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们是如何看美国的非炫耀性消费的

2017-10-24 10:00:36 杨幸妹 美国留学美国留学生活美国留学经验

  现在,奢侈品行业在中国如日中天,但是今天的美国是个非常不平等的社会,知识很贵,是只有社会地位高的人,才有知识。下面出国留学网就来说说留学生们是如何看美国的非炫耀性消费的。

  咱们假想一个场景。

  在一个聚会上,你跟两位年轻女士聊天。

  其中一位女士拿的包看上去挺一般,但是谈吐不俗,居然引用了上周《经济学人》杂志对英国大选的分析。

  第二位女士的包一看就是名牌,但她更关心电视剧《欢乐颂》里的某个人物的命运。

  那你能不能判断,这两位女士谁的社会地位更高呢?

  在中国可能不太好判断。

  第一位女士显然更有文化,也许是某个大学的青年教师。

  可是第二位女士的经济状况可能更好,也许是银行的什么经理。

  作为读书人,我们更同情第一位女士,但二人地位高低,很难说。

  但是,如果是在今天的美国,

  答案就非常简单了 —— 肯定是第一位女士社会地位高。

  不仅仅是学识,我们甚至可以断定,她的经济状况也大大超过第二位女士。

  这可不是因为美国是个公平社会,有知识的人地位一定高 —— 因果关系正好相反:

  今天我们说的这篇文章是Aeon网站上六月7日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炫耀性消费已经结束了,现在都是无形消费》(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isover. It's all about intangibles now )。

  作者是南加州大学的公共政策教授伊丽莎白·科瑞德-霍凯特(Elizabeth Currid-Halkett),我们就叫她科瑞德吧。

  科瑞德刚刚出了一本新书《小事物之和:一个关于有抱负阶级的理论》( The Sum of Small Things: ATheory of the Aspirational Class )。科瑞德使用了几个名词,我们先来解释一下。

  所谓“有抱负阶级(aspirational class)”,在美国相当于中产阶级的上层或者更高。科瑞德的理论是,现在这个阶层已经取代了过去的“有闲阶级”,是新兴的精英阶层。

  所谓“炫耀性消费”,我们以前在《奢侈品的逻辑》那期专栏中讲过,这是一百年前韦伯伦的理论,比如你要戴一块特别贵的名表,显然不是为了看时间,而是为了向人炫耀,彰显经济地位。

  科瑞德这篇文章有个名词叫“非炫耀性消费”,就是你有能力炫耀,但是你不炫耀 —— 这是一个新的消费观。

  如果有钱人消费不是为了炫耀,那又是为了什么呢?这就是关键所在。

  从进入21世纪以来,炫耀性消费在美国已经结束了 —— 因为现在几乎没什么东西值得炫耀。

  随着生产力提高,各种以前的“高端”消费品都在向普通人普及。坐飞机、开 SUV、游轮度假,这些东西年收入七万美元的中等收入者也能负担得起。再好的电视机、再贵的名牌包,也不过就几千美元。从绝对生活享受来说,富人和中等收入者差别不大。

  背个好包,别人不知道你是真有钱的富人,还是一个喜欢包的中等收入者。

  那如果你的年收入超过30万美元,应该怎么花钱,才能彰显社会地位呢?

  有抱负阶级的回答,是“无形”的消费 —— 把钱花在服务、教育、提升人力资本上,存更多的退休金,买最好的医疗保险。

  这些东西比有形的更贵。

  好大学每年的学费加生活费超过六万美元,相当于一年一辆奔驰车。

  如果孩子从小上私立学校,整个下来是一笔巨款。

  美国收入排名前1%、年收入超过30万美元的家庭,平均在教育上的投入占总收入6%;

  而中等收入家庭的教育花费比例只有1% —— 公立中小学免费,大学可能根本就不考虑了。

  这就等于说教育花费是排他性的

  —— 你能在教育上花钱,就说明你肯定是富人。

  以前的美国可不是这样的!

  从2003年到2013年,十年之间女士服装的价格只上升了6%,而大学学费上升了80%。

  那么现在上得起大学和上不起大学的就是两类人,优质教育成了富人特权。

  所以现在来说,知识的确很值钱 —— 但这个“值钱”可不是用知识创造财富,而是用财富购买知识。

  知识越来越贵,所以《经济学人》上的谈资就的确比名牌包值钱。

  《经济学人》杂志订一年才100美元,但是为了看懂这个杂志你至少得上过大学。

  这就是无形消费。表面上看,做这件具体的事儿花不了多少钱;

  但是想要成为一个知道这么做的人,非常花钱。

  有抱负阶级和中等收入者的生活习俗非常不同。

  前者在有机水果和新生儿要保证至少一年的母乳喂养上达成了共识,而全美国的母乳喂养率只有27%,很多家庭的孩子根本不吃水果。

  有机水果并不贵,母乳喂养花的不是钱而是耐心和时间 —— 这不是物质水平的差异,这是阶层观念差异。

  这种观念差异,连同《经济学人》杂志的谈资,被科瑞德称为“文化资本”。现在文化资本这么贵,它已经是高端社交网络的通行证。

  科瑞德说,比如你在一个本地的集会上,跟人聊天能聊到《纽约客》杂志的一篇文章,你就发出了一个信号。同类的人识别到这个信号,你就可能加入一个新的关系网

  —— 这种关系网通往高端的工作机会、掌握关键资源的联系人、和私立学校。而对比之下,拿个什么包就没有这样的作用。

  那么在这个时代,物质消费和无形消费的区别就非常明显了。物质消费的目的就是它本身:你买辆好车,就是为了享受好车,别的意义几乎没有。可是无形消费却可以是通往更好的生活、给下一代创造上升空间的手段。

  那好,现在在美国,知识终于得到尊重了 —— 可这是好事儿吗?科瑞德用的词是“pernicious” —— 险恶。中等收入者开着不错的车,拿着不错的包,但是他们已经没有上升管道。

  说过这篇文章,我都不好意思再在专栏里说《经济学人》和《纽约客》杂志上的内容了。别人可能以为咱们了解这些东西都是为了炫耀…

  美国阶级固化的问题咱们已经说过多次,而科瑞德这次是从消费习惯的角度审视了这个问题。跟泰勒·科文的《自满阶级》不同的是,科瑞德强调美国社会有这么一个“有抱负阶级” —— 他们显然仍不自满,还想进一步上升,而且影响力很大。

  这个阶层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正如《自满阶级》一书说过的,硅谷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们,并不是真的“白手”起家,他们都出身于上层中产家庭。

  对应到中国,这大约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兴中产阶级”,或者也可以说就是乐于为知识付费的各位。但中美的重大区别是在中国的教育没有那么贵。

  考大学需要花费很多很多精力和时间,这也是一种“贵”。大学如果市场化,直接收很高的学费,也能把一些人排除在外,那也是一种“贵”。

  而一个合格的经济学家,必须能区分这两种“贵”的不同 —— 前者更公平,后者是特权。

  “知识”目前在中国还不怎么值钱,但我觉得这是个值得好好珍惜的局面:一个没有多少钱的人也能看得懂《经济学人》。等到中国变成美国那样,一本杂志就把人分成两类,而且这两类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很可能比美国人的差距大得多,那就非常不好了。

  由此得到过去十几年来,美国富人的消费习惯发生根本转变,从“炫耀性消费”转为“无形消费”,从购买高档商品转为购买文化资本。

  而对一个想要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中等收入者来说,文化资本越来越贵,绝对不是好消息。

  推荐阅读:

  初到英国的留学经验分享

  盘点英国留学生的法律盲区

  剑桥师哥师姐教你如何开启留学生活

  想了解更多留学资讯,请访问出国留学网m.liuxue86.com


分享

热门关注

日本留学省钱技巧分享2021

日本省钱小技巧

如何适应留学生活 留学社团选择技巧

留学生活适应方法

日本留学生活分享 留学日本真实情况介绍

留学日本经验

德国留学生真实生活分享 怎样适应出国留学

德国留学生活

西班牙留学省钱技巧 去西班牙留学的费用有哪些

西班牙留学技巧

美国留学生活是怎样的?

美国留学

留学生如何利用美国的大学暑假?

美国留学生活

如何利用美国留学生的冬季和夏季学期?

美国留学经验

国外留学生如何准备美国的大学面试?

海外留学

给留学生们的八大省钱妙招

留学省钱技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