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国留学融入美国生活需要做什么

  融入留学国的生活,才能更贴近留学国的思维模式,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下面就和出国留学网的小编来看看2018年美国留学融入美国生活需要做什么?

  第一关:语言

  其实,留学生想要融入当地人圈子第一关真的是语言。

  有人说自己英语说得不好,可是还是很受外国人欢迎啊。这个我不反对,但也有两点不同意。第一,一些留学生的英语基本停留在“读”和“写”的阶段,连基本的与人沟通开口讲话都不敢,这样子想交到外国朋友,真的难。第二,我相信,深度沟通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词汇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当你和你的国外小伙伴就一部电影展开深刻讨论时,你支支吾吾比手画脚可就是说不出来完整的句子,那还怎么沟通呢?

  就前一个问题,解决办法说难也不难,留学生需要克服的是心理上的障碍,自信一点,大胆一点,张口主动给朋友们打个招呼,问一个好,迈开第一步就好多了。很多留学生畏惧用英语交流,但我们来到国外都是通过了雅思或托福语言考试的,这个考试所考察的听说读写四项就是保证我们能够利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所以请对自己自信一点,漂洋过海到了国外的你,语言能力是足以和老外无障碍沟通的。

  而对于后一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到了国外后更要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包括背词汇、背句子、反复看美剧练习、请教当地同学和朋友帮助自己矫正词汇使用和发音等等。因为正是在这个生活和学习环境里,你才会发现哪些表达是更加常用和地道的,哪些词汇是教材中反复出现而你又不认识的。而不知道你是否发现,如果你把学英语这件事本身当做一个目标来完成时,你的生活就会丰富非常多。你可以随时随地请教任何一位当地人:我这句话表达地道吗,你会怎么说?

  第二关:生活方式和习惯

  融入当地人圈子的第二关包括生活方式和习惯。我的建议是在不影响他人的基础上保留自己的生活习惯,同时尊重和包容他人的生活习惯。这包括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穿衣打扮习惯、出行习惯等等。

  拿基本的来说,中国人提倡早睡早起、吃饭规律,外国人可没这个概念。中国人提倡健康饮食、营养均衡,可是美国人的饮食根本做不到。

  保留自己的生活习惯就是,不要学老外熬夜通宵不睡觉,亚洲人的体质和白人真的不一样,他们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照旧精力饱满,而亚洲人不行的,还是要保留自己一天睡七个小时的习惯;不要学老外天天早午饭一起吃,一天24个小时每一刻都可以开心大嚼汉堡包,这不仅仅是你胖一圈回国后父母是否还认得你的问题,而是你的肠胃会受不了给你罢工的。还有很多人觉得国外大学生都是party狂人,为了融入也去参加派对,喝酒跳舞,装作很屌的样子。结果自己不胜其累,真正的朋友还没交到。中国学生从小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大都不是嗨party的体质。

  包容他人的生活习惯就是,包容除自己以外其他人的生活习惯,只要当对方没有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时;甚至有时候当对方影响到你的生活了,但你要知道那是对方的权利。比如你的国外室友晚上很晚才回宿舍,回来呯呯当当不睡觉,扰的你心烦意乱睡不着,这时你没有权利说:“你早点回来不行嘛,每天这么晚让不让人睡觉!”你只有权力说:“你现在太吵了,打扰到我睡觉了,可以明天再收拾吗?”

  当你的印度室友在你们的共用厨房每天做三次咖喱饭连着做了三个月时,你感到自己身上都是一股咖喱味,可是你不能说:“老天,你能不能别吃咖喱了!!”你没有权力,或许你可以提议他换一个吃法以免营养太单一,或许你可以邀请他时不时尝尝你的手艺,实在不行你可以选择换室友…

  当然,很多小伙伴在国内时所谓的朋友,其实也就是每天结伴一起去食堂吃饭的饭友而已。在国外,想找到一个“饭友”很难,所以不少留学生常常感觉自己形单影只,融入显得很难,或者只好混在中国人的圈子里。但如果扪心自问,很多中国学生也觉得自己没有融入自己身边的小伙伴们呢。

  第三关:做事方式和习惯

  留学生在处事上经常打交道的应该就是教授和同学们了。国外人说话做事直接,不拐弯抹角,很少修饰;所以不要揣测对方背后到底想表达什么,更不要揣测对方这么表达是对自己有什么看法吗?如果真的没搞明白状况,就耐心再问一遍,确保自己没有误解。

  外国人幽默乐天的比较多,平时大家在一起爱开玩笑胡整没关系,但到了正事时却是说一是一,从不出尔反尔。所以留学生小伙伴要注意你的教授在课堂内外给你说的每一句话哦,如果给你的要求你没有完成,那通常可都是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呢。

  当然外国人非常会夸人。当别人非常热情地赞扬你时,你就非常开心非常真诚地谢谢对方就可以了,或者回夸一句。没有必要因为被一位白人帅哥夸一句你真漂亮就以为人家是想入非非了。

  这里对留学生有一个建议,就是要主动。主动是指不回避不偷懒,自觉做事和解决问题,包括从课堂小组任务到生活中参加、组织一个活动等,都要主动。

  中国留学生大都勤奋好学,在外国人眼中基本都是学霸型的。但为什么白人小伙伴很少抱我们学霸大腿呢,甚至在小组作业时对留学生有排斥呢?主要就是因为一部分留学生因为语言、性格等等原因,基本从来不在小组作业中发言,更不要提贡献自己的才智了。

  第四关:价值观念冲突

  当然你的段位越高你才有可能遇到这般问题。比如你参加了一个女权文化俱乐部,加入后却发现自己的女权倾向和这里面的人不一致?比如对于某个政治问题你同伴的立场是你完全无法接受接受并理解的?

  比如一位哈佛学姐,她在学校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在哈佛的新生升旗仪式上,班里征集了所有同学代表的国家,可是临升旗前一天这个国家的列表又多了一个国家名字——台湾。她在询问了往届同学的意见后,提出说:台湾并非联合国认可的国家,不能单独被列为一个国家。但没想到她的同学们一致认为她过于心胸狭隘,甚至有人提出这样没有“包容性”的人怎么能留在哈佛呢?

  但这位学姐认为这不是包容不包容的问题,这是根本的立场问题。

  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冷静,就事论事而不带入情绪;不强求别人的认同,对别人的不理解尝试换位思考;说话之前要三思。

  不管在哪里,想真正融入任何一个圈子,都需要我们拥有这个圈子的一定特质。人群形成圈子聚在一起,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连结。这目的大的方面比如相似的价值观念,小的方面比如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目标任务等等。

  这样来看,所有的圈子和社交活动,融不融入其实本质上就是认可这样的圈子或者活动吗?你可以选择去做义工、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或者去教会参加团契和去教堂做礼拜;或者去参加女权主义或种族平等的游行活动;或者你们都是科幻电影迷,都爱摇滚乐,都喜欢自驾旅游等等;或者你们经常一起去健身,一起去逛街,一起聊天一起分享心事。甚至拿我们前面举过的一个例子——英语语言的学习来说,你深入结交一两个“语言老师”朋友,和他们在一起时你就专门讨论语言的问题,你也可以教教他们汉语。你看,这不就融入了吗?还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关系。

  如果你本身空空无一物,又不主动勾搭和学习,何谈融入呢?

  当你清楚自己的特质,同时对他人的特质包容而不评判时,你最有可能找到合适的圈子并融入其中。操练起来你的英语吧,你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留学生的。

  推荐阅读:

  美国留学需要做哪些行前准备

  2018年美国留学需要注意什么

  刚到美国高中留学需要做什么

  2018年美国留学如何更快的融入美国人的生活

分享

热门关注

日本留学省钱技巧分享2021

日本省钱小技巧

如何适应留学生活 留学社团选择技巧

留学生活适应方法

日本留学生活分享 留学日本真实情况介绍

留学日本经验

德国留学生真实生活分享 怎样适应出国留学

德国留学生活

西班牙留学省钱技巧 去西班牙留学的费用有哪些

西班牙留学技巧

提交Ucas申请后需要做什么?

Ucas申请

留学加拿大本科需要做什么背景提升

加拿大本科留学

申请西班牙留学得到offer后需要做什么

西班牙留学

法国留学保险购买指南 来到法国后你需要做什么

法国留学

日本留学新生抵达后要做什么?

日本留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