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千古才女——李清照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千古才女——李清照”,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高考作文栏目。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千古才女——李清照

  【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虽是千古称颂的才女,却曾被时人所诟病,生为女人,在充满压迫的男权社会之中,她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童年的笑语,爱情的甜蜜,生活的闲逸都让她用一支生花妙笔书写下来,不幸却是这样的才能为世人所不容,风刀霜剑,国破家亡,晚年的李清照只能在黄昏中踽踽独行,零落成泥。不过纵使尘烟如梦,荼蘼事了,她也在漫漫长河中留下了一抹最亮丽的花间晚照。

  【生平】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李清照出生于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老家,她和宋代的许多文人学者一样都成长于一个家学渊源的家庭。父亲是有“苏门后四学士”之称的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亦善属文。尽管传统的正史很少记载女子的事迹,但在《宋史·李格非传》中提到他的女儿和他的妻子亦很有文学才华,就这一点便能看出李清照生长于一个怎样的家庭,这个家庭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由于历史太过久远,李清照的母亲王氏的具体情况我们已不太清楚,但她绝非一个只知教导女儿三从四德的平庸妇人。至于他的父亲李格非,史料则相对较多,这位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不仅继承了他的老师苏轼的文采写得一手好文章,也传承了老师精神,洁身自好,不卑不亢。苏轼曾经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显然李格非深受其影响,在住所中开辟空地,手植竹林,取名有竹堂。这小小的竹林便是李清照成长的地方,清高却也孤傲。

  毫无疑问生长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接受到了文学的陶冶与熏陶。但出人意料的是生长于这样一个家庭,李清照并没有成为一名传统意义上端庄贤淑的大家闺秀,而是略有叛逆,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她并不像同时代的女子一样循规蹈矩,相夫教子走完了平凡的一生,而是大胆的按着自己的心意而活,用热情和青春在文学史上留下属于女性自己的符号。在风光旖旎的大明湖畔,童年的欢笑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这段最无忧的岁月里,她留下了一生值得回味的记忆——自由的欢笑、肆意的青春、无拘的岁月……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岁月匆匆,童年的欢笑总是短暂的,转眼间李清照也到了待字闺中的年纪。这期间,李格非已由一名普通进士上升到礼部员外郎的位置,终于在京中有了一席之地,李清照便离开了山东老家,随父亲一起前往汴京,开始了闺中小姐的生活。但李清照毕竟不是寻常女子,她的才学即便在闺中也声名远扬,赢得赞誉一片,更是凭借才女的身份获得赵明诚的青睐,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一般而言,在古代,深闺女子的才学要想为外人所知并不容易,但李清照无疑是个例外。原因也很简单,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作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常年和当时的文坛大腕张耒,晁补之交际往来,李清照作为李家的长女,且极具才情,天资聪颖,有机会见到这些文坛领袖也十分正常。更何况爱女心切的李格非甚至还请求晁补之教导李清照。这样一来二去,李家有才女的消息也就不胫而走了,小小年纪的李清照就赢得了“词女”的称号,在士林之中风头一时无二。

  这样的李清照,自然不乏追随者,赵明诚便是其中之一。赵明诚是时任吏部侍郎的赵挺之之子,年方弱冠,酷爱金石文物,与李清照可谓是门当户对、志同道合,所以当他听到了李清照的鼎鼎大名时便起了恋慕之心。但在当时自由恋爱并不现实,更多的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赵明诚便以字谜的形式,向父亲委婉的提起这件事。他自称在梦中梦到朗诵一首诗,但醒来只记得三句即:“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百思不得其解,便向父亲求教。赵挺之一看便知谜底是“词女之夫”,也就明白了小儿子的心思。遂向李家提亲,促成了一段美满姻缘。

李清照.png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在李清照18岁的时候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成亲。与一般的政治联姻相比,李清照无疑是十分幸运的,她嫁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好丈夫,琴瑟相和,夫唱妇随。他们二人对金石文物都有极大的热情,痴迷于此、乐不可支,常常缩衣节食只为求的一件心仪的文物,甚至为此而典当衣物。虽然因此他们的生活并不宽裕,但却乐在其中。除了收集文物,闲暇之时,这对才子佳人也会时不时的比拼一二。例如他们会泡上一杯香茗,随意提出一个典故,由对方说出出自哪一本书,第几卷,第几行等等,最后由赢者品茶,而每当这时博闻强识的李清照总是当仁不让的胜出。闲暇的日子就这样匆匆而过,京中七年的婚姻生活大概是她最快乐的日子吧。

  出身于官宦世家的赵明诚最终也要步入仕途,这虽然有助于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但这对新婚燕尔感情如漆似胶的小夫妻来说并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被迫分隔异地的二人,也只能以书信往来聊慰相思之情,但也正因此,文学史上才多了许多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作品。二人书信往来,以词居多,常搞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比赛的赵明诚这次也自觉要与妻子一比词艺才华,曾将自己新作的几十首词和李清照刚寄给他的词作混在一起,请友人点评,结果一首《醉花阴》被友人大家赞赏,果然又是李清照的作品。对此,赵明诚即高兴,又惭愧,当着众人的面愿拜夫人为师。

  在爱情的滋润下,李清照文思泉涌,一首首佳作纷至沓来,她的诗词创作进入成熟期,并形成了情景相生,形神俱似,体物超妙,绝尘去俗的独特风格。就这样,他们在互相激励与学习的日子里,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与宋代对文人的宽厚政策一样出名的是宋代的党争,这使得北宋中期以后几乎所有的文人都有被贬的经历,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也不例外。其实李清照出生的时代并不平静,政治上的明争暗斗依旧往来不绝,你方唱罢我登场。苏轼一生被各个党派排挤辗转各地,死后也不能幸免,仍被归于司马光的元祐旧党之列,作为他的门人弟子,李格非自然也榜上有名。

  在李清照成婚后的第二年,他的父亲仕途就发生了变故。这一年(1102)七月时任宰相的蔡京上书弹劾旧党朝臣,九月宋徽宗下诏立元佑党人碑,李格非因不肯举报元佑党人的罪责也被视为党人余孽。与她父亲的情况相反,李清照的公爹赵挺之受到蔡京的提携,地位则如日中天,在这一年八月刚被提拔为副丞相。

  父难当头,李清照不顾道德舆论压力冒险向公爹赵挺之上诗,请求他营救自己的父亲,更用了“何况人间父子情”之句,欲用人间真情打动公爹,但赵挺之为保住自己的官位,竟未予理睬。到1104 年,宋廷重新审定党人籍,把元佑、元符党人合为一籍,李格非更不得侥免,终被罢官,逐出京城。赵挺之却再次被提拔为门下侍郎。为救父亲,也为表达自己的义愤,李清照再次向公爹上诗,直书“炙手可热心可寒”,运用杜甫《丽人行 》中“炙手可热势绝伦,慎勿近前丞相嗔”的讽刺笔调,把蔡京集团比之为历史上臭名昭彰的杨氏集团,斥责飞黄腾达权高势重的公爹心血寒冷让人齿寒。这种行为在当时的卫道者看来是极其大逆不道的,但李清照却不顾这一切,足见其性情的炽烈与刚毅。

  与李清照的娘家相似,他的婆家赵家不久也在政治倾轧中没落。赵挺之虽然拜相时受到蔡京的提携,但其后却多次与蔡京争权,此起彼伏,最终赵挺之落败,不就去世,受其蒙荫得官的赵明诚也被罢官。在这样的情形下,才智过人、聪颖敏锐的李清照怎能不有所感悟。世事无常,人情变幻,早已不可避免地在清照心中投下了阴影。于是,清照词作中,又有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闲愁。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在赵明诚被罢官后,李赵二人便远离了京都,回归到故里青州隐居。在这段日子里,他们的感情虽不再如当年一般如漆似胶,但也相敬如宾,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整理,《金石录》大概也成书于这一段时间。李清照为她的住所取名易安堂,取自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颇有一分自得其乐的兴致,这一隐居便是十年。虽然这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但是经历了险恶的政治倾轧,这大概是李清照一生最平静的日子了。但平静不可能持久,李清照出生时基本上已到了北宋末年,内忧外患,奸臣当道,到1127年,金军终于攻破了汴京,掳走了二帝,北宋灭亡,北方彻底动荡起来。与此同时,北宋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重建宋朝史称“南宋”,身在山东的李清照也和丈夫一起追随高宗赵构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南逃之路。

  途中的艰险自不必多说,赵明诚夫妻二人苦心收集的文物也散失殆尽,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与当时的许多词人一样李清照也对南宋朝廷的行为深感耻辱,写下了一批希望收复失地,颇具豪情壮志的作品。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时,赵明诚缒城逃跑,心高气傲的李清照也对其行为感到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的途中,在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称赞项羽而讽刺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不乐,加上南渡的忧劳很快身染重病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此时,得知消息的李清照还远在南京,尽管她一得知消息就迅速赶往湖州,但也只来得及见丈夫最后一面,这对成婚26年始终相濡以沫的爱人最终阴阳两隔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痛失挚爱,不久也卧病在床。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一边对李清照百般示好,一边甜言蜜语的迷惑李清照的家人。最终当时无依无靠的李清照顶着世俗之人鄙视的眼光嫁给了张汝州。结果,婚后,二人都发现自己受到了欺骗。张汝州自以为李清照和赵明诚收集多年文物应该身价不菲,现在却发现李清照收集的文物所剩无几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富裕,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对自己的感情只不过是为骗取钱财的虚情假意,到后来甚至拳脚相加。孤傲如李清照自然不甘心如此低声下气,受辱于人,便想到了和离。但是后来发现这种方法行不通,却意外地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于是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但为解除这段婚姻李清照并不后悔。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后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也就此结束,但李清照苦难的后半生却未结束。

  一方面是国破家亡的打击,一方面是风言风语的侵袭,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晚年,李清照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后序》,完成丈夫未竟之功。她虽有丈夫之志,却奈何身为女儿身,虽也力主北伐,但面对昏聩腐朽的南宋王朝,陆游、岳飞、辛弃疾这样的大丈夫都抱憾终生,她的梦想注定化为泡影,只能用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来一抒己志。在最后的时光里,她想将自己的词学才艺授予另一位小姐,却被以“非女子所为”的理由被拒,只能喟然叹息。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终寂寞的客死他乡,连具体年份也不为世人所知,这朵花中一流仙品,也难免零落成泥的悲剧。

  小编精心推荐:

  高考英语作文语句素材汇总

  高考英语作文语句句型素材汇总

  2018年高考英语作文素材:网络语言

  2018年高考英语作文素材:诚信的意义

  2018年高考英语作文素材:节约型社会

  如何写好高考作文结尾?

  2018年高考作文精美开头20条

  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精美结尾20条

  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优美万能的语句

  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100条经典名言名句

  高考作文议论文重点分类素材汇总(五讲)

  高考作文议论文关键词分类素材汇总(十讲)

  2018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十二讲汇总

  2018年高考作文时评热点素材九篇

  2018年高考作文优美段落素材精选

  2018年高考最新时评类作文素材十六篇

  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经典小故事二十篇

  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哲理短文15篇


高考作文题目 高考作文押题 高考作文预测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英语作文
高考记叙文 高考议论文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零分作文 高考作文专题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热门关注

高三优秀作文赏析:追求极简

高考作文

高三优秀作文:自律克制,活出真我

高考作文

2019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为“禁补令”鼓掌

高考作文

2019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千淘万漉 且行且坚持

高考作文

2019年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角落里的光芒

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李渔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史铁生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萧红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孙膑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苏武

高考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