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的写作背景简介

  《已亥杂诗》是龚自珍的,有很多篇,其中最有名的是第五篇。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己亥杂诗的写作背景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己亥杂诗的写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

  己亥杂诗其五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翻译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己亥杂诗的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己亥杂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即《已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

  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堪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尤其是其后两句,以落红自喻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诗歌首先写道:“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浩荡”即广阔深远的样子,或者形容水势浩荡之意。“白日斜”即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吟鞭”即马鞭。词人在“鞭”前加一个“吟”字,是因为诗人在途中,一边策马行进,一边吟诗。“东指”指出城门向东。“天涯”原意是天边,此指遥远的地方。这两句的大意是说,离开京城南归,满怀离愁而对西下的夕阳,吟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诗人为表现自己离愁别绪的丰富感情,上句“浩荡离愁白日斜”中用了“浩荡”一词来形容“离愁”,不但表明了自己心中的不平,或许是滚滚滔滔,也强化“愁”之无尽,真有“身离朝廷心在国(朝廷)”的情怀。我们知道,诗人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但为国家的命运忧愁的心确实没有改变。在艺术上,诗人以“浩荡”(表水势浩大)来形容离愁,可以说,就是以水喻愁,这在古代诗词中是常见的手法之一。如,南唐李煜的《虞美人》中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以水喻情,突出了愁之绵延不断。

  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了情感的深厚。下句“吟鞭东指即天涯”。“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词人说,自己的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很难再回京城。词人在此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不但表现离别之愁,而且突出愁之深远。这里的“天涯”让我们想到马致远散曲《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句子。在此曲中,马致远用晚景衬托离愁,而龚自珍这里就是直接写离京之愁。但不同的是龚自珍在诗歌中也蕴含着豪迈的气概。这样,为后面抒发情感,表现心志作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两句则笔锋一转,诗人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落红”即落花。借代修辞手法的运用,以颜色代指本体。这里是诗人自况。“更”即“更好”“新”的意思。表层意思是说,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我们知人论世,这里显然是有寓意的。龚自珍因被迫辞官回乡,故自比为落花,不但形象,而且也很恰当。后一“花”字,突出的是一个“新”字,也就是比喻新人,或者诗人的理想。诗人的离别之情在此就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落红来日的护花,就表明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还要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由此,我们不能不感受到诗人虽年老辞官,而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我们不能为诗人那高尚的人格的和高远的理想,以及为国为民的壮志情怀而感动,而敬佩。

  在艺术上,首先,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形象而生动的抒发了诗人内在的情感。其次,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好地借物抒情,表现诗人的情怀。再次,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更好地表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句 诗词鉴赏 诗词 散文诗 现代诗 打油诗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己亥杂诗的写作背景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人名言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言

描写夏天的温柔句子80条

描写夏天的句子80条

适合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2021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

简单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书

简单员工转正申请书

己亥杂诗的意思及原文

己亥杂诗的意思

静夜思的意思以及写作背景

静夜思的意思

白杨礼赞写作背景及原文

白杨礼赞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赏析以及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翻译

关于四时田园杂兴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已亥杂诗》是龚自珍的,有很多篇,其中最有名的是第五篇。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己亥杂诗的写作背景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己亥杂诗的写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

  己亥杂诗其五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翻译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己亥杂诗的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己亥杂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即《已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

  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堪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尤其是其后两句,以落红自喻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诗歌首先写道:“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浩荡”即广阔深远的样子,或者形容水势浩荡之意。“白日斜”即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吟鞭”即马鞭。词人在“鞭”前加一个“吟”字,是因为诗人在途中,一边策马行进,一边吟诗。“东指”指出城门向东。“天涯”原意是天边,此指遥远的地方。这两句的大意是说,离开京城南归,满怀离愁而对西下的夕阳,吟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诗人为表现自己离愁别绪的丰富感情,上句“浩荡离愁白日斜”中用了“浩荡”一词来形容“离愁”,不但表明了自己心中的不平,或许是滚滚滔滔,也强化“愁”之无尽,真有“身离朝廷心在国(朝廷)”的情怀。我们知道,诗人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但为国家的命运忧愁的心确实没有改变。在艺术上,诗人以“浩荡”(表水势浩大)来形容离愁,可以说,就是以水喻愁,这在古代诗词中是常见的手法之一。如,南唐李煜的《虞美人》中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以水喻情,突出了愁之绵延不断。

  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了情感的深厚。下句“吟鞭东指即天涯”。“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词人说,自己的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很难再回京城。词人在此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不但表现离别之愁,而且突出愁之深远。这里的“天涯”让我们想到马致远散曲《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句子。在此曲中,马致远用晚景衬托离愁,而龚自珍这里就是直接写离京之愁。但不同的是龚自珍在诗歌中也蕴含着豪迈的气概。这样,为后面抒发情感,表现心志作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两句则笔锋一转,诗人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落红”即落花。借代修辞手法的运用,以颜色代指本体。这里是诗人自况。“更”即“更好”“新”的意思。表层意思是说,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我们知人论世,这里显然是有寓意的。龚自珍因被迫辞官回乡,故自比为落花,不但形象,而且也很恰当。后一“花”字,突出的是一个“新”字,也就是比喻新人,或者诗人的理想。诗人的离别之情在此就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落红来日的护花,就表明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还要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由此,我们不能不感受到诗人虽年老辞官,而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我们不能为诗人那高尚的人格的和高远的理想,以及为国为民的壮志情怀而感动,而敬佩。

  在艺术上,首先,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形象而生动的抒发了诗人内在的情感。其次,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好地借物抒情,表现诗人的情怀。再次,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更好地表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句 诗词鉴赏 诗词 散文诗 现代诗 打油诗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