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及图片

  清明节是缅怀已逝生命,激发现有生命,纪念自己身边的,自己亲近的已逝的亲人,感谢先人赐予我们生命的一个节日。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及图片1

  清明思念亲人的诗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这一习俗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宝库里,关于清明的诗作汗牛充栋。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评: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最精彩的词句是“欲断魂”,凭吊的人那种悲伤之情跃然纸上。后人还将这首诗以不同的断句方式改编成情景短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点评:这是一首写于清明时节的爱情诗。苏轼19岁与王弗结婚,夫妻琴瑟调和,恩恩爱爱。没想到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妻故十年后,在密州做官的苏轼在清明时节梦见了亡妻。生者与死者虽然幽冥永隔,却“不思量,自难忘”。特别是梦中夫妻相顾无言的情景,令人感动。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擅长用描写来渲染氛围,那随风而吹的纸钱,那一座座古墓,都给人萧杀之感,也让人顿生幽古之情。棠梨白杨本是风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里,“尽是生死离别处”,道出了人生之无常。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评点:这是作者上坟时的感受。重点渲染上坟的路上那凄凉之景。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桥,都给人无依无助的感觉。所以“只愁余”。

  《清明》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点评: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正如当代人所说,无论你作官还是为民,最后都要回到同一个点:老去。只是生命的过程并不一样。作者这首清明诗,立意就深刻了很多,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与其他写清明的诗作不同,这首诗明显地赋予了政治色彩。唐代于清明前在宫中赐大臣们清明烛火,于是,那些蜡烛之火燃起的烟雾笼罩了宫殿,并四散开去,巧妙地讽刺了特权及权贵之多。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及图片2

  清明祭扫 哀往乐回

  明代的北京,每至清明,人们带着牺牲酒水、楮钱纸锭出城祭扫,一路上人流轿马络绎不绝。扫墓时,人们拜酹哭祭,为坟墓除草添土,焚烧楮锭,将纸钱压在坟头。宣泄完对逝者的哀思,百姓们并不在乎“子于是日哭,则不歌”的古训,而要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踏青嬉游。《帝京景物略》卷二载:“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哭笑无端,哀往乐回也。”

  古人清明好插柳。清人杨韫华有诗云:“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人们买回柳条,或插于门前,或编好戴在头上。对于不戴新柳的人,有民谚调侃道:“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明代北京人簪柳踏青,好游高梁桥。此桥建于元代,位于西直门外,每逢清明,春色秀美。所谓“夹岸高柳,丝丝到水。绿树绀宇,酒旗亭台,广亩小池,荫爽交匝……”

  吸引人们至此踏青的不仅是诗画般的景色,更有丰富多彩的表演: “厥有扒竿、筋斗、筋喇(弹拨说唱)、筒子(变戏法)、马弹解数(马术、杂技)、烟火、水嬉。”扒竿者“立竿三丈,裸而缘其顶”,人在高空如履平地般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再看耍筒子者,置三筒在案,先示众人以空,之后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但见“发藏满案,有鸽飞,有猴跃焉。”眨眼间,诸物“已复藏于空”。此外更有各式烟火,做成鱼鳖等形状,“燃而没且出于溪,屡出则爆,中乃其儿雏,众散,亦没且出,烟焰满溪也”(《帝京景物略》卷五)。这一切就如同一场盛大的嘉年华。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及图片3

  家乡的清明节

  在我的记忆里,清明节是很郑重而又充满温馨的节日。

  当柳树穿上了淡绿色的裙子;当桃花、杏花向我们绽开张张笑脸;当春日的天空清澈明朗,空气清洁明净时,清明节已经到来。

  爸妈早在一个星期前就被爷爷、奶奶通知哪天去“做”清明,而爷爷奶奶也早已准备好探望先辈们的“礼物”,一大堆俗称“大裱纸”的纸,一篮子的“金元宝”(这当然不是真的金元宝,而是用一种金黄色的纸叠成的),还有很多和真钱很相似的“冥币”,更有意思的是那种用纸剪出来的五颜六色像拉花一样的“幡子”,我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

  每次“做”清明,我们总是一行很多人,七大姑、八大姨地浩浩荡荡从家里出发到乡下。到了墓前,大人们总是有一会儿的严肃和伤心,外婆到了太外婆的墓前,还会掉几滴眼泪。大人们坟前摆上丰盛的饭菜,倒上酒,然后烧掉“冥币”和“金元宝”,说是让老祖宗在另一个世界有足够的钱花,我真不明白,他们究竟怎样“花”这些“钱”呢?

  接着,我们长幼有序地轮流在墓前跪拜磕头,其实,我大多数不知道跪拜的是何人。大人们聊起往事,还有的互相揭发小时候的故事,常听得我哈哈大笑。

  我们一路走,一路祭拜自家的先辈,有时看见谁家的坟前荆棘丛生,坟头也没有“幡”,大人们会让我们这几个孩子拿上一个去插,因为据说,没有人来祭拜,坟里的人在阴间会受别人嘲笑,会被欺负。

  山林里很安静,会听见各种鸟叫声,还有风吹松树“沙沙”的声音,路边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我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好不高兴!

  接下来,我会跟随大人们去拜望活着的长辈了。我们带着礼物一家家地串门,那些长辈早已得知,都出来迎接,一时间,欢声笑语,热闹得很。有一个太奶奶已经九十多岁了,牙齿都掉光了,还拄着拐杖自己走路,身体挺硬朗。

  马路上,也是车来车往,我认得出那些车牌,有的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

  清明节,长辈们扫墓,祭拜祖先,我们小孩去踏青、春游,但这更是一个和亲人团聚的快乐时光。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及图片4

  网络祭祀不如陪家人回想共同记忆

  作为一种新兴的祭祀方式,网络祭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不仅免去旅途劳碌之苦,还可以随时随地寄托自己的哀思。

  不过,丛中还是提醒大家注意是否达到联络家庭感情的目的。有些年轻人和家里的老一辈在交流上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没有看到这些问题的实质,而是拘泥于清明节本身的祭祀形式并没有什么意义。

  “网上祭祀首先要看自己的父辈对这样的方式是不是认可,如果家人不认可,那可能并不是家庭感情的维系,甚至可能出现感情的疏离。很多父辈也许会想,如果自己过世了,难道孩子对自己的思念仅仅是动动鼠标这么简单吗?”

  从中显示示,共同记忆是清明节祭祀的实质,也是维系家庭感情的纽带,如果真的没有时间回家,不如多陪父母电话聊天,说说以前的事情。“我们内心对清明节的诉求,其实更多的是在共同记忆,共同记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家人在一起缅怀一位亲人,家庭的感觉首先应该表现在对这个人的共同回忆中,而家人在心理上的认同感也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而得到加强。所以年轻人如果真的不能回家,与其去刻意追求祭祀的形式,不如很简单地给家里打个电话,陪父母说说自己小时候对于祖辈的一些记忆。这样既缅怀了自己的亲人,又沟通了家庭的感情,还能释放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不良情绪。”

  推荐阅读:

  清明节手抄报黑白

  清明节手抄报精品

  清明节手抄报简单漂亮

  复杂的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清明节手抄报 | 清明节资料 | 缅怀先烈手抄报 | 革命先烈的故事 | 清明节作文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清明节手抄报 | 清明节资料 | 缅怀先烈手抄报 | 革命先烈的故事 | 清明节作文

分享

热门关注

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文字

端午手抄报素材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范文汇总

端午手抄报内容范文

端午手抄报内容简单字少的

端午手抄报内容简单

端午手抄报内容简单明了

端午手抄报内容简单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关于端午手抄报内容

有趣清明节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内容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短

清明节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文字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

清明节手抄报大全内容简单

清明节手抄报大全内容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单小学

手抄报内容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