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BD【解析】略。
22.ABD【解析】略。
23.BD【解析】SCL-90总分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量表总分能较好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也即病情愈轻,总分愈低;病情愈重,总分愈高。
24.AD【解析】言语能力非常好的被试者有时可以用他们的优势去补偿其非言语能力的不足。韦氏智力测验中图画填充和图片排列是两个常常受言语能力影响的操作测验。
25.BCD【解析】略。
21.D【解析】略。
22.A【解析】略。
23.B【解析】略
24.D【解析】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是当今国际心理学界公认的已被广泛应用的个别智力测验量表。
25.B【解析】略。
26.ACD【解析】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动机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但可根据个体的外部行为表现加以推断。动机和行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活动也可由相同的或相似的动机引起。动机和效果之间一般来说是一致的,即良好的动机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不良的动机会产生消极的结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动机和效果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27.ABCD【解析】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同时意识是在觉醒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它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28.AC【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29.ACD【解析】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中也都有痛觉,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尽管外部和内部的痛有这些区别,但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却是共同的。所以,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最难以适应。人们之间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一个人对疼的认识、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系。
30.ACD【解析】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31.ABD【解析】略。
32.ABD【解析】略。
33.BCD【解析】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中,互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双方在某些方面看起来互补时,彼此的喜欢也会增加。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三种互补关系会增加吸引和喜欢:1)需要的互补;2)社会角色的互补;3)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都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
34.AC【解析】影响从众的因素有:1)群体因素,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面I临的群体压力也越大,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群体的凝聚力越大,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强,个体越容易从众;群体规模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个体从众行为的可能性随群体规范的增加而上升。但超过这个范围,群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选项D有误)。2)个体人格因素,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越少;反之,个体自我评价越低,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个体自信心较强的,从众较少;个体自信心低的,容易发生从众。3)情境的明确性,如果情境很明确,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那么从众行为会减少(选项B有误);相反,如果情境模糊,个体对自身判断的肯定程度降低,从众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35.CD【解析】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并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水平越低。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
36.ABD【解析】从众行为发生的原因有:1)寻求行为参照,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可以找到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2)对偏离的恐惧,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3)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
37.BC【解析】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的4个阶段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6.7岁):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特征是:1)泛灵论,认为外界的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2)自我中心,认为所有的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3)思维的不可逆性,只知道A>B,不知道B
38.ACD【解析】略。
39.ACD【解析】弗拉维尔把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分为三个方面:1)有关自我的知识,是指主体对自我记忆的认识与了解;2)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是指个体对记忆材料的难度和不同记忆反应(如再认、回忆)难度差异的认识;3)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小学儿童逐渐掌握了一些改善记忆的方法。
40.AB【解析】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有:视觉复述策略(不断地注视目标刺激);特征定位策略(“捕捉”突出特征);复述策略(不断重复需要记忆的内容)。
出国留学网心理咨询师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