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旅游值得一去的景点大全(二)

  捷克是欧洲著名的饿旅游国家,每年前往捷克旅游的国外游客非常多。那么究竟捷克都有哪些著名的景点呢?下面出国留学网小编就简单的给各位介绍一下,来看看吧。

  布拉格动物园

  布拉格动物园于1931年开始对外开放,其主要使命是“推进生物研究、保护野生动物和教育公众”。公园占地面积为45公顷,拥有4400只、670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动物。该园对挽救普氏野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物种繁殖地。2007年福布斯旅行者杂志将布拉格动物园列为世界上最好的动物园之一。

  布拉格动物园里头分为好几个展览馆与园区,步行一整天下来才可很勉强参观完。动物园于2004年年底增开了全新及绝无仅有的印尼原始森林馆,此馆占面积为2200平方米,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热带的东南亚,并且又典型的动物如猩猩,还有全世界珍惜罕见的科摩多巨蜥。附近的非洲全景馆也十分吸引人。2009年4月间一个新的展览区称为“儿童动物园”开幕,小孩在这里可以找到包括山羊、绵羊、猪、迷你马、兔、鸡、鸭和鹅等等家禽动物。

  从十月到三月,如果天气好的话,动物园总是很贴心地在星期六日举办饲养特定动物的活动,让孩童亲眼体验动物园工作人员平常如何与这些动物近距离的接触,如企鹅、大猩猩、双峰驼、驼鹿、河马,甚至老虎、陛B狮子、企鹅、鹈鹕及袋鼠,或观看训练海狗和大象泡澡等等。

  自由广场

  自由广场(Náměstí Svobody)旧名为下市场(Dolní trh)、大广场(Grosser Platz,Velké náměstí),是布尔诺最重要的广场。它坐落在布尔诺旧城的中心,大致呈三角形。

  自由广场被认为是城市假想的中心,它首次被提到是在13世纪,称为Forum Inferius,捷克语译为Dolní rynek。在中世纪,富裕的市民和贵族在此建立住宅,增加了广场的重要性。在1679年建起的鼠疫柱,很快成为广场一带的主宰。在1869年圣尼古拉教堂被摧毁,1945年轰炸后最后的遗迹消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场进行大规模重建,许多房屋被拆毁,重建为文艺复兴风格。在1901年,摩拉维亚广场-火车总站的电车轨道穿过广场,数年后又添加孟德尔广场-自由广场和自由广场-Selská线路。2006年重建了广场,将其改为步行区。

  现在,自由广场不仅是布尔诺的主要繁华区,周围有许多商店、咖啡店和餐厅,也是观光客三三两两聚集谈天的地点,展现了其无限的活力。

  瓦茨拉夫广场

  瓦茨拉夫广场(捷克语:Václavské náměstí)是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的主要广场之一,布拉格新城的商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在此曾经发生过许多历史事件,这也是-、庆典和其他公共-的传统地点。这个广场得名于波希米亚的主保圣人圣瓦茨拉夫。

  瓦茨拉夫广场原名马市广场(捷克语:Koňský trh),在中世纪,此处曾是马匹市场,1848年由于Karel Havlíček Borovský的提议而更名为圣瓦茨拉夫广场(Svatováclavské náměstí)。瓦茨拉夫广场不太像一个广场,而是更像一条大道,其形状是一个极为狭长的长方形,长750米,宽只有60米,总面积45000平方米,呈西北–东南走向。广场的东南方地势较高,末端是雄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捷克国家博物馆;其西北端则延伸到新城与旧城的边界。

  瓦茨拉夫广场上集中了旅馆、写字楼、零售商店、货币兑换摊位和快餐店。让当地人和政府感到尴尬的是,在晚上这里也是失足妇女拉客的重要地点。广场周边有许多-夜总会,使得布拉格成为单身汉聚会的热门地点。

  圣乔治教堂

  圣乔治教堂(St. George's Basilica, Prague)是布拉格城堡内最古老的教堂。由波希米亚大公弗拉迪斯拉夫一世创建于920年,973年增建了本笃会的圣乔治修女院。在1142年的一场大火后重建,其巴洛克正面修建于17世纪后期。哥特式的Ludmila小教堂内安葬着这位-,弗拉迪斯拉夫和博莱斯瓦夫二世也安葬在内。

  圣乔治教堂位于圣维塔大教堂后面,经过多次扩建和修复,仍保留着教堂的基石和两个尖塔。这里现在作为布拉格国家美术馆的一部分,收藏了19世纪的波西米亚艺术品;同时也作为布拉格的音乐厅使用。在布拉格乘22路有轨电车到Prazsky hrad站下,也可乘A线(绿线)地铁在Malostranska或Hradcanska站下,通过查理大桥,沿着石阶向上,经过圣维特大教堂,即可看到圣乔治教堂。

  布拉格国家博物馆

  布拉格国家博物馆(捷克语:Národní muzeum)是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座公共博物馆,建立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的1818年4月15日。布拉格国家博物馆是一座新文艺复兴式建筑,位于瓦茨拉夫广场顶端,由捷克著名新文艺复兴建筑师 Josef Schulz 建于1885 - 1891年,此前临时借用几座贵族的府邸。

  1945年这座建筑受到炸弹轰炸,但藏品已被转移,未受破坏。1947年重新开放。1968年苏军武器使博物馆立面严重受损,砂岩石柱被枪击形成许多弹坑,一些雕像也受到损坏。1970-1972年进行了修复,但是损坏仍能看出,因为修补弹坑用的是另一种砂岩。

  布拉格国家博物馆由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图书馆等组成,入口处陈列着历史和博物学之神的雕像,馆内展出捷克历史文物,涉及考古学、人类学等,博物馆内部由大理石装饰而成,墙壁上悬挂着各种历史壁画,很具特色。博物馆二楼的一个大厅,有很多展示传统手艺的摊点。穿过走廊就可以看到波西米亚水晶的展馆,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矿石。

  市民会馆

  市民会馆(Obecní dům)是布拉格的音乐厅和地标建筑,在捷克共和国的建筑和政治史上都是一座重要建筑。它座落在旧城与新城之间的共和国广场(Náměstí Republiky)。

  1900年前后,市政府为兴建这座建筑举行了两次建筑设计竞赛,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后来工程交给建筑师奥斯瓦尔德(Osvald Polívka)和安东尼巴尔沙内克(Antonín Balšánek)。1905年开始动工,并于1912年启用。这座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是那个时代捷克民族主义的结晶体,由顶级捷克艺术家进行装饰。正立面入口上方是大型陶瓷半圆马赛克,“向布拉格致意”是卡雷尔Špillar的作品。两旁是拉吉斯拉夫沙劳恩的寓言雕塑,而装饰工作则是约瑟夫马扎特卡等人的作品。内部有阿尔丰斯•慕夏和马克斯•什瓦宾斯基等名家的壁画,全都是民族主义的主题。

  市民会馆内的主要空间是用于举办音乐会的斯美塔那音乐厅,得名于斯美塔那。在1918年10月28日,斯美塔那音乐厅是捷克斯洛伐克宣布独立的地点。

  老城广场

  老城广场(Old Town Square)是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老城区的一个古老的广场。布拉格的老城广场位于瓦茨拉夫广场和查理大桥之间,在夏季经常挤满了游客。周边建筑的风格多种多样,包括哥特式的泰恩教堂、巴洛克风格的圣尼古拉教堂。

  老城广场是被布拉格狭窄的街道所困扰的游客们的一个绿洲,游客们可以在广场上的许多教堂中,发现老市政厅外墙上著名的天文钟,而旧市政厅的塔楼则可供用来观看老城全景。广场的中心竖立着胡斯雕像,这位捷克宗教改革领袖因为信仰而在康斯坦茨受火刑。雕像立于1915年7月6日,胡斯逝世500周年之际。老城广场不仅是一个受欢迎的聚会场所,还用来举行新年庆典、假日市场(圣诞节和复活节)以及抗议活动。有时,冰球和足球比赛会在大屏幕上展示,吸引来大批的球迷。

  圣维特主教座堂

  圣维特主教座堂(Saint Vitus' Cathedral)是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的一座天主教堂,罗马天主教布拉格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全名是圣维特、圣温塞斯拉斯和圣阿达尔贝特主教座堂。教堂位于布拉格城堡内,是哥特式建筑的精彩范例,其中有许多波希米亚国王的坟墓。

  圣维特主教座堂的几个参观重点包括20世纪的彩色玻璃窗、圣约翰之墓和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走进教堂入口,左侧色彩鲜丽的彩色玻璃是布拉格著名画家穆哈的作品;圣约翰墓位于圣坛后面,用纯银装饰,非常华丽(圣约翰,1736年反宗教改革者)。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位于圣约翰墓之后,金碧辉煌,以金色为主色调,比纯银的圣约翰墓更加奢华,壁画和圣礼尖塔均有金彩装饰,相当具有艺术价值。从外观来看,哥德式的圣维塔大教堂有许多经典建筑特色,例如大门上的拱柱和飞扶壁,都装饰的相当华丽。圣维特主教座堂对于后期哥特式风格在中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摩拉维亚博物馆

  布尔诺曾为摩拉维亚王国首都数百年,自然保存了许多摩拉维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这些文物目前存放于布尔诺的摩拉维亚博物馆(Moravské Zemské Muzeum)中。摩拉维亚博物馆是捷克第二大博物馆、同时也是第二大最古老的博物馆,建立于1817年7月。

  摩拉维亚博物馆目前有六百多万件文化科学类的藏品,博物馆完整而有系统地展现所有摩拉维亚地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特别着重于史前和中古时期,矿石遗迹、生活工具、建筑房舍的演进等都非常详细,虽然都以捷克文呈现,参观者仍可在标本模型的辅助下有概括的认识和了解。

  史皮尔柏城堡

  史皮尔柏城堡(Špilberk Castle)是一座位于捷克南摩拉维亚州布尔诺(Brno)附近山坡上的古城堡,由Přemyslid kings建于13世纪上半叶。这里向来为国王的住所,更扮演了重要的防御角色,18世纪被改建为军事要塞和监狱,囚禁了许多不同国家反奥匈帝国的囚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被占领此地的纳粹作为监狱之用,目前已设立博物馆开放给民众参观,却经常散发一股阴森凄凉之气氛。参观完监狱博物馆,沿着山波缓步上行,绕一圈后可以抵达城堡上层的另一个博物馆——布尔诺市政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有3个主要展区:文艺复兴迄今艺术展、布尔诺历史回顾展与布尔诺建筑演进。史皮尔柏城堡居高临下,青葱绿地十分幽静,在此漫步远眺布尔诺街道,别有宁谧轻松的感受。

  摩拉维亚喀斯特

  摩拉维亚喀斯特(Moravian Karst)位于布尔诺(Brno)以北20公里处,以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的钟乳石洞闻名,是捷克相当重要的天然资产。这里珍贵钟乳石的形成是百万年来酸性雨水一点一滴侵蚀石灰石而成,钟乳石区包括大小石灰岩洞约1100个,各种钟乳石以多种形貌呈现如石笋、石柱、蜂巢、峡谷等,让人大开眼界。

  摩拉维亚喀斯特目前对外开放的仅有4个较大的洞穴。最大也最多人参观的钟乳石洞是Punkva Caves,因为深达138米公尺的Macocha深渊就在这里,吸引无数游客造访,参观行程中还包括一段地底河流渡船之旅,最后结束于Macocha深渊的底部。另一个比较小的石洞Balcarka Cave,或是直接从Blansko搭乘公车前往,Balcarka Cave是这些岩洞中较小的一个,50分钟的导览行程中可以见识各种钟乳石地形的奥妙,700公尺长的行程蜿蜒曲折,深入地中,解说员会用手电筒和辅助灯光详加介绍,包括已有百千年历史的史前遗迹。除此之外,还有2个钟乳石洞可以参观:Kateřinská Cave和Sloupsko-šošůvské Cave。

  特热比奇犹太社区及圣普罗科皮乌斯大教堂

  圣普罗科皮乌斯大教堂位于中世纪的堡垒赫萨城的脚下,建筑的核心部分包括3个10世纪的有中间广场的长方形会堂。历史上圣普罗科皮乌斯大教堂若干次被重修。在最近的研究工作中,在墙上18世纪的画下,又发现了12世纪壁画,一批有价值的文物收藏在此教堂中。

  特热比奇犹太人将自己的尸体埋葬在离城墙不远的修道院附近,这一墓地没有在战争中被毁,共有11000被埋葬在这里。这块墓地有3000个墓穴,每一个墓穴都代表着犹太人墓穴设计发展,他们深信坟墓不能随便移动。在大门的旁边是修建于1903年的葬礼大厅,它的内部装修到现在还完好无缺。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墓入口处两个石头的箱子,他们墓碑上的墓志铭多用德语书写并且很少有装饰。犹太人经常会来祭奠,他们会带来家乡的石头,把它们放在坟墓以示尊敬。

  这里的犹太区、古老的犹太墓地和圣普罗皮乌斯大教堂表明,从中世纪到20世纪犹太教与基督教文化一直共生共存。犹太区是这一社区生活各个方面的显著证明。作为13世纪早期修道院的一部分,圣普罗科皮乌斯教堂是西欧建筑传统影响这一地区的一个典型例子。

  布尔诺的图根哈特别墅

  布尔诺的图根哈特别墅是建筑师密斯•范•德•罗厄(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是20世纪20年代欧洲兴起的建筑近代运动国际风格的杰出典范,其独特的价值体现在创新空间和美学理念的应用上,这些理念旨在利用现代工业生产带来的机会,以满足新生活方式的需要。

  别墅的建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独特的技术创新,比如两扇窗户设置于地面,独特的加热装置和空气流通系统都是创作中的新鲜事物。这一建筑另一重要的部分就是室内装饰,毫不夸张的说,设计师在室内装饰方面投入的精力并不比在房屋结构设计方面投入的少。如果没有密斯•范•德•罗厄提议的家具的装饰,这一别墅的设计意义就逊色了一半,家具的订购和摆设给他们自己留下了有限的变动空间。

  别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房间内部使用的材料是玻璃、擦亮的石头、贵重的木材和镀铬的钢铁。大多数家具都是特地为别墅设置的,他们的原料也倾向于房间内部的材料用品。最近,这别墅被转让给布尔诺城市的博物馆管理,现在面对公众开放。

  利托米什尔城堡

  利托米什尔城堡承袭了文艺复兴时期拱廊式城堡的建筑风格,这种最早成形于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在16世纪的中欧被广泛采纳并得以充分发展。其图案和装潢,包括18世纪增添的鼎盛巴洛克式晚期的装饰物,都堪称极品,这座拱廊风貌的贵族宅邸及其附属建筑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利托米什尔城堡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一般将该城堡归于文艺复兴时期城堡中所谓的“摩拉维亚”类型。它那粗犷的刻画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刻画都是由70年代捷克共和国一流的油画家瓦茨拉夫•博斯蒂克和雕刻家奥布拉姆•朱贝克制作的。在城堡里,有一个异常别致的能够容纳150个观众的小剧院。在80年代,该城堡是拍摄米洛什•福曼的影片《阿马德乌斯》的一个拍摄点。在1994年,中欧七国首脑的谈判就发生在城堡这儿;一年后,西班牙皇家夫妇还参观了该城堡。

  总之,利托米什尔城堡的存在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充分展现了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拱廊式建筑风格,而且,在随后的发展中,深深的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如今,该城堡被完好无缺的保留下来,代表了一种最初建立于意大利、后又经过捷克共和国改建的一种演化的建筑形式。

  霍拉索维采古村保护区

  霍拉索维采是19世纪南波希米亚乡村环境得到遗存下来的独特的典范,同时,它也是人类最初创造的建筑成形艺术的见证。所谓的民间或乡村巴洛克式的艺术和建筑风格推动了霍拉索维采具有与众不同的氛围。作为一种在乡村建造起来的乡村建筑,它集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和古典建筑风格于一体。

  尽管人们不能用最华丽的词汇来描述霍拉索维采山墙的豪华壮观,也不能描绘其丰富多彩的装饰,但是以其简洁、单一,霍拉索维采在整个南波希米亚的乡村巴洛克式建筑中展现了自身最独特的魅力。霍拉索维采是一个乡村家园,它拥有众多独特的、装饰豪华的山墙,这在整个南波希米亚都是无与伦比的。那些周围由蔬菜、动物和仅供观赏的植物点缀着的房屋住宅和农场建筑物在整体上给人留下至深的印象。优美的线条,加上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装饰物,使这个乡村巴洛克式的建筑愈加焕发其独特的风采。建筑物的轮廓,看上去就象是呈柔和圆形的南波希米亚风景区的复制品,房屋建筑物的山形墙与周围低矮的山丘有机的结合为一体,而大自然中的许多精华也以不同的风格出现在山形墙上,有的还出现于窗子之间,点缀着大门及其入口处。

  德尼采和瓦尔季采的文化景观

  莱德尼采和瓦尔季采文化景观位于捷克共和国境内,占地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是国内唯一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国家公园。公园还独树一帜,将自然风景与人类的参与活动完美的组合,从而人类的最大梦想——将地球变成伊甸园,在这里得到了极为完美的实现。

  17至20世纪期间,列支敦士登的统治者们将其南摩拉维亚(southern Moravia)的领地建成了引人注目的风景区。莱德尼采—瓦尔季采的建筑城堡式巴洛克式、古哥特式以及新哥特式等多种风格的美妙结合,并融入了带有当时风靡英国的浪漫主义景观建筑风格的乡村景观。

  德尼采和瓦尔季采不仅是两个自然中心,还是主要的居民点。富饶辽阔的农牧场风景在数世纪以来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结构模式,具有笔直的、绿树成荫的大路。这种风格模式最初是收东方和欧洲中世纪古典的建筑风格的影响,这是一种独特的自然风景公园,零星的点缀着若隐若现的房屋建筑物。主要来自于北美的奇异的树木和灌木丛具有着重要作用,因为人们在莱德尼采和瓦尔季采便可以一睹“印度夏日”之绚丽风采。

  克鲁姆洛夫历史中心

  克鲁姆洛夫位于波希米亚南部的舒马瓦山岳和布兰斯基森林之间,它地处穿越伏尔塔瓦河的中世纪东西向的道路上。城市依据蜿蜒的河流在两岸发展,而且布局安排得十分紧密,它建于公元13世纪,具有政治、贸易和宗教功能。

  克鲁姆洛夫历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Český Krumlov)位于瓦尔塔瓦河畔,整个城镇围绕着一个13世纪建造的带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以及巴洛克式风格的城堡展开。小城幸运地在五个多世纪以来平安地发展,因此它的建筑遗风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而成为欧洲中部中世纪古城的一个杰出典范。城堡具有高耸的塔楼,15世纪的圣维提斯教堂在建筑景观中处于优势地位。自由民的寓所的整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外貌,在河流两岸排成一排,这些房屋沿着宗教机构组成城市的都市元素,在晚期的哥特艺术和文艺复兴风格与巴洛克风格元素相融合形成协调和丰富的整体。

  克罗麦里兹花园和城堡

  克罗麦里兹花园和城堡为欧洲的巴洛克式王族宅邸及其配套花园,它是一个保存得完好无缺的稀世典范,原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城堡,建在前主教奥洛穆茨居住的地方,该建筑是根据两位维也纳建筑师的设计,于1686年-1698年建立的。

  在城堡围墙外,还建有巴洛克风格的克韦特纳•扎赫拉达花园,意大利和本地的主教都对它的景观作了美化。通往古花坛、自然迷宫、灌木树丛的装饰小道和古喷泉的路径纵横交错;在花园的中部,还建有一个八角的中央大厅,并有油画和雕刻品的点缀;花园的尽头是一个有着成行雕像的柱廊。克罗麦里兹花园和城堡以其历史性内涵、画廊、图书馆、接待大厅、-大厅、诸侯大厅以及两个花园一起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整体文化遗产,于1998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圣约翰•内波穆克朝圣教堂

  在离摩拉维亚的萨扎瓦河畔不远的泽莱纳上,坐落着以圣约翰•内波穆克的英名命名的朝圣教堂。它建于18世纪初,被设计为星型式样,是建筑巨匠扬•布拉泽伊•圣蒂尼大师的举世之作,是新哥特式与巴洛克式相结合的独创。

  该教堂建筑始建于1719年,1722年完工,教堂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巴洛克-哥特式的建筑。它的平面构成了一个十边形的圆:五个椭圆形的小礼拜堂和五个三角形的小礼拜堂在平面图中交替在教堂四周围成一圈;之所以选择“五”这个数字,是因为传说约翰•内波穆克死去后的圣体上出现了五颗星的缘故。礼拜堂的外景是典型的歌德风格,教堂周围建有十个小礼拜堂,它们属于这个十边形大教堂的一部分。教堂东面的主神坛是一个很高的拱廊,它的顶部可触及三层画廊的天花板;主神坛上方五个天使的雕塑和四个福音使者的雕塑是约翰•帕维尔•切基保尔的作品,他是来自于赫鲁迪姆的雕刻家,在1725年-1784年间完成了这些作品。内波穆克圣约翰朝圣教堂于1994年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推荐阅读:

  欧洲旅游签证办理材料一览

  去欧洲旅游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捷克旅游值得一去的景点大全(一)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捷克旅游值得一去的景点大全(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芬兰留学衣食住行分享

芬兰衣食住行

意大利留学真实生活体验分享

留学真实体验

澳洲留学住宿方式及费用详解

澳洲住宿费用

意大利留学生真实的生活介绍

留学意大利生活

西班牙留学主要住宿方式盘点

西班牙住宿盘点

去德国留学有哪些美食值得尝试

德国留学

泰国留学美食攻略 去泰国读书有哪些东西值得尝试

泰国留学美食

留学澳洲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生活细节

澳洲溜学

去英国留学的衣食住行

英国衣食住行

去德国留学有哪些必吃的美食

德国留学美食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捷克是欧洲著名的饿旅游国家,每年前往捷克旅游的国外游客非常多。那么究竟捷克都有哪些著名的景点呢?下面出国留学网小编就简单的给各位介绍一下,来看看吧。

  布拉格动物园

  布拉格动物园于1931年开始对外开放,其主要使命是“推进生物研究、保护野生动物和教育公众”。公园占地面积为45公顷,拥有4400只、670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动物。该园对挽救普氏野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物种繁殖地。2007年福布斯旅行者杂志将布拉格动物园列为世界上最好的动物园之一。

  布拉格动物园里头分为好几个展览馆与园区,步行一整天下来才可很勉强参观完。动物园于2004年年底增开了全新及绝无仅有的印尼原始森林馆,此馆占面积为2200平方米,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热带的东南亚,并且又典型的动物如猩猩,还有全世界珍惜罕见的科摩多巨蜥。附近的非洲全景馆也十分吸引人。2009年4月间一个新的展览区称为“儿童动物园”开幕,小孩在这里可以找到包括山羊、绵羊、猪、迷你马、兔、鸡、鸭和鹅等等家禽动物。

  从十月到三月,如果天气好的话,动物园总是很贴心地在星期六日举办饲养特定动物的活动,让孩童亲眼体验动物园工作人员平常如何与这些动物近距离的接触,如企鹅、大猩猩、双峰驼、驼鹿、河马,甚至老虎、陛B狮子、企鹅、鹈鹕及袋鼠,或观看训练海狗和大象泡澡等等。

  自由广场

  自由广场(Náměstí Svobody)旧名为下市场(Dolní trh)、大广场(Grosser Platz,Velké náměstí),是布尔诺最重要的广场。它坐落在布尔诺旧城的中心,大致呈三角形。

  自由广场被认为是城市假想的中心,它首次被提到是在13世纪,称为Forum Inferius,捷克语译为Dolní rynek。在中世纪,富裕的市民和贵族在此建立住宅,增加了广场的重要性。在1679年建起的鼠疫柱,很快成为广场一带的主宰。在1869年圣尼古拉教堂被摧毁,1945年轰炸后最后的遗迹消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场进行大规模重建,许多房屋被拆毁,重建为文艺复兴风格。在1901年,摩拉维亚广场-火车总站的电车轨道穿过广场,数年后又添加孟德尔广场-自由广场和自由广场-Selská线路。2006年重建了广场,将其改为步行区。

  现在,自由广场不仅是布尔诺的主要繁华区,周围有许多商店、咖啡店和餐厅,也是观光客三三两两聚集谈天的地点,展现了其无限的活力。

  瓦茨拉夫广场

  瓦茨拉夫广场(捷克语:Václavské náměstí)是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的主要广场之一,布拉格新城的商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在此曾经发生过许多历史事件,这也是-、庆典和其他公共-的传统地点。这个广场得名于波希米亚的主保圣人圣瓦茨拉夫。

  瓦茨拉夫广场原名马市广场(捷克语:Koňský trh),在中世纪,此处曾是马匹市场,1848年由于Karel Havlíček Borovský的提议而更名为圣瓦茨拉夫广场(Svatováclavské náměstí)。瓦茨拉夫广场不太像一个广场,而是更像一条大道,其形状是一个极为狭长的长方形,长750米,宽只有60米,总面积45000平方米,呈西北–东南走向。广场的东南方地势较高,末端是雄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捷克国家博物馆;其西北端则延伸到新城与旧城的边界。

  瓦茨拉夫广场上集中了旅馆、写字楼、零售商店、货币兑换摊位和快餐店。让当地人和政府感到尴尬的是,在晚上这里也是失足妇女拉客的重要地点。广场周边有许多-夜总会,使得布拉格成为单身汉聚会的热门地点。

  圣乔治教堂

  圣乔治教堂(St. George's Basilica, Prague)是布拉格城堡内最古老的教堂。由波希米亚大公弗拉迪斯拉夫一世创建于920年,973年增建了本笃会的圣乔治修女院。在1142年的一场大火后重建,其巴洛克正面修建于17世纪后期。哥特式的Ludmila小教堂内安葬着这位-,弗拉迪斯拉夫和博莱斯瓦夫二世也安葬在内。

  圣乔治教堂位于圣维塔大教堂后面,经过多次扩建和修复,仍保留着教堂的基石和两个尖塔。这里现在作为布拉格国家美术馆的一部分,收藏了19世纪的波西米亚艺术品;同时也作为布拉格的音乐厅使用。在布拉格乘22路有轨电车到Prazsky hrad站下,也可乘A线(绿线)地铁在Malostranska或Hradcanska站下,通过查理大桥,沿着石阶向上,经过圣维特大教堂,即可看到圣乔治教堂。

  布拉格国家博物馆

  布拉格国家博物馆(捷克语:Národní muzeum)是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座公共博物馆,建立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的1818年4月15日。布拉格国家博物馆是一座新文艺复兴式建筑,位于瓦茨拉夫广场顶端,由捷克著名新文艺复兴建筑师 Josef Schulz 建于1885 - 1891年,此前临时借用几座贵族的府邸。

  1945年这座建筑受到炸弹轰炸,但藏品已被转移,未受破坏。1947年重新开放。1968年苏军武器使博物馆立面严重受损,砂岩石柱被枪击形成许多弹坑,一些雕像也受到损坏。1970-1972年进行了修复,但是损坏仍能看出,因为修补弹坑用的是另一种砂岩。

  布拉格国家博物馆由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图书馆等组成,入口处陈列着历史和博物学之神的雕像,馆内展出捷克历史文物,涉及考古学、人类学等,博物馆内部由大理石装饰而成,墙壁上悬挂着各种历史壁画,很具特色。博物馆二楼的一个大厅,有很多展示传统手艺的摊点。穿过走廊就可以看到波西米亚水晶的展馆,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矿石。

  市民会馆

  市民会馆(Obecní dům)是布拉格的音乐厅和地标建筑,在捷克共和国的建筑和政治史上都是一座重要建筑。它座落在旧城与新城之间的共和国广场(Náměstí Republiky)。

  1900年前后,市政府为兴建这座建筑举行了两次建筑设计竞赛,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后来工程交给建筑师奥斯瓦尔德(Osvald Polívka)和安东尼巴尔沙内克(Antonín Balšánek)。1905年开始动工,并于1912年启用。这座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是那个时代捷克民族主义的结晶体,由顶级捷克艺术家进行装饰。正立面入口上方是大型陶瓷半圆马赛克,“向布拉格致意”是卡雷尔Špillar的作品。两旁是拉吉斯拉夫沙劳恩的寓言雕塑,而装饰工作则是约瑟夫马扎特卡等人的作品。内部有阿尔丰斯•慕夏和马克斯•什瓦宾斯基等名家的壁画,全都是民族主义的主题。

  市民会馆内的主要空间是用于举办音乐会的斯美塔那音乐厅,得名于斯美塔那。在1918年10月28日,斯美塔那音乐厅是捷克斯洛伐克宣布独立的地点。

  老城广场

  老城广场(Old Town Square)是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老城区的一个古老的广场。布拉格的老城广场位于瓦茨拉夫广场和查理大桥之间,在夏季经常挤满了游客。周边建筑的风格多种多样,包括哥特式的泰恩教堂、巴洛克风格的圣尼古拉教堂。

  老城广场是被布拉格狭窄的街道所困扰的游客们的一个绿洲,游客们可以在广场上的许多教堂中,发现老市政厅外墙上著名的天文钟,而旧市政厅的塔楼则可供用来观看老城全景。广场的中心竖立着胡斯雕像,这位捷克宗教改革领袖因为信仰而在康斯坦茨受火刑。雕像立于1915年7月6日,胡斯逝世500周年之际。老城广场不仅是一个受欢迎的聚会场所,还用来举行新年庆典、假日市场(圣诞节和复活节)以及抗议活动。有时,冰球和足球比赛会在大屏幕上展示,吸引来大批的球迷。

  圣维特主教座堂

  圣维特主教座堂(Saint Vitus' Cathedral)是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的一座天主教堂,罗马天主教布拉格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全名是圣维特、圣温塞斯拉斯和圣阿达尔贝特主教座堂。教堂位于布拉格城堡内,是哥特式建筑的精彩范例,其中有许多波希米亚国王的坟墓。

  圣维特主教座堂的几个参观重点包括20世纪的彩色玻璃窗、圣约翰之墓和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走进教堂入口,左侧色彩鲜丽的彩色玻璃是布拉格著名画家穆哈的作品;圣约翰墓位于圣坛后面,用纯银装饰,非常华丽(圣约翰,1736年反宗教改革者)。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位于圣约翰墓之后,金碧辉煌,以金色为主色调,比纯银的圣约翰墓更加奢华,壁画和圣礼尖塔均有金彩装饰,相当具有艺术价值。从外观来看,哥德式的圣维塔大教堂有许多经典建筑特色,例如大门上的拱柱和飞扶壁,都装饰的相当华丽。圣维特主教座堂对于后期哥特式风格在中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摩拉维亚博物馆

  布尔诺曾为摩拉维亚王国首都数百年,自然保存了许多摩拉维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这些文物目前存放于布尔诺的摩拉维亚博物馆(Moravské Zemské Muzeum)中。摩拉维亚博物馆是捷克第二大博物馆、同时也是第二大最古老的博物馆,建立于1817年7月。

  摩拉维亚博物馆目前有六百多万件文化科学类的藏品,博物馆完整而有系统地展现所有摩拉维亚地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特别着重于史前和中古时期,矿石遗迹、生活工具、建筑房舍的演进等都非常详细,虽然都以捷克文呈现,参观者仍可在标本模型的辅助下有概括的认识和了解。

  史皮尔柏城堡

  史皮尔柏城堡(Špilberk Castle)是一座位于捷克南摩拉维亚州布尔诺(Brno)附近山坡上的古城堡,由Přemyslid kings建于13世纪上半叶。这里向来为国王的住所,更扮演了重要的防御角色,18世纪被改建为军事要塞和监狱,囚禁了许多不同国家反奥匈帝国的囚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被占领此地的纳粹作为监狱之用,目前已设立博物馆开放给民众参观,却经常散发一股阴森凄凉之气氛。参观完监狱博物馆,沿着山波缓步上行,绕一圈后可以抵达城堡上层的另一个博物馆——布尔诺市政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有3个主要展区:文艺复兴迄今艺术展、布尔诺历史回顾展与布尔诺建筑演进。史皮尔柏城堡居高临下,青葱绿地十分幽静,在此漫步远眺布尔诺街道,别有宁谧轻松的感受。

  摩拉维亚喀斯特

  摩拉维亚喀斯特(Moravian Karst)位于布尔诺(Brno)以北20公里处,以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的钟乳石洞闻名,是捷克相当重要的天然资产。这里珍贵钟乳石的形成是百万年来酸性雨水一点一滴侵蚀石灰石而成,钟乳石区包括大小石灰岩洞约1100个,各种钟乳石以多种形貌呈现如石笋、石柱、蜂巢、峡谷等,让人大开眼界。

  摩拉维亚喀斯特目前对外开放的仅有4个较大的洞穴。最大也最多人参观的钟乳石洞是Punkva Caves,因为深达138米公尺的Macocha深渊就在这里,吸引无数游客造访,参观行程中还包括一段地底河流渡船之旅,最后结束于Macocha深渊的底部。另一个比较小的石洞Balcarka Cave,或是直接从Blansko搭乘公车前往,Balcarka Cave是这些岩洞中较小的一个,50分钟的导览行程中可以见识各种钟乳石地形的奥妙,700公尺长的行程蜿蜒曲折,深入地中,解说员会用手电筒和辅助灯光详加介绍,包括已有百千年历史的史前遗迹。除此之外,还有2个钟乳石洞可以参观:Kateřinská Cave和Sloupsko-šošůvské Cave。

  特热比奇犹太社区及圣普罗科皮乌斯大教堂

  圣普罗科皮乌斯大教堂位于中世纪的堡垒赫萨城的脚下,建筑的核心部分包括3个10世纪的有中间广场的长方形会堂。历史上圣普罗科皮乌斯大教堂若干次被重修。在最近的研究工作中,在墙上18世纪的画下,又发现了12世纪壁画,一批有价值的文物收藏在此教堂中。

  特热比奇犹太人将自己的尸体埋葬在离城墙不远的修道院附近,这一墓地没有在战争中被毁,共有11000被埋葬在这里。这块墓地有3000个墓穴,每一个墓穴都代表着犹太人墓穴设计发展,他们深信坟墓不能随便移动。在大门的旁边是修建于1903年的葬礼大厅,它的内部装修到现在还完好无缺。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墓入口处两个石头的箱子,他们墓碑上的墓志铭多用德语书写并且很少有装饰。犹太人经常会来祭奠,他们会带来家乡的石头,把它们放在坟墓以示尊敬。

  这里的犹太区、古老的犹太墓地和圣普罗皮乌斯大教堂表明,从中世纪到20世纪犹太教与基督教文化一直共生共存。犹太区是这一社区生活各个方面的显著证明。作为13世纪早期修道院的一部分,圣普罗科皮乌斯教堂是西欧建筑传统影响这一地区的一个典型例子。

  布尔诺的图根哈特别墅

  布尔诺的图根哈特别墅是建筑师密斯•范•德•罗厄(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是20世纪20年代欧洲兴起的建筑近代运动国际风格的杰出典范,其独特的价值体现在创新空间和美学理念的应用上,这些理念旨在利用现代工业生产带来的机会,以满足新生活方式的需要。

  别墅的建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独特的技术创新,比如两扇窗户设置于地面,独特的加热装置和空气流通系统都是创作中的新鲜事物。这一建筑另一重要的部分就是室内装饰,毫不夸张的说,设计师在室内装饰方面投入的精力并不比在房屋结构设计方面投入的少。如果没有密斯•范•德•罗厄提议的家具的装饰,这一别墅的设计意义就逊色了一半,家具的订购和摆设给他们自己留下了有限的变动空间。

  别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房间内部使用的材料是玻璃、擦亮的石头、贵重的木材和镀铬的钢铁。大多数家具都是特地为别墅设置的,他们的原料也倾向于房间内部的材料用品。最近,这别墅被转让给布尔诺城市的博物馆管理,现在面对公众开放。

  利托米什尔城堡

  利托米什尔城堡承袭了文艺复兴时期拱廊式城堡的建筑风格,这种最早成形于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在16世纪的中欧被广泛采纳并得以充分发展。其图案和装潢,包括18世纪增添的鼎盛巴洛克式晚期的装饰物,都堪称极品,这座拱廊风貌的贵族宅邸及其附属建筑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利托米什尔城堡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一般将该城堡归于文艺复兴时期城堡中所谓的“摩拉维亚”类型。它那粗犷的刻画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刻画都是由70年代捷克共和国一流的油画家瓦茨拉夫•博斯蒂克和雕刻家奥布拉姆•朱贝克制作的。在城堡里,有一个异常别致的能够容纳150个观众的小剧院。在80年代,该城堡是拍摄米洛什•福曼的影片《阿马德乌斯》的一个拍摄点。在1994年,中欧七国首脑的谈判就发生在城堡这儿;一年后,西班牙皇家夫妇还参观了该城堡。

  总之,利托米什尔城堡的存在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充分展现了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拱廊式建筑风格,而且,在随后的发展中,深深的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如今,该城堡被完好无缺的保留下来,代表了一种最初建立于意大利、后又经过捷克共和国改建的一种演化的建筑形式。

  霍拉索维采古村保护区

  霍拉索维采是19世纪南波希米亚乡村环境得到遗存下来的独特的典范,同时,它也是人类最初创造的建筑成形艺术的见证。所谓的民间或乡村巴洛克式的艺术和建筑风格推动了霍拉索维采具有与众不同的氛围。作为一种在乡村建造起来的乡村建筑,它集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和古典建筑风格于一体。

  尽管人们不能用最华丽的词汇来描述霍拉索维采山墙的豪华壮观,也不能描绘其丰富多彩的装饰,但是以其简洁、单一,霍拉索维采在整个南波希米亚的乡村巴洛克式建筑中展现了自身最独特的魅力。霍拉索维采是一个乡村家园,它拥有众多独特的、装饰豪华的山墙,这在整个南波希米亚都是无与伦比的。那些周围由蔬菜、动物和仅供观赏的植物点缀着的房屋住宅和农场建筑物在整体上给人留下至深的印象。优美的线条,加上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装饰物,使这个乡村巴洛克式的建筑愈加焕发其独特的风采。建筑物的轮廓,看上去就象是呈柔和圆形的南波希米亚风景区的复制品,房屋建筑物的山形墙与周围低矮的山丘有机的结合为一体,而大自然中的许多精华也以不同的风格出现在山形墙上,有的还出现于窗子之间,点缀着大门及其入口处。

  德尼采和瓦尔季采的文化景观

  莱德尼采和瓦尔季采文化景观位于捷克共和国境内,占地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是国内唯一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国家公园。公园还独树一帜,将自然风景与人类的参与活动完美的组合,从而人类的最大梦想——将地球变成伊甸园,在这里得到了极为完美的实现。

  17至20世纪期间,列支敦士登的统治者们将其南摩拉维亚(southern Moravia)的领地建成了引人注目的风景区。莱德尼采—瓦尔季采的建筑城堡式巴洛克式、古哥特式以及新哥特式等多种风格的美妙结合,并融入了带有当时风靡英国的浪漫主义景观建筑风格的乡村景观。

  德尼采和瓦尔季采不仅是两个自然中心,还是主要的居民点。富饶辽阔的农牧场风景在数世纪以来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结构模式,具有笔直的、绿树成荫的大路。这种风格模式最初是收东方和欧洲中世纪古典的建筑风格的影响,这是一种独特的自然风景公园,零星的点缀着若隐若现的房屋建筑物。主要来自于北美的奇异的树木和灌木丛具有着重要作用,因为人们在莱德尼采和瓦尔季采便可以一睹“印度夏日”之绚丽风采。

  克鲁姆洛夫历史中心

  克鲁姆洛夫位于波希米亚南部的舒马瓦山岳和布兰斯基森林之间,它地处穿越伏尔塔瓦河的中世纪东西向的道路上。城市依据蜿蜒的河流在两岸发展,而且布局安排得十分紧密,它建于公元13世纪,具有政治、贸易和宗教功能。

  克鲁姆洛夫历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Český Krumlov)位于瓦尔塔瓦河畔,整个城镇围绕着一个13世纪建造的带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以及巴洛克式风格的城堡展开。小城幸运地在五个多世纪以来平安地发展,因此它的建筑遗风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而成为欧洲中部中世纪古城的一个杰出典范。城堡具有高耸的塔楼,15世纪的圣维提斯教堂在建筑景观中处于优势地位。自由民的寓所的整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外貌,在河流两岸排成一排,这些房屋沿着宗教机构组成城市的都市元素,在晚期的哥特艺术和文艺复兴风格与巴洛克风格元素相融合形成协调和丰富的整体。

  克罗麦里兹花园和城堡

  克罗麦里兹花园和城堡为欧洲的巴洛克式王族宅邸及其配套花园,它是一个保存得完好无缺的稀世典范,原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城堡,建在前主教奥洛穆茨居住的地方,该建筑是根据两位维也纳建筑师的设计,于1686年-1698年建立的。

  在城堡围墙外,还建有巴洛克风格的克韦特纳•扎赫拉达花园,意大利和本地的主教都对它的景观作了美化。通往古花坛、自然迷宫、灌木树丛的装饰小道和古喷泉的路径纵横交错;在花园的中部,还建有一个八角的中央大厅,并有油画和雕刻品的点缀;花园的尽头是一个有着成行雕像的柱廊。克罗麦里兹花园和城堡以其历史性内涵、画廊、图书馆、接待大厅、-大厅、诸侯大厅以及两个花园一起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整体文化遗产,于1998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圣约翰•内波穆克朝圣教堂

  在离摩拉维亚的萨扎瓦河畔不远的泽莱纳上,坐落着以圣约翰•内波穆克的英名命名的朝圣教堂。它建于18世纪初,被设计为星型式样,是建筑巨匠扬•布拉泽伊•圣蒂尼大师的举世之作,是新哥特式与巴洛克式相结合的独创。

  该教堂建筑始建于1719年,1722年完工,教堂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巴洛克-哥特式的建筑。它的平面构成了一个十边形的圆:五个椭圆形的小礼拜堂和五个三角形的小礼拜堂在平面图中交替在教堂四周围成一圈;之所以选择“五”这个数字,是因为传说约翰•内波穆克死去后的圣体上出现了五颗星的缘故。礼拜堂的外景是典型的歌德风格,教堂周围建有十个小礼拜堂,它们属于这个十边形大教堂的一部分。教堂东面的主神坛是一个很高的拱廊,它的顶部可触及三层画廊的天花板;主神坛上方五个天使的雕塑和四个福音使者的雕塑是约翰•帕维尔•切基保尔的作品,他是来自于赫鲁迪姆的雕刻家,在1725年-1784年间完成了这些作品。内波穆克圣约翰朝圣教堂于1994年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推荐阅读:

  欧洲旅游签证办理材料一览

  去欧洲旅游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捷克旅游值得一去的景点大全(一)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