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精讲

2012-04-28 17:43:57 201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包括皇帝制、官像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君尊臣卑等。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②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西汉巩固

  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解决王国问题,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武帝时,又颁布了推恩令及其他举措,解除了王国的威胁。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找到了一种最适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

  ④隋唐完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加强过程中,不仅要伴随着克服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且还要克服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原为丞相的权力分散于三省六部。这项新的措施,被唐朝沿袭并有所发展,从而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也是与当时政治制度的发展相适应的。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僚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⑤北宋加强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接受赵普的建议,采取“杯酒释兵权”等举措,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议,但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使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了后来严重的社会危机。

  ⑥元朝新发展

  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大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既是元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的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是对古代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⑦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建立后,为处理君臣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使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势力进一步削弱。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于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以保障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为维持统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镇压农民的反抗,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分散的个体小农,也需要依赖于政治上强大的力量,以稳定社会,抵御外敌和抗击大的灾害。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作为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其承担着两方面的国家职能:一方面压迫、剥削、镇压人民,另一方面也起着组织公共事务的职能。

  其历史作用是: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族融合,使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活泼发展。这种制度又往往取决于君主个人政治品质的优劣,因为皇帝个人因素对政局影响巨大,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外戚干政等)可以说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副产品。其消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越来越大,特别是明清以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也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2.古代其他重要政治制度

  (1)禅让制

  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一种制度,是在显贵家族圈内进行的。它既是原始公有制在政治上的反映,又是原始社会崩溃的信号。

  (2)分封制和宗法制

  是西周以来我国奴隶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统治,扩大了其疆域,到春秋战国时逐步崩溃,被郡县制取代,在以后的某些朝代仍保留。宗法制所形成的宗族制度和特权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

  (3)军功授爵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大小为标准,授以爵位和赐给田宅。在政治上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4)士族制度

  士族是由豪强地主发展而来,属于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土族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它是以门第的高低为标准选择官吏的,即“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是一种腐朽的政治制度。

  (5)三省六部制

  隋、唐开始在中央实行的官制,这一制度使相权削弱、皇权加强,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这一制度被历朝沿袭。

  (6)科举制

  隋朝开创的以人的才学为标准选拔官吏和各类人才的制度。因为科举制改变了选择人才的标准,许多中小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步入仕途。这一制度使封建政府有效地笼络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打击削弱了士族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八股取士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这实际是明清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在教育文化方面的表现。这时科举制成为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科技文化发展,摧残人才的一种制度,逐步走向反动。

  (7)八旗制度

  这是满洲兴起过程中实行兵民合一的军政制度,在清人关后继续实行,清末瓦解。它对满洲人的兴起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3.古代重要改革

  变法改革是有见识的统治者运用政权的力量,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所进行的变革和调整。中国历史上一系列变法改革,都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多数也达到了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目的,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1)变法改革的类型

  ①春秋时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这次改革是奴隶主统治阶级进行的,使齐国确立了霸主地位。

  ②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改革——商鞅变法。这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所进行的调整和变革,确立了封建统治,是划时代的政治改革。

  ③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有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这些改革,多是在社会矛盾激化、出现统治危机的情况下,封建统治阶级对生产关系和统治政策某些环节所作的一定调整。从整体上看,多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暂时挽救了统治危机,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些改革不是从根本上触动生产关系,又多招致大地主的反对,多是以失败而终。

  ④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⑤开国的相对贤明君主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和厘正: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康熙帝(清入关后的第三代皇帝,实则起了开国作用)等对统治政策的调整。这些调整虽未直接冠名“改革”、“变法”,但实质上也应视作改革。这一类改革多发生于新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接受了前朝覆亡的教训或经历了农民战争,锐于图治,又是由强有力的君主推行,因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对改革变法的认识

  纵观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基本上分两大类:一是新王朝建立之初对统治政策的调整;二是王朝中后期的变法改革。从结局上看,前者多成功(王莽改制是例外)后者多失败。其原因是:第一,新王朝的建立者多是雄才大略者,他们亲历了新旧王朝更替的血与火的变革,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个人权威强,调整政策的阻力小。而后者改革的推行者,其改革多是被动的,其进取性相对差,皇权保障作用相对小。第二,新王朝多是在农民战争推翻旧王朝以后建立的,农民战争对封建统治冲击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改革的阻力相应小。而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多没有经过农民战争的调整,封建统治所受到的冲击小,统治阶级派系复杂,保守顽固派势力强大。第三,新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相对广泛地符合社会各阶级及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而中后期的改革和调整,必然损害统治阶级中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势必引起这部分人的反对,因而改革多归于失败。

  4.治乱兴衰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反复出现过治乱兴衰更替的局面,就中国的封建王朝来说,大多有过治乱交替的“周期率”。

  (1)在我国封建社会曾出现过许多天下大治的盛世局面,教材所提到的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其类型大体有两类:

  第一类:新王朝建立之初的盛世;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

  第二类:某一王朝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进入鼎盛状态或在社会危机出现后,经过改革或调整而出现的“中兴”。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

  必须注意到,在封建的治世之下,仍存在严重的封建剥削和压迫,并在特定地点和时期存在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

  (2)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动乱局面,这些动乱多出现于某一王朝的中后期,多是统治阶级为争夺中央领导权而发生的叛乱。如七国之乱、安史之乱、八王之乱、三藩之乱(初中教材)。

  (3)治乱兴衰局面出现的原因和规律

  ①兴、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a.新王朝的建立者体验了农民战争的威力,吸取前朝覆亡教训;初履皇位和个人特有的经历,致使其有较好个人政治品质。

  b.相对良好安定的社会环境。

  c.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生产活动。

  d.科技、对外交往和民族融合的互动作用。

  ②乱、衰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从根本上讲是封建统治阶级腐败的必然结果,皇帝腐朽、重用奸佞、宦官、外戚专权,再加上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割据性。

  ③治乱兴衰局面与统治阶级有直接关系。就某一封建王朝来说,建立之初,开国之君多是雄才大略者,他们为维护封建的长治久安,多数吸取前朝败亡的教训,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因而出现天下大治。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性是根除不了的,进人中后期后,皇帝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社会矛盾激化,势必出现动乱,直至被推翻。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每一封建王朝,无时不处于治乱交替的周期率中。这是任何封建统治阶级都逃不脱的。

  5.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1)从直观上看,中国封建社会是在国家分裂与统一的交替发展中最终走上统一的。应当看到每次分与合的交替并不是历史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因为每一次交替过程的实现,都使国家统一的基础更加牢固,条件更加充分。因此,从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统一是国家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次要的。

  (2)自进入封建社会,我国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的局面。战国时期的分裂走向秦的统一;三国鼎立走向西晋的统一;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的政局混乱和南北对峙走向隋的统一;五代辽宋夏金的分裂走向元的大统一。从时间上来看,统一比分裂的时间要长,而且即使是分裂时期也存在明显的统一趋势。如战国时期诸侯大国的局部统一,三国时期各政权的局部统一;还有曹魏、前秦、北魏、北周、五代、金等政权都曾统一过北部黄河流域。

  (3)统一趋势乃至统一的实现,是由其内部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一般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许多统治者的正确策略等。按同样的道理,国家出现的暂时分裂也有其社会内在的因素。这些因素一般包括:首先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其次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再次是中央政权的决策失误,而导致的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反过来减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层建筑领域的适当调整以及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导致国家分裂的各种因素会大大减弱或消失。

  6.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1)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统治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是引发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民族压迫最终体现为阶级压迫,在特殊情况下也成为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严重的自然灾害又往往成为农民起义的诱因。通常情况下,封建暴政、土地兼并、自然灾害足寻致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2)中国古代重要的农民起义和战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战争主要有秦末农民战争、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黄巾大起义、隋末农民战争、唐末农民战争、元末农民战争、明末农民战争,不论次数还是规律,在世界史上都是其他国家所不能相比的。而每次农民战争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地位,如秦末农民战争的首创性,黄巾起义的有组织有准备,唐末农民战争的流动作战,元末农民战争的反民族压迫色彩,明末农民战争达到古代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等。

  (3)农民起义的结局: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不可能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其最终结局是失败。具体结局有三种情况:一是被封建政权镇压,如黄巾起义;二是被封建地主阶级利用,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如隋末农民战争;三是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封建统治阶级,如秦末农民战争中的刘邦和元末农民战争中的朱元璋。

  (4)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历史评价: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推翻或改造了相对腐朽的封建统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封建生产力的发展,改造了封建生产关系。农民起义和战争还大大震慑了封建统治阶级,迫使其作出让步,对统治政策作某些调整,这往往会成为新王朝建立之初清明政治出现的一个条件。但从另一方面看,农民起义对生产也有一定破坏作用,频繁的农民起义也打断了封建化的正常进程,使已正常发展的封建进程又重新回复到原先的起点,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之一。

  7.中国古代战争和战役

  (1)中国古代战争的类型

  ①原始社会争夺土地和人口的部落战争: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争战。

  ②奴隶主贵族争夺政权的战争: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

  ③奴隶社会诸侯争霸战争:春秋争霸战争。

  ④封建国家的统一战争:战国时的兼并战争、秦统一六国、隋统一南北、唐初的统一战争、元初的统一战争、清初入关后的统一战争等。

  ⑤中原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战争:西汉时对匈奴战争、宋与辽夏战争、宋金战争、明与瓦刺及后金战争。

  ⑥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的战争:平定七国之乱、平定安史之乱、清平定蒙古和回部贵族的叛乱等。

  ⑦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戚继光的抗倭战争、郑成功的收回台湾、康熙帝反击沙俄入侵的战争。

  ⑧统治集团内部之间的战争:楚汉之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战争等。

  ⑨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等。

  (2)对中国古代战争的评价

  ①战争是政治斗争的继续和最高表现形式,一系列战争为更朝换代创造了条件,战争也不断改造着各种政治力量,战争更是民族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战争也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为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创造了条件。长期的战争形成的战乱,破坏了社会正常发展的环境,形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

  ②正确区分战争的性质,是评论战争的重要前提。一切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都是代表了中华民族利益的,也是正义的,值得肯定的。其性质应为侵略与反侵略性质。

  ③历史上汉族王朝与各少数民族间的战争、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战争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不带有侵略反侵略性质。但必须辨明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的不同性质。任何民族统治者对其他民族实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发动掠夺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反之,被压迫民族反抗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是正义的。消灭割据势力,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是正义的;而统治阶级为实现财产和权力再分配的战争,只能对人民和社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都应否定。

  [重点问题辨析]

  1.对历代确立的统治思想的认识

  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形势、确立相应统治思想,作为施政的指导,并以此规范人们和社会的行为。中国古代统治思想 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与我国纷杂多变的政治局势相适应,春秋战国并未形成统一的政治思想。秦统一后,以吏为师,将法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实行严刑峻法。汉初,接受秦亡教训,根据经济凋敝的局势,一度把“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作为统治思想。适应大一统政治局面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从此,这种改造了的尊儒尚法和兼容阴阳五行学说的儒家思想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历代对这一思想不断补充和完善。

  [例1]秦建立后,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百家争鸣中的法家为统治思想?后来的西汉为何先后采用道家学说和儒家学说作为治国的统治思想?

  参考答案:

  秦用“法家”的原因:①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符合法家的主张,秦国因此而势力日增,最后统一全国。②吸取分封制造成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的教训;而法家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分封。③秦统一后,秦始皇认为只有实行中央集权才能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同时认为严刑酷法可以阻止人民反抗。

  汉先用“道家”的原因:刘邦等认为秦朝采用法家思想是招致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因而借鉴之,不用法家而采用道家的“无为”思想,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经过长期战乱,社会经济凋敝,统治者不便过分剥削。

  汉后用“儒家”的原因: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宣扬大一统,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非常有利,它不同于法家强调刑罚,而是强调思想统治,更有利于专制统治,所以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匈奴威胁、王国问题严重使统治者无法继续实行“无为”统治。

  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要想对历史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评价,必须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下,具体注意下列几点:

  ①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

  ②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③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④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

  ⑤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克服思维定势,将材料观点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例2]《汉书》载:“武帝虽有攘四夷,开王境(展拓疆土)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侈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死亡)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人至相食,蓄积至今未复。今人著的《国史概要》评论道:“汉武帝不仅好大喜功,而且奢侈无度,扩建上林苑(皇家花固),开凿昆明池,建造宫殿几十处;还不远万里率领大批随从去祭泰山,为此修建了驰道、桥梁、离宫列馆。”

  后人认为,因为汉武帝耗竭国力,导致西汉由盛转衰。

  对照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你认为汉武帝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为什么?

  参考答案:

  汉武帝的功绩:

  击退了匈奴贵族的进攻,有利于北部边境地区的安定。

  派遣使者通西域,有利于加强中央政权与西部边疆地区的联系和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打击诸侯王的割据势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汉武帝的过失:

  连年用兵,生活奢侈腐化,导致大量劳动力死亡;农民负担严重,破产流亡;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影响;使西汉国力衰竭。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开始了孔孟之道对社会的长期统治,给中国的社会文化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失。

  3.如何认识中国历史的宦官专权问题

  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宦官身份特殊,极易形成专权局面。通常情况下,皇帝勤政多才,政治清明时,不太容易形成宦官专权局面;而皇帝年幼,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时,则易形成宦官专权局面。宦官又多是统治阶级中最腐朽、最反动的代表,其专权则极易形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政治更加黑暗,进而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最终导致旧王朝覆亡。可以说,主要依附于封建专制制度产生、发展,又加速丁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腐败和王朝的灭亡。从历史上来说,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

  东汉中后期后,多由幼主临朝,政权多落人皇太后为首的外戚之中。皇帝成年后,不甘于外戚专权局面,便依靠身边的宦官发动政变,这样,宦官在皇帝支持下形成政治集团而操纵政权。由于宦官没有社会基础,没有政治才干,因而导致政治更加腐败。比较正直的文人官吏和外戚集团起而反对宦官,宦官在皇帝支持下进行反击和镇压,因而导致了党锢之祸,使东汉统治日趋腐败,政局更加混乱。

  唐代宦官专权是从唐中期开始的。安史之乱后,宦官因拥立有功而权力增大。后来又直接掌握了兵权,宦官开始有恃无恐的干政,连皇帝也任其摆布。

  明代自永乐帝后,宦官权势开始增强。因为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皇帝为强化权力,而通过宦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控制。明代的特务机构,有部分是由宦官控制的;宦官还控制着一些经济部分;宦官通过充任监军等,统帅军队。正因为宦官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权势极大,所以明代宦官专权的程度和危害也更为严重。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都是权倾朝野的大宦官。

  [例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大宗诏内侍省不立三品官,以内侍为之长,阶第四,不任以事,唯门阁守御,廷内扫除、禀食而已。……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宦官黄衣以上三千员,衣朱紫者千余人。其称旨者,则拜三品将军,列戟于门。……监军持权,节度还出其下。于是,甲舍、名固、上腴之田,为中人(宦官)所占者,半京畿矣!肃、代(宗)庸弱,倚为捍卫,……然犹未得常主兵也。德宗惩艾泊贼,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宦者主之,置扩军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兵。是以威柄下迁,政在宦官,举手伸缩,便有轻重。至刹士、奇材,则养以为子;巨镇、强藩,则争出其门。 ——《新唐书·宦官列传序》

  材料2 至穗二年十二月,(宦官)李辅国被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国公,食实封五百户。宰臣百司,不时奏事,皆因辅国上决。常在银台受事,置察事厅子数十人。官吏有小过,无不伺知,即加推讯。府县按鞫(审讯),三司制狱,以诣辅国取决。随意区分,皆称制敕,无敢异议者。……代宗即位,辅国与程元振有定策功,愈瓷横,私奏曰:“大家(皇帝)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代宗怒其不逊,以方握禁军,不欲遽贵,乃尊为尚父,政无巨细,皆委参决。

  ——《旧唐书·宦官列传》

  材料3 初,大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由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于魏忠贤。 ——《明史·宦官传序》

  材料4 然考其致祸之由,亦不尽由于通史义也,王振、汪直、刘瑾,固稍之文墨;魏忠贤则目不识丁,而祸更烈。大概总是由于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成威柄。 ——赵翼《廿二史札记·明代宦官》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我国古代宦官制度。

  要求:内容包括宦官专权形成的原因、表现和对宦官专权的认识等方面。评述要成文,不要罗列材料,限2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原因:

  (1)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

  (2)君主昏庸,不理朝政

  (3)宦官善学多智,谋求权利

  (4)宫庭生活需要宦官

  表现:宦官掌握军权、政权,架空君主、左右朝政,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认识:

  ①宦官是封建统治阶级中最腐朽势力的代表。

  ②宦官专权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

  ③宦官专权必然导致乱政乱国,是政治黑暗的一个重要因素。

  [热点考点导析]

  [例1]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

  A.(唐)门下省 B.(宋)枢密院

  C.(元)中书省 D.(清)理藩院

  (1998年·上海高考)

  导析:本题着重考查对中国古代中央机构及其职能的掌握。题中所限定的标准是秦朝丞相,是中央最高行政长官。选项中所列不同朝代的中央机构,其长官职能是不同的。唐朝门下省的长官,虽为宰相,但其职能主要负责政令的审批。而宋代枢密院制定军事机构;清代理藩院是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元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的职权与秦朝丞相相近。

  答案:C

  [例2]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试评论顾炎武这一观点。

  导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这一专题的有关内容,涉及八股取土和焚书坑儒的评价认识。在解题思路上必须注意:①对顾炎武观点作出正确判断。②要联系八股取士产生的背景。如果只从八股取士规定和后果来论评是很不够的。只有联系明朝专制主义空前加强的政治背景,才能客观的评论八股取士的实质、目的及比秦朝焚书坑儒更为严重的影响。③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顾炎武这句话是对科举八股考试的尖锐批评,其观点是正确的。

  明朝沿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但政府规定,命题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的文体必须按照死板的形式。分成八个部分,即八股文。这样的考试,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试者,结果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他们做了官,就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者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代实行八股取士也是出于同一目的,只是这时封建制度已趋衰落,统治者为强化专制主义统治,更不允许有任何“越轨”的思想。八股取士正是适应这种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它失去了科举制度在韧创时期的积极意义。所以,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书一样,起了禁锢思想的作用,而它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比坑儒更加恶劣。

  3.疑难问题解析

  (1)中国古代政体

  作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政体,是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曾出现过奴隶制宗法贵族君主制和封建君主专制两种政体。每种政体都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不同历史阶段。奴隶社会宗法贵族君主制,是君主和贵族共同掌握政权,其任期都是终身和世袭的,君主和贵族有一定宗法血缘关系;君主和贵族间通过分封等形式而相互依附和制约。

  自秦朝统一中国后,确立了封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皇帝制度是专制君主统治的核心。纵观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和皇位的继替,大致有两种类型:同姓相继——世袭型,异姓相代——更替型。同姓相继的世袭制,是指皇位的继承,世世代代限于同一始祖的父系后代中进行。从皇位世袭制来看,大致有预立太子(如汉代)、密定皇储(清代即是皇帝写下密诏指定皇位)、内禅于子(如乾隆禅位嘉庆)、逼宫夺位(如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迫使李渊让出皇位)。

  异姓相代的更替型多发生于某一王朝走向腐败、衰退的悄况下,有大规模农民起义或外族入侵后的改朝换代,如秦末农民战争后的汉和清兵入关后的清。也有外戚、权臣夺得皇位的,如西汉末年的王莽、东汉末年的曹丕、南朝的刘裕等,是通过宫廷政变等形式建立新王朝的。

  (2)中国封建社会的宰相

  宰相,或称丞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官职。作为封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首长,成为皇权的伴生物,与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着密切关系。

  ①宰相这种官职,是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但此时名称不固定,职权也并不显赫。到战国末出现了“宰相”这一专称。到秦统一后,秦始皇建立了正规的丞相制度,丞相“掌承天子、助理万机”,既是国务总官,又是皇帝家务总管。同时设立御使大夫为副丞相。汉承秦制,仍设立丞相。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在设立丞相的同时又宠任外戚与近臣,组成与丞相相对应的“内朝官”,丞相权力受到一定削弱。这种情况延续到魏晋南北朝。

  ②隋唐到宋,宰相制度发生了变化。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掌决策、审议和政务,三省同为宰相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间,宰相由多人担任,不仅三省正副长官为相,只要被皇帝授于“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者都是宰相。有时宰相达10多人。三省制的建立,使相权分割,减弱了对皇权的威胁。

  ③明初仍设宰相,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朱元璋利用丞相胡惟庸谋反案,废丞相,析丞相政务归六部,六部直属皇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宰相的时代。此后,适应处理政务的需要,先后创立了内阁和军机处,内阁和军机处首长虽无宰相之名,但实际上成为宰相,只不过其职权与前相比有了削弱。

  纵观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相权和皇权一直处于矛盾和共存中,君主怕相权危及皇权,常用宦官奴仆控制宰相,相权被削弱;宦官、奴仆却成了宰相;君主为加强权力,又千方百计地削弱相权,从而导致宰相制度不断演变。

  (3)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分与变革

  行政区划,是指国家为进行分级的地方,这些地方都设有相应的国家制和职能,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部分。其大体情况如下:

  先秦时期的分封制和郡县制。西周实行分封制。通过分封而形成众多诸侯国,周王朝的地方行政区。战国时期,开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设立郡县制。被历代沿用。其中县一直沿袭不断,有较大变化。

  汉魏至南北朝时期是由封国、郡县三级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13刺史部,后演化为州,从而成为州郡。

  隋唐宋辽金时期,行政区划复杂。州(府)、县,安史之乱变为镇(节度府)、县,一直到五代。宋代行政区路、府(州、军、监)、县三级。

  元明清时期的省府县制。元朝设省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明代仍设省。清设置18行省,在边疆设将军、大臣辖区。

  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分与变革,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将地方权力集中中央,使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能力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庄子·盗跖》中有“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描述,下列各项能说明这一描述的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大汉口文化中晚期

  D.战国时期

  答案:B

  2.夏桀时曾“乃召汤而囚之夏台(监狱)”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夏、商是两个敌对部落

  B.夏桀是个残暴的君主

  C.商部落在反夏斗争中兴起

  D.夏已具备了国家的特征

  导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深刻性。A、B、C选项只触及表面现象,而D项则反映了夏朝统治的暴力特征。

  答案:D

  3.下列制度最能体现奴隶身份地位基本特征的是

  A.世袭制 B.殉葬制

  C.分封制 D.井田制

  导析:奴隶制度下奴隶的身份基本特征是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的劳动和人身。

  答案:B

  4.齐桓公在争霸过程中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真实目的是

  A.赢得周天于的信任

  B.表白自己无政治企图

  C.提高齐国的政治影响

  D.维护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答案:C

  5.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与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A.改革的内容不同 B.改革的方式不同

  C.改革的发动者不问 D.改革的结果不同

  答案:D

  6.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战争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毫无联系

  B.前者是后者的继续

  C.后者是前者的第二阶段

  D.两者有联系,但性质不同

  答案:D

  7.西汉初年的政治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异在

  A.中央机构 B.地方建制

  C.皇帝权力 D.独尊儒术

  导析:汉初,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

  答案:B

  8.下列人物对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产生或发展起过积极作用的是①商鞅②韩非子③秦始皇 ④汉景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9.王莽和东汉光武帝都着手解决奴婢问题,却有不同效果,其关键因素是

  A.王莽改制的目的违背历史潮流

  B.光武帝用严厉的措施解放奴婢

  C.光武帝以整顿吏治保证解决奴婢问题的效果 D.受绿林、赤眉起义的影响

  导析:本题从王莽改制和光武中兴的有关内容命题,考查学生对农民起义作用的认识,农民起义后,地主阶级往往采取让步政策。此题易错选A项,王莽改制目的符合西汉末年历史要求,其措施违背历史潮流。

  答案:D

  10.下列史实发生在三国鼎立后至西晋代魏之前 的是①曹操打败袁绍②马钧发明翻车③刘备三顾茅庐④卫温到达夷洲

  A. 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导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22年孙权称王,注意不要把东汉末年史实划人三国时期。

  答案:C

  11.西晋短期而亡,主要原因是

  A.各族人民反晋斗争 B.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C.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D.政权基础

  导析:西晋灭亡是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迅速激化,民族矛盾说到底也是一个阶级矛盾问题。B、C各是一个单一因素,D是一个不恰当的提法,因此A是一种全面的表述。

  答案:A

  12.魏晋时期的士族实质上是

  A.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的地主

  B.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地主

  C.按军功大小参政议政的地主阶层

  D.地主阶级中极端腐朽的特权阶层

  答案:D

  13.曹魏与北魏的相同点有①曾以洛阳为都城②都是少数民族政权③统一过黄河流域④采取重农措施⑤因政权分裂而结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答案:C

  14.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 B.权臣当道

  C.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D.皇帝凶险残暴,昏庸

  答案:C

  1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轻徭薄赋 B.重用人才

  C.减轻刑罚 D.善于纳谏

  答案:B

  16.唐朝后期出现的朋党之争,是指

  A.藩镇将帅向中央夺权的斗争

  B.宦官与朝臣的斗争

  C.皇帝与夺权朝臣的斗争

  D.中央官僚之间的派系斗争

  导析:朋党之争指唐朝两派官僚——“牛党”和“李党”之间的斗争。

  答案:D

  17.五代十国时期统治者获得政权最典型的途径是

  A.通过所控制的藩镇势力武装夺权

  B.依靠北方少数民族的武力支持

  C.利用农民起义所造成的混乱局面

  D.通过控制朝政,发动宫廷政变

  导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五代的皇帝和十国的统治者,原先都是手握重兵的藩镇将帅。

  答案:A

  18.王安石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政府财政收入问题

  B.大地主的特权问题

  C.农业生产发展问题

  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

  导析:本题是比较选择题,审题易知比较点为目的,而背景决定目的,故本题解题时首先从背景入手,再分别分析每项改革措施的目的。

  答案:A

  19.南宋和东晋的相似之处是

  A.前朝灭亡后的南下皇室贵族所建 B.被少数民族所俘的皇帝所建

  C.定都于今南京

  D.以屈辱的和约求得苟安

  导析:本题考查准确记忆程度,东晋、南宋的前代皇帝确实被俘过,但这两个政权并非被所俘皇帝所建,C项只符合东晋,D项只符合南宋,A项才是共同点。

  答案:A

  20.下列对明初锦衣卫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由皇帝授权给亲军

  B.职责是侦察逮捕审讯

  C.由宦官统领

  D.不受司法部门管辖

  答案:C

  21.明朝的北京保卫战与北宋的东京保卫战不同之处在于

  A.主战派大臣领导 B.军民共同抵抗

  C.投降派主张议和 D.取得最后胜利

  答案:D

  22.李白成的“均田免粮”口号主要是针对明末出现的哪种情况提出的

  A.土地集中 B.物价昂贵

  C.法律严酷 D.赋税繁重

  答案:A

  23.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

  A.皇权日益强化

  B.皇权与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战胜皇权,得以恢复

  D.皇权与相权矛盾得到调和

  导析: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发展,特征是皇权日益集中,成为中央集权的核心,本题要从这一发展趋势上考虑。

  答案:A

  24.下列史实与康熙帝无关的是

  A.设台湾府

  B.开始设军机处

  C.雅克萨之战

  D.(南山集)案

  答案:B

  25.元朝与清朝的不同之处是

  A.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全国

  B.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以行省作为地方行政机构

  D.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答案:D

  26.下列史实不能反映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时代特征的是

  A.君主专制强化 B.资本主义萌芽

  C.民族关系紧张 D.人民斗争水平提高

  答案:C

  27.中国古代历史上东西对峙的政权不包括

  A.战国末秦与六国

  B.东魏与西魏

  C.北齐与北周

  D.东晋与十六国

  答案:D

  28.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始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B.士族制度形成于魏晋,瓦解于南朝

  C.人头税始于汉朝,废于清朝

  D.科举制度始于唐朝,废于清朝

  答案:C

  29.按时代顺序排列古代北京称谓,正确的是

  A.幽州、涿郡、蓟、中都、大都

  B.蓟、涿郡、幽州、大都、中都

  C.蓟,幽州、涿郡、大都、中都

  D.蓟、涿郡、幽州、中都、大都

  答案:D

  二、材料解析题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宗法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系家长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成严密的政治制度,即宗法制度……周王自称天子,是同姓(姬)贵族的大宗和天下共主,其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地位,周王嫡长子的兄弟被封为诸侯,诸侯对于周天子是小宗,而诸侯在自己的国内又是同姓的大宗,其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嫡长子的兄弟被封为卿大夫,卿大夫,诸侯是小宗,在奉宗族的各分支中又是大宗……依此类推,按血亲关系不断分封下去。…由于周朝规定同姓百年不婚:所以诸侯国之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这样,整个西用国家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

  材料2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刽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历史纵与横》

  请回答:

  (1)据材料1,结合西周的史实,分析西周宗法制的实质。

  (2)据材料2,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导析:本题围绕宗法制组织材料,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迁移语文能力,注意理解周王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的关系;第(2)问解答既要结合材料,也要联系史实,注意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参考答案:

  (1)A—C周王 D—E诸侯 F:卿大夫

  (2)宗法制的实质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按照亲疏关系实行分封,形成的以王族为主体,联结许多旁系、支系贵族形成的政治制度。

  (3)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反智主义。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l 开元、天宝,世皆以为有唐盛衰治乱之界,其实非也。传曰:拔乱世,反之正。欲言拔乱,则必举致乱之源而尽去之,玄宗则安能?彼其放纵淫乱之习,一切无异于前人,特即住之初,承极乱之后,不得不稍事整顿耳。积习既久,终难自拔,则阅时不久,复蹈前人之覆辙矣。

  材料2 然唐之宫廷,夸毗之习深矣,帝初非拔俗之流,其安能久自振饬?帝以开元十三年封泰山……车骑数万……名曰登封,实游观也。……帝屡幸东都及骊山,……作行宫千余间,广温泉宫为华清宫……此何异于隋炀帝之所为邪?

  材料3 《旧唐书·本纪》栽:“开元二十五年,大理少卿徐岵奏天下断死刑五十八,……二十八年,又书频席丰稔,京师米斛不满二百,天下必安,虽行万里,不持兵刃。”(此)与贞观史官之矫诬,如出一辙。

  ——以上材料均引自《隋唐五代史·开元天宝治乱》

  请回答:

  (1)简要归纳出三段材料的主要观点。

  (2)你认为材料1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3)唐玄宗与隋炀帝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4)你同意材料3对《旧唐书·本纪》叙述的评价吗?《旧唐书·本纪》为什么要这样记载?

  导析:本题围绕唐玄宗开元、天宝统治组织材料,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解题关键是比较三则材料共同点.特别是抓住材料的立足点,即唐玄宗统治自开元年问就已暴露危机,答题时一定要注意紧扣材料.抛开教材观点的成见。另外要仔细地体会材料3的中心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唐朝的衰乱并非始自天宝年间(唐玄宗后期),实际上在开元年间(唐玄宗前期)即有“致乱之源”。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行为与隋炀帝无异。

  (旧唐书》记述庸玄宗开元年问的太平盛世有夸大不实之词。

  (2)正确,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从渐进到突变,

  唐玄宗前期曾对宫廷流俗进行整顿,但却不能根除,自己电逐渐流俗,“复蹈前人覆辙”。

  (3)大兴土木,到各地游乐。

  (4)同意。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美化封建统治,掩盖阶级压迫、贫富对立的现实。

  三、问答题

  32.汉景帝时,晁错提出“削藩”的建议,他指出,诸侯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急切),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由此可见,晁错所提建议的用意是什么?试结合有关历史背景和“削藩”的结果,简评晁错的建议。

  导析:本题第一问设问简单,可在审题基础上直接作答。第二问设问具有开放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作答,答题思路可首先设定作答方向,并从“削藩”背景和结果寻找史实依据,再考虑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或历史结论寻找理论依据,选定史实和理论依据最充分的方向展开作答。

  参考答案:

  用意:以削藩为手段,逼诸侯王造反,及早暴露矛盾,以减轻灾祸,加强皇权。

  背景:汉初分封的同姓王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结果:导致七国之乱发生。平叛后,汉景帝收回了王国官吏任免权。

  评价:

  答案一 晁错的目的在于维护西汉王朝的统治,但是,解除王国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符合我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七国之乱的发生与平定,陵西汉避免了更大的祸乱,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也为汉武帝时最终解决王国问题打下了基础。因此,晁错的建议具有积极意义。

  答案二 晁错的建议,主观愿望是维护中央集权,但客观效果不好。他用激化矛盾的办法来解决矛盾,直接引发了一场战乱,一度破坏了汉初以来形成的安定局面,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从斗争策略的角度看,是不高明的,因而是不可取的。

  33.一位史学家曾说:“晋之得国(建立)异于汉,隋之丧邦(灭亡)殊乎唐。”试以史实分析“晋汉之异”和“隋唐之殊”,并总结你得出哪些规律性的认识。

  导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政权更替史实和规律的认识。答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比较晋汉、隋唐的不同点。第二部分总结规律,解答这类题目的方法是首先提炼概念,如本题的“得国”与“丧邦”,然后从概念之间的联系总结规律。

  参考答案:

  ①晋汉之异:西晋是权臣司马炎通过政变夺取曹魏政权后建立的,但西汉则是刘邦通过楚汉战争打败项羽后建立的。

  ②隋唐之殊: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而唐朝统治则是被地方节度使朱温推翻。

  ③认识:

  A.“得国”与“丧邦”是封建制度内部自我调节的方式或途径。

  B.都是当时具体条件决定的,有其历史必然性。

  C.意味着改朝换代,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新编高中总复习优化训练(一)

  (中国古代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天下有不顾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这一举措所起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A.扩大了黄帝部落的势力

  B.扩大了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

  C.黄帝吞并了势力弱小的部落

  D.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导析:本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在黄帝的征伐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与炎帝部落的斗争、融合,从而促进华夏族形成。选项D从历史的深度上说明了这一举措的作用。

  答案:D

  2.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B.用法律来确立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C.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答案:B

  3.判断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废除特权,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编制户口,推行什伍制

  导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考查学生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决定一场变革性质和彻底性的是对经济基础的变革,经济基础指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土地所有又是生产关系的核心。题目中A项是土地所有权的变革。

  答案:A

  4.(汉书·严安传>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

  A.徭役、兵役繁重 B.刑罚很严酷

  C.赋税很沉重 D.人民很勤劳

  导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对历史名词的区别分析能力,徭役是农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兵役是农民当兵的义务,而赋税则指农民向封建国家交纳收获物。

  答案:A

  5.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权力的相互制衡

  C.相权威胁皇权 D.国家统一的需要

  导析:相权威胁皇权是中央集权发展中暴霹出来的问题,这只是废丞相的原因;C项仅是中央集权制度韵一个客观效果;A项适应封建专制统治需要才是丞相设与废的本质体现。

  答案:A

  6.封建田家的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结果突出表现在下列哪些历史现象中①“文景之治”②“光武中兴”③“贞观之治”④“开元盛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导析:本题是一道归类选择题,光武中兴与贞观之治是农民起义之后出现的盛世局面,而文景之治和开元盛世则是继前一时期的繁荣之后出现的。

  答案:C

  7.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在朝做官

  C.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宣传的仁政思想得到人民拥护

  答案:C

  8.与西汉相比,东汉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是

  A.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B.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

  C.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 D.是农民起义后建立的封建王朝

  答案:B .

  9.《吕氏春秋·博大览》中说:“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下列史实不合乎上述观点的是

  A.商鞅变法 B.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C.王莽改制 D.周世宗改革

  导析:本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材料基本观点是顺应潮流进行改革,而王莽改制从根本上是违背历史潮流的。故选C。

  答案:C

  10.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政治条件是①实行屯田,军粮有了保证②官渡之战后兵力强大③“挟天子以令诸侯”④能“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导析:审题时注意“政治条件”。

  答案:B

  11.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继承东汉末年割据,是历史倒退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导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分裂中孕育的统一因素的理解分析能力,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来说,三国实现了局部统一,并为西晋统一莫定基础。

  答案:D

  12.东晋南朝时,选拔官吏的主要标准是

  A.财产的多少

  B.才能的大小

  C.门第的高低

  D.科举的成绩

  答案:C

  13.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B.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C.符合广大人民的要求

  D.促进了中国社会封建化

  答案:B

  14.唐朝①太宗善于用人,善于纳谏②玄宗也善于用人,善于纳谏

  A.①②均正确 B.①②均不正确

  C.①不正确,②正确 D.①正确,②不正确

  导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玄宗前期善于用人,后期重用奸臣,不会用人。

  答案:D

  15.唐朝时期,“朋党之争”所反映的矛盾是

  A.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

  B.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中央和地方统治者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答案:B

  16.从结果看,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其根本因素是

  A.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B.南方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C. 黄河流域战乱不休

  D.各方面经济、军事实力进行较量的结果

  导析:注意题干中“从结果看”,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

  答案:D

  17.“时方镇阙守帅,稍文臣权之,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而外权削矣。”其实质目的是

  A.削弱朝中大将的兵权 B.加强兵权

  C.防止藩镇割据 D.使地方上的军、政、财三权分离

  答案:C

  18.宋高宗和秦桧杀害抗金英雄岳飞的根本原因是

  A.要向金妥协投降

  B.嫉贤妒能

  C.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

  D.看到人民拿起武器,害怕加深宋金矛盾

  答案:C

  19.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护近百年的原因是

  A.蒙古族善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等善谋略

  C.重用“汉人”和“汉法”,接受先进经济方式和意识形态

  D.实行民族分化

  导析:此题应注意分析找出因果内在联系,并注意把握“根本”二字,少数民族征服先进地区,必须适应其生产力的发展,改变旧有生产关系,别无他途。

  答案:C

  20.下列唐朝、元朝设置的中央机构中,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是

  A.尚书省→中书省 B.中书省→行省

  C.门下省→中书省 D.门下省→行中书省

  答案:A

  21.秦、隋、元三朝的相同点是①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统一全国②开凿人工运河③创立新的政治制度为后世沿用④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⑤皆为短命王朝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

  答案:A

  22.史书记载:“渭宰相曰:朕在位垂(将近)五十载,倦于忧勤,去秋已欲传位太子;值水旱相仍,不欲以余灾遗子孙,淹留俟稍丰。不意逆胡横发,朕当亲征,且使之监。事平之日,朕当高枕无忧矣。”材料中的朕是

  A.汉高祖 B.唐玄宗

  C.乾隆帝 D.康熙帝

  答案:B

  23.下列官职中,只有文官才能担任的是

  A.秦朝的郡守

  B.北宋的知州

  C.明朝的布政司

  D.清朝的巡抚

  导析:北宋初年,为防止藩镇割据,在削夺节度使兵权基础上,派文臣做知州。

  答案:B

  24.宋太祖和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

  A.设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B.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及其权力

  C.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

  D.改变选择官吏的方法

  答案:B

  25.明朝宦官魏忠贤所作所为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熹宗不问政治

  B.封建专制统治腐朽

  C.魏忠贤独揽朝中大权

  D.特务机构成为镇压人民的工具

  导析:皇帝不问政事是宦官专权的原因。C项是A项的结果,D项是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都不反映实质问题。

  答案:B

  26.下列关于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特点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宋与元朝先后出现大一统局面

  B.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C.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D.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答案:A

  27.从以下各组中选出性质相同,但作用相反的一组

  A.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

  B.安史之乱和靖康之变

  C.靖康之变与土木堡之变

  D.土木堡之变与七国之乱

  导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能力,七国之乱被平定,汉朝中央集权加强,而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分裂局面,二者都是地方对抗中央的叛乱。

  答案:A

  28.我国古代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朝代有①西汉②东汉③唐朝④明朝⑤清朝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答案:C

  29.下列战役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有①东京保卫战②台州大捷③郾城大捷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30.关于中国古代史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

  B.自隋唐始,形成了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

  C.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君主专制强化

  D.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是文化专制主义的工具

  答案:B

  31.元清两代统治者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所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设置宣政院 B.设置理藩院

  C.委派官吏 D.册封藏族宗教领袖

  答案:C

  32.隋唐以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封建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大批人才

  B.控制思想文化发展,培养皇帝的奴仆

  C.形成了“重文”传统,阻碍自然科学发展

  D.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

  导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中诗句指科举制,解题关键是对隋唐开创科举制和明清八股取士全面考虑。

  答案:D

  33.对“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共同点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B.调整了统治政策,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

  C.减轻了农民负担

  D.对少数民族实行“和亲”政策

  答案:B

  34.下列史事对历史发展起过进步作用的是①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②魏晋形成士族制度③隋唐实行科举制度④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35.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与西欧封建制度解体的表现不相同的是

  A.产生了民主思想 B.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C.加强了对外扩张 D.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C

  36.与清朝大兴文字狱影响相同的事件是

  A.一条鞭法

  B.闭关政策

  C.民族分化政策

  D.焚书坑儒

  导析:清代文字狱钳制于思想,摧残了文化,与此影响相同的事件是焚书坑儒。

  答案:D

  37.从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国运艰难是改革变法的催化剂

  B.人民群众是变法改革的主力军

  C.统一安定的政治环境是改革变法的社会基础

  D.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变法改革中才能前进、发展,否则反之

  答案:D

  二、材料解析题

  38.阅渎厂列材料

  材料1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弟子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同跨)州连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

  ——引由《汉书·诸侯王表序》

  材料2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告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引自《史记·平律侯主父列传》

  材料3 (曹魏)功臣无立锥之地。子弟君不使之人,徒分茅社,实传虚爵。本根无所庇荫,遂乃三叶(指曹魏政权仅三代)而亡。有晋思改覆车。复隆磐石,或出拥旄节,莅岳牧之荣,入践台阶,居端揆之重。……机权失于上,祸乱作于下。楚、赵诸王,相构衅,徒兴晋阳之甲,竞匪(没有)勤王之师。

  ——引自《晋书·八王传·序》

  回答:

  (1)据材料l、3,说明汉初、晋初统治者分封同姓王的共同原因。

  (2)据材料1、2,说明王国问题的危害, 评述晁错、主父偃对此问题的看法的异同。

  (3)据材料3,指出晋初封王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导析:本题围绕分封同姓王问题组织材料。分封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山千历史背景不同,效果也不同,本题材料中就出现两种观点,材料1客观叙述汉韧什封制时带有否定的含义。材料2否定分封制,材料3则在分封制方面错误地总结历史教训。在把握以上观点的前提下按问题要求做答。

  参考答案:

  (1)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都是认为前代没有分封子弟为王,使中央政权孤立无援,错误地总结了前代覆亡的教训。

  (2)西汉初期,王国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央集权政治。晁错、主父偃都认为应当解决王国问题,强化中央集权。但晁错采取直接“削藩”的办法,主父偃则采取推恩分子弟的策略,削弱各王国。

  (3)西晋初期分封诸王,他们在地方、中央都有很大权利,晋惠帝时,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争夺皇权的斗争,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破产逃亡,西晋的封建统治秩序无法维持下去了。

  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大仓之粟陈陈相囚,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于是罔 (同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偕上亡限。物蛊而衰,固其变也。是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井兴,而民去本。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2 强盛的西汉王朝,到汉武帝晚年表现出动摇,司马迁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直者无几矣。”司马光也说:”(汉武帝统治)袭亡秦之迹。”

  材料3 “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务农。’以赵过为搜巢都尉。过能为代田(古耕作法)。……是后,边城、河乐、弘农、三辅、大常民,皆便代毋,用力少而得谷多。”(《汉书·食货志·上》)征和四年,又下诏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挽劳天下,非所以忧也。今朕不忍闻。” ——《汉书·西域传》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汉武帝的活动和西汉历史的发展评述汉武帝。

  导析:以上三则材料围绕汉武帝,要求评述,并要求表述成文。解答时要根据题目提出的汉武帝的活动和西汉历史发展两方面,提取有效信息,要注意一分为二原则和实事求是原则.特别要避免绝对化,对材料3要体现出来,并要注意格式。

  参考答案:

  汉武帝是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即位以后。在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基础上,加强中央集权,打败匈奴,促进经济继续发展,使汉朝达到强盛。但他作为封建皇帝,追求奢侈生活.实行黩武政策.繁重的赋役加重了人民负担,使封建王朝动摇,面对危险前景,他不得不恢复重农政策,放弃对西域的主动用兵.这是他比秦始皇胜一筹的地方,避免了“亡秦之祸”,却改变不了西汉由盛转衰的必然均势。

  40.阅读下列材料:

  (姚)崇曰:“垂拱(武则天年号)以来,以峻法绳(纠正)下,臣愿先仁恕,可乎?朝廷覆师青海(唐朝军队在青海被吐蕃打败),未有牵复之悔(反省补救),臣愿不辛边功,可乎?比来(近.来)壬佞冒顿完成纲(奸佞触犯法纲),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仟自近,可乎?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宦官)之口,臣愿宦坚不预政,可乎?戚里贡献,以自媚于上,公卿方镇、渐亦为之,臣愿租赋外一绝之。

  可乎;外戚贵之,史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住。台省,可首?先朝亵狎(不尊重)大臣,亏君臣之严,臣愿陛下接之以礼,可乎?燕钦融、韦月将(唐朝官员)以忠被罪,自足净臣泪折,臣愿群臣皆皆逆衅(意指敢触犯皇帝),犯忌讳,可乎?武后造福先寺,上皇(指睿宗)造金仙、玉真二观,费钜百万,臣请绝道佛营造,可乎?汉以禄、莽、阎、梁(汉代专权的外戚)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帝(唐玄宗)曰:“朕能行之。”

  ——引自《新唐书·姚崇传》

  回答:

  (1)将姚祟列举的弊政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2)唐玄宗接受姚崇的建议产生什么影响?

  (3)姚崇当时最担忧的问题是什么?从唐玄宗后期的统治看,与上述的哪些问题有密切的联系?

  导析:本题采用唐朝姚崇的言论作为材料,在题目第一问中就要求将材料条理化,解答这一问要注意迁移语文学私的能力,从句式、标点、主语、谓语方面考虑给材料分层,逐层概括。第二问、第三问需结合教材作答。

  参考答案:

  (1)滥施刑法;对吐蕃进行武力讨伐;对触犯法纲的奸佞过分宽宠;宦官参政,贿赂之风日益盛行;外戚受重用,仗势弄权;皇帝对大臣不能以礼相待;进谏忠臣被治罪,敢讲话的官员心寒;武后和唐睿宗建造佛寺道观,耗资巨大。

  (2)唐玄宗统治时期,能用姚崇、宋璟为相,采纳正确意见,励精图治,唐朝出现了“开元盛世”,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3)姚崇最担心的问题是外戚弄权。告诫唐玄宗永远不要忘记东汉的教训。唐玄宗后期忠奸不明,重用奸臣李林甫为相,宠爱杨贵妃,又重用外戚杨国忠,成为安史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唐玄宗没有听进姚崇的忠告,重蹈了东汉外戚专权的覆辙。

  三、问答题

  41.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贞观之治”是历史上著名的”治世”。概述“贞观”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及唐太宗采取的发展生产、稳定社会、治理国家的重要措施,并指出其政治上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主观原因。

  导析:本题在设问上包含两个中心词: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但其内容要求是一致的,答题时注意从贞观之治的表现到原因逐层作答。答题时在表述上要兼顾两个中心词。答题要条理,要点要尽量全面。

  参考答案:

  (1)经济政治状况:贞观年间,社会定安,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逐步强盛。

  (2)措施: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安定百姓生活。采用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魔,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完备科举制度,否定了士族制度,吸收有才能的人参加到统治集团中来,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和加强了封建统治。任用贤臣,善于纳谏,有利于笼络大批有才能之士,并从兼听纳涑中获得政治上的好处,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3)主观原因: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他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主观原因是任用贤臣,兼听纳谏。

  42.宋代学者朱熹说:”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歼嗣虐,流毒四海,至于祟宁、宣和(徽宗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结合1069年~1127年的有关史实,评论上述观点。

  导析:本题属于驳论式问答题,答题的一般规律是:首先对引文所提供的观点进行判断,然后结合史实说明此观点在哪些方面违背了实际情况,把颠倒或混淆了的是非重新澄清,有时还要对错误的观点给予适当的揭露和驳斥。朱熹对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全盘否定是不对的,这就要求我们对王安石给予合理的评价,并交待出“祸乱极矣”的实际原因。

  参考答案:

  朱熹认为王安石变法破坏了风气,迫害了忠良,导致了北宋灭亡,完全是错误的。

  北宋中期,政府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王安石从封建国家的利益出发,为富国强兵,进行了一系列整军理财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变法中虽有用人不当的现象,但这不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大地主、大官僚反对变法的原因。因为变法触动了大地方、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对。保守派司马光任相后,新法被废除:北宋的灭亡与王安石变法没有关系。相反的倒是因新法被废除,北宋的社会危机没有得到改变而酿成的恶果。朱熹的观点完全是站在大地主、大官僚和保守派的立场上而言的。

  43.西汉、东汉、唐朝、明朝四朝初期的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方针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原因何在?其具体措施有哪些共同点?又各有何侧重点?有何成效?你从中可得到什么认识?

  导析:本题在西汉、东汉、唐、明四朝统治方针上命题,考查学生准确地掌握史实和比较历史事物共同点的能力。审题时注意本题所提问题层次较多,且层次简易于混淆,所以特别要注意每一层次的中心词:第一层的“治国方针”、第二层的“具体措施”、第三层的“侧重点”要注意理解,把握这些中心词。

  参考答案:

  (1)共同的治国方针是休养生息。

  (2)原因:①均吸收前朝暴政害民亡国的教训;②统治者都参加过推翻前朝的农民起义并乘农民起义之机夺取政权,认识到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③社会久经动荡、残破、凋敝,民不聊生,统治者难以剥削到很多的租税;④初年统治者大多贤明而有作为。

  (3)相同点;①四朝初年均采取宽舒政策,减轻租税赋役,鼓励农耕;②任用贤能,整顿吏治;③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新的封建统治秩序,另一方面也使劳动人民得到了一些土地和劳动时间,有利于经济的恢复。

  (4)侧重点:西汉重农政策和减轻刑罚;东汉重在解决奴婢问题和整顿吏治;唐朝重在制度的调整,采取均田制、租庸调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明朝重在加强君主专制和实行屯田,推广植棉。

  (5)成效:各朝均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6)认识:综观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盛衰,统治者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爱惜民力,则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反之,则社会动荡,王朝覆亡。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文综有什么答题技巧

高考文综答题

高中地理考试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考试

高中地理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考地理

2020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整理【下】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

2020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整理【上】

高考地理考点

高考历史考试必用的答题规律

高考历史答题规律

高考政治:党的最高纲领是什么?

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

高考历史: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