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已经由相关部门公示出来了,小编已经将完整内容整理在下文了,想看的朋友快来看看吧!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笔试内容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一)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例题1: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列与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A.1                                            B.2

  C.3                                            D.4

  (答案:C。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对比可知,语句②和语句⑤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C。)

  例题2:“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以下“七一勋章”获得者与其先进事迹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A.张桂梅——坚持志愿服务十余载 群众心中的“活雷锋”

  B.王兰花——点亮贫困山区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

  C.孙景坤——公而忘私 永葆革命本色的战斗功臣

  D.李宏塔——为国护海寸步不让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答案:C。部分“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分别是:王兰花——坚持志愿服务十余载 群众心中的“活雷锋”,张桂梅——点亮贫困山区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孙景坤——公而忘私 永葆革命本色的战斗功臣,李宏塔——共产党人革命传统 优良家风的传承人。因此,正确答案为C。)

  例题3:下列毛泽东诗词与创作背景对应正确的是: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1949年解放南京

  B.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

  C.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1948年淮海战役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

  (答案:A。A选项,出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毛泽东得知捷报后,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用“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表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故A正确。B选项,出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1965年5月,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写下这首词。故B错误。C选项,出自《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在起义后几天写下了这首词。故C错误。D选项,出自《七律·长征》。该诗作于1935年10月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长征是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开始的。故D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A。)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例题1:环境保护主义是一种信念,是一种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愿望。要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树立一种自然共同体的意识,即将人类在共同体中的征服者角色,变为这一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一种道德意识,人们才有可能在运用其在这一共同体中的权利时,感到所负有的对这个共同体的义务。这不仅依赖对自然本质的科学理解,也依赖在了解基础上建立起的对自然的感情。

  文段最后一句话中的“这”指的是:

  A.自然共同体意识的树立

  B.对自然共同体的义务

  C.热爱自然的感情

  D.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愿望

  (答案:A。首句指出环境保护主义“是一种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愿望”,次句说明“要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树立一种自然共同体的意识”,第三句说明“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一种道德意识”的重要意义,最后归结到“这不仅依赖……,也依赖……”,即实现这种意识的条件。因此,可知“这”指的是“自然共同体意识的树立”,正确答案为A。)

  例题2: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B.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C.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D.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答案:A。这段文字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首句介绍先秦时期“开启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次句以“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作为统摄,然后列举分立、对峙、统一等不同的历史格局下,各王朝的具体表现,论证此前观点。最后归结到“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这一认识。因此,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正确答案为A。)

  例题3:中国道路的成功开创不仅创造了中国奇迹,而且创造了中国经验。中国经验无疑是中国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______。但是,中国经验作为中国道路的积极成果,也是在遵循历史发展和现代化发展规律、吸收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行探索的重要产物,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因而又具有一定的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地域性   国际性              B.实践性   理论性

  C.先进性   创新性              D.特殊性   普遍性

  (答案:D。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中国经验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反映了一般规律。第一空,中国经验是在开创中国道路的实践中取得的,所以具有“实践性”“特殊性”。“地域性”“先进性”与前文语境不符,故不选。第二空,中国经验吸收了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又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所以具有“国际性”“普遍性”与“创新性”,其中“普遍性”最为合适。此处并没有强调“理论性”,故不选。综上,应填入“特殊性”“普遍性”,正确答案为D。)

  例题4: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______。这方面,主流媒体守土有责,更要守土尽责,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牢牢______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主流媒体要敢于引导、善于疏导,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一点都不能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蔓延   守护   犹豫

  B.扩散   占据   退缩

  C.泛滥   掌握   含糊

  D.滋生   控制   迟疑

  (答案:C。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主流媒体在宣传时应发挥的作用。根据语意,第一空所填动词的主语是“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蔓延”“扩散”“泛滥”合适;“滋生”意为发生、引起,不合适。第二空所填动词的宾语是“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填入“占据”“掌握”“控制”合适,表达主动性强;“守护”强调已有主动权,保护其不被夺走,不符语意,不合适。第三空指对待原则问题的态度,与“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相对,“犹豫”“迟疑”“含糊”合适,“退缩”不合适。综上,应填入“泛滥”“掌握”“含糊”。因此,正确答案为C。)

  (三)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用题型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

  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2   4   8   16  (   )

  A.16         B.24           C.32           D.36

  (答案:C。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故正确答案为C。)

  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计算或推出结果。

  例题1:某单位的会议室有5排共40个座位,每排座位数相同。小张和小李随机入座,则他们坐在同一排的概率:

  A.不高于15%                          B.高于15%但低于20%

  C.正好为20%                          D.高于20%

  (答案:B。根据题意可知,小张随机选一个位置就坐,那么小李可以选择的位置为39个,因此总情况数=40×39。要让他们恰好坐在同一排,应先从5排中选一排,再从这一排中选2个座位,符合条件的情况数=5×8×7,概率约为7/39=17.9%。因此,正确答案为B。)

  例题2:甲、乙、丙、丁、戊5名职工参加党史知识测验,每人得分均不相同。甲和乙的平均分比丙多2分,丁和戊的平均分比丁多5分,甲、乙的平均分比丙、丁、戊的平均分多3分。问丙、丁、戊三人得分的排序为:

  A.丙>丁>戊                               B.丙>戊>丁

  C.丁>丙>戊                               D.戊>丙>丁

  (答案:D。假设丙得分为x,则甲+乙=2x+4,(甲+乙)/2=(丙+丁+戊)/3+3,则丁+戊=2x-3;戊-丁=10,则戊=x+3.5,丁=x-6.5。因此,正确答案为D。)

  (四)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用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种。

  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1: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④⑥,②③⑤

  (答案:A。题干中每个图形中都有多个封闭图形和线段,考虑二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A。)

  例题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

  (答案:B。所有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从对称轴的变化来看,有两个规律:一是对称轴位置,第一个图形对称轴是垂直状态,之后图形的对称轴依次顺时针旋转45度,按此规律,问号处图形的对称轴位置应在从左下到右上的位置;二是对称轴是否和图形内的一条线重合,第一个图形对称轴与图形内的一条线重合,第二则不重合,第三个重合,按此规律,问号处图形的对称轴应和图形内的线不重合。因此,正确答案为B。)

  定义判断:每道题先对相关概念进行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1:按调查范围来看,可将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指的是一定范围内的情况普查;非全面调查是指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情况调查,又可分为:根据随机原则选择样本的抽样调查和有意识选取若干样本进行的典型调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某市幼儿园所有儿童进行口腔卫生检查,这属于非全面调查

  B.对全国招生规模较大的前30所医学院校进行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这属于典型调查

  C.对省内1~3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间的调查,这属于非全面调查

  D.对某市中考数学成绩最好的几所学校进行调查,总结相关经验,这属于抽样调查

  (答案:B。根据题干,“全面调查”的定义要点是:一定范围内的普查;“非全面调查”的定义要点是:在总体中抽取部分对象;根据选择样本的方式又分为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A选项体现了一定范围内的普查,属于全面调查,叙述错误;B选项符合典型调查,叙述正确;C选项体现了一定范围内的普查,属于全面调查,叙述错误;D选项是典型调查,叙述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B。)

  例题2:物候现象是生物随着气候一年四季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的相应季节性变化的现象。影响物候现象的因素主要包括海拔的差异、经度的差异、纬度的差异和时间的差异。

  下列诗句反映的物候现象受到海拔差异影响的是: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案:B。A选项提到了春天江水呈碧蓝色,是由于春季温度升高,江水内藻类大量繁殖,反映了物候与季节有关系;B选项提到了四月份时山地与平原地区花期不同的问题,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低有关系;C选项只陈述了物候现象,没有反映出影响因素;D选项描述了玉门关外春风不度、不生杨柳的景象,这是经度差异引起的物候现象。因此,正确答案为B。)

  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1:设计︰发放︰问卷

  A.复制︰修改︰文字            B.预习︰复习︰考试

  C.播放︰快进︰磁带      D.制定︰执行︰政策

  (答案:D。“设计”和“发放”是问卷实施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两个步骤,顺序是先设计,后发放。D选项,“制定”“执行”是政策实行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两个步骤,并且制定在前,执行在后,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A、B、C选项中的词语不具备题干中的逻辑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D。)

  例题2:自然声源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煤炭

  A.人工声源;植物遗骸        B.燕语莺声;矿石燃料

  C.传播介质;社区供暖         D.物体振动;地质危害

  (答案:B。A选项自然声源和人工声源是并列关系,煤炭由植物遗骸形成,逻辑关系不一致;B选项自然声源和燕语莺声是包含关系,矿石燃料和煤炭是包含关系,逻辑关系相符;C选项自然声源需要传播介质,但社区供暖不一定需要煤炭,逻辑关系不一致;D选项自然声源由物体振动引起,与煤炭和地质危害的逻辑关系不一致。因此,正确答案为B。)

  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例题1: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由此可以推出:

  A.一种文明如果没有长期自我封闭,就不会走向衰落

  B.一种文明如果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就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C.一种文明如果没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就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D.一种文明如果没有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它就没有同其他文明取长补短

  (答案:C。A选项将题干中的条件前后件均加否定,不能推出;B选项将题干中的“只有…才…”转换为“如果…就…”,不能推出;C选项是对题干最后一句话的同义表述,可以推出;D选项将题干最后一句话的前后件对调,不能推出。因此,正确答案为C。)

  例题2: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观察了近300名2~4年级儿童在一个学年中的课堂参与度。参与度是根据上课过程中的专心行为和分心行为衡量的,前者指的是回答问题、举手发言或参与讨论等,后者指闲聊等行为。实验中,一半学生站立在高课桌前听课,另一半则坐着听课。结果发现:站立听课的学生比坐着的学生更加专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长时间坐着听课会增加身体对脊柱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B.即使是站立听课,也有个别学生会来回走动,影响课堂秩序,让他人分心

  C.许多性格活泼的学生更喜欢站立听课,专注力更好,而内向的学生则愿意坐着听课,觉得更利于提高注意力

  D.站立需要大脑平衡身体、控制轻微肌肉收缩,这些适度的压力会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答案:D。结论是站立听课的学生比坐着的学生更加专注。A项说明坐着听讲不利于健康,没有提到专注力,与结论无关;B项说站立听课会来回走动,影响他人听讲,对结论有一定程度的质疑;C项说性格活泼的孩子愿意站立听课,而内向的喜欢坐着听课,与结论无关;D项说为什么站立听课能带来专注力的提升,阐明了原理,支持了结论。因此,正确答案为D。)

  (五)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例题:

2020H省秋粮平均生产成本及同比增速

单位:元/亩(成本)、%(增速)



秋粮


玉米

稻谷

成本

增速

成本

增速

成本

增速

生产成本

440.6

-2.1

430.5

-1.9

525.7

-4.0

其中:物质费用

203.9

-0.3

205.4

-0.3

210.6

0.4

          其中:种子

51.3

0.4

48.5

-0.1

68.4

1.8

                    化肥

125.3

-2.2

131.0

-2.6

107.7

-0.3

                    农药

26.9

8.6

25.6

14.0

34.3

-1.2

          生产服务支出

130.3

-3.5

120.7

-5.8

194.4

4.3

          其中:机耕

22.1

0.3

15.4

-3.1

61.8

3.0

                    机播

21.7

-1.1

21.2

-6.4

24.0

37.4

                    机收

62.3

-2.0

61.0

-1.2

78.4

-0.7

                    排灌

24.3

-12.0

23.1

-17.2

30.2

0.7

人工成本

106.5

-3.5

104.4

-0.4

120.7

-20.3









  2020年,H省秋粮玉米和稻谷的市场平均交易价格分别为2.34元/公斤和2.74元/公斤,分别比上年上涨28.6%和8.7%。按此价格测算,2020年全省农户种植玉米、稻谷扣除成本前的产值分别为957.1元/亩、1520.7元/亩,分别比上年增长33.4%、8.9%。

  (1)2019年,H省秋粮稻谷的平均生产成本约为多少元/亩?

  A.548                                        B.533

  C.439                                        D.450

  (答案:A。)

  (2)将2020年H省秋粮机耕、机播、机收、排灌成本按同比增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以下正确的是:

  A.机耕、机播、机收、排灌

  B.机收、排灌、机耕、机播

  C.机耕、机播、排灌、机收

  D.机收、排灌、机播、机耕

  (答案:A。)

  (3)2020年,H省秋粮玉米和稻谷的亩产与上年相比:

  A.仅稻谷亩产高于上年水平

  B.仅玉米亩产高于上年水平

  C.两者亩产均低于上年水平

  D.两者亩产均高于上年水平

  (答案:D。)

  (4)如种植收益=产值?生产成本,则2020年H省秋粮稻谷平均每亩的种植收益约是玉米的多少倍?

  A.0.5                                         B.0.7

  C.1.6                                         D.1.9

  (答案:D。)

  (5)2020年,H省农民老王在承包地中种植秋粮玉米,按全省平均生产成本估算,他在种子和农药上需要花费2000元。如亦按全省平均生产成本估算,他需要花费的人工成本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不到2000元                       B.2000~2500元之间

  C.2500~3000元之间           D.超过3000元

  (答案:C。)

  三、申论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分别命制试题。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相关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准确理解把握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准确理解归纳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对所涉及的观点和事实进行恰当的解释,并作出合理的推断。

  依法办事能力——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综合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公共服务能力——能够全面准确了解公众需求和愿望,灵活运用各种措施和办法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四、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二)申论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推荐阅读:

  国家公务员考试2022公共科目笔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2023报考条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证监会财金类2022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2022证监会法律类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2023年官网报名入口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国考报名入口 国考职位表 国考真题及答案 国考与省考的区别
分享

热门关注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2023年中国证监会招考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证监会招考职位专业科目

2023年中国银保监会招考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银保监会招考科目

2023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科目考试大纲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科目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2022中国银保监会专业笔试大纲

公务员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2022公共科目笔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考试证监会财金类2022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证监会

国家公务员考试2022证监会法律类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类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证监会会计类2022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证监会

国家公务员考试证监会计算机类2022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计算机类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