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录取后还可以参加高考吗

  单招录取后还可以参加高考吗?有很多不了解单招的学生会问到这样的问题。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招录取后还可以参加高考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单招录取后还可以参加高考吗

  参加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考生与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享受同等待遇。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单独招生最早开始于2007年,命题主体单位由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逐步扩权到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内高职院校。

  此外,已被高职单招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和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全省统一考试以及其他各种单独招生考试,不能参加当年其他形式的高考录取。

  什么是高职单招?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是指由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考前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划定录取分数线,确定录取名单,直接报省(市)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录取。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考生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参加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考生与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享受同等待遇。

  高职单招与普通高考有什么区别?

  高职单招主要是本省院校面向本省考生进行招生,一旦被录取,就不需要参加6月份的高考了。

  单招和统招的区别:

  1.考试时间不一样,普通高考为6月份,高职单招一般在3月份。

  2.统招是指统一招生考试,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目前的普通高校高考(包括中职的单考单招)。通过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高考并被录取,毕业后由教育部颁发认证文凭的考生,包括本科生和专科生。单招考试是由省(市)考试院统一组织,各试点单招学校独立命题、自主组织测试。

  拓展阅读: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第一章 力

  1、重力:G = mg

  2、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3、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第二章 直线运动

  1、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2、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3、速度位移关系式: - = 2as ③

  4、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 ⑤

  = ⑥

  5、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

  (1)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

  (2)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

  (3)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4)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

  (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

  2、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

  3、超重与失重: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 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

  第四章 物体平衡

  1、物体平衡条件: F合 = 0

  2、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

  (1)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

  (2)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 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

  第五章 匀速圆周运动

  1.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

  ①线速度的定义式: v = (s指弧长或路程,不是位移

  ②角速度的定义式: =

  ③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 =

  ④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⑤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 r

  ⑥向心加速度:a = 或 a =

  2、(1)向心力公式:F = ma = m = m

  (2) 向心力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在计算向心力时一定要取指向圆心的方向做为正方向。向心力的作用就是改变运动的方向,不改变运动的快慢。向心力总是不做功的,因此它是不能改变物体动能的,但它能改变物体的动量。

  第六章 万有引力

  1.万有引力存在于万物之间,大至宇宙中的星体,小到微观的分子、原子等。但一般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非常之小,小到我们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物体与星体或星体与星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2、万有引力定律:F = (即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跟这两个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说明:① 该定律只适用于质点或均匀球体;② G称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m2/kg2.

  3、重力、向心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1)、地球表面上的物体: 重力和向心力是万有引力的两个分力(如图所示, 图中F示万有引力, G示重力, F向示向心力), 这里的向心力源于地球的自转、但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很小, 致使向心力相比万有引力很小, 因此有下列关系成立:

  F≈G>>F向

  因此, 重力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便是加速度的两个分量, 同样有:

  a≈g>>a向

  切记: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与重力并不是一回事.

  (2)脱离地球表面而成了卫星的物体: 重力、向心力和万有引力是一回事, 只是不同的说法而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说到卫星就会马上写出下列方程的原因:

  = m = m

  4、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1)v= 即: 半径越大, 速度越小.

  (2)= 即: 半径越大, 角速度越小.

  (3)T =2 即: 半径越大, 周期越大.

  (4)a= 即: 半径越大, 向心加速度越小.

  说明: 对于v、T、a和r 这五个量, 只要其中任意一个被确定, 其它四个量就被唯一地确定下来、以上定量结论不要求记忆, 但必须记住定性结论。

  第七章 动量

  1、冲量: I = Ft 冲量是矢量,方向同作用力的方向.

  2、动量: p = mv 动量也是矢量,方向同运动方向.

  3、动量定律: F合 = mvt – mv0

  第八章 机械能

  1、功: (1) W = Fs cos (只能用于恒力,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

  (2) W = pt (此处的“p”必须是平均功率)

  (3) W总 = △Ek (动能定律)

  2、功率: (1) p = W/t (只能用来算平均功率)

  (2) p = Fv (既可算平均功率,也可算瞬时功率)

  3、动能: Ek = mv2 动能为标量.

  4、重力势能: Ep = mgh 重力势能也为标量, 式中的“h”指的是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竖直距离.

  5、动能定理: F合s = mv - mv

  6、机械能守恒定律: mv + mgh1 = mv + mgh2


高考录取查询 录取通知书查询 一本录取 二本录取 三本录取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单招录取后还可以参加高考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男生大学学什么专业比较好发展

男生大学什么专业好发展

男生读大专有什么专业好就业

男生大专好就业的专业

男生大学有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好

男生大学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男生大专学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男生大专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能不能复读

高中考不上大学复读

异地户口可以参加高考吗

异地高考

没有学籍可以参加高考吗

高考学籍

职高生可以参加高考吗

职高生能高考吗

单招没过怎么办 还能参加高考吗

单招与高考

单招没过第二年还可以考吗

单招考试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单招录取后还可以参加高考吗?有很多不了解单招的学生会问到这样的问题。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招录取后还可以参加高考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单招录取后还可以参加高考吗

  参加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考生与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享受同等待遇。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单独招生最早开始于2007年,命题主体单位由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逐步扩权到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内高职院校。

  此外,已被高职单招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和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全省统一考试以及其他各种单独招生考试,不能参加当年其他形式的高考录取。

  什么是高职单招?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是指由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考前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划定录取分数线,确定录取名单,直接报省(市)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录取。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考生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参加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考生与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享受同等待遇。

  高职单招与普通高考有什么区别?

  高职单招主要是本省院校面向本省考生进行招生,一旦被录取,就不需要参加6月份的高考了。

  单招和统招的区别:

  1.考试时间不一样,普通高考为6月份,高职单招一般在3月份。

  2.统招是指统一招生考试,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目前的普通高校高考(包括中职的单考单招)。通过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高考并被录取,毕业后由教育部颁发认证文凭的考生,包括本科生和专科生。单招考试是由省(市)考试院统一组织,各试点单招学校独立命题、自主组织测试。

  拓展阅读: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第一章 力

  1、重力:G = mg

  2、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3、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第二章 直线运动

  1、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2、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3、速度位移关系式: - = 2as ③

  4、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 ⑤

  = ⑥

  5、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

  (1)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

  (2)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

  (3)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4)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

  (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

  2、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

  3、超重与失重: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 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

  第四章 物体平衡

  1、物体平衡条件: F合 = 0

  2、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

  (1)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

  (2)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 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

  第五章 匀速圆周运动

  1.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

  ①线速度的定义式: v = (s指弧长或路程,不是位移

  ②角速度的定义式: =

  ③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 =

  ④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⑤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 r

  ⑥向心加速度:a = 或 a =

  2、(1)向心力公式:F = ma = m = m

  (2) 向心力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在计算向心力时一定要取指向圆心的方向做为正方向。向心力的作用就是改变运动的方向,不改变运动的快慢。向心力总是不做功的,因此它是不能改变物体动能的,但它能改变物体的动量。

  第六章 万有引力

  1.万有引力存在于万物之间,大至宇宙中的星体,小到微观的分子、原子等。但一般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非常之小,小到我们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物体与星体或星体与星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2、万有引力定律:F = (即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跟这两个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说明:① 该定律只适用于质点或均匀球体;② G称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m2/kg2.

  3、重力、向心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1)、地球表面上的物体: 重力和向心力是万有引力的两个分力(如图所示, 图中F示万有引力, G示重力, F向示向心力), 这里的向心力源于地球的自转、但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很小, 致使向心力相比万有引力很小, 因此有下列关系成立:

  F≈G>>F向

  因此, 重力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便是加速度的两个分量, 同样有:

  a≈g>>a向

  切记: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与重力并不是一回事.

  (2)脱离地球表面而成了卫星的物体: 重力、向心力和万有引力是一回事, 只是不同的说法而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说到卫星就会马上写出下列方程的原因:

  = m = m

  4、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1)v= 即: 半径越大, 速度越小.

  (2)= 即: 半径越大, 角速度越小.

  (3)T =2 即: 半径越大, 周期越大.

  (4)a= 即: 半径越大, 向心加速度越小.

  说明: 对于v、T、a和r 这五个量, 只要其中任意一个被确定, 其它四个量就被唯一地确定下来、以上定量结论不要求记忆, 但必须记住定性结论。

  第七章 动量

  1、冲量: I = Ft 冲量是矢量,方向同作用力的方向.

  2、动量: p = mv 动量也是矢量,方向同运动方向.

  3、动量定律: F合 = mvt – mv0

  第八章 机械能

  1、功: (1) W = Fs cos (只能用于恒力,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

  (2) W = pt (此处的“p”必须是平均功率)

  (3) W总 = △Ek (动能定律)

  2、功率: (1) p = W/t (只能用来算平均功率)

  (2) p = Fv (既可算平均功率,也可算瞬时功率)

  3、动能: Ek = mv2 动能为标量.

  4、重力势能: Ep = mgh 重力势能也为标量, 式中的“h”指的是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竖直距离.

  5、动能定理: F合s = mv - mv

  6、机械能守恒定律: mv + mgh1 = mv + mgh2


高考录取查询 录取通知书查询 一本录取 二本录取 三本录取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