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这篇诗作通过写橡树来侧面描绘了人类的高尚品质,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橡树原文及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致橡树原文
舒婷(现代)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注释
①攀援:同“攀缘”比喻投靠有权有势的人往上爬。
②慰藉:安慰。
③雾霭:雾气。
④虹霓:同“虹蜺 ”指彩虹
⑤流岚:这里指云雾。
赏析
舒婷的早期诗作以描写和抒发高尚纯洁的爱情而著称。在这首代表作里,诗人以炽热的激情和深沉的思索为爱情唱出了欢快而又凝重的颂歌。同时,如果仔细品味,我们会在诗中发现,诗人在爱情的背后,还表达了一种经历过痛苦寻求而得到的全新的人生的价值观念,因而在这个意义上,本诗又超越了爱情。
全诗从反观入题,首先否定了几种卑俗的爱情: 凌霄花以攀援为手段,目的在于凭借高枝炫耀自己,这势利的爱情理当蔑视;痴情的鸟儿整天叽叽喳喳,单调乏味地重复着卿卿我我的男欢女爱,自然带着几分必须摈弃的庸俗。清澈明亮的源泉 “送来清凉的慰蔚”,挺拔秀丽的险峰衬托着爱人庄严的 “威仪”,阳光融融,春雨绵绵,在世人的眼中,真诚相悦的爱情有了情意缠绵的韵味已经足够了。
但是,诗人却坚定而热切地说:“不,这些还不够!”笔锋陡然一转开始描述诗人心中的爱情。人格的平等是爱情的第一要义,“木棉” 将以树的形象同 “橡树”“站在一起”,根与根互相依恋,叶与叶彼此扶持。当微风掠过的时候,唯有树与树才能相通的语言创造了心灵的泉水竞相奔流的动人情景。橡树如刀似剑的“铜枝铁干”支撑起它伟岸的身躯,以刚健雄壮的气势屹立在蓝天大地中间;木棉拥有“红硕的花朵”似乎在叹息着自己的命运,其实是象征燃烧着的火一样的爱情。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互相映衬对比,显示了它们彼此的差异。
透过表面的生动形象,我们不难明白,诗人的主旨是要写出它们必须相依为命才能生存的渴求。没有 “伟岸的身躯”,何以 “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缺少真挚的情爱,哪能“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从形象上看,诗写到这里已经是辞达意尽了,诗人为了强调其意蕴,特地用哲理般的语言进行了归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我们从中感受到的仿佛不是激情的抒发,而是对人与人之间的最深切的关系的理性思考了。平等是互相依存的前题,独立才能实现彼此的特定价值,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更能理解双方真正的需求,用自己特有的价值去完满地实现对方的需求,达到一种坚贞而伟大的爱情。自然,这绝不仅仅是爱情观的表白,而且是人生观的宣言了。
所以,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是除了感情上的美好享受之外,还有人生哲理上的启示。与诗的内容相联系,《致橡树》 在风格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热烈与冷静相结合,诗人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借助爱情抒写人生,前者浪漫热烈,后者深沉冷静,似乎很难融合。舒婷却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将二者成功地融合为一体。每一个意象以及构成的画面都特别浓烈,以此抒发火一样的爱情,内在的节奏和最后的归结却出奇的冷静,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对人生的深思熟虑,完全取得了预期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