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是什么 如何防治热射病

  热射病通俗一点讲就是中暑,在夏季高温炎热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比如因为身体缺水或是在高温下暴晒很久,那应该怎么预防呢?下面不妨一起跟随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看下“热射病是什么 如何防治热射病 ”希望你会喜欢,欢迎你的参阅!

  热射病是什么

  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遇到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要注意降温。如高温下发生出现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冷水反复擦拭皮肤,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高温持续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病因

  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热射病。易发因素包括:①环境温度过高 人体由外界环境获取热量。②人体产热增加 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③散热障碍 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或穿透气不良的衣服等。④汗腺功能障碍 见于系统硬化病、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患者。

  预防热射病8项措施

  一是做好热习服

  热习服是通过反复热刺激,使人体出现生理、心理、行为、形态方面的适应性反应,从而提高机体对热的耐受能力,即主动热适应。官兵进行热习服训练时,要在热适应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如先适应热环境下的低强度训练,再适应热环境下的高强度训练。这个适应过程一般需要10~14天。这里为战友们介绍1个判断训练强度的标准:运动时心率小于120次/分为低强度,心率在120~150次/分为中等强度,心率大于150次/分为大强度,心率超过180次/分为极限强度。一般身体出大汗时,表明达到了中等训练强度。年轻人安全心率和最高心率的算法分别是(220-年龄)×70%、(220-年龄)×(80%~85%)。如20岁的战士,运动中安全心率为140次/分,最高心率为160~170次/分。如果训练中心率大于150次/分,且持续不降,或体温大于38.5摄氏度时,应终止训练,立即进行降温处理。

  热习服达标后,发生中暑的几率会变小,即使发生也不会很严重。不少单位建立了热耐力检测室,可以用来评估热习服效果。具体方法是在温度40摄氏度、相对湿度40%的封闭空间中,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坡度为2%的跑步机上行走2小时。如果第一小时与第二小时的机体核心体温差值小于0.25摄氏度,或核心体温小于38.2摄氏度、心率小于120次/分,可评定为热耐受良好、热习服达标。在没有热耐力检测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判断热习服是否达标。经过10~14天的热习服训练后,在相近的温湿度环境下进行相同强度的训练,如果自觉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心率无明显增快、体温上升幅度不高、出汗量增加,说明热习服达标。

  二是不提倡带病参训

  生病时身体抵抗力下降,在炎热天气下训练容易发生中暑。若官兵训练前出现身体不适,如感冒、发烧、腹泻,军医应及时评估其健康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能否参加训练。训练前身体不舒服、服用过某些药物(如退烧药、抗生素等)、超重或肥胖、缺乏锻炼、有热相关性疾病的病史(中暑或热射病)等,都是可能引发热射病的危险因素。

  三是重视训练间隙的降温

  训练前和训练间隙可通过冷水喷雾、戴冰帽和冷颈圈、用湿毛巾和冰袋冰敷、将前臂和手浸泡在冷水中、饮用含盐的冰液体等方式降温。在烈日下训练时不要摘帽子。

  四是补水补盐

  口渴想喝水时,说明体内缺水量已达到体重的2%左右。如果缺水量超过体重的2%,极易发生中暑甚至热射病。官兵在炎热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时,要及时补水补盐。建议每小时补充含盐饮品0.5~1升,每天补水6~8升。可以通过尿量及尿的颜色判断补水是否足够。若尿量少或颜色深,说明喝水不够。这里为战友们介绍一些补盐饮品:“榨菜+矿泉水”组合、“电解质泡腾片+矿泉水”组合、口服补液盐及其他含钠盐饮料。

  五是备齐防暑监测“三宝”

  防暑监测“三宝”分别为温湿度计、耳温监测仪、指脉氧检测仪,可以用来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机体核心温度及生命体征。此外,要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滴丸、十滴水、人丹、风油精等。

  六是准备降温设备

  建议官兵在训练前准备好热射病救援浴盆担架组合、贮水槽、医用冰帽、冰颈圈、冰毯、折叠水桶、冰袋等降温设备,用来进行紧急降温。

  七是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放松,有助于恢复体力。战友们在野外环境训练时,可以通过佩戴眼罩等方式改善睡眠环境,从而保证睡眠质量。必要时可在军医指导下服用助眠药物。

  八是关注重点人群

       重点人群主要包括新兵、长期不锻炼人员、长期不在热环境下训练人员、未进行热习服训练人员、脱离热环境2周再次训练人员。这些人群的热耐受能力较差,一定要先进行热习服训练,并由卫生人员评估热习服效果及热耐力情况。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热射病是什么 如何防治热射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七夕甜甜的情话文案古风(精选100句)

七夕情话文案古风

七夕收礼物文案大全(精选100句)

七夕收礼物文案

七夕节寄语有创意简短60句

七夕节寄语

七夕文案唯美短句(精选60句)

精选七夕文案唯美

七夕甜到炸的高级情话(精选100句)

七夕甜到炸的高级情话

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内容

防治碘缺乏病日

防治碘缺乏病日的由来

防治碘缺乏病日

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标语

防治碘缺乏病日

霍乱是什么病 精选小知识

精选霍乱是什么病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的含义是什么该如何防中暑

精选小暑过一日热三分的含义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热射病通俗一点讲就是中暑,在夏季高温炎热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比如因为身体缺水或是在高温下暴晒很久,那应该怎么预防呢?下面不妨一起跟随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看下“热射病是什么 如何防治热射病 ”希望你会喜欢,欢迎你的参阅!

  热射病是什么

  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遇到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要注意降温。如高温下发生出现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冷水反复擦拭皮肤,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高温持续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病因

  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热射病。易发因素包括:①环境温度过高 人体由外界环境获取热量。②人体产热增加 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③散热障碍 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或穿透气不良的衣服等。④汗腺功能障碍 见于系统硬化病、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患者。

  预防热射病8项措施

  一是做好热习服

  热习服是通过反复热刺激,使人体出现生理、心理、行为、形态方面的适应性反应,从而提高机体对热的耐受能力,即主动热适应。官兵进行热习服训练时,要在热适应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如先适应热环境下的低强度训练,再适应热环境下的高强度训练。这个适应过程一般需要10~14天。这里为战友们介绍1个判断训练强度的标准:运动时心率小于120次/分为低强度,心率在120~150次/分为中等强度,心率大于150次/分为大强度,心率超过180次/分为极限强度。一般身体出大汗时,表明达到了中等训练强度。年轻人安全心率和最高心率的算法分别是(220-年龄)×70%、(220-年龄)×(80%~85%)。如20岁的战士,运动中安全心率为140次/分,最高心率为160~170次/分。如果训练中心率大于150次/分,且持续不降,或体温大于38.5摄氏度时,应终止训练,立即进行降温处理。

  热习服达标后,发生中暑的几率会变小,即使发生也不会很严重。不少单位建立了热耐力检测室,可以用来评估热习服效果。具体方法是在温度40摄氏度、相对湿度40%的封闭空间中,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坡度为2%的跑步机上行走2小时。如果第一小时与第二小时的机体核心体温差值小于0.25摄氏度,或核心体温小于38.2摄氏度、心率小于120次/分,可评定为热耐受良好、热习服达标。在没有热耐力检测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判断热习服是否达标。经过10~14天的热习服训练后,在相近的温湿度环境下进行相同强度的训练,如果自觉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心率无明显增快、体温上升幅度不高、出汗量增加,说明热习服达标。

  二是不提倡带病参训

  生病时身体抵抗力下降,在炎热天气下训练容易发生中暑。若官兵训练前出现身体不适,如感冒、发烧、腹泻,军医应及时评估其健康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能否参加训练。训练前身体不舒服、服用过某些药物(如退烧药、抗生素等)、超重或肥胖、缺乏锻炼、有热相关性疾病的病史(中暑或热射病)等,都是可能引发热射病的危险因素。

  三是重视训练间隙的降温

  训练前和训练间隙可通过冷水喷雾、戴冰帽和冷颈圈、用湿毛巾和冰袋冰敷、将前臂和手浸泡在冷水中、饮用含盐的冰液体等方式降温。在烈日下训练时不要摘帽子。

  四是补水补盐

  口渴想喝水时,说明体内缺水量已达到体重的2%左右。如果缺水量超过体重的2%,极易发生中暑甚至热射病。官兵在炎热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时,要及时补水补盐。建议每小时补充含盐饮品0.5~1升,每天补水6~8升。可以通过尿量及尿的颜色判断补水是否足够。若尿量少或颜色深,说明喝水不够。这里为战友们介绍一些补盐饮品:“榨菜+矿泉水”组合、“电解质泡腾片+矿泉水”组合、口服补液盐及其他含钠盐饮料。

  五是备齐防暑监测“三宝”

  防暑监测“三宝”分别为温湿度计、耳温监测仪、指脉氧检测仪,可以用来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机体核心温度及生命体征。此外,要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滴丸、十滴水、人丹、风油精等。

  六是准备降温设备

  建议官兵在训练前准备好热射病救援浴盆担架组合、贮水槽、医用冰帽、冰颈圈、冰毯、折叠水桶、冰袋等降温设备,用来进行紧急降温。

  七是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放松,有助于恢复体力。战友们在野外环境训练时,可以通过佩戴眼罩等方式改善睡眠环境,从而保证睡眠质量。必要时可在军医指导下服用助眠药物。

  八是关注重点人群

       重点人群主要包括新兵、长期不锻炼人员、长期不在热环境下训练人员、未进行热习服训练人员、脱离热环境2周再次训练人员。这些人群的热耐受能力较差,一定要先进行热习服训练,并由卫生人员评估热习服效果及热耐力情况。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