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压轴不是最后一个

2018-01-22 20:50:51 咬文嚼字压轴

  压轴本意是指倒数第二个节目,而不是现在人们说的倒数第一个。出国留学网整理了一篇文章来说明一下为什么压轴不是最后一个,欢迎阅读。


压轴和大轴

章玉和

  《咬文嚼字》2000年第12期《梅兰芳“压大轴”》一文,所谈压轴和大轴,解释都是对的,但我想补充一点情况。压轴和大轴,都是京剧界用语。旧时戏园演白天戏,中午十二点多开锣,到傍晚六点多打住,戏目有六七个甚至八九个。一般分为三段。前三出通常为新角儿或学生们演,中间两三出比较好,后三出是观众最欢迎的戏。这三段每一段的末一出,叫做“轴子”──前轴子、中轴子、大轴子。这是清未民初北京几家戏园子演戏的规程。所以说“轴子”就是最末演的剧目,倒数第二出便成了“压轴”。

  为什么有人写文章说最好的演员所演的剧目为“压轴”呢?这也和北京老戏班的传统有关。派戏人总是把唱工最好的戏,也就是这戏班中的台柱演员的戏,排在倒数第二出。而最末一出戏,则是全武行的戏(本戏班全体武行演员参加演出)。这类戏占用时间也就是一刻钟,所谓“一打一散”(角色上来简单地交代一下情由,就双方开打,打几回合胜负一定,戏就结束)。多数听戏行家,达官贵人之属,看大轴子一上,往往就起座出园。过去京剧典籍里有一首《戏提调歌》,形容戏班组织者的境遇,有这样一句:“轴子一上就套车”,说的就是这个情况。达官贵人来看戏都是坐骡车来的。主人们听戏,赶车人就把骡子卸套,喂草,也可以进园子靠墙听听蹭戏,等大轴子武戏一上,就着手套车,把骡子架到辕上,打点好轿车等主人出场。等不到散戏,许多看客已经走开。所以那年代的大轴子,又叫“送客戏”。真正好戏乃在倒数第二出的压轴。

  由于这种传统,致使当今还有些本来不太懂京戏的人,老以为压轴是每场戏的末出,演员是最好的。把“压”字当做“最后一着”理解。

  编者附笔 去年编发《梅兰芳“压大轴”》一文时,曾查过多本工具书,知道“压轴”是倒数第二出,“大轴”才是最后一出。现在看来,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对旧戏园的演戏规程,缺乏感性的了解。不能说去年的文章有什么错误,但章玉和先生的文章,可以让我们对压轴和大轴有更为透彻的了解。谢谢章先生。

  (选自《咬文嚼字》2001年第8期)



  最后说一下出国留学网小编的观点: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压轴是倒数第二场正戏,大轴是最末一场正戏,论重要性,大轴在压轴之上。而大轴之后可能会再演一小出送客戏,但送客戏不常见。

  现在很多人习惯把压轴当最后最好的来解释,似乎没别的替代词了,但错了就是错了。虽说历史发展中词义的变化是很常见的,可小编觉得不能明知道是错了,还将错就错。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科普:压轴不是最后一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人名言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言

描写夏天的温柔句子80条

描写夏天的句子80条

适合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2021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

简单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书

简单员工转正申请书

高考最后一个月冲刺的说说

高考最后冲刺说说

写一个描写春天的句子

描写春天的句子

一个人心累伤感说说

伤感说说

决定放弃一个人的句子

决定放弃的句子

一个人心累伤感说说简短

一个人心累说说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压轴本意是指倒数第二个节目,而不是现在人们说的倒数第一个。出国留学网整理了一篇文章来说明一下为什么压轴不是最后一个,欢迎阅读。


压轴和大轴

章玉和

  《咬文嚼字》2000年第12期《梅兰芳“压大轴”》一文,所谈压轴和大轴,解释都是对的,但我想补充一点情况。压轴和大轴,都是京剧界用语。旧时戏园演白天戏,中午十二点多开锣,到傍晚六点多打住,戏目有六七个甚至八九个。一般分为三段。前三出通常为新角儿或学生们演,中间两三出比较好,后三出是观众最欢迎的戏。这三段每一段的末一出,叫做“轴子”──前轴子、中轴子、大轴子。这是清未民初北京几家戏园子演戏的规程。所以说“轴子”就是最末演的剧目,倒数第二出便成了“压轴”。

  为什么有人写文章说最好的演员所演的剧目为“压轴”呢?这也和北京老戏班的传统有关。派戏人总是把唱工最好的戏,也就是这戏班中的台柱演员的戏,排在倒数第二出。而最末一出戏,则是全武行的戏(本戏班全体武行演员参加演出)。这类戏占用时间也就是一刻钟,所谓“一打一散”(角色上来简单地交代一下情由,就双方开打,打几回合胜负一定,戏就结束)。多数听戏行家,达官贵人之属,看大轴子一上,往往就起座出园。过去京剧典籍里有一首《戏提调歌》,形容戏班组织者的境遇,有这样一句:“轴子一上就套车”,说的就是这个情况。达官贵人来看戏都是坐骡车来的。主人们听戏,赶车人就把骡子卸套,喂草,也可以进园子靠墙听听蹭戏,等大轴子武戏一上,就着手套车,把骡子架到辕上,打点好轿车等主人出场。等不到散戏,许多看客已经走开。所以那年代的大轴子,又叫“送客戏”。真正好戏乃在倒数第二出的压轴。

  由于这种传统,致使当今还有些本来不太懂京戏的人,老以为压轴是每场戏的末出,演员是最好的。把“压”字当做“最后一着”理解。

  编者附笔 去年编发《梅兰芳“压大轴”》一文时,曾查过多本工具书,知道“压轴”是倒数第二出,“大轴”才是最后一出。现在看来,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对旧戏园的演戏规程,缺乏感性的了解。不能说去年的文章有什么错误,但章玉和先生的文章,可以让我们对压轴和大轴有更为透彻的了解。谢谢章先生。

  (选自《咬文嚼字》2001年第8期)



  最后说一下出国留学网小编的观点: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压轴是倒数第二场正戏,大轴是最末一场正戏,论重要性,大轴在压轴之上。而大轴之后可能会再演一小出送客戏,但送客戏不常见。

  现在很多人习惯把压轴当最后最好的来解释,似乎没别的替代词了,但错了就是错了。虽说历史发展中词义的变化是很常见的,可小编觉得不能明知道是错了,还将错就错。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