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德国留学需要做的心理准备有哪些

  现在去德国留学的同学很多,虽然德国有它的优势,但是也有它不可忽视的劣势,今天就由出国留学网的小编来为你分析一下去德国留学需要做的心理准备有哪些?

  一、首先通过留学想获得什么?

  根据德国规定,德国大学不招收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即使申请本科,也要在国内211大学读满一个学期或者在非211大学读满三个学期;如果申请研究生,申请的专业必须和本科专业相关,不可更换非相关专业。在德国,不管听起来多么有趣的专业,进了大学都会被引入无尽枯燥的理论知识,这一点源于德国大学的定位:在德国,有两种类型的大学,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Universität,university),中国学生一般申请的也都是这样的大学,这样的大学定位是研究型,通俗的说,德国的大学是培养“学究”的地方;如果想要学习更偏向实践性的知识技能,德国还开设了专业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这类院校在中国多被拿来和技校相比,在国内的认可度没有大学高,但在德国这类院校并不逊色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这类大学的毕业生也同样受到企业的认可和欢迎。因此,对于想要申请大学(Uni)的人来说,即将面临的是严格而枯燥的学习。不可否认,有部分学生出国读书出于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热爱,希望以后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带着这样的心态,坚持下去会相对容易。同样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出于换个环境的心态出国留学,希望毕业后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对抱有这样想法的人来说,就要对繁重的的实验、讨论课、习题课,以及期末考试前通宵达旦的压力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二、孤独

  一个人的寂寞受不受得了。尽管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与日俱增,但归根结底,留学生依然是少数群体。即使是在留学生中,大家的朋友圈子也相对固定。和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交朋友还算容易,但是交德国朋友是比较看运气的,抛开语言上的障碍不说,就德国人天天晚上出去玩的节奏,很多中国学生就很难适应。而平时课堂上认识的德国同学大多是点头之交,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学业的压力,留学生的社交时间少之又少。

  三、经济条件能否支持自己完成学业

  鉴于德国读书压力大、耗时长的特点,经济因素还是要被充分考虑的。虽然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个中辛苦也是难以言说的。对于刚到德国的留学生,我不推荐急于打工,因为语言的障碍、学习的压力已经足够我们承受,且刚到一个新环境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刚开始能够找到的零工也多是中餐馆、送报纸之类的体力工作,技术含量低又耗时,收入也相对低。当适应了国外生活之后,打工也要量力而行。

  四、父母及其他家人的健康状况

  出国的几年中,越发体会了“父母在,不远游”的意义。出国第一年奶奶走了,第二年姥姥走了,我都不在国内,更没法回国相送。虽然出国前也有见不到老人最后一面的心理准备,但是事情突然发生的时候依然猝不及防。而自己的父母,也都年过半百,身体状况逐渐下降,这样长时间地在外读书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难以割舍的亲情的考验,常常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忧虑。

  五、德国大学专业上的劣势

  德国的大学并不热衷于追求全能——在德国,综合性大学并不是很多。如果一个城市中有两所大学,其中一所以工科见长,那么另外一所大学的工科专业设置一定相对薄弱,甚至会出现根本没有工科专业的情况。就拿我就读的哥廷根大学来说,多年以来,哥廷根大学都是以基础性学科为主,机械制造和汽车之类的专业在这里并没有开设,相应的,如果想要在哥廷根学习这些工科专业,就只能去城市的另外一所专业技术大学。这样的专业设置让德国的大学向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效地让同一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集中到一起,最大可能地避免了教学研究资源的浪费。

  经济上德国大学在财政上依靠联邦州政府资助,从2014/15 冬季学期起,德国所有联邦州的公立大学(绝大多数德国大学为公立大学,只有少数艺术类大学为私立大学)均不再向学生征收每学期500欧元的学费,学生每个学期只需要缴纳注册费即可(注册费包括交通费),总计不超过300欧元——这种免费教育制度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德国大学的国际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

  首先上文提到的德国大学的优势从另一方面也给德国大学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不良影响。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专业”的特点削弱了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实力,另外由于研究所独立于大学存在,虽然很多教授既在大学授课,也在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但是研究成果却不尽属于大学,所以纵观世界大学排行榜,尽管德国大学的教育质量备受认可,然而很多德国高校只能稳居100至200名的位置,很难跻身前100名的世界顶级名校之列。

  其次虽然德国高校近些年来在不少专业推出了英语授课的课程,但是德国毕竟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对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来说,语言关仍是一大挑战。

  再次低廉的学费虽然诱人,但是德国高校出了名的毕业时间长也给价格上的优势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同于国内以及英美高校,德国没有固定的毕业时限,严格的学术要求和较低的毕业率对德国本国学生来说也是莫大的挑战。在德国,本科读五六年还没有毕业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在德国拿学位多少要拿出点八年抗战的勇气和精神。

  推荐阅读:

  去德国留学有哪些福利

  2018年去德国留学的时间规划

  去德国留学需要准备一些什么衣物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去德国留学需要做的心理准备有哪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专科去国外读本科条件介绍

专科留学本科条件

高中毕业直接去国外读本科条件

高中毕业留学本科

丹麦留学申请指南2021年 留学生去丹麦要满足哪些要求

留学丹麦条件

日本留学本科对英语成绩要求

日本本科英语要求

挪威留学本科条件 去挪威读研要满足哪些要求

本科挪威申请条件

去美国留学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

留学美国准备

申请瑞士留学需要做哪些的准备?

瑞士留学

申请英国留学需要做哪些准备?

英国留学

去德国留学需要哪些条件?

留学德国

英国留学插读本科需要做哪些准备

英国留学本科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现在去德国留学的同学很多,虽然德国有它的优势,但是也有它不可忽视的劣势,今天就由出国留学网的小编来为你分析一下去德国留学需要做的心理准备有哪些?

  一、首先通过留学想获得什么?

  根据德国规定,德国大学不招收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即使申请本科,也要在国内211大学读满一个学期或者在非211大学读满三个学期;如果申请研究生,申请的专业必须和本科专业相关,不可更换非相关专业。在德国,不管听起来多么有趣的专业,进了大学都会被引入无尽枯燥的理论知识,这一点源于德国大学的定位:在德国,有两种类型的大学,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Universität,university),中国学生一般申请的也都是这样的大学,这样的大学定位是研究型,通俗的说,德国的大学是培养“学究”的地方;如果想要学习更偏向实践性的知识技能,德国还开设了专业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这类院校在中国多被拿来和技校相比,在国内的认可度没有大学高,但在德国这类院校并不逊色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这类大学的毕业生也同样受到企业的认可和欢迎。因此,对于想要申请大学(Uni)的人来说,即将面临的是严格而枯燥的学习。不可否认,有部分学生出国读书出于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热爱,希望以后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带着这样的心态,坚持下去会相对容易。同样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出于换个环境的心态出国留学,希望毕业后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对抱有这样想法的人来说,就要对繁重的的实验、讨论课、习题课,以及期末考试前通宵达旦的压力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二、孤独

  一个人的寂寞受不受得了。尽管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与日俱增,但归根结底,留学生依然是少数群体。即使是在留学生中,大家的朋友圈子也相对固定。和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交朋友还算容易,但是交德国朋友是比较看运气的,抛开语言上的障碍不说,就德国人天天晚上出去玩的节奏,很多中国学生就很难适应。而平时课堂上认识的德国同学大多是点头之交,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学业的压力,留学生的社交时间少之又少。

  三、经济条件能否支持自己完成学业

  鉴于德国读书压力大、耗时长的特点,经济因素还是要被充分考虑的。虽然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个中辛苦也是难以言说的。对于刚到德国的留学生,我不推荐急于打工,因为语言的障碍、学习的压力已经足够我们承受,且刚到一个新环境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刚开始能够找到的零工也多是中餐馆、送报纸之类的体力工作,技术含量低又耗时,收入也相对低。当适应了国外生活之后,打工也要量力而行。

  四、父母及其他家人的健康状况

  出国的几年中,越发体会了“父母在,不远游”的意义。出国第一年奶奶走了,第二年姥姥走了,我都不在国内,更没法回国相送。虽然出国前也有见不到老人最后一面的心理准备,但是事情突然发生的时候依然猝不及防。而自己的父母,也都年过半百,身体状况逐渐下降,这样长时间地在外读书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难以割舍的亲情的考验,常常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忧虑。

  五、德国大学专业上的劣势

  德国的大学并不热衷于追求全能——在德国,综合性大学并不是很多。如果一个城市中有两所大学,其中一所以工科见长,那么另外一所大学的工科专业设置一定相对薄弱,甚至会出现根本没有工科专业的情况。就拿我就读的哥廷根大学来说,多年以来,哥廷根大学都是以基础性学科为主,机械制造和汽车之类的专业在这里并没有开设,相应的,如果想要在哥廷根学习这些工科专业,就只能去城市的另外一所专业技术大学。这样的专业设置让德国的大学向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效地让同一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集中到一起,最大可能地避免了教学研究资源的浪费。

  经济上德国大学在财政上依靠联邦州政府资助,从2014/15 冬季学期起,德国所有联邦州的公立大学(绝大多数德国大学为公立大学,只有少数艺术类大学为私立大学)均不再向学生征收每学期500欧元的学费,学生每个学期只需要缴纳注册费即可(注册费包括交通费),总计不超过300欧元——这种免费教育制度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德国大学的国际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

  首先上文提到的德国大学的优势从另一方面也给德国大学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不良影响。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专业”的特点削弱了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实力,另外由于研究所独立于大学存在,虽然很多教授既在大学授课,也在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但是研究成果却不尽属于大学,所以纵观世界大学排行榜,尽管德国大学的教育质量备受认可,然而很多德国高校只能稳居100至200名的位置,很难跻身前100名的世界顶级名校之列。

  其次虽然德国高校近些年来在不少专业推出了英语授课的课程,但是德国毕竟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对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来说,语言关仍是一大挑战。

  再次低廉的学费虽然诱人,但是德国高校出了名的毕业时间长也给价格上的优势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同于国内以及英美高校,德国没有固定的毕业时限,严格的学术要求和较低的毕业率对德国本国学生来说也是莫大的挑战。在德国,本科读五六年还没有毕业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在德国拿学位多少要拿出点八年抗战的勇气和精神。

  推荐阅读:

  去德国留学有哪些福利

  2018年去德国留学的时间规划

  去德国留学需要准备一些什么衣物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