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有什么特征?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起来看看吧!

  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一.基本概念

  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以及满足程度所作出的判断

  价值选择: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其实质都是社会意识,并由特定的社会存在决定,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体现。

  二.特征

  1.主体差异性

  (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例如唐代李约的《观祈雨》这首诗中描写的:“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的含义是旱情严重,桑树枝不生叶,土地干燥,腾起的尘土好像烟雾,人们吹奏着乐器到龙王庙前面求降雨。但是,富贵人家却整天听歌看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悦耳的声音。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就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而造成的。

  (2)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例如男性和和女性去买车,最后的选择就会不同,男性主要是从汽车的性能、耗油量等角度来选择,但是女性更关注汽车的外观、颜色等因素,这就体现了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

  (3)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点说明的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带有比较强的主体性的特征。比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体现的是这个特点。

  2.社会历史性

  社会历史性是指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随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比如《水浒传》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在回家探望兄长的过程中遇到猛虎,奋起平生之力以将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后被世人传为佳话。但是在当今社会,老虎却成为了国家保护动物。这一古一今人们对待老虎的态度不同,就是由于由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1.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2.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四.经典真题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论述道出了住房的根本定位。这有利于建立符合国情、私营市场规律的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抑制房地产泡沫,解决百姓“住有所居”等问题。这表明:( )

  A.住房的价值取决于自身属性,与人类的需求无关

  B.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C.人民群众在价值选择基础上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D.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答案】B。解析:A选项说法错误,忽视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B的说法正确,政府通过确定房子的居住属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抑制房地产泡沫,解决百姓“住有所居”等问题,表明政府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故B符合题意。C选项说法错误,人民群众需要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体现,C的顺序颠倒。D选项说法错误,因为价值观也要区分正确和错误,正确的价值观才有促进作用。故本题答案为B。

  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政府绩效考核别头疼

  在这两年的事业单位考试中,逐渐加强了对于行政管理知识的考查难度。比如:行政信息公开、公共财政、政府绩效等。今日,我们便来聊一聊令人头疼万分的政府绩效。

  政府绩效是指各级政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效益。而对政府绩效的评估和考核,则是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有效方法。常见的政府绩效考核方法如下。

  1.以行为导向主观考核的方法有以下:排序法、交替排序法、配对比较法、强制分布法等。

  (1)排序法是绩效考评中比较简单易行的一种综合比较方法。它通常是由上级主管根据员工工作的整体表现,按照优劣顺序依次进行排列。

  (2)交替排列法,其利用的是人们容易发现极端、不容易发现中间的心理,在所有员工中,先挑出最好的员工,然后挑出最差的员工,将他们作为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接着在剩下的员工中再选择出最好的和最差的,分别将其排列在第二名和倒数第二名,依次类推,最终将所有员工按照优劣的先后顺序全部排列完毕。

  (3)配对比较法的基本程序是:首先根据某种考评要素如工作质量,将所有参加考评的人员逐一比较,按照从最好到最差的顺序对被考评者进行排序;然后根据下一个考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出本要素被考评者的排列次序;依次类推,经过汇总整理,最后求出被考评者所有考评要素的平均排序数值,得到最终考评的排序结果。

  (4)强制分布法,假设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整体呈正态分布,那么按照正态分布的规律,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好、中、差的分布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在中间的员工应该最多,好的、差的是少数。强制分布法是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将被考评的员工强制分配到各个类别中。

  2.以行为导向客观考核的方法有以下:关键事件法、强迫选择法、行为观察法等。

  (1)关键事件法,在某些工作领域内,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有效的工作行为导致了成功,无效的工作行为导致失败。重要事件法的设计者将这些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行为称之为“关键事件”,考评者要记录和观察这些关键事件,因为它们通常描述了员工的行为以及工作行为发生的具体背景条件。

  (2)强迫选择法,考评者必须从3~4个描述员工某一方面行为表现的项目中选择一项(有时选两项)内容作为单项考评结果。采用强迫选择法可以避免考评者的趋中倾向、过宽倾向、晕轮效应或其他常见的偏误。

  (3)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法是在关键事件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克服了关键事件法不能量化、不可比,以及不能区分工作行为重要性的缺点,从行为发生的频率考评员工。

  【牛刀小试】

  (单选)小丽是办公室的收发员,一次她将本该加急寄出的邮件作为普通邮件寄出,使公司失去了一个重要客户,办公室主任立即将此事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这种绩效考核的方法是:

  A.行为观察法 B.强制分布法

  C.关键事件法 D.配对比较法

  【解析】C。解析:选项A行为观察法,要求评定者根据某一工作行为发生的频率或次数的多少来对被评定者打分。既可以对不同工作行为的评定分数相加得到总分。选项B强制分布法,在绩效考核开始时,对不同等级的人数都有一定的比例限制。适用于规模较大或者相同岗位人数较多的企业。选项C关键事件法,是由上级主管者记录员工平时工作中的关键事件:一种是做的特别好的,一种是做的不好的。在预定的时间(通常是半年或一年之后),利用积累的记录,由主管者与被测评者讨论相关事件,为测评提供依据。题目中办公室主任将小刘的工作失误记录在案,属于关键事件法的考核特征。选项D配对比较法,是一种规定好考评的具体项目,将同级人员编成一组,按考评项目进行对比,计算每个人的得分数,按优劣顺序排出名次的绩效考核方法。故本题答案为C。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政治与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商法与经济法练习题及答案

  公务员公共基础遴选公文写作:公文之向下级机关行文的规则


公务员报考指南 公务员报考条件 公务员报名入口 行测专题 申论专题
分享

热门关注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法律与道德 底线缺一不可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缓刑与死缓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房主卖房,租户必须搬走吗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改革开放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国务院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大国建交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公文知识:版头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公务员公共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