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编所在的艺术留学海归求职资源群里有人发了一张图,讨论了名企HR录取海归设计师的隐性标准——“学历”鄙视链。按照地区简单划分的优先级别是这样的:
也许对于国内刚有艺术留学打算的小伙伴来说,对于艺术留学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世界排名、院校风格、专业作品集创作的基础理论上,对于「学历鄙视链」此类腹黑系话题,并不是很了解。
学历鄙视链成为名企HR心中录入优先级的重要参考,似乎也并不是玩笑。今天有必要从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角度带大家重新梳理认知,帮助大家尽快做出更符合实际情况和预期的艺术留学规划。
艺术留学选校时,你看重名校,企业同样更看重名校。区别在于,学生看重的名校更针对于关注世界学术排名,但企业录取一个人才,所看重的因素和动机更加复杂。
国内某设计领域内排名前十的企业HR表示,对于设计类求职者的海外毕业院校情况他们掌握得非常清楚,初筛简历的用时仅仅30s,尤其对于应届海归来说,毕业院校占了60%以上的参考比例。
在这60%的毕业院校参考比例中,除了世界排名,毕业海归来自于哪个地区的院校也受到额外重视。
有很多人听过这样的说法:
现在国内HR对于英国一年硕士看不上了?
回国学历,美东硕士>美西硕士>美中硕士?
甚至还有下面的吐槽带节奏,如果艺术留学有专属微博,这样的话题绝对分分钟上热搜:
我申的院校,属于这个领域内世界专排很靠前的,学校资源特别好,实习的机会挺多。但是排名排不过纽约的那几所。回国找工作时居然有企业以没听过我的学校为由给我拒信?
英国红砖1年硕士,应聘居然拼不过英本,就因为人家在国外呆的时间长?
以上吐槽虽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是一个共同问题:多数国内企业HR对于面试offer的发放参考角度依旧带有隐形学历鄙视链:处在鄙视链上端的申请者更可能受到面试邀约,增大录取的可能性。
在国内HR眼里,大家同为应届海归,在还没有很多工作和社会经验的情况下,学历文凭带来的马太效应影响依旧明显。
面对国内设计领域实际的招聘情境,再让我们看看国内艺术留学生在留学的院校选择上,近5年来的意识变化趋势:
2016年前,学服装的同学必将“中央圣马丁”作为自己的Dream School,学建筑的同学必去UCL,学插画只认SVA,一问留学美国,大家纷纷剑指RISD。
2016年后,同学们渐渐开始了解到英国有个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在英国与伦艺并驾齐驱,格拉斯哥的麦金托什建筑学院可以名列英国前三。在美国除了RISD,还有SAIC,CalArts,MICA,Cranbrook等顶级院校,就连SCAD这种在2016年前同学们认为非常水的学校,其实室内设计专业在美国权威的DI排名中常年蝉联第一等等不再赘述。
大部分同学对于艺术留学院校的选择已经开始趋于理性化。
这也是小编始终相信的一句话:学历不是我们坐吃山空的理由,也不应该成为让我们知难而退的借口。学历如果是敲门砖,前提是它应该为我们的主观意愿服务,而不是让我们被迫受“选择”的奴役。
作为艺术留学生,如果想要把握更多主动权和选择权,避免被HR的30s初筛理论简单归类于学历鄙视链阶级,我们能做的是通过合理规划和实际的努力让自己看上去更优秀。
打破学历鄙视链的魔咒,小编帮助大家总结出以下几个有效的方式:
1. 获得国外实习经验及推荐信
由于针对国际留学生工签政策的紧缩,一般情况下回国前若能获得一段时期的(>6个月)实习经验,可被认为是专业领域得到了极大认可,并且能够说明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属于国外重要实习招聘参考项)。
如果还能获得实习企业口碑评价并且拿到推荐信,对回国就业也极为有利。但这个很大程度要依赖于运气和超常的精力,大部分人忙毕设时会无法分出额外精力兼顾实习。毕设后临时找实习又很可能签证来不及。
2. 积累国际项目经验
如果在未来可以参与国际级别项目,很大程度可以为自己加分。比如我们了解到的案例中有人参与了希斯罗机场改建项目、有人参与了英国红十字设计项目等等...国际项目可为自己积累很多鲜活的经验,有机会一定要参与,唯一的问题就是,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3. 参加国际比赛
对于海归设计师来说,参加国内设计比赛的参考意义并不大,但如果可以拿到国际知名的赛事奖项,比如工业的IF、红点等等,结果会很不一样。
4. 国际性参展经历
若在学生时期获得国际参展经历,基本上可抵掉N个无名的实习经验。而要成功参加国际设计展不仅要有极强的专业水平,此外还要有天时地利人和,没有国际学术人脉,参加国际设计展的机会几乎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