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人教版

  教案如果做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人教版(一)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实验时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观察记录。

  2、出示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课件,组织学生观看。

  3、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

  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1)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种皮胀破。

  (2)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

  (3)子叶以下的胚轴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

  (4)子叶分开,黄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渐变绿,发育成茎和叶。

  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吸水后,胚根先从种子里伸出,发育成幼根。

  (2)胚芽由胚芽鞘保护伸出土面,子叶留在种子里。

  (3)胚芽鞘里的胚芽长出新叶。

  4、提出问题:"以上介绍的种子萌发的过程只描述了种子外部形态的改变,那么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其内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实验:请几位学生分别尝尝萌发的小麦种子和干燥的小麦种子,有什么不同感觉。

  请参与实验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

  萌发的种子有甜味,干燥的种子没有甜味。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出现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

  组织学生发言。

  总结:

  干种子里的淀粉没有发生转化,不含糖分;萌发的种子里的淀粉已转化为糖,所以有甜味。由于淀粉不溶于水,所以必须转变成能溶于水的糖后,胚才能吸收利用。菜豆种子中子叶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运送给胚芽、胚根和胚轴;玉米种子中胚乳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由子叶吸收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

  (三)种子的休眠和寿命

  1、提出问题:“我们家中贮存的种子,并不都能萌发。这是什么原因呢”?

  2、组织学生分析原因(提示:(1)种子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生命的。(2)种子形成多数是在秋季。)

  3、总结:种子是具有一定寿命的,所以存放时间过长的种子有可能已经死亡。而刚成熟的种子也不能萌发,是因为它们正处在休眠时期,这是种子在形成后,对寒冷的冬季适应的结果。

  4、出示实物投影,介绍种子发芽率测定的方法。

  三、巩固:(如时间不够,可做为课下练习)

  1、我们吃的绿豆芽,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成?

  2、子叶出土与不出土的种子,在播种时深度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人教版(二)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观察细胞、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乃至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节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具备一定的显微镜使用基本技能,而且初步认识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一般过程,这为本节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七年级学生才步入初中,刚刚涉及探究实验,在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训练有限,因此,本节课如何在实现训练学生的实验规范,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理念】

  本章内容包括“练习使用显微镜”、“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胞的生活”四节,不仅是学生学习生物体结构层次知识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生物体组成等的基础,而且是学生理解生物体的多种生命现象,认识生物体的多项生命活动的基础。本节通过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在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实验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2.学会画细胞结构简图以提高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制作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2.归纳植物细胞的结构,并明确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节课由我们同学自己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2.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要求:

  ①.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②.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③.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④.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3.检查材料用具:洋葱 镊子 刀片 载玻片 盖玻片 纱布 滴管 吸水纸 显微镜 清水 碘液。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一、迅速拿出显微镜,对好光。

  二、如果把一根头发、一张厚纸放在物镜下面,看看能否看清楚它们的结构?(不能)必须把玻片弄到薄而透明。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然后进行观察。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

  这些玻片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

  三、看书本材料用具,看看哪些材料不明白它们的作用,举手问老师。

  (介绍稀碘液的作用是染色,载玻片作用是托载标本的玻璃片,盖玻片的作用是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四、学习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方法步骤:(用一个字总结各步骤,教师做必要的演示说明)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擦)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滴)

  3、用镊子把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皮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取、展)

  4、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所泡而影响观察。(盖)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洋葱内表皮上,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

  6、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看)

  五、学生 2人一组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后,清理用具和材料

  六、请学生自己讲述所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和结构,结合显微镜中观察的内容,画出植物细胞结构图

  (三)归纳总结表扬学生做的好的方面,点评学生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写好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人教版(三)

  教学目标

  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危害。(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

  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

  教师讲完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明确: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题解

  要求学生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要求学生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质疑问难、交流互动

  a.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并共同拟定学习目标。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与老师、

  b.班上交流:明确本文学习目标及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 段)

  揭示态度:——(段)

  采取措施:——(段)

  写法探究

  O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可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小结

  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延伸拓展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各小组推荐1~2份到班上展览。(展览安排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布置作业

  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从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

分享

热门关注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初中二年级数学教案教学建议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九年级英语下学期备课教案

英语备课教案

初中英语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英语优秀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精选4篇

体育教案精选

初中美术教案备课万能模板

初中美术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人教版

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七年级美术教案下册人教版精选范文

美术教案下册范文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分享

数学教案范文

七年级美术教案下册(合集6篇)

美术教案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