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文化历史知识你了解多少?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中国的封建王朝(秦),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好好准备!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中国的封建王朝(秦)
秦朝原是周王朝的一个诸侯国,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赐赢姓,后期周孝王把秦谷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后期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开始占领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秦穆公时,任用贤能,开地千里,国力日盛。后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首次开创皇帝制度、改官制为三公九卿,设立郡县制度,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选官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将文字统一为小篆、统一了车轨、度量衡,向北攻击匈奴,向南征讨百越,修筑长城,修筑当时的水利工程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了统一的时代,为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新局面,于中华民族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基本政治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誉为“千古一帝”。
后期,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余年,后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陈胜起义后,旧楚名将项燕之子项梁和项梁侄项羽在吴地杀掉秦郡守,起兵响应。不久项梁率领八千子弟兵渡江北上,队伍扩大到六七万人,连战获胜。闽地贵族也率领族人,跟着反秦,秦沛县亭长刘邦和一部分刑徒逃亡山泽,也袭击沛令起事,归入项梁军中。项梁立楚怀王之孙为楚王。 以后,项梁在定陶败死,秦章邯军转戈北上,渡河击赵,也就是此时,秦朝大将王离,率大军由上郡往东,包围了赵王驻守的巨鹿城。楚王派宋义、项羽救赵,派刘邦西入关中,宋义北至安阳,逗留不进。项羽杀宋义,引兵渡漳河,经过激战,解巨鹿之围,巨鹿之战项羽被推为诸侯上将军,以后,秦将章邯率二十万人向他投降。刘邦与此同时兵近咸阳附近,那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继立的子婴贬去帝号,称秦王,向刘邦投降。刘邦攻占咸阳,秦亡。
【习题演练】
被明代思想家誉为“千古一帝”的是( )。
A. 秦孝公
B. 秦始皇
C. 秦二世
D. 秦惠文王
【答案】B。秦始皇在位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对内统一了华夏,对外抗击匈奴,北击匈奴,南击百越,奠定了大一统局面,奠定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千古一帝”,故本题选择B。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官家”和“官人”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以北宋为背景,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盛府这一大家子人展开。剧中人物的称呼,是我们并不熟知的,像“官家”、“小娘”、“主母”、“主君”等等。
其实如果知道了“官家”这一词的来历的话,你大概就不会这么想了。官家一词来自于曹魏时期蒋济的《万机论》,他在《万机论》中有说:“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所以宋朝的官家其实大有内涵,同时兼顾了三皇五帝的美名,这跟当初秦始皇发明皇帝这个称谓有异曲同工之处。
当然宋朝皇帝被叫官家这样的习惯还要从宋太祖赵匡胤说起。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当初他是在陈桥兵变中被身边的将士们怂恿拥戴,当上皇帝的。估计赵匡胤也觉得自己的皇位来得不足以让所有的人信服,所以他继位之后,就让大家都叫他官家而不是皇上。
因为官家一词听起来比较平易近人,不会像天子、皇上那样显得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赵匡胤曾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凡自我朝始初,乃君与士共治天下”,“官家”也体现了皇帝和官员本是一家,具有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
剧中,盛紘是一家之主,他娶了一妻一妾,再往后排还有多位姨娘。盛紘的女人们对于丈夫的称呼一律用的是“主君”这个词儿。谈到“主君”,在大众的印象中,它一般都是用来称呼帝王的,感觉非皇室不敢用。然而,历史事实并非如此。“主君”不仅仅是对一国之主的尊称,也是对一家之主的称呼,甚至,人们还用它来称呼卿大夫。卿大夫这个官职最早起源于西周,可见“主君”这个词有多么深厚的历史了。用“主君”来代指盛紘,没毛病。其实,一家之主的男主人称为“主君”,是有史可考的。早在先秦时期,“君”就是下层或孩子们对贵族、长辈们的一个尊称。后来,“家君”“尊君”“家公”这类的称呼不绝于书,如“君与家君期日中。”——《世说新语·方正》;“此尊君不肯耳”《晋书·王述传》;“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晋书·山简传》,等等。君已有代指尊称一家之主的意思,那么“主君”一词产生,也就顺理成章了。最初,“主君”一词大多指国君,《史记·三十世家·鲁周公世家》:“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自谓‘主君’”;《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齐侯使高张来唁公,称主君”。一国之君是主君,一家之主,也是这个家庭里的最高长官,因此,“主君”变为一个小家庭的老爷的代称,就随之出现了。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现实主义文学的起源之《诗经》
提起诗经,同学们都不陌生,《蒹葭》、《关雎》已是耳熟能详的篇目。但是我们对于《诗经》的知识了解多少,对于《诗经》的误会又有多少?
一、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早到什么程度?推证在春秋前便已成书。据人类学家的研究,诗歌的形式最早源于劳动,在劳动中人们喊着劳动的口号,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一种文学变现形式。
《诗经》共有诗歌305首,故而被称为“诗三百”。在这里曾经有判断题挖空,问同学们“诗经因有300整首诗,故而被称为诗三百对不对?”同学们一定要记得,这个是错误的,305首约等于300首。
二、风、雅、颂三部分
学习诗经,就不得不了解一下它的内容。首先,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也就是地方性的音乐。这一部分由于不受政治色彩的干预,多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主题,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这里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
《雅》:分《大雅》、《小雅》,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大雅》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对于《颂》的释义,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故而同学们要注意的是,没有学过《诗经》的同学常常将《颂》联想为歌颂,做题时选了宫廷音乐,这就大错特错了。
综上的三个部分,各有特点,也各有分工。因为三部分中的《风》不论历朝历代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我们认为它的文学成就最高。后世取《诗经》的“风”与《楚辞》的“骚”结合在一起,故称“风骚”。同学们在这里也可以发现,古往今来,能够流传千古的文章并不是写作多么绚烂夺目,而是能够真情流露、引起共鸣的作品。
三、赋比兴三种手法
说完了风雅颂三部分,咱们来聊聊赋比兴三种手法。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但是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陈述句,也就是把思想感情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喻,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跟今天的用法类似。兴就是先言他物,起到一个起兴的作用。
这三种手法在考试中能够选出来即可,极少考察具体的用法。但是这里最难理解的是兴,比如说周杰伦《七里香》的歌词“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这一句跟后面要表达的内容无直接关系,但是客观上渲染了某种小清新的情绪,起到了铺垫作用。
四、现实主义的起源
《诗经》是浪漫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很多考生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浪漫主义”。但是大家学过《蒹葭》、《关雎》只是诗经中的非典型。例如《伐檀》才是诗经中最典型的的现实主义作品。
《伐檀》中“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中直白的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压迫,成为《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之一。
【例题】
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起源是?( )
A.《诗经》
B.《楚辞》
C.《山海经》
D.《杜工部集》
【答案】A。解析: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因此本题答案为A。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中国古代文化习俗之朋友关系的称谓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人物集锦
公务员报考指南 | 公务员报考条件 | 公务员报名入口 | 行测专题 | 申论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