壮阔征程。

  哲人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愈来愈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回首十八大以来的我们党走过的五年路程,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虽不过是白驹过隙,但细细梳理五年来发生过的无数打动世界、激荡人心的中国故事,不由深深感喟于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把紧命运前行的“方向盘”,始终把人民至上的理念镌刻在心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一直是事关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旗帜引领道路,道路支撑旗帜。只有在旗帜、道路问题上不动摇、不懈怠,才能摸准前行方向的主脉搏,创造伟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共产党人的梦想与实践,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以梦为马,方不负韶华。各级党员干部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真正在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中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始终明确实现中国梦的方向指引。20XX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曾指出,“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五年来,围绕实现“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稳步推进,“四个全面”逐步展开,“五大”发展理念渐次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前进,群众满意度节节攀升。“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惟有踏着“中国梦”前进,守牢党出发的原点,循着为民的初心,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

  始终铸牢“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古人云,“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五年里,人民的获得感就如同“定海神针”,深深地矗立在各级党员干部心中,“日夜思之”。各级党委政府从群众身边的事、关心的事入手,在民生领域投入“真金白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革除痼疾,真正打出了一系列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措。人民的拥护是对这五年成就的最好证明,人民的期待是今后走向未来的最强动力。党员干部必须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镌刻心中,立下“公仆志”,想问题、干事业始终从人民的角度出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以“为民”为志向,真正扛起自身的职责使命。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党员观后感(三)

  梦想激扬,初心不忘;继往开来,征程豪迈。近日,七集电视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全景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真实展示了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

  “只要把中央精神扎扎实实地贯彻到基层一线,咱的工作就差不了,老百姓的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祖国富强、国人自信,时代召唤、催人奋进!”“过去五年,许多逐梦前行、激荡人心的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专题片引发了收视热潮,引起了各地干部群众的广泛热议。这既是对砥砺奋进的五年所取得的成绩点赞,更是党心民心的交汇。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宗旨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活状况显著改善。教育助学、医疗救助、低保兜底、生产就业、住房保障、社会保障、产业脱贫、金融扶贫等惠民政策,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精准脱贫政策的知晓度、满意度和认可度。“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党和政府的每一项工作中得到完美诠释。

  当前,全国范围的脱贫攻坚鏖战正酣,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人民至上”的目标是实现全民小康,而小康的标准就是“一个都不能少”。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向贫困发起全面总攻,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昂首进发,确保脱贫奔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满意凝聚了民意,承载着人心向背规律,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兴衰荣辱。党员干部无论身在何地,位居何职,都应牢记自己就是“一面旗帜”,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冲在前面,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里、记在心中。以真抓实干的行动诠释合格党员政治本色,不断锤炼“责”的意识和“担”的能力。在群众有诉求的时候,亮出身份,解决困难;在组织有需要的时候,站到前列,攻坚克难。不断用自己亲力亲为,增强群众的“获得感”,用自己的立言立行,锤炼自己的“胜任力”。

  “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为你的忧愁而忧愁,为你的富庶而富庶,为你的欢乐而欢乐,为你的鼓舞而鼓舞,为官从政,福泽百姓,干部在努力,从未停歇;民心在汇聚,源源不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立志为民永无止境,人民至上初心不改。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党员观后感(四)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永远在前方!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将士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不惧强敌敢较量。为祖国决胜疆场。”一曲《强军战歌》,唱出了全军官兵的心声。一句句歌词唱出了军人职责使命,每名官兵都是不可替代的主角。

  2017年10月9日20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第五集《强军路上》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视频中,清晨,大漠深处的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一个个作战群正在集结,万名官兵,征尘未洗,从多个训练场转战而来,接受军队统帅的检阅。在习近平主席检阅时,检阅部队齐声高喊:为人民服务!

  这支人民军队用一场沙场阅兵向它走过的不平凡历程致敬。这既是对90年建军大业的回望,也是对过去五年强军之路的检阅。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指出:“我坚信,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到:每名官兵有奋斗有担当,强军兴军就有力量有希望。强军梦寄托着国人的共同期盼,也与每名军人的梦交织在一起。有多大的担当就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就会有多大的成就。每名官兵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实践,把个人成长与实现强军梦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信念,忠诚使命,正是这支军队不忘宗旨、不忘初心的生动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强军目标引领下,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专题片全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壮阔征程,生动讲述五年以来打动世界、激荡人心的中国故事。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党员观后感(五)

  近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继续播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专题片第七集“勇立潮头”。看完专题片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什么是共产党员一辈子的快乐?经过十八大以来五年作风建设,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已经把干事创业、为民造福当成一辈子最大的快乐。

  “为官避事平生耻”。党的干部队伍中从来不缺少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弄潮儿”。泡桐书记焦裕禄一句“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道出了党的干部亲民爱民、拼命奉献的情怀;自比“樵夫”的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刻画出了为民忘我、苦干实干、廉洁奉公的好干部模样。面对当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牢树干事创业的雄心,主动干事担当、为民作为,做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的“弄潮儿”。

  要坚守为民初心。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民谋福祉一直都是习近平同志最大的初心。从陕西的梁家河村到北京中南海,他一直坚守为老百姓干些实事的情怀。这种为民造福的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96年来一直不曾改变的初心。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初心不能褪色。

  要发扬实干精神。“天下之事,皆成于实。”实干是顶一万句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党员干部要把推动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干实事,多做好事,不耍嘴皮子,不搞花架子,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工程,扎扎实实地干一些让老百姓有获得感的实绩,真正做一个在群众眼里站得住脚、经得起说的“办事人”。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党员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汽修顶岗实习心得体会

汽修实习心得

高三学生毕业心得体会800字

高三毕业心得

金工实习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金工实习体会

毕业大学生银行实习心得体会

大学生实习体会

2021高考结束后心得体会

高考结束后心得

榜样观后感心得体会

观后感心得体会

美育教育观后感小学400字

美育观后感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心得体会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202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19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梦想激扬,初心不忘;继往开来,征程豪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接下来出国留学网编辑为你带来《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党员观后感,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党员观后感(一)

  “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就要敢于同破坏党的领导、损害党的肌体的行为作斗争,否则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这就叫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这是XX月XX日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听来振聋发聩,久久萦绕在我的耳畔,让人感佩、敬重。“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体现了国家领导人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同损害党的肌体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各级领导干部也应当有这样的责任和担当、勇气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从严治党上进行了新探索,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打虎拍蝇、除恶扬善,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全面开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有效地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净化了政治生态。这种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和强度、效率和效果可以说建国以来绝无仅有。在笔者看来,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怕得罪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不怕得罪人”,体现领导干部正义正气。打铁还得自身硬。“不怕得罪人”领导干部首先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惩治腐败、从严治党过程中,作为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首先得管好自己,加强对自己的“政治体检”,勇于“自我革命”,不断“革故鼎新”,保持清风正气,用正气涵养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治人”先“治己”。领导干部要想管理人、管好人,首先得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反观当前,有个别领导干部因为律己不严,被人抓了“小辫子”,在党员干部中失去了威信和力量,有的听他人“摆布”,歪风邪气占了上风,也就失去了“敢于得罪人”的勇气和底气。只有集聚正气的力量,才能释放正义的魄力,才能在管党治党、惩恶扬善中发挥能量、取得实效。

  “不怕得罪人”,体现领导干部担当胆识。“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想干事就会触及少数人的利益,就难免会“得罪人”,这是一个绕不开、避不了的问题,也是检验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的关键时候。领导干部面对“少数”(利己主义者)与“多数”(群众)利益如何权衡把握和抉择,体现政治定力和政治担当。无疑,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要从对党忠诚、对民忠心角度思考,该“得罪”的要“得罪”,你不“得罪”他,最终他还是“得罪”你。从近几年查处的案件来看,很多就是官商“亲”而不“清”,个别领导干部事事处处为商者无原则、违规定地“开绿灯”、捞好处,结果被人利用和“左右”,最终“两败俱伤”,甚至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因此,每一名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都要时刻铭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为民服务不怕难,披肝沥胆向前进,不能为了不得罪“少数人”而得罪广大群众,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

  “不怕得罪人”,体现领导干部原则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敢于坚持原则,按规则规矩办事,不怕得罪人,是为政之德的基本要求。对领导干部来说,坚持原则、坚守规则,按制度要求办事,是赢民心、得民意、受民敬的重要因素,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影响着执行力。群众最愤慨的是党的干部“优亲厚友”,“熟人优先”“关系优先”等行为现象。不得罪诸如此类的歪风邪气,就必定得罪“公道正气”;不得罪少数“网开一面”的人,就可能得罪大多数奉公守法的人。领导干部不能因为怕得罪人,而使自己成为得罪组织和人民的人。当今的国家,改革发展不断前进,利益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处理好“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关系,体现着领导干部的智慧和胆略,勇气和力量。面对“少数人”的霸道与强势,领导干部只要心中有党、有民,有纪律、有规矩,有制度、有法制,就会感到“正气盎然”、力量无限,就会沿着正确的路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党员观后感(二)

  XX月XX日,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开播。专题片聚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充分展现了党中央继往开来、逐梦前行的勇气、担当和智慧,以及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壮阔征程。

  哲人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愈来愈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回首十八大以来的我们党走过的五年路程,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虽不过是白驹过隙,但细细梳理五年来发生过的无数打动世界、激荡人心的中国故事,不由深深感喟于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把紧命运前行的“方向盘”,始终把人民至上的理念镌刻在心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一直是事关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旗帜引领道路,道路支撑旗帜。只有在旗帜、道路问题上不动摇、不懈怠,才能摸准前行方向的主脉搏,创造伟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共产党人的梦想与实践,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以梦为马,方不负韶华。各级党员干部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真正在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中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始终明确实现中国梦的方向指引。20XX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曾指出,“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五年来,围绕实现“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稳步推进,“四个全面”逐步展开,“五大”发展理念渐次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前进,群众满意度节节攀升。“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惟有踏着“中国梦”前进,守牢党出发的原点,循着为民的初心,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

  始终铸牢“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古人云,“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五年里,人民的获得感就如同“定海神针”,深深地矗立在各级党员干部心中,“日夜思之”。各级党委政府从群众身边的事、关心的事入手,在民生领域投入“真金白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革除痼疾,真正打出了一系列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措。人民的拥护是对这五年成就的最好证明,人民的期待是今后走向未来的最强动力。党员干部必须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镌刻心中,立下“公仆志”,想问题、干事业始终从人民的角度出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以“为民”为志向,真正扛起自身的职责使命。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党员观后感(三)

  梦想激扬,初心不忘;继往开来,征程豪迈。近日,七集电视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全景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真实展示了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

  “只要把中央精神扎扎实实地贯彻到基层一线,咱的工作就差不了,老百姓的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祖国富强、国人自信,时代召唤、催人奋进!”“过去五年,许多逐梦前行、激荡人心的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专题片引发了收视热潮,引起了各地干部群众的广泛热议。这既是对砥砺奋进的五年所取得的成绩点赞,更是党心民心的交汇。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宗旨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活状况显著改善。教育助学、医疗救助、低保兜底、生产就业、住房保障、社会保障、产业脱贫、金融扶贫等惠民政策,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精准脱贫政策的知晓度、满意度和认可度。“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党和政府的每一项工作中得到完美诠释。

  当前,全国范围的脱贫攻坚鏖战正酣,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人民至上”的目标是实现全民小康,而小康的标准就是“一个都不能少”。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向贫困发起全面总攻,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昂首进发,确保脱贫奔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满意凝聚了民意,承载着人心向背规律,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兴衰荣辱。党员干部无论身在何地,位居何职,都应牢记自己就是“一面旗帜”,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冲在前面,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里、记在心中。以真抓实干的行动诠释合格党员政治本色,不断锤炼“责”的意识和“担”的能力。在群众有诉求的时候,亮出身份,解决困难;在组织有需要的时候,站到前列,攻坚克难。不断用自己亲力亲为,增强群众的“获得感”,用自己的立言立行,锤炼自己的“胜任力”。

  “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为你的忧愁而忧愁,为你的富庶而富庶,为你的欢乐而欢乐,为你的鼓舞而鼓舞,为官从政,福泽百姓,干部在努力,从未停歇;民心在汇聚,源源不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立志为民永无止境,人民至上初心不改。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党员观后感(四)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永远在前方!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将士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不惧强敌敢较量。为祖国决胜疆场。”一曲《强军战歌》,唱出了全军官兵的心声。一句句歌词唱出了军人职责使命,每名官兵都是不可替代的主角。

  2017年10月9日20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第五集《强军路上》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视频中,清晨,大漠深处的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一个个作战群正在集结,万名官兵,征尘未洗,从多个训练场转战而来,接受军队统帅的检阅。在习近平主席检阅时,检阅部队齐声高喊:为人民服务!

  这支人民军队用一场沙场阅兵向它走过的不平凡历程致敬。这既是对90年建军大业的回望,也是对过去五年强军之路的检阅。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指出:“我坚信,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到:每名官兵有奋斗有担当,强军兴军就有力量有希望。强军梦寄托着国人的共同期盼,也与每名军人的梦交织在一起。有多大的担当就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就会有多大的成就。每名官兵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实践,把个人成长与实现强军梦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信念,忠诚使命,正是这支军队不忘宗旨、不忘初心的生动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强军目标引领下,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专题片全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壮阔征程,生动讲述五年以来打动世界、激荡人心的中国故事。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党员观后感(五)

  近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继续播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专题片第七集“勇立潮头”。看完专题片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什么是共产党员一辈子的快乐?经过十八大以来五年作风建设,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已经把干事创业、为民造福当成一辈子最大的快乐。

  “为官避事平生耻”。党的干部队伍中从来不缺少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弄潮儿”。泡桐书记焦裕禄一句“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道出了党的干部亲民爱民、拼命奉献的情怀;自比“樵夫”的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刻画出了为民忘我、苦干实干、廉洁奉公的好干部模样。面对当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牢树干事创业的雄心,主动干事担当、为民作为,做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的“弄潮儿”。

  要坚守为民初心。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民谋福祉一直都是习近平同志最大的初心。从陕西的梁家河村到北京中南海,他一直坚守为老百姓干些实事的情怀。这种为民造福的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96年来一直不曾改变的初心。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初心不能褪色。

  要发扬实干精神。“天下之事,皆成于实。”实干是顶一万句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党员干部要把推动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干实事,多做好事,不耍嘴皮子,不搞花架子,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工程,扎扎实实地干一些让老百姓有获得感的实绩,真正做一个在群众眼里站得住脚、经得起说的“办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