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提高综合复习效果
高考前,各门功课都需要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加大复习强度。作为学生,往往是拿起这科想那科,复习这科又忘那科。那么,如何调整好学生的心态,在兼顾其他各门学科复习的同时,合理安排高考前的英语复习工作呢?此时,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文集》)这就告诫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3+X)-1=0”。显然,在高考复习中,学生偏颇任何一门学科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在此,暂且不谈其他学科的时间分配,而就学生在高考前的英语复习,笔者认为每天有两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就足够了。为了提高两个小时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这两个小时分为四个阶段去学习,避免学生因长时间学习而带来的烦燥感。
第一个30分钟——抓早读,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记忆。高考复习阶段,学生应把大量记忆的内容放到早上的30分钟去进行复习,如对单词和课本的复习。
第二个30分钟——重视课堂学习。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导演,他会按照整个复习的思路和框架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去积极复习。如果撇开课堂上老师的指引,大部分学生会对复习的材料“一盘散沙式”地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看见什么复习什么,没有做到复习的系统性,往往走不出“复习过,但还是不会”的怪圈。
第三个30分钟——笔试练习。高考前,除了按教师安排要完成一些诊断题和月考题外,学生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每天应占用约30分钟的时间作一定量的多项选择题和阅读理解题。如星期一、三、五每天两篇阅读理解题;星期二、四、六每天一篇完形填空题。对于套题的练习,学生应做到广泛涉猎,查漏补缺。
第四个30分钟——听力练习。笔者认为,学生应每天坚持30分钟的听力练习,持之以恒,方见成效。听力练习,教师应建议学生在晚上临睡前30分钟内进行。原因有两个:一是排除心理干扰;二是排除环境干扰。
在高考复习的最后一个月里,教师应引导学生整合高考信息资源,精心做好几套长度、难度与高考试卷基本相近的试题,并要求学生提前30分钟完成,以提高每位考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应试心理素质,以及答题技巧和熟练程度。总之,对于英语学科的复习,如果按照严格的复习计划,有机的组织过程和合理的方式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