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昆阳之战,希望大家能结合例题好好复习,全力以赴!祝你备考成功!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昆阳之战
在弱肉强食的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战争成了各路霸主争夺地盘和扩大势力的最有效手段。无论是华夏大地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吞并之战,还是对抗他国敌对势力的侵略之战,亦或者是开疆扩土的远征之战,战争都在用它独特的方式改变中国历史的走向,而每一次战争都在历史篇章里书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古代有些战役不常见,但如果考察就比较偏,给同学们带来困扰,今天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中国古代战争中不常见的几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例题-单选】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此战不但是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国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此次战役为( )。
A.渭水之战 B.城濮之战
C.昆阳之战 D.襄阳之战
A项渭水之战是曹操为平定关中,与马超等关中联军的最后决战,也称渭南之战。在这场战争中,双方的指挥员体现出来的战争素养几乎决定了整个战争的走向。而整个战役所带来的影响,也决定了后近五百年的历史走向。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是战争史上战术应用的奇迹。
B项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魏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C项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昆阳之战不但是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这样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
D项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阳失陷而告结束。在襄阳之战时,宋军巧妙的应用了地形优势,成功的阻止了蒙古军的投石兵器的猛烈攻击。然而蒙古人找到了阿拉伯的兵器专家,改进了投石兵器的攻击距离和准确率,顺利的攻下了樊城,襄阳苦于后无援兵,内无粮草,宣布投降。此战是兵器改革的奇迹,也是汉族人民对抗侵略的奇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古代礼仪二三事
中华发展几千年以来有着深刻而悠远的历史传承,而在丰富多彩的历史当中,有一件事是从古到今我们一直尊崇的,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古代的传统礼仪。我们都知在当时西周有著名的礼乐制、宗法制,孔子也曾经提倡复兴周礼,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而每一种礼仪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古人是很看重礼仪的,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如若不遵循礼仪,在古代可是一件人人都会唾弃的事,所以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古代的一些重要礼仪。
因为古代科学技术比较落后,人民相信靠天吃饭,所以古代祭天等政治祭祀活动是非常隆重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最重要的其中三种:
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而在生活中像我们现在一些普通的生活习惯在古代也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如:①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从政治或者是生活的礼仪都不难看出,古代礼仪非常看重很多的细节,当然在我们今天看来有些礼仪或许过于繁琐,不太符合现代的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因为这些特别而讲究的礼仪使得中国成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邦,中国古代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礼仪而著称于世。我们针对一些有继承意义的礼仪,应该继续传承下去,让其发扬光大,成为我国深沉而持久的文化力量。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中国古代文化习俗之朋友关系的称谓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人物集锦
公务员报考指南 | 公务员报考条件 | 公务员报名入口 | 行测专题 | 申论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