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初中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一批)

初中思想品德《情趣的雅与俗》

6.jpg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

  青少年由于沉醉于网络游戏—《反恐精英》而导致暴力事件片段。请学生思考他们的生活情趣是否高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暴力事件发生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要想知道,判断他们的情趣是否高雅,是否庸俗,就得亲自体验一下,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找原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情趣的雅与俗

  活动一:看图析理

  多媒体展示3幅图片:图1:青年学生练太极图片;图2:人们扭秧歌图片;图3:一群人围坐一起剪窗纸的图片

  想一想: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中学生参加文娱活动、郊游和农村群众参加腰鼓表演、剪窗花。

  想一想:他们的生活情趣健康、高雅吗?为什么?

  学生分成小组,结合自身实际生活经验讨论,教师从旁正确引导。

  最后教师总结:图片中所展示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因此是高雅的生活情趣。

  活动二:说一说

  组织学生说一说他们周围有没有人沉迷于不健康、庸俗的情趣?

  A.有些同学只要鼠标,不要书包;只要游戏,不要成绩;只要网吧,不想回家

  B.有些同学,一放学就钻进网吧。没有钱时,就向同学借,或者向父母说谎,弄到钱后,再一次钻进网吧,一直玩到“天昏地暗”。

  C.有些同学对那些软绵绵的情歌,听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大加赞赏;面对那些较好的交响乐、轻音乐,却毫无兴趣。

  教师总结:庸俗的生活情趣是低级的、不文明的、不健康的、伪科学的。

  2.不同的情趣对人的影响不同

  活动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晶晶喜欢摄影。暑假中,晶晶一家去旅游,她一路上拍了不少照片。回到家后,晶晶整理了照片,在照片的背后写上旅游时的感受,并注明时间、地点。她把这册照片集称为《暑期生活情趣》,时常与爸爸妈妈翻看,重温暑期生活。

  案例二:丽丽热衷于化妆打扮,追求时尚。她很喜欢穿一些奇装异服,有时甚至打扮得不像中学生的样子。由于她把心思都花费在穿着打扮上,影响了学习。为此,她几次受到学校的批评。

  想一想:晶晶和丽丽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有什么不同,两种不同的生活情趣观,对她们个人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并且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晶晶追求的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情趣。是高雅的情趣。丽丽追求的是平庸鄙俗、不高雅的情趣。

  高雅的生活情趣的意义: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它对个人发展有促进作用能够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从而使人更加热爱生活。

  庸俗情趣的危害:生活情趣低级、庸俗的人,往往看不到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一面,也看不到生活的美好远景,只看到眼前的事物,只图暂时的感官快乐。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损害身心健康。

  环节三:巩固提高

  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相应括号内填“√”,错误的填“×”。)

  1.避免盲目从众就要学会独立思考,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2.乐观,富有幽默感,可以使人更能体会生活中的美好,更多感受生活的情趣。(√)

  3.庸俗的生活情趣,只要不违法,就不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情趣的雅与俗,知道不同的情趣对人的影响不同。同学们要学会树立高雅的情趣。

  作业:课下请同学们写一篇小论文《培养高雅情趣之我见》。

  【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参考答案】

  (1)懂得高雅生活情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兴趣和感受。

  (2)懂得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但是不盲目从众。

  (3)理解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情趣的条件。

  (4)理解丰富文化生活,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2.说一说本节课你是如何导入的,为什么这么导入?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运用了创设情境进行导入的方法。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

  青少年由于沉醉于网络游戏—《反恐精英》而导致暴力事件片段。请学生思考他们的生活情趣是否高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暴力事件发生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要想判断他们的情趣是否高雅、是否庸俗,就得亲自体验一下,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找原因。

  理由:本环节运用了情境导入,情境设置的作用是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从对情境的讨论转移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次导入运用的情景是反面例子,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很容易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投入到对答案的寻找中。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8年教师资格证报名>>>

  2018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3月17日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

  2017年教师资格证面试>>>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教师资格证报考热点问题>>>

  关于"普通话"关于“学历”关于“专业”关于“科目”关于“户籍”其他常见问题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

热门关注

报考幼儿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报考幼儿教资条件

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有哪些内容

幼儿教资面试

自考教师资格证有哪些科目要考

自考教资考试科目

考教师资格证有哪些科目需要考

教资考试科目

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内容是什么

幼儿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备考

关于教师资格证

考教师资格证面试考什么内容

考教师资格证

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考什么

小学音乐教师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面试考什么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面试通过率高吗

教资面试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