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WHO将药物警戒定义为: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作用或其他任何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活动。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药物警戒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用药及所有医疗干预措施的安全性,优化患者的医疗质量;②改进用药安全,促进公众健康;③药品使用的利弊、药品的有效性和风险性进行评价,促进合理用药;④促进对药物安全的理解、宣传教育和临床培训,推动与公众的有效交流。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据美国FDA统计,近40年有121种药品撤市,其中33%发生在上市后2年内;50%发生于上市后5年内;半数以上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于上市后;10%的药品增加了黑框警告。如发生在2001年的“拜斯亭(西立伐他汀)”撤市事件,2003年的万络(罗非昔布)事件,也是由于上市后风险评估发现大剂量服用万络者患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的危险增加了3倍,导致全球撤市。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E.药品上市后风险评估属于药物警戒的重要作用,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肯定: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停药以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根据机体免疫状态,某些ADR反应可出现在停药数天以后);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可能明显加重(即激发试验阳性);有文献资料佐证;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范围:①对于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②对于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原则为可疑即报,报告者不需要待有关药品与不良反应的关系肯定后才作呈报。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肯定: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停药以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根据机体免疫状态,某些ADR反应可出现在停药数天以后);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可能明显加重(即激发试验阳性);有文献资料佐证;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药品赋形剂、溶剂、稳定剂或染色剂等因素导致药源性疾病
例如:①胶囊中色素常可引起固定性药疹;②2006年我国发生的“亮菌甲素”事件是由于用二甘醇代替丙二醇造成的。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现在教材中并未详细介绍关木通,但建议了解此知识点。关木通中含有马兜铃酸。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引致肾损害的主要特点是肾间质纤维化,从而可引起急、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病变,可表现为急、慢性肾衰竭。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药源性肝损害: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都能导致肝酶升高或肝炎。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可引起癫痫发作的药物有:中枢神经兴奋药物中的哌甲酯、茶碱、咖啡因、安非他明、可卡因、麻黄碱等;几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药包括佐替平、锂盐、氯氮平、吩噻嗪类、抗抑郁药氯丙米嗪及马普替林;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美西律,抗菌药如异烟肼、两性霉素B等;抗疟药如氯喹、乙胺嘧啶、奎宁。此外抗组胺药、驱虫药、麻醉药、抗肿瘤药都可能引起癫痫发作。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有:苯妥英钠、氯丙嗪、吲哚美辛、保泰松、甲灭酸、氟灭酸、奎尼丁、甲基多巴、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维生素K、异烟肼、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氨苯砜、氯喹、阿的平、伯氨喹、磺胺类等。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察药源性胃肠道损害
分析各选项:A.丙米嗪——能引起肠蠕动减慢甚至肠麻痹
B.利血平——诱发消化道溃疡及出血
C.阿洛司琼——可出现局部缺血性结肠炎
D.依他尼酸——诱发消化道溃疡及出血
E.维生素D——诱发消化道溃疡及出血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药源性肝损害: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都能导致肝酶升高或肝炎。
1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药源性胃肠道疾病
非甾体抗炎药常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吡罗昔康、酮洛酸、阿司匹林等,均曾有引起胃出血、胃穿孔、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大便潜血的报道。即使环氧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等,理论上能够避免胃肠出血的新品种,也不能完全避免。其他如呋塞米、依他尼酸、利血平、吡喹酮、维生素D等亦可诱发消化道溃疡及出血。
有些药由于对胃肠黏膜或迷走神经感受器有刺激作用,能引起恶心呕吐,如硫酸亚铁、抗酸药、吡喹酮、丙戊酸钠、氨茶碱都可引起恶心、呕吐、偶致腹泻。抗癌药如氮芥、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也可引起恶心呕吐。
有些药能引起肠蠕动减慢甚至肠麻痹,如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类、丙米嗪、阿米替林、氯氮平、多塞平;抗组胺药、阿托品、东莨菪碱、苯海索等;有些药能引起便秘或腹泻。如美国批准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阿洛司琼,上市不久即出现了26例局部缺血性结肠炎,包括4例死亡。
1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非甾体抗炎药常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吡罗昔康、酮洛酸、阿司匹林等,都曾有引起胃出血、胃穿孔、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大便潜血的报道。即使环氧酶一2抑制剂塞来昔布等,理论上能够避免胃肠出血的新品种,也不能完全避免。其他如呋塞米、依他尼酸、利血平、吡喹酮、维生素D等亦可诱发消化道溃疡及出血。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拮抗致病药物
有些药物的作用可被另外一些药物抵消,例如,鱼精蛋白可使肝素失去抗凝活性,如果致病药物有拮抗剂存在,及时使用拮抗剂可治疗或缓解症状。
1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致病药物是药源性疾病的起因,因此治疗首先要考虑停用致病药物。
2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我国目前尚无官方发布的用药错误分级,实际工作中通常借鉴美国国家用药错误报告及预防协调委员会制定的分级标准,即根据用药错误发生程度和发生后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将用药错误分为A至I九级。定义如下:
A级:客观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差错(差错隐患)。
B级:发生差错但未发给患者,或已发给患者但未使用。
C级:患者已使用,但未造成伤害。
D级:患者已使用,需要监测差错对患者的后果,并根据后果判断是否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伤害。
E:级:差错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F级:差错对患者的伤害可导致患者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
G级:差错导致患者永久性伤害。
H级:差错导致患者生命垂危,需要应用维持生命的措施。
I级:差错导致患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