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模拟练习及答案解析(四)

  16、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1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C. “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 “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 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传”,即传记。

  B.尚书,即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并称 “三省”, 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主要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

  C.“淳化二年春”,是中国古代四种主要纪年法中的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另外三种纪年法分别是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

  D.“崩”是指古代帝王去世,王后去世为“薨”, 诸侯去世为“卒”,大夫去世为“不禄”。

  1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说刘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这里的“楷隶”指的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隶书”。

  B、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 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用来借指“朝廷”,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C、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本文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D.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词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注是指用来阐释经义的文字,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解说古言使人容易通晓。

  B.浮屠是印度古文字梵文的译音,有佛教、佛教徒、佛塔等不同意义,文中指佛教。

  C.仓廪在古代是指储藏谷物的仓库,它是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姓而设立的。

  D.黥,文中指古代的一种刑法,即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因此也称作“墨刑”。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23、下列各项古代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社稷: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B.古诗文中经常提到“岁寒三友”,它们是松、竹、梅。

  C.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古代官场用语都有特定的说法:官员刚到任叫下车;大臣年老请求辞官退休叫乞骸骨。

  24、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指的是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B.陟指的是官吏的晋升,进用。

  C.封事:原是奏疏体之一,百宫上奏机密事,为防泄露,便要密封呈进,故称封事,亦称“封奏”“封章”。后来泛指奏疏。

  D.符瑞:儒家、方士所说的表明的一种所谓的祥瑞符号。

  2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下省: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并列的三省之一。

  B.丁……忧:丁忧是祖制,具体说来,是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二十七个月。

  C.《晋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D.薨:古时不同朝代不同级别的人的死有不同说法,《唐书·百官制》:“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死称“薨”。

  2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答案

  1、A(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

  2、A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分录取考

  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

  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

  (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

  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录取者

  为“进士”。

  3、D(“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

  4、D(应为“纪传体”)

  5、C(好士:爱惜人才)

  6、A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

  7、B典边:“典”有主持镇守之意,“典边”在此文中意为“镇守边疆”

  8、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举:推选,推荐。“察”和“举”与“擢”意思不同。

  9、C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10、C

  11、A曲笔:这里是徇情枉法的意思。

  12、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13.B

  14、C 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15、A,降级叫左迁,升级叫右迁。

  16、C(“左迁”为贬官。)

  17、A,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18、B(“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

  19、B (A “传”是为经书作注的著作。C “淳化二年春”是年号纪年法。D 帝王和王后去世叫崩, 诸侯王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员也称薨),大夫死叫卒,士死为不禄。

  20、D(《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而钦定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记》为范本的纪传体史书,因此,《资治通鉴》不在二十四史之列。至于《资治通鉴》算不算正史,说法不一。

  21、B (应为“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

  22、C(“它是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姓而设立的”错)

  23、A(不是中午12点)

  24、A社,古代指土地之神;稷,指谷神,即农业之神。

  25、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26、D (符瑞:符,符命,儒家、方士所说的表明君主“受命于天”的一种所谓的祥瑞征兆。)

  27、D(皇帝的死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的死称“薨”)

  28、D (“转”是关于职务调动的,《张衡传》中有“再转复为太史令”。)


高考语文真题 高考数学真题 高考英语真题 高考文综真题 高考理综真题
高考语文答案 高考数学答案 高考英语答案 高考文综答案 高考理综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分享

热门关注

2020江苏高考物理、生物、化学试卷及答案(图文版)

江苏高考物理试卷

2020江苏高考政治、历史、地理试卷及答案(图文版)

江苏高考政治试卷

2020河南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公布

河南高考文科综合试卷

2020重庆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已公布

重庆高考理科数学试卷

2020河北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公布)

河北高考文科综合试卷

2020宁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宁夏高考语文试卷

2020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南高考语文试卷

2020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广东高考语文试卷

2020陕西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公布)

陕西高考语文试卷

2020福建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公布)

福建高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