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出国留学网整理编辑:
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一、自治区(5个)
内蒙古自治区 1947-5-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10-1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3-5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10-25
西藏自治区 1965-9-1
二、自治州(30个)
省份 | 自治州 | 州府 | 主体民族 | 设立日期 |
---|---|---|---|---|
吉林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延吉市 | 朝鲜族 | 1952.9.3 |
湖北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恩施市 | 土家族、苗族 | 1983.8.19 |
湖南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吉首市 | 土家族、苗族 | 1957.9.20 |
四川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马尔康市 | 羌族 | 1953.1.1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康定市 | 藏族 | 1950.11.24 |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西昌市 | 彝族 | 1952.10.1 | |
贵州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凯里市 | 苗族、侗族 | 1956.7.23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都匀市 | 苗族 | 1956.8.8 |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兴义市 | 苗族 | 1982.5.1 | |
云南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楚雄市 | 彝族 | 1958.4.15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蒙自市 | 彝族 | 1957.11.18 |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文山市 | 壮族、苗族 | 1958.4.1 |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景洪市 | 傣族 | 1953.1.24 |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大理市 | 白族 | 1956.11.22 |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芒市 | 景颇族 | 1953.7.24 | |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 | 泸水市 | 傈僳族 | 1954.8.23 |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香格里拉市 | 藏族 | 1957.9.13 | |
甘肃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临夏市 | 回族 | 1956.11.19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合作市 | 藏族 | 1953.9.30 | |
青海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共和县 | 藏族 | 1953.12.6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海晏县 | 藏族 | 1953.12.31 |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德令哈市 | 蒙古族、藏族 | 1954.1.25 |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同仁县 | 藏族 | 1953.12.22 |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玛沁县 | 藏族 | 1954.1.1 |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玉树市 | 藏族 | 1951.12.25 | |
新疆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伊宁市 | 哈萨克族 | 1954.12.27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博乐市 | 蒙古族 | 1954.7.13 |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昌吉市 | 回族 | 1954.7.8 |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库尔勒市 | 蒙古族 | 1954.6.23 |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阿图什市 | 柯尔克孜族 | 1954.7.14 |
1.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省城兰州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02°41'一103°40',北纬34°57'一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总人口198.67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6人。
临夏历史悠久,是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两千年前秦汉王朝就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称导河、河州,是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蕃古道之重镇,享有“河湟雄镇”之美誉,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56年11月,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1994年国家把临夏回族自治州列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
临夏回族自治州共辖五县一市两个自治县,即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康乐县、和政县、广河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共1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自治州首府设在临夏市。
2.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州府合作市海拔2960米,平均气温1.7℃,没有绝对无霜期。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辖七县一市,共99个乡(镇、街道办),664个行政村。州内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总人口68.90 万,其中藏族35.1万,占总人口的51%;农牧业人口58万,占总人口的84.18%。
甘南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民族特色浓郁,风土人情独特,被誉为“中国的小西藏,甘肃的后花园”。境内有丰富的畜牧、旅游、水电、矿产、藏药及山野珍品,是甘南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有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和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桑科草原、黄河首曲、大峪沟、沙滩森林公园等几十处优美的自然景区;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夏河拉卜楞寺、卓尼禅定寺和碌曲郎木寺等121座藏传佛教寺院;有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遗址和甘加八角城等二十多处历史遗址;有香浪节、晒佛节、采花节、花儿会、插箭节等几十种民俗节庆活动,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可开发的特色旅游景点150多处,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正在打造成为全州新型支柱产业。甘南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重要的水源补给区,水能资源得天独厚,黄河、白龙江、洮河、大夏河四条河流及其120多条支流纵横全州,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61.37万千瓦,占全省水能总蕴藏量的21%,可利用量215.86万千瓦,目前仅开发利用18.18%。地下矿藏贮量丰富,现已探明有金、铜、铁、锑、硅石、铅、锌等各种矿产地270处,探明矿种24种,其中14个矿种贮量居全省前五位,黄金产量居全省第一位,矿产潜在经济价值100多亿元。甘南拥有天然亚高山草甸草场408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848万亩,80%的天然草场联片集中,是青藏高原天然草场中自然载畜能力较高、耐放牧性最大的草场,理论载畜量达620万个羊单位。甘南有林地1382万亩,占全省森林资源总面积的30%,森林蓄积量占全省总量的45%,是甘肃省重要的林区之一。林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和药材、山珍野菜等植物资源,开发潜力很大。
3.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巴音郭楞系蒙语,意为富饶的流域。巴州地处新疆东南部,全州行政面积48.27万平方公里,现辖库尔勒市和焉耆、和静、和硕、博湖、尉犁、轮台、若羌、且末八县,首府库尔勒市是新疆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区域中心城市。境内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所属的17个农业团场和4个工程团以及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南疆铁路办事处、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等中央、自治区单位。
巴州位于新疆南北疆的结合部,是进入南疆的门户,具有“承北启南”的特殊地位,新疆境内的7条国道有5条穿越巴州,南疆铁路横贯全境,民航与北京、乌鲁木齐等地通航,库尔勒机场现已正式通航;矿产众多,蕴藏量大。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产有蛭石、石棉、钾盐、煤炭、红柱石、花岗岩、黄金、玉石等54种,其中:蛭石远景储量12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2%,石棉储量6334万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30%。初步探明,罗布泊钾盐矿远景储量5.04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54.7%,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两大钾盐生产基地之一,现正在进行工业开发。红柱石、花岗岩、菱镁矿、石膏、锰、陶瓷粘土的资源储量在新疆居首位,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巴州还是中国四大名玉一昆仑玉的主产地;文化底蕴厚重。巴州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西域36国中有11国在巴州境内,楼兰古国曾盛极一时。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在今轮台县境内设置西域都护府,统辖西域军政事务。公元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归历史文化;水土光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发展现代化规模农业的条件。巴州属暖温带和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非常适宜粮食、棉花、工业番茄、瓜果、甘草、麻黄草等多种作物生长。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被誉为“果中王子”,多次荣获国家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原产地商标。全州有可开垦荒地4300多万亩,其中优质荒地2100多万亩;大小河流50多条、湖泊60多个,其中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水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全州地表水年径流量106亿立方米,地下水总补给量62亿立方米,目前地表水资源利用率不到30%,开发潜力巨大;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种类齐全。全州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有53种,占全国的70.6%、新疆的85.5%,并拥有23项全国之最。草原风光、沙漠胡杨、碧蓝湖泊、巍峨高山、神奇峡谷、文物古迹等景色既具有西部粗旷豪放的雄浑气势,又不乏江南水乡的细腻与恬静。目前,博斯腾湖金沙滩旅游度假区、阿洪口旅游风景区已被评为国家首批3A级旅游区。旅游产业正在成为巴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4.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地理位置东经79°53'-83°53',北纬44°02’-45°23',东西长315公里,南北宽125公里,总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东部与塔城地区相连,南部与伊犁地区相依,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385公里。
博州成立于1954年,辖博乐市、温泉县、精河县、阿拉山口口岸行政管理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及所属11个团场,州政府所在地博乐市。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工兵团奉命进驻精河、博乐两县,1953年建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1954年7月13日,依据蒙古族在博尔塔拉的历史地位和人口状况,成立了专署级的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区,首府设在博乐县城,辖博乐、精河、温泉三县。1955年2月20日,改“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区”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84年始设州、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5年撤销博乐县,成立博乐市。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有35个民族成份,蒙古族是自治民族。全州总人口42.4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3%,超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
5.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
昌吉州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位于北纬43°20'—45°00',东经85°17'—91°32',处在新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率先发展的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区域。
昌吉州成立于1954年,是以回族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全州有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37个民族,总人口150万人,少数民族34.35万人,占22.9%,其中回族13.06万人,占8.71%,维吾尔族5.99万人,占4%,哈萨克族13.04万人,占8.7%,其他民族2.26万人,占1.5%。行政区下辖2市5县,州域内驻有生产建设兵团24个团场及中央、自治区一批企事业单位。
昌吉州从东西北三面环抱乌鲁木齐,州府昌吉市距乌鲁木齐市中心35公里,距国际机场18公里。第二座亚欧大陆桥、312国道、216国道、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乌奎高速公路和亚欧光缆都从州内通过;东北与蒙古国交界,建有乌拉斯台国家一类口岸。 昌吉州气侯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700小时、无霜期155天、降水量200mm、蒸发量2000mm。有天然草场9981万亩,森林575.7万亩,森林覆盖率8.99%。有大小河流57条,年均径流量25.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总量14.5亿立方米。境内野生动物有36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可耕地1057万亩,常年播种450万亩,盛产棉花、小麦、水稻、糖料、油料、酿酒葡萄、菌草等50多种高效优质作物。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硭硝、磷、铁、铬、铜、锌、金、玉石、锑、钨、石灰石、石膏、明矾、石墨、水晶、池盐、石英等50余种,拥有国家第一个200万吨级整装沙漠油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主要景点有天池、硅化木园、恐龙沟、魔鬼城、五彩城、鸣沙山、胡杨林、康家石门子岩画、北庭故城、普氏野马繁育中心、千佛洞等118个,其中天池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依托资源优势,工业上形成了煤电煤化工、石油石化下游产品精深加工、有色金属冶炼、高新技术及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优势第三产业等“六大产业”,农业上形成了粮、棉、制种、制酱番茄、酿酒葡萄、菌草等12个优势产业区、产业群、产业带。
6.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位于祖国的最西部,地处天山南脉、昆仑山北麓和塔里木盆地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上,总面积7.2468万平方公里,90%以上为山区,被称之为“万山之州”。克州西北、西南部分别与中亚、南亚6个国家相邻,与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约1200公里的边境线上有254个通外山口及两个国家一类口岸;东边同西部明珠阿克苏相邻,南面同历史名城喀什相依。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语意为“红色的河水”,柯尔克孜是自治州的主体民族。克州辖阿图什市(州府所在地)和阿克陶、乌恰、阿合奇三县,全州总人口约为47.6万人,少数民族约占93.7%,主要聚居着柯尔克孜、维吾尔、汉、塔吉克、回、乌兹别克等11个民族。
克州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有着深邃的文化积淀。克州的文化是在东方华夏文化母体上形成的同源分流、多元一体的文化。多民族文化并存;且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克州中部是维吾尔文化的摇篮,北部是柯尔克孜文化的沃野,西南部山区是塔吉克文化的发祥之地,各种文化都留下厚重的文化积淀,特别是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作品十分丰富。一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一部浓缩的柯尔克孜族历史,是闻名于世的我国三大民族史诗之一,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在草原上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维吾尔族的《阿凡提的故事》脍炙人口,不断有新的故事在绿洲上传播。柯尔克孜族的古典乐曲《康巴尔汗》及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不仅是柯尔克孜、维吾尔音乐创作的基石,而且是民族音乐的经典与史诗。
7.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成立于1954年11月,管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直属县市,是全国唯一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425万,有哈萨克、汉、维吾尔、回、蒙古、锡伯等4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4.8%。其中州直县(市)面积5.67万平方公里,人口259.6万,少数民族占59.8%。伊犁州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风景如画,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宜农宜牧宜林,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四、七、九、十师和八师的部分团场以及新疆矿冶局、天西林业局、阿山林业局、伊犁师范学院等一批中央、自治区直属单位。
8.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于1958年,地处滇中腹地,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全州辖9县1市103个乡镇,总面积2.9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5%;2006年末,全州总人口26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7.16万,占总人口的33.5%,彝族人口70.63万人,占总人口的27.1%。其州情特点概括为:人类发祥地、彝族风情园、滇川大通道、绿色经济州,有着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美誉。
境内元谋发现的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化石,是亚洲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境内禄丰发现的800万年前的禄丰腊玛古猿化石,1.8亿年前的恐龙化石群和在楚雄万家坝出土的距今2500年的万家坝铜鼓,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铜鼓,等等这些具有唯一性、独占性的世界顶级资源的发现,使楚雄彝族自治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古生物宝库”和人类历史博物馆。
楚雄州是全国重要的彝族聚集区,境内居住有彝、苗、白、回、哈尼、傈僳等26个少数民族,彝族群众与各族同胞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格局,彝族6大方言、12个支系在这里都有分布,拥有古老而丰富的彝文文献古籍,其中:十月太阳历、彝族传统医药、《梅葛》、《查姆》等是彝族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彝族建筑,歌舞、饮食、服饰、节庆等文化绚丽多姿,有彝族火把节、赛装节等40多个民族传统节日。近年来,楚雄州着力实施彝族文化工程建设,《太阳女》为代表的一大批彝族文化精品屡获国家级大奖,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彝人古镇、楚雄福塔、楚雄彝族文化大观园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工程,已成为展示和传承彝族文化的平台,吸引海内外宾客的重要亮点。
9.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西部,是去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东和东北与保山地区龙陵、腾冲两县相邻,南、西和西北与缅甸联邦接壤;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全州东西最大横距12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70公里,总面积11526平方公里。德宏州首府驻潞西市芒市镇,陆地距省会昆明785公里,空距427公里。
德宏州辖2市3县,即潞西、瑞丽市、梁河、盈江、陇川县。辖50个乡镇,364个村(居)委会,3732个村民小组。
德宏州分居住着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30多种少数民族。是全国景颇族、德昂族和阿昌族的主要聚居地。
10.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州于1957年11月,东接文山州,西北与玉溪市为邻,西南接思茅地区,东北部与曲靖市相连,北靠昆明市,南与越南毗邻,国境线长达848公里。全州辖13个县市,即:蒙自、个旧、开远、建水、石屏、弥勒、泸西、屏边、河口、金平、元阳、红河、绿春,国土面积32931平方公里,总人口415万,有汉、哈尼、彝、苗、壮、瑶、回、傣、布依、拉祜10个世居民族。红河州是全国哈尼族、彝族主要聚居地区,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发展居于前列的民族自治州,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前列位置。红河州历史悠久,距今1500多年的腊玛古猿化石就出土于州内的开远市小龙潭。云南的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邮政局、第一个通商口岸、第一家外国银行都在州内的蒙自县诞生。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红河州蒙自县查尼皮村召开。被誉为“滇南邹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是中原文化和边地文化的有机交融,建水文庙素有“北有山东曲阜孔庙,南有建水文庙”之称(位居全国第二)。红河州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哈尼梯田如诗如画,令世人瞩目。哈尼族的“芒鼓舞”、彝族的“烟盒舞”、“阿细跳月”等民族歌舞热情奔放,闻名于世。哈尼族的“十月年”、“长街宴”,彝族的“火把节”,建水“花灯剧”,石屏的“海菜腔”等民风民俗,构成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风情万种的民族文化风景线。
11.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东北和东南与广西百色接壤,南部与越南接界,西南和西北与红河州相邻,北部和西北与曲靖相连。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4.6%,国土面积31456平方公里。
境内文物考古材料证明,今文山州境地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开拓,盘龙河沿岸发现的石磨工具,青铜期时代的斧、锄、矛、叉、凿等与滇文化、夜郎文化有着较强的一致性。公无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成为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1950年1月7日,文山县城解放,滇东南行政专员公署进驻文山县城,3月,改称文山专区专员公署。1950年3月,将河口县划归蒙自专区,6月将马列坡县改称麻栗坡市;1955年10月,麻栗坡市改为麻栗坡县。1958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文山专区专员公署改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
全州东西横距255千米,南北纵距190千米,土地总面积31456平方千米。辖文山、砚山、西畴、马关、麻栗坡、邱北、广南、富宁八县,114个乡(镇),其中民族乡17个。
12.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全州辖11县1市,国土面积29459平方公里,总人口347.48万人,有13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汉族各占人口的一半,其中白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大理的自然风光以“苍洱毓秀”、“风花雪月”闻名遐尔,素有“文献名邦”之美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魅力城市。
大理历史悠久。秦王朝把大理地区正式纳入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版图。西汉元封年间,始建叶榆县。唐宋时期先后建立的“南诏国”、“大理国”地方政权延续了五百多年,大理一度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以来,大理就是滇西之通衢,博南古道、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大理山川秀美。大理极具神韵,自然风光秀丽迷人,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苍山、洱海珠联璧合、互相辉映;剑川石宝山的唐代石窟被誉为“西南敦煌”;佛教圣地鸡足山与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齐名;巍宝山是南诏发祥地,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观宇建筑群为人称道;洱海源头的茈碧湖、温泉闻名中外。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目前,大理建成了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相结合的主体交通网络,热情好客的大理各族人民欢迎您到大理观光、旅游、投资,共谋发展。
13.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和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区。历史上,是西南“茶马古道”的要冲,东部藏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中转站,也是云南省进入西藏的咽喉。全州国土面积23870平方公里,辖香格里拉、德钦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迪庆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全州29个乡镇,188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7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3.56%,藏族人口约占13万多人。
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和香格里拉品牌落户迪庆以来,迪庆依托香格里拉品牌,不断探索和创新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闯出了一条“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
14.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璀璨的绿宝石,国土面积1.9万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紧邻泰国。辖1市2县40个乡镇,10个国有农场,6个中央、省属科研机构。总人口84.8万。世居民族有傣、汉、哈尼、布朗、拉祜、基诺、苗、佤等13种民族,其中傣族占35%,汉族25%。甚他少数民族占40%。
全州地形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
西双版纳处于东亚和南亚季风交汇的低纬度地带,气候高温、多雨、湿润、静风,大部分地区终年无霜,是“没有冬天的热土”,是世界上北回归线附近保存最为完好、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15.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深地带,北邻西藏自治区。因怒江纵贯全境而得名。全州总面积14,703平方公里,辖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有29个乡(镇)、260个村委会,总人口50万。
1954 年8月建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6年改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州地势高峻,怒山、高黎贡山横亘东西,澜沧江、独龙江纵贯南北。河谷地区温和多雨,富水力和林矿资源。农产品有玉米、稻、小麦、荞麦、甘薯、青稞等,并产核桃、生漆、紫胶、茶叶 、油桐和黄连、贝母等药材。矿产有锡、铅、铁、盐、大理石等。有农机、农产品加工及采矿、电力、制盐、制糖等工业。名胜古迹有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兰坪金鸡寺等。
16.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藏族自治州建政于1951年12月,是青海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土地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7.2%。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海拔最高、人均占有面积最大、生态位置最重要的一个自治州,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和中华水塔之美誉。 青藏腹地、咽喉要冲是玉树的区位特征。玉树地处青藏高原中部,北与本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相连,西北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接壤,东与本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互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邻,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昌都、那曲专区交界。214国道、109国道线和青藏铁路穿境而过,与西藏的边界线长达2385.85公里,是进藏的重要通道,也是扼青、滇、川、藏的咽喉要冲。自治州首府结古是历史上唐蕃古道的重镇,也是青海、四川、西藏交界处的民间贸易集散地。目前,这种贸易集散地的作用在藏区日益凸显。
民族单一、宗教氛围浓厚是玉树的人文特征。玉树地广人稀,民族结构单一,农牧业人口比重大。全州现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6县,共10镇、35乡、258个村(牧)委会、1048个社。总人数31.1万人,每平方公里1人多。有藏、汉、回、蒙、满等民族,其中:藏族人口30.4万人,占总人口的97.7%;农牧民人口26.4万人,占总人口的84.9%。绝大多数群众信仰藏传佛教,宗教氛围浓厚,影响深远。全州共有藏传佛教寺院210座(含宗教活动点),噶举、萨迦、格鲁和宁玛四大教派齐全,实有僧侣17000余人。玉树与西藏、四川等藏区互为毗邻,山水相连,渊源深厚。悠久的历史、质朴的民风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
17.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因地处青海湖南岸而得名。总面积4.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00米,年降水量250--450毫米。现辖共和、贵德、贵南、同德、兴海5县,36个乡镇,424个行政村,总人口42.79万人,有藏、汉、回、土、蒙等23个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62.75%。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地区。境内拥有农牧、水电、矿产、旅游、中藏药材五大优势资源。可利用草场面积4487万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67.2%,占全省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0.4%。各类牲畜458.87万头(只),是青海省重要的牧业生产基地之一;耕地面积123.6亩,其中水浇地40.65万亩,占32.9%。黄河贯穿州内5县20个乡镇,境内流程411.3公里,干流水域落差大,跨度窄,水量丰富,是建设大中型水电站的理想之地,总装机容量可达1140万千瓦。全州现已发现各矿种42种,其中已探明资源储量的30种;特别是铜、铅、锌的探明资源储量分别为107.5、16.9、34.9万吨,以金、银为主的贵金属成矿条件好、品位高、储量大,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有草原门户日月山、高原明珠青海湖,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生态、探险、宗教文化、高原避暑等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自治州盛产冬虫夏草、甘草、雪莲、大黄、麻黄草等20余种名贵中藏药以及雪豹、白唇鹿、雪鸡、麝、水獭等野生动物资源,均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18.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
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辖同仁、尖扎、泽库、河南4县,共有21个乡7个镇。全州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原面积2271万亩,耕地面积26.5万亩,存栏牲畜212万头(只)。总人口22.38万人。全州有藏、蒙古、汉、回、土、撒拉、保安等1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1.36%,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65.3%。
黄南位于青海省东南部的九曲黄河第一湾。因地处黄河之南而得名。东北部与海东地区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邻;东南部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碌曲、玛曲三县接壤;西北部与西南部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德、贵南、同德三县以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相接。州府所在地隆务镇距省会西宁市181公里。
19.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
果洛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之间。东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南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西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毗连,北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接壤。总面积7.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大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年均降水量400至700毫米,年均气温为零下4摄氏度,全年无绝对无霜期。现有各类可利用草场约8860万亩,草场以高山草甸植被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71%。有26.7万公顷的原始森林,生长着云杉、松柏等树种。还有适宜种植青稞、豌豆、洋芋、油菜等作物的小块耕地。
20.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东经98°5'-102°41',北纬36°44'-39°5'。东南与西宁市的大通县、海东地区的互助、湟中、湟源县接壤;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毗连;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隔湖相望;东北与甘肃省的天祝、山丹、民乐、永昌、张掖、肃南等市、县毗邻。
辖四县二场(海晏县、刚察县、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青海湖农场、同宝牧场)州政府所在地海晏县——西海镇。
全州总人口27.85万人。是一个藏、蒙古、回、汉、土、撒拉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60%。
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面积约占全州总面积85%,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时数在2440--3140小时。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且集中在7、8月份,雨热同季,无绝对无霜期。
21.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西州域主体为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北靠阿尔金山、祁连山,南依昆仑山。东西长约837公里,南北宽约486公里,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5.17%。州内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000米上下,最高点是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海拔7720米;最低点位于达布逊湖区,海拔2675米。海西历史悠久,1949年9月,青海解放,同年11月,成立都兰县人民政府(驻地察汗乌苏)。辖今海西州全境,隶青海省。1955年12月12日更名为“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为开发建设柴达木盆地,1955年7月30日在格尔木设立了“柴达木工作委员会”,作为青海省人委派出机构,处理开发建设柴达木盆地的日常工作。1963年8月26日撤销“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全部由海西州管理,全政区称“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84年5月,全州的哈萨克族自愿要求,并经中央及国务院同意,全部迁返新疆,1985年5月21日更名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西州现辖三县两市三个行政委员会,分别是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冷湖行政委员会、茫崖行政委员会。东部三县一市基本为农牧区,西部一市三行委为工矿区、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
海西州总人口56万人,有汉、蒙古、藏、回、土、撒拉等29 个民族。其中蒙古族、藏族为主体民族。
22.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的西大门,少数民族聚居区,幅员面积1.55万平方公里,人口273万,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5.4%。现辖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古丈、凤凰、泸溪等7县和州府所在地吉首市,自古就是“黔中要地、湘川咽喉”。
湘西州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湘西州融丰富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奇特的山水风光于一体,得天独厚,给世人以神秘莫测之感。拥有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顺小溪原始次森林)、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不二门公园、南华山公园)、三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溪州铜柱、老司城、里耶战国古城遗址)、一个全省唯一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湘酒鬼城)和五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凤凰古城、吉首德夯、永顺猛洞河、古丈栖凤湖、龙山乌龙山)。凤凰古城、吉首德夯、永顺猛洞河正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凤凰古城、里耶战国古城遣址正在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凤凰古城,被人们誉为“梦里故乡”、“远去的家园”、“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中国南方长城,被称为21世纪最有魅力的“中国新的旅游热点”。八百年土司王朝故都老司城,被称为研究土家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千年古镇——著名导演谢晋拍摄电影《芙蓉镇》的王村有“楚蜀通津”之誉。野趣横生的猛洞河漂流,被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赞之为“天下第一漂”。奇险幽峻的古丈座龙溪大峡谷被称为“中南第一大峡谷”。落差220米的德夯流沙瀑布,气势壮观,拨人心弦。龙山火岩地下溶洞众多,妙不可言,是世界上最密集的溶洞群,著名画家黄永玉诗云:“龙山二干二百洞,洞洞奇瑰不可知”。湘西州民族风情浓郁独特且原汁原味。“社巴节”和“赶秋节”充分体现出了土家族、苗族传统文化的习俗,“摆手舞”和“接龙舞”集中表现了土家族、苗族人民“崇祖祈福”的古朴民风,至今盛延不衰;土家族的打击乐“打镏子”和苗族的“猴儿鼓”等艺术奇葩更是享誉中外,深受人们喜爱。吉首市苗族德夯村每天游人如织,被誉为典型的“中国苗族村”。每年猛洞河国际漂流月及“三月三”、“四月四”、“六月六”、“八月八”等民族传统时令节日万民聚会热闹非凡,对歌、跳鼓舞、摆手舞、上刀梯、荡秋千等传统民族文体活动给人们以丰富的联想和无穷的乐趣。此外与湘西山水紧密相连的“酒鬼”、“湘泉”的“酒文化”、古丈的“茶文化”、花垣的“边城文化”,都引领游人前去探索。目前,猛洞河和小溪原始次森林生态游、吉首民族风情游、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游已成为湘西旅游的三大特色和中外游客瞩目的焦点。
23.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是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中距省会城市最近的地方,具有相对较好的区位优势。
1935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州境内转战停留达16个月之久,创建了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少数民族革命政权。1950年1月,建立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茂县专区专员公署,1953年撤茂县专区建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更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1987年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13县224个乡镇。幅员8.42万平方公里,居住着86万藏、羌、回、汉等各民族人民,是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东南部为高山峡谷区,中部为平原区,西北部为高原区。
阿坝州占有我国5处世界自然遗产中的3处:九寨沟、黄龙、卧龙一四姑娘山一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其中,九寨沟、黄龙是集世界自然遗产、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和“绿色环球21”可持续发展旅游的保护区三项顶级桂冠的风景区。有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马尔康松岗直波碉群(含羌寨碉群);松潘古城墙、壤塘棒托寺、错尔机寺、菅盘山和婪维城遗址、日斯满巴碉房、阿坝州红军长征遗迹等8处(22个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水卡斯达温、九寨沟舞、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瓦尔俄足节等4项民族文化遗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有优质天然草场422万公顷,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中药材1900余种,年生长量8.5万吨、贝母、红豆杉、黄芪、红景天、党参等地道名贵药材和羌活、秦艽、大黄等大宗药材十分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已探明矿种59种,优势矿种有金、铀、锂、硅、铁、锰。泥炭储量7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之冠,褐煤储量逾30亿吨。黄金远景储量500吨,已建成年产万两矿一处。
24.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面积6.01万平方公里。辖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昭觉、金阳、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于、盐源及木里藏族自治县等17个县市,616个乡镇,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州总人口435万,其中彝族197万人,占总人口的45.2%;首府西昌市,海拔1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经年常青之树,四时不败之花,因海拔较高,天空洁净清朗,月亮晶莹皎洁,素有“月城”之雅称。 凉山自古以来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北上时,从皎平渡进入会理,在凉山境内行程达800多公里。
25.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俗称康区),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甘孜州地处祖国最高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属横断山系北段川西高山高原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峰高耸,河谷幽深。大雪山和沙鲁里山纵贯全境。 甘孜州历史悠久,人民勤劳勇敢。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原始人类在这里劳动、居息和繁衍,开创石器时代的文明。藏、汉民族之间,在历史上联系紧密。
甘孜自治州辖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道孚、炉霍、甘孜、新龙、德格、白玉、石渠、色达、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18个县,州府康定是全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州内居住着藏、汉、回、彝、羌、纳西等20多个民族。
26.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区,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濒临日本海。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南隔图门江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西邻吉林省的吉林市、白山市;北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全州国土面积42700平方公里。
延边州山青水秀、森林茂密,属于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较暖和,夏季较凉爽。农作物生长期长,品质优良,个别地区的稻米向来被称为御用佳品。平均降水量为400至800毫米,长白山达1000至1500毫米,居全省之首,很少有大旱或者大涝的年份。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美丽的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54.8%,林地面积319.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0.3%,是一个富集的天然氧吧。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长白山,有巍峨耸立的白云峰、波光粼粼的天池、咆哮奔泻的瀑布、星罗棋布的温泉群、亭亭玉立的美人松等驰名景观,是闻名中外的的旅游胜地。
27.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属云贵高原东部延伸部分。西毗重庆市,南邻湖南省,东北接神农架林区,东部连宜昌市。209、318国道纵横贯通州境,长江自州属巴东县城穿过。恩施自治州成立于1983年8月19日,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唯一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地区。辖两市(恩施、利川)、六县(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全州版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自治州首府设在恩施市。
恩施自治州是一座绚丽多彩的土(家)苗文化宝库。恩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最古老的人类活动地区之一,“建始直立人”生活在大约距今120—250万年之间。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人类之一。恩施是巴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汇融之地,土家、苗、侗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恩施有百村万户共庆丰年的摆手舞,有唱响世界的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有精美绝伦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有中国南方杆栏式建筑经典土家吊脚楼。自治州首府恩施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8.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于1956年7月建立,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与贵州省黔南、铜仁毗邻。
全州辖16个县市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首府凯里市。黔桂铁路、湘黔铁路、320、321国道从境内经过,高速公路连接广西、湖南,黎平机场于2005年通航,凯里与贵阳市高速路连接,至贵阳龙洞堡机场不到2小时车程。
29.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东与黔东南州相连,南与广西自治区毗邻,西与安顺市、黔西南州接址,北靠省会贵阳市。
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首府所在地都匀市,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贵州的南大门和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
全州辖都匀、福泉二市和瓮安、贵定、龙里、怠水、长顺、罗甸、平塘、独山、荔波、三都十县。南北长249.5公里,东西宽207.6公里,总面积26197平方公里。
黔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汉、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仡佬等37个民族。
30.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于1982年5月1日成立,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之一,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全州辖兴义市和兴仁、安龙、贞丰、普安、晴隆、册亨、望谟7县及顶效经济开发区,共124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州内居住着布依族、苗族、彝族、回族、汉族等35个民族。
黔西南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州境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是三省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州府所在地兴义市距贵阳、昆明各300多公里,距南宁500公里,位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和贵阳、昆明、南宁省会城市的三重辐射圈内,区位优势突出。
(以上据网络有关资料整理,仅供参阅。)
三、自治县(120个)
贵州省(11个)
贵州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1954年9月11日
贵州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 1956年9月11日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 1956年9月11日
贵州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1963年5月20日
贵州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1965年11月13日
贵州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1981年3月27日
贵州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 1983年9月7日
贵州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1986年8月21日
贵州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1986年9月9日
贵州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1986年10月7日
贵州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6年12月13日
(以上时间为国务院批准的时间,实际成立时间均为批准时间的第二年,各县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出新的自治县人民政府,标志着自治县正式成立。)
河北省(6个)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1989年6月29日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 1986年12月2日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 1989年6月29日
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 1955年3月3日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 1955年3月3日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 1986年12月2日
辽宁省(8个)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1957年10月8日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1957年10月8日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 1989年9月7日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 1989年9月7日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 1989年9月7日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 1989年6月29日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 1985年1月17日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 1985年1月17日
(1985年1月17日批准成立凤城满族自治县;1989年6月29日批准成立北镇满族自治县,后2自治县撤县改市)
吉林省(3个)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1958年5月29日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 1988年8月30日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1955年9月27日
黑龙江省(1个)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1956年10月10日
浙江省(1个)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 1984年6月30日
湖北省(2个)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1984年7月13日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1984年7月13日
湖南省(7个)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 1956年6月14日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 1986年9月22日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1987年2月19日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 1988年10月31日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 1954年5月7日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1956年11月3日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 1955年8月5日
广东省(3个)
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 1953年3月17日
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1958年5月29日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1963年6月29日
广西(12个)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 1952年8月11日
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 1955年9月21日
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 1955年9月21日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 1987年12月23日
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1986年11月1日
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1983年8月30日
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 1953年4月23日(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9月18日更名“大苗山苗族自治县”;1966年4月8日改为“融水苗族自治县”)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1953年4月23日成立县级侗族自治区,1955年9月18日改为侗族自治县。
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 1951年8月19日
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 1990年2月3日
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 1983年8月30日
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 1953年4月23日大瑶山瑶族自治区;1955年9月18日改自治县;1966年4月8日改现名
海南省(6个)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 1987年11月20日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 1987年11月20日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 1987年11月20日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1987年11月20日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 1987年11月20日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1987年11月20日
重庆市(4个)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1983年11月14日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1983年11月14日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3年3月3日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83年3月3日
四川省(4个)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1952年4月30日
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 1984年4月9日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 1984年4月9日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2003年7月6日
云南省(29个)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1985年6月11日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 1958年9月24日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 1958年9月24日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1953年4月7日,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 1963年9月14日
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1954年5月31日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1954年5月18日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1979年7月30日批准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1985年6月11日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1985年6月11日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1990年2月3日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 1985年6月11日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1979年12月26日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1979年12月26日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 1951年1月10日
云南省临沧地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1955年3月22日
云南省临沧地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1985年6月11日
云南省临沧地区沧源佤族自治县 1958年9月24日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1956年11月16日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 1963年9月14日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 1985年6月11日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1987年11月27日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1956年10月10日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1985年6月11日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1958年9月24日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 1956年9月11日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 1957年3月26日成立路南彝族自治县;1959年被裁并入宜良,1964年恢复,1998年10月8日,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1985年6月11日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1957年3月26日成立寻甸回族自治县;1960年9月13日撤销;1979年1月5日设自治县
甘肃省(7个)
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1954年4月27日
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1950年7月20日1956年1月改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1954年2月20日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 1950年5月6日成立天祝自治区(县级);1953年改为天祝藏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天祝藏族自治区改为天祝藏族自治县,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1953年7月6日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1950年6月19日,成立县级东乡自治区;1955年,正式定名为东乡族自治县。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1980年6月14日
青海省(7个)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 1953年9月30日成立门源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门源回族自治县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1985年11月6日
青海省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 1953年9月30日 改设互助土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互助土族自治县
青海省海东地区化隆回族自治县 1953年9月30日改设化隆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自治县
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自治县 1985年11月6日
青海省海东地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1953年9月30日年改设循化撒拉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县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1953年9月30日成立县级河南蒙族自治区,1955年6月改称河南蒙族自治县
新疆(6个)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1954年7月16日政务院批准,1954年9月17日成立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 1954年设立焉耆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自治县(1954年2月1日报告备案)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1954年3月17日(1954年2月1日报告备案)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 1954年7月16日政务院批准,1954年9月10日成立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1954年7月16日政务院批准,1954年9月30日成立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1954年7月16日政务院批准,1954年7月14日成立
内蒙古(3个)
鄂伦春自治旗 1952年5月31日
鄂温克族自治旗 1958年5月29日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1958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