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考政治失分原因与类型

2012-03-31 11:14:01 高考分析

  2009年政治高考的论述题的答题要求仍沿袭了前几年的惯例,其不变的四项具体要求可以用“作品化”来概括之。所谓的“作品化”就是论述必须围绕一个论题展开,论证过程不仅层次要清晰,条理要清楚,而且每一层次的论点要突出且紧扣中心论题。论证的论据要充分,不仅要有理论论据,还要有事实论据,即我们所说的实际事例。其核心就是全部的论述应该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符合逻辑的完整的整体。尽管论述题的答题要求这样细致和具体,但仍有不少同学,在高考的答题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非作品化”的倾向,论述题成为高考得高分的“拦路虎”。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论述题答题耗时长的特点,我们对论述题的答题训练往往是教师分析多,学生实战少,削弱了自己根据论题独立组织材料的能力。二是受简答题与分析说明题的影响,对论述题的答题特点缺乏认识与把握,答题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因此根据我们同学在高考中失分的原因与类型,现提供在高考复习训练中的几个要诀。

  核心 以论题为导向

  以论题为导向指的是要以论述题的论题,即将论述的方向与内容作为思考与组织材料的根据,这是紧扣论点、合乎逻辑的关键。以2009年高考38题为例:运用政治常识论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这题目本身就是论题,根据论题的内容,我们要组织与运用的材料必定来自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即我国的国体和政体这两大块的知识点。在论证时要特别注意各层次的分论点是否围绕该论题。

  一般而言,论述题的论题在理论上是不难把握的,但在高考的答题过程中,由于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所记忆的知识上,很容易忽略论题的内容与方向,导致论述的内容偏离了论题,这在训练中要予以特别关注。

  关键 分析重关系

  论述题的论题,不管是什么具体的内容,其论述的过程和内容必然是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分析两者之间的某种关系是论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论述题的得分高低完全取决于对这种关系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同样以2009高考38题为例:它所要论述的关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这个关系具体指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根本途径”这个关系是我们要阐述、论证的核心。

  再以2008年高考38题为例。

  试根据所学政治常识,阐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体现。

  不难看出,这里要论证的两者指的是“基层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而要阐述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不断完善的体现”。

  明确了需论证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就此进行谋篇布局,一般来说整个论述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第二部分就是对两者内涵的分析与阐述,第三就是对关系的论证。答案的主体应该是第三部分。以2009年高考题为例,首先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国体)”内涵的阐述,然后是对“根本途径”理由的论证,只要知道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在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包括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与形式,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司法)的关系, 就不难来展开论证。

  由于在书本上很少有两者关系的相关知识,因此在高考的答题中,学生们习惯上只能将书本上的知识照搬到答案里,各个段落阐述的出发点不是两者的关系,而是从书本角度出发的观点,导致段落内容不能紧扣论题。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复杂,只要我们从所要论证的关系出发,对整段阐述适当加一句话就可能突出所要阐述的关系。如:人大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并没有体现是“根本途径”,但只要加上“由此防止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意志,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就突出了两者的关系。同理,我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几个最高权力不会陌生,只要加上人大与人民的关系,就会突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实现的”的观点。(该内容在高考参考答案中没有列入)

  保障 例举要恰当

  举例要恰当是指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举一些恰当的、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例子。首先例子一定要和论证的内容相一致,其次例子一定要具体,不要太笼统。

  例:人大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由此防止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意志,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这部分是理论论证,现举例:某地的监狱发生犯人在狱中被殴打致死,引起了极大的民愤(躲猫猫事件)。该地的人大会同有关部门对此进行执法调查,在事实的基础上对监狱的管理失职行为严肃查处。此例中强调了人大制度中“其他国家机关受人大监督”的内容,因而例与理是非常恰当的。如果是强调党组织的监督的例子,那就离题了。

  在高考的答题中,有的同学要么不举实际的事例或例不具体,要么例与理不符,前一类现象容易避免,而后一类现象就不是想克服就能克服的,这需要有一个训练的过程,建议大家对同一个事例,能够从不同的知识角度来加以描述,即突出要联系、要说明的具体知识点,这对提高大家对不同知识的辨析与理解能力有很实际的意义。当然在实际的论述过程中并不要求例越多越好,每一个观点都需要举例。恰当、具体既是论证有深度的体现,也是论证有逻辑性的保障。

  除以上方法外,我们还要从答题的形式来规范答题方法,比如首先要注意适当的分段,给人以层次分明的感觉,杜绝一段到底。其次在每一层次中注意该内容是否集中,这都是大家比较容易做到的,该得的分绝不能丢。难得的分要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来弥补,这是论述题,也是高考得高分的真谛。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分析高考政治失分原因与类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高考文综有什么答题技巧

高考文综答题

高中地理考试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考试

高中地理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

高一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点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政治考试

高考政治:党的最高纲领是什么?

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

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历史

2019江苏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高考政治真题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考地理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2009年政治高考的论述题的答题要求仍沿袭了前几年的惯例,其不变的四项具体要求可以用“作品化”来概括之。所谓的“作品化”就是论述必须围绕一个论题展开,论证过程不仅层次要清晰,条理要清楚,而且每一层次的论点要突出且紧扣中心论题。论证的论据要充分,不仅要有理论论据,还要有事实论据,即我们所说的实际事例。其核心就是全部的论述应该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符合逻辑的完整的整体。尽管论述题的答题要求这样细致和具体,但仍有不少同学,在高考的答题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非作品化”的倾向,论述题成为高考得高分的“拦路虎”。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论述题答题耗时长的特点,我们对论述题的答题训练往往是教师分析多,学生实战少,削弱了自己根据论题独立组织材料的能力。二是受简答题与分析说明题的影响,对论述题的答题特点缺乏认识与把握,答题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因此根据我们同学在高考中失分的原因与类型,现提供在高考复习训练中的几个要诀。

  核心 以论题为导向

  以论题为导向指的是要以论述题的论题,即将论述的方向与内容作为思考与组织材料的根据,这是紧扣论点、合乎逻辑的关键。以2009年高考38题为例:运用政治常识论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这题目本身就是论题,根据论题的内容,我们要组织与运用的材料必定来自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即我国的国体和政体这两大块的知识点。在论证时要特别注意各层次的分论点是否围绕该论题。

  一般而言,论述题的论题在理论上是不难把握的,但在高考的答题过程中,由于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所记忆的知识上,很容易忽略论题的内容与方向,导致论述的内容偏离了论题,这在训练中要予以特别关注。

  关键 分析重关系

  论述题的论题,不管是什么具体的内容,其论述的过程和内容必然是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分析两者之间的某种关系是论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论述题的得分高低完全取决于对这种关系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同样以2009高考38题为例:它所要论述的关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这个关系具体指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根本途径”这个关系是我们要阐述、论证的核心。

  再以2008年高考38题为例。

  试根据所学政治常识,阐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体现。

  不难看出,这里要论证的两者指的是“基层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而要阐述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不断完善的体现”。

  明确了需论证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就此进行谋篇布局,一般来说整个论述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第二部分就是对两者内涵的分析与阐述,第三就是对关系的论证。答案的主体应该是第三部分。以2009年高考题为例,首先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国体)”内涵的阐述,然后是对“根本途径”理由的论证,只要知道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在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包括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与形式,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司法)的关系, 就不难来展开论证。

  由于在书本上很少有两者关系的相关知识,因此在高考的答题中,学生们习惯上只能将书本上的知识照搬到答案里,各个段落阐述的出发点不是两者的关系,而是从书本角度出发的观点,导致段落内容不能紧扣论题。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复杂,只要我们从所要论证的关系出发,对整段阐述适当加一句话就可能突出所要阐述的关系。如:人大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并没有体现是“根本途径”,但只要加上“由此防止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意志,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就突出了两者的关系。同理,我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几个最高权力不会陌生,只要加上人大与人民的关系,就会突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实现的”的观点。(该内容在高考参考答案中没有列入)

  保障 例举要恰当

  举例要恰当是指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举一些恰当的、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例子。首先例子一定要和论证的内容相一致,其次例子一定要具体,不要太笼统。

  例:人大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由此防止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意志,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这部分是理论论证,现举例:某地的监狱发生犯人在狱中被殴打致死,引起了极大的民愤(躲猫猫事件)。该地的人大会同有关部门对此进行执法调查,在事实的基础上对监狱的管理失职行为严肃查处。此例中强调了人大制度中“其他国家机关受人大监督”的内容,因而例与理是非常恰当的。如果是强调党组织的监督的例子,那就离题了。

  在高考的答题中,有的同学要么不举实际的事例或例不具体,要么例与理不符,前一类现象容易避免,而后一类现象就不是想克服就能克服的,这需要有一个训练的过程,建议大家对同一个事例,能够从不同的知识角度来加以描述,即突出要联系、要说明的具体知识点,这对提高大家对不同知识的辨析与理解能力有很实际的意义。当然在实际的论述过程中并不要求例越多越好,每一个观点都需要举例。恰当、具体既是论证有深度的体现,也是论证有逻辑性的保障。

  除以上方法外,我们还要从答题的形式来规范答题方法,比如首先要注意适当的分段,给人以层次分明的感觉,杜绝一段到底。其次在每一层次中注意该内容是否集中,这都是大家比较容易做到的,该得的分绝不能丢。难得的分要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来弥补,这是论述题,也是高考得高分的真谛。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