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如何复习呢?为了让考生写出优秀的作文,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山东滨州中考作文题目出炉:只要还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山东滨州中考作文题目出炉:只要还在
2020年山东滨州中考作文题目已公布!详情如下:
一首小诗写道:只要春天还在,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纵使身陷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请以“只要还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民。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实词辨析
一、爱 ài
“爱”繁体字写作“愛”,形声字,据《说文解字》和小篆字形,从攵部, (ài)声。本来是行走的意思,后来假借来表示仁爱、给人以恩惠的意思。
①喜爱。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
热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②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论》)
吝惜,舍不得。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④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梁惠王上》)
二、安 ān
“安”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宀”字,表示屋子,下边是“女”字。合起来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担风险。表示安定。
①抚慰,安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②安置,安放。安营扎寨 (成语)
③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④安适,安身。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⑤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⑥哪里,怎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哪里,哪儿。沛公安在?(《鸿门宴》)
三、被
“被”是形声字,小篆从衣部,皮声。表示被子。
bèi
①被子。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覆盖。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受。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③表被动。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pī
①通“披”,穿。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②披散,散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四、倍bèi
“倍”是形声字,小篆从人部(即亻),咅声(古音相近)。表示背向、背着。后引申为数量重叠(一倍)。
①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过秦论》)
②更加。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③通“背”,违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五、本běn
“本”是指事字,金文在“木”(义为棵树)字下加一点,表示树木的根部。表示植物的根部。
①草木的根。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种树郭橐驼传》)
②草木的干、茎。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③根本,主要的、基础的东西。君子务本。(《学而》)
④原来的。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本来。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
⑤推究,考察。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六、鄙bǐ
“鄙”是形声字,小篆从邑[即阝(在右边)]部,啚(bǐ)声。表示边境,边远偏僻的地方。
①边远的地方。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
②以……为边界(边邑)。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轻视,看不起。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④轻贱。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
⑤庸俗,浅陋。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
七、兵bīnɡ
“兵”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斤”字,像古代一种斧形的武器;下边是“廾”字,像左右双手。合起来像双手拿着兵器。表示兵器。
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②士兵,军队。沛公兵十万,在霸上。(《鸿门宴》)
③军事,战争。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八、病bìnɡ
“病”是形声字,小篆从疒部,丙声。表示疾病。
①重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②弊病,缺点。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③生病。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祭十二郎文》)
④使……成病态。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⑤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⑥责备,羞辱。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
⑦穷困。辍飧饔以劳吏者……故病且怠。(《种树郭橐驼传》)
⑧疲劳。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十、察chá
“察”是形声字,小篆从“宀”部(表示覆盖),祭声(古音相近)。表示仔细观察。
①细看,观察。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看清楚。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梁惠王上》)
推荐阅读:
中考优秀作文 | 中考零分作文 | 中考满分作文 | 中考作文题目 | 中考英语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