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称敬老节,那关于重阳节的知识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小学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小学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
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据说,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所以人们把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九九重阳,还有历史渊源。早在春秋战国时,屈原在《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三国时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他已明确写出重阳饮宴了。晋代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说明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至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小学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习俗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小学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的古诗
1、《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2、《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
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小学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敬老标语
1、用我们的爱心托起老年人幸福的晚年。
2、九九重阳欢欢乐乐互贺添福寿,年年相逢健健康康共赏夕阳红。
3、重视老龄问题,提高社会意识。
4、关心老年人生活,发挥老年人作用。
5、做好老龄工作,构建和谐美好新姜堰。
6、扬尊老中华之风,护老人合法权益。
7、老人当自强,生活更美好。
8、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自己。
9、关心老人,关爱老人,关怀老人。
10、落实老年优待政策,保障老人合法权益。
小学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对联
延寿;
登高。
黄花宴;
红叶诗。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登高赋诗;
含饴弄孙。
三三迎节令;
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冒雨先寻菊;
迎晴便插萸。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院闭青霞入;
松高老鹤寻。
黄花开正好;
秋雨落宜时。
黄花如有约;
秋雨即时开。
秋奉椿萱茂;
菊同兰桂馨。
敬老成时尚;
举贤传德风。
拈菊欣忆旧;
抚幼励承先。
观菊来瑞鹤;
绕膝戏玄孙。
题糕惊僻字;
飞屐发豪情。
避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熟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一片秋香世界;
几层凉雨阑干。
菊花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径归时秋菊在;
满城近日雨风多。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有度喜重阳。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孟参军龙山落帽;
陶居士三径衔杯。
何处题糕酬锦句;
有人送酒对黄花。
黄菊绮风村酒熟;
紫门临水稻花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
秋老还添不老春。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菊花酒。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陶处士风流不朽,三秋赋归隐,栖迟栗里,正逢佳节乐衔杯。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手抄报图片 | 手抄报花边 | 手抄报边框 | 电子手抄报 | 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