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学生总数达到287400人,同比去年增长25%以上,是十年前的七倍以上。中国的留学市场已经从小众、精英留学转变为大众化、全民性的消费态势。从2000年国家三部委为第一批68家留学机构发放资质开始,超过400家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机构,已经发展成为自费出国留学的主要服务渠道,据统计,有超过60%的自费学生是通过专业的留学服务机构办理出国。
[留学揭秘]
揭秘四种留学陷阱
不实咨询、偷换概念 误导消费者
少数不规范留学服务机构谎称到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热门留学国家留学,其实只是在当地一些培训机构学习满两年,取得证书后就“有机会”进入优秀高等学府,拿到国际承认的大学毕业证书。事实上,正规的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都需层层考核,并非读完语言学校就能直接升入高等学府。有些留学服务机构不如实介绍情况,把代理学校说得天花乱坠,而对教学质量、生活费用、生活保障、学历文凭认可程度等信息不全面告知。
违规运营、材料造假 贻误消费者
少数具备资格的留学服务机构违规运营,编造假材料,在校GPA成绩、语言成绩、推荐信、银行存款证明等等,只要是留学申请过程中需要,而学生又拿不出或条件不足的,对于某些机构来说都不是问题,只要学生交了钱签了约,机构都可以帮学生搞定,途径很简单:造假。而造假的风险却需要学生承担,一旦被发现造假,学生诚信记录也将因此蒙上污点,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服务收费,不透明、不公开,蒙骗消费者
同一目的地、同一专业,各机构收费项目不统一、收费标准相差很大。消费者出国前一般需交两笔费用:中介服务费和境外服务费。前者一般是明码标价,但后者经常出现事前不透明、事后说不清的侵权现象,清单上除学费外还会罗列出事先未告知的服务费。
设置不公平合同条款 ,强制消费者
一些留学黑中介利用消费者对申请过程和相关法律不熟悉等弱点,不使用有关部门发布的标准化格式合同范本,或在合同书上加入一些不平等条款。如少数中介方在合同中规定只负责申请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申请人如未获得签证,则概不退款,并以支付押金、提前交学费、预付生活费等种种借口收取费用。
专家建议
巧选留学中介机构小锦囊
锦囊1 登录“涉外监管信息网”
据悉,留学咨询服务,目前在国内还是特许服务行业,从业机构首先要具有,教育部等三部委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认定书”以及当地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允许其开展自费出国留学中介业务的“营业执照”,并核对其核心资质情况。
学生和家长可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http://www.jsj.edu.cn/)查询到已领取资格认定书的自费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网上的名单会定期审核更新。
再有,目前很多有资质的公司在外省二三线城市开设了分支机构,消费者在选择分子公司时,则应特别注意该家分公司是否为直营分公司,注册地点与经营地点是否一致,避免选择其他小型机构承包、挂靠经营。
锦囊2 核实海外院校的授权代理招生认证
据介绍留学机构作为海外院校及学生家长之间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应该有海外院校的正式授权代理资格,这样学校会在招生推广、申请录取、办理签证等等申请过程的方方面面给予授权代理特殊渠道与帮助。
另外,能够招生留学生的海外院校庞杂众多,办学资质、教育质量,且能够为海外学生提供的服务也千差万别。留学机构代理或推荐的院校,应该在教育部教育监管网上有公示。
锦囊3 鉴定留学顾问专业水平
留学咨询服务,不同于一般的销售及服务工作,提供留学咨询服务的留学顾问,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留学咨询水平。虽然,目前这个行业目前还没有留学咨询顾问专业等级评定标准,消费者还是可以通过公司的规模、历史、年受理量从侧面来衡量一个公司的专业水准,当然最直接的方式是从过来人那里打听顾问的咨询水平以及机构的服务水平。有些专业水准的公司会为员工提供各种专业培训机会,包括院校、使馆提供的专业培训,有些使馆和院校,也会为通过培训的咨询顾问提供专业证书。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学习集团、麦考瑞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