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正在准备考试的你,一起来看看考试栏目小编为你提供的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想知道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网站更新。

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中国的(  )

  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朝时期

  【考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分析】本题考查了北宋交子的历史地位.

  【解答】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故选A.

  2.对西藏加强管辖,并使之成为正式行政区的是(  )

  A.汉朝政府 B.唐朝政府 C.宋朝政府 D.元朝政府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相关知识.

  【解答】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是在元朝.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故选D.

  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中的“我”是明朝抗倭英雄(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和 D.林则徐

  【考点】戚继光抗倭.

  【分析】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的史实.

  【解答】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决心.

  故选B.

  4.如图是北京故宫乾清门西的一处平房,这里曾经是清朝军机处的所在地。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

ls1.png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考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直接听命与皇帝.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故选B.

  5.曾经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的国家是(  )

  A.葡萄牙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考点】《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相关内容.

  【解答】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故选C.

  6.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广州

  【考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

  【解答】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成立.

  故选B.

  7.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自由”与“和谐” B.“民主”与“共和”

  C.“民主”与“科学” D.“富强”与“民主”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解答】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民主”“科学”为旗帜,掀起了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故选C.

  8.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历经艰难险阻完成了战略转移。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这一伟大传奇的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考点】红军长征.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时间“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战略转移”可以判断这一传奇是长征.根据所学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1936年经历了江西、贵州最后到达陕北,总的行程两万五千里,是历史上最大的转移.

  故选C.

  9.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海外华侨的支持 B.全民族的抗战

  C.国际友人的帮助 D.美苏两国的援助

【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解答】据所学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许多,题目中ABCD四项都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集中了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这是中国能够取得抗战胜利最根本的原因.

  故选B.

  10.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使天津获得解放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考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战役.

  【解答】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平是北平,津是天津,平津战役使天津获得解放.

  故选C.

  11.20世纪三四十年代,聂耳、冼星海等爱国青年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其中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  )

  A.《松花江上》 B.《黄河大合唱》

  C.《游击队之歌》 D.《义勇军进行曲》

  【考点】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义勇军进行曲》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民族战歌,曾经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勇气.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冼星海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以他们卓越的音乐才能,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由著名戏剧家田汉作词.

  故选D.

  1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考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的时间.

  【解答】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C.

  13.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工业化起步

  C.三大改造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考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措施.

  【解答】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C.

  14.下列人物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

ls2.png

  邓稼先 B.

ls3.png

  王进喜 C.

ls4.png

  焦裕禄 D.

ls5.png

  雷锋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焦裕禄.

  【解答】焦裕禄是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故选C.

  15.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中共八大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共十二大召开 D.中共十四大召开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

  【解答】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最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他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故选B.

  16.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邓小平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知识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以说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故选D.

  17.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提出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一国两制”构想

  【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由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选B.

  18.“马拉松长跑”源于希波战争中著名的马拉松战役。该战役发生的地点位于今天的(  )

  A.希腊 B.意大利 C.法国 D.埃及

  【考点】希波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了希波战争与马拉松长跑相关史实.

  【解答】马拉松比赛起源于希波战争.希波战争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古希腊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

  故选A.

  19.曾在中国元朝朝廷中任职的意大利商人是(  )

  A.亚历山大 B.屋大维 C.穆罕默德 D.马可•波罗

  【考点】马克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行纪》.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代的对外交往.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的时候来到中国,并担任官职,回国后他的狱友根据他的见闻写了《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影响极大.

  故选D.

  20.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是(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罗马帝国的建立

  C.新航路的开辟 D.“三角贸易”的出现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结结合所学即可解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人为了掠夺发展经济的财富和大量的资本,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历经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探索后,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通道.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地连接在一起,打破了以往各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和空间.

  故选C.

  21.工业革命中,在生产领域首先使用瓦特蒸汽机的部门是(  )

  A.纺织 B.采矿 C.冶金 D.电力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结合所学即可解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开始了一场主要是围绕棉纺织工具的发明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即第一次工业革命.1783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所以棉纺织部门首先使用了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后,蒸汽机作为动力被许多的工厂和机器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故选A.

  22.一战后确立的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  )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两极格局

  【考点】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华盛顿体系.

  【解答】一战后,通过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故选B.

  23.20世纪60年代,法、德等西欧国家建立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七十七国集团” D.石油输出国组织

  【考点】欧盟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欧洲共同体.

  【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主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共同发展,维护自己的安全.1967年,成立了欧洲共同体.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欧洲共同体在国际上的地位.

  故选A.

  24.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考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杜鲁门主义.

  【解答】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故选A.

  25.为抢救大自然中的濒危物种并使之得以繁衍,人类首要利用的科技成果是(  )

  A.航天技术 B.信息技术 C.电子技术 D.克隆技术

  【考点】生物工程的概念、核心与重大突破.

  【分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为抢救大自然中的濒危物种并使之得以繁衍”指的是生物技术中的克隆技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科学技术领域.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题,共50分.

  26.对外政策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宋元时期中外交往频繁,海外贸易发达,请列出这一时期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或大都市的名称。

  (2)乾隆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谈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该政策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如图所示通商口岸是在哪次战争后被迫开放的?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001年中国加入该组织,体现了我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ls6.png

  【考点】材料解析题;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或大都市.

  (2)本题考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3)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4)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解答】(1)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2)据材料“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图中的通商口岸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体现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

  (1)大商港有广州、泉州,大都市有大都.

  (2)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

  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战争;鸦片战争;社会性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外政策:对外开放.

  27.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ls7.png

  (1)材料一中的人物所领导的变法运动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2)孙中山为“振兴中华”领导了哪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上述先进的中国人在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谈谈你的认识。

  【考点】材料解析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戊戌变法.

  (2)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3)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

  (4)本题考查对先进中国人在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的认识.

  【解答】(1)材料一中的人物所

  领导的变法运动名称是戊戌变法,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等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1898年,光绪帝颁布了变法法令,百日维新开始,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当时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孙中山为“振兴中华”领导了辛亥革命,1911

  年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4)纵观近现代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历史,地主阶级的自强、资产阶级的改良(或改革)和革命(或共和国)都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之后,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说明了地主阶级的自强、资产阶级的改良(或改革)和革命(或共和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共产党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故答案为;

  (1)戊戌变法.

  (2)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说明了地主阶级的自强、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共产党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8.大事年表是将以往发生过的较大事件,根据某一主题按照年代顺序排列起来的参考资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面“美国大事年表(节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ls8.png

  (1)表中,哪一事件标志着美国的建立?

  (2)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成就突出,试列举其中的两例。

  (3)你认为上表中,哪一事件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理由是什么?

  【考点】材料解析题;《独立宣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独立宣言》的发表.

  (2)本题考查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成就.

  (3)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解答】(1)1776年

  《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建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新政取得了明显成效,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范例,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影响.

  故答案为:

  (1)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

  (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3)事件:罗斯福新政;理由;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范例,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影响.

  推荐阅读:

  2019年中考历史预测卷及答案

  2019中考历史选择题专题练习题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全)

  中考2019年历史材料题:中国近现代史


语文试题 数学试题 英语试题 政治试题 物理试题 化学试题 历史试题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初二历史怎么快速提高

初二历史

中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技巧

中考历史解题方法

初中历史题型解答技巧

初中历史题型

初中历史题型及解答技巧

初中历史题

初中历史怎么学才能考高分

初中历史

2020年中考历史:清朝皇帝在位年表

中考历史知识点备考

2020年中考历史:殷商有多少位皇帝?

中考历史理论知识点

​2019年浙江金华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已公布

中考历史试题

​2019年山东德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已公布

中考历史试题

​2019年浙江丽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已公布

中考历史试题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正在准备考试的你,一起来看看考试栏目小编为你提供的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想知道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网站更新。

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中国的(  )

  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朝时期

  【考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分析】本题考查了北宋交子的历史地位.

  【解答】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故选A.

  2.对西藏加强管辖,并使之成为正式行政区的是(  )

  A.汉朝政府 B.唐朝政府 C.宋朝政府 D.元朝政府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相关知识.

  【解答】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是在元朝.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故选D.

  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中的“我”是明朝抗倭英雄(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和 D.林则徐

  【考点】戚继光抗倭.

  【分析】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的史实.

  【解答】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决心.

  故选B.

  4.如图是北京故宫乾清门西的一处平房,这里曾经是清朝军机处的所在地。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

ls1.png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考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直接听命与皇帝.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故选B.

  5.曾经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的国家是(  )

  A.葡萄牙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考点】《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相关内容.

  【解答】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故选C.

  6.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广州

  【考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

  【解答】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成立.

  故选B.

  7.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自由”与“和谐” B.“民主”与“共和”

  C.“民主”与“科学” D.“富强”与“民主”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解答】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民主”“科学”为旗帜,掀起了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故选C.

  8.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历经艰难险阻完成了战略转移。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这一伟大传奇的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考点】红军长征.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时间“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战略转移”可以判断这一传奇是长征.根据所学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1936年经历了江西、贵州最后到达陕北,总的行程两万五千里,是历史上最大的转移.

  故选C.

  9.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海外华侨的支持 B.全民族的抗战

  C.国际友人的帮助 D.美苏两国的援助

【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解答】据所学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许多,题目中ABCD四项都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集中了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这是中国能够取得抗战胜利最根本的原因.

  故选B.

  10.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使天津获得解放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考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战役.

  【解答】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平是北平,津是天津,平津战役使天津获得解放.

  故选C.

  11.20世纪三四十年代,聂耳、冼星海等爱国青年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其中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  )

  A.《松花江上》 B.《黄河大合唱》

  C.《游击队之歌》 D.《义勇军进行曲》

  【考点】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义勇军进行曲》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民族战歌,曾经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勇气.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冼星海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以他们卓越的音乐才能,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由著名戏剧家田汉作词.

  故选D.

  1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考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的时间.

  【解答】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C.

  13.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工业化起步

  C.三大改造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考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措施.

  【解答】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C.

  14.下列人物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

ls2.png

  邓稼先 B.

ls3.png

  王进喜 C.

ls4.png

  焦裕禄 D.

ls5.png

  雷锋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焦裕禄.

  【解答】焦裕禄是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故选C.

  15.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中共八大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共十二大召开 D.中共十四大召开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

  【解答】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最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他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故选B.

  16.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邓小平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知识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以说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故选D.

  17.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提出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一国两制”构想

  【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由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选B.

  18.“马拉松长跑”源于希波战争中著名的马拉松战役。该战役发生的地点位于今天的(  )

  A.希腊 B.意大利 C.法国 D.埃及

  【考点】希波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了希波战争与马拉松长跑相关史实.

  【解答】马拉松比赛起源于希波战争.希波战争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古希腊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

  故选A.

  19.曾在中国元朝朝廷中任职的意大利商人是(  )

  A.亚历山大 B.屋大维 C.穆罕默德 D.马可•波罗

  【考点】马克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行纪》.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代的对外交往.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的时候来到中国,并担任官职,回国后他的狱友根据他的见闻写了《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影响极大.

  故选D.

  20.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是(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罗马帝国的建立

  C.新航路的开辟 D.“三角贸易”的出现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结结合所学即可解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人为了掠夺发展经济的财富和大量的资本,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历经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探索后,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通道.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地连接在一起,打破了以往各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和空间.

  故选C.

  21.工业革命中,在生产领域首先使用瓦特蒸汽机的部门是(  )

  A.纺织 B.采矿 C.冶金 D.电力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结合所学即可解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开始了一场主要是围绕棉纺织工具的发明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即第一次工业革命.1783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所以棉纺织部门首先使用了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后,蒸汽机作为动力被许多的工厂和机器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故选A.

  22.一战后确立的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  )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两极格局

  【考点】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华盛顿体系.

  【解答】一战后,通过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故选B.

  23.20世纪60年代,法、德等西欧国家建立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七十七国集团” D.石油输出国组织

  【考点】欧盟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欧洲共同体.

  【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主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共同发展,维护自己的安全.1967年,成立了欧洲共同体.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欧洲共同体在国际上的地位.

  故选A.

  24.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考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杜鲁门主义.

  【解答】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故选A.

  25.为抢救大自然中的濒危物种并使之得以繁衍,人类首要利用的科技成果是(  )

  A.航天技术 B.信息技术 C.电子技术 D.克隆技术

  【考点】生物工程的概念、核心与重大突破.

  【分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为抢救大自然中的濒危物种并使之得以繁衍”指的是生物技术中的克隆技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科学技术领域.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题,共50分.

  26.对外政策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宋元时期中外交往频繁,海外贸易发达,请列出这一时期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或大都市的名称。

  (2)乾隆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谈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该政策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如图所示通商口岸是在哪次战争后被迫开放的?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001年中国加入该组织,体现了我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ls6.png

  【考点】材料解析题;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或大都市.

  (2)本题考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3)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4)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解答】(1)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2)据材料“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图中的通商口岸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体现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

  (1)大商港有广州、泉州,大都市有大都.

  (2)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

  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战争;鸦片战争;社会性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外政策:对外开放.

  27.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ls7.png

  (1)材料一中的人物所领导的变法运动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2)孙中山为“振兴中华”领导了哪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上述先进的中国人在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谈谈你的认识。

  【考点】材料解析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戊戌变法.

  (2)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3)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

  (4)本题考查对先进中国人在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的认识.

  【解答】(1)材料一中的人物所

  领导的变法运动名称是戊戌变法,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等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1898年,光绪帝颁布了变法法令,百日维新开始,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当时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孙中山为“振兴中华”领导了辛亥革命,1911

  年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4)纵观近现代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历史,地主阶级的自强、资产阶级的改良(或改革)和革命(或共和国)都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之后,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说明了地主阶级的自强、资产阶级的改良(或改革)和革命(或共和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共产党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故答案为;

  (1)戊戌变法.

  (2)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说明了地主阶级的自强、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共产党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8.大事年表是将以往发生过的较大事件,根据某一主题按照年代顺序排列起来的参考资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面“美国大事年表(节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ls8.png

  (1)表中,哪一事件标志着美国的建立?

  (2)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成就突出,试列举其中的两例。

  (3)你认为上表中,哪一事件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理由是什么?

  【考点】材料解析题;《独立宣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独立宣言》的发表.

  (2)本题考查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成就.

  (3)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解答】(1)1776年

  《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建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新政取得了明显成效,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范例,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影响.

  故答案为:

  (1)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

  (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3)事件:罗斯福新政;理由;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范例,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影响.

  推荐阅读:

  2019年中考历史预测卷及答案

  2019中考历史选择题专题练习题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全)

  中考2019年历史材料题:中国近现代史


语文试题 数学试题 英语试题 政治试题 物理试题 化学试题 历史试题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