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於学术界来说,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十分重要。无论是行政单位或是奖助机构都不希望研究成果只被放在图书馆或实验室的角落,因此举凡教师聘用及升等、绩效评量、学术奖助或薪资调整,都将SSCI(社会科学论文引用索引)、SCI(科学论文引用索引)等评比列为主要指标。
不过,这样的评量体系却忽略了社群网路对学术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过去必须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让读者看到的研究,现在只要透过部落格或推特(Twitter)就可以即时发布。传统衡量学术研究的方法以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为主,然而影响因子代表的是特定学术期刊被引用的频率,无法反映特定研究对读者产生的影响。
以衡量网路学术交流为主的「替代量尺」(altmetrics)就是希望藉此补足传统评量方法的不足。维基媒体基金会策略研发组资深研究分析师Dario Taraborell肯定替代量尺的价值,表示:「替代量尺是以计算研究被推特、部落格引用或加入书签(bookmark)的次数,了解研究结果在线上学术互动中的影响力。传统以期刊引用次数多寡决定研究价值的方法,无法涵盖到这个面向。」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图书资讯所硕士生Jason Priem是推动替代量尺的要角。Priem在替代量尺的网站(altmetrics.org)宣言中写道:「在这个学术论文数量暴增的年代,学者往往必须依赖筛选工具的帮助,才能找到相关且有用的文献资料。然而目前最主要的三项筛选方法都不尽理想。」
Priem指出,同侪审查制度(peer review)的确能够去芜存菁,但是不仅审查过程太过缓慢,也容易拘泥於传统、缺乏创新。像是高引用次数指数(h-index)这种计算引用次数( citation-counting)的方式,累计所需的时间太长。而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往往被误用为评量个别研究者成就的标准。
Priem特别说明:「我无意贬低既有的评判标准,这些研究筛选工具都有各自的功能和优劣,但是它们并不能涵盖学术所有的面向。」英国科学与技术委员会资深科学家、替代量尺网站宣言的共同撰写人Cameron Neylon表示:「这就是替代量尺存在的原因。我们想要了解的是研究下游实际使用的状况。」
不过替代量尺也有缺点。资料的取得就是一大问题。国家演化综合研究中心(National Evolutionary Synthesis Center)与 Dryad数位典藏系统(Dryad digital repository)的博士後研究员Heather A. Piwowar说:「替代量尺目前最大的挑战,在於开放资料(Open Data)的来源。每篇部落格文章都有一个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而推特(Twitter)和其他网站的统一资源定位符也都搜寻的到。不过不是每项Google搜寻结果都是免费的开放资料。」
学术圈的文化也不见得鼓励资料开放。Piwowar认为,目前并没有足够的动机分享学术讯息。尽管替代量尺已经跟公共科学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合作研究,不过很多出版商、典藏机构都不太愿意分享使用者数据。Piwowar指出出版商这种主张所有权的态度(proprietary attitude)并不正确。
网路上火红的议题是不是就代表学术价值,是替代量尺的另一个问题。多伦多大学健康政策教授、资深科学家Gunther Eysenbach去(2011)年在医学网路研究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推特讯息是否能够预测引用状况?根据他的调查结果,答案是肯定的,推特上受到讨论的研究,最後往往就是真正具有价值的。
Eysenbach表示,推特上的热烈讨论所代表的意义应该是社会影响力,研究学者、期刊编辑、新闻记者和社会大众可以藉此了解当红的议题。不过他也承认,很多领域的重要研究,不见得会吸引社会的关注。不过传统的引用量表也有诸多限制,Eysenbach认为,替代量尺这类社会媒体为主的量表,应该作为传统量表的补强,但无法完全取代。
资料来源:摘自2012年1月29日,高等教育纪事报(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http://chronicle.com/article/As-Scholarship-Goes-Digital/130482/
(出国留学网m.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