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家校联合注意做好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工作,就此需要编辑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2022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2022精选
尊敬的家长:
您好!肾综合征出血热(也称作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死率高。每年10月至次年的1月是该病的发病流行高峰。20xx年适逢我市出血热8-10年的流行高峰年,据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xx年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病例中低年龄段儿童及中小学生发病明显增加,较往年同期上升约xx%,根据历史数据,高峰年一般会持续2至3年。为保障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请您知悉以下有关出血热预防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主要由鼠类(黑线姬鼠、褐家鼠、大白鼠)等啮齿类动物携带和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若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但如果病毒感染后,能够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那么重症率和病死率可显著降低。发病呈现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秋冬季高峰(10月份到下一年1月份)远高于春季高峰(4-6月份),潜伏期最短4天、最长60天,一般为7—14天。
二、出血热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传染给人体。该病不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主要通过老鼠作为媒介传播,传播途径如下:
1.呼吸气体
带病毒鼠排泄物污染的灰尘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
2.接触传播
被鼠咬伤,或接触带病毒鼠的排泄物、分泌物,病毒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内而感染。
3.污染食物
食用被带毒鼠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
4.母婴传播
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
鼠体表螨类吸了带病毒鼠的血后又吸人血引起感染。
三、如何防治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只要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防治的关键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1.防鼠灭鼠
防鼠灭鼠,这是本病预防的主导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防鼠就要经常检查房间内可能存在的孔隙,密封所有的可能成为鼠类出入的孔隙。做好防鼠的同时,可在可能存在老鼠的地方安放捕鼠夹或投放毒鼠饵进行灭鼠。
2.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成功上市近20年,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本病提供有效手段,疫苗接种是个人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最有效措施。接种程序是每人全程接种3针次,即接种第1针后14天接种第2针,半年至一年加强接种第3针。
3.管好食品
妥善保管粮食、食物,可放在有密封盖的厚塑料、玻璃或金属容器内,或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残羹剩饭不要乱倒;食具用前应煮沸消毒;及时清洗餐具和炊具,清除溢出食物。
4.搞好卫生
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以减少鼠的食物、隐藏场所及鼠滋生地;先洒水后扫地,防止吸入带病毒尘埃;清除草丛等。
5.及时就诊
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曾接触过老鼠、吃过被鼠咬过的食物、被老鼠咬伤、破损皮肤接触过鼠污染的器物等,应及时到综合医院就诊,就地治疗,要避免误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近就医,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四、如何识别发现早期流行性出血热?
如果患者突然发病,畏寒或寒战,继之高热;可伴或不伴头痛、腰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困倦无力,恶心、呕吐、腰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面部、颈部和胸部潮红(三红),淤点和结膜充血等症状中之一或多项者;发病前1个月内有鼠类接触史或看见过老鼠、鼠排泄物;或所处地区为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等,可高度怀疑流行性出血热,应及时就医,并告之医生可能感染流行出血热。
各位家长,流行性出血热“可防、可控、可治”,只要我们做好日常预防、积极应对,就可以有效阻断它的传播与流行,保证我们和孩子的身体健康!
xx市xx区xx中学
2022年x月x日
篇二: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2022精选
各位家长好:
近期我区流行的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为自然疫原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xx市为高发地区。
出血热临床表现:
潜伏期 7--46天,一般为2周左右
三大主征(发热、出血、肾损)
典型病例
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
复期。
非典型病例
轻症----越期 :无低血压及少尿期,直接进入多尿期。
重症----重叠 :前两期或三期重叠。
发热期(最容易被误诊)
1. 感染中毒症 畏寒、高热、“三痛(头痛、 眼眶痛、腰痛)”、消化道及精神神经症状;
2. 充血出血症 “三红(面部、颈部、上胸部充血潮红)”,粘膜皮肤出血,重症患者有腔道出血;
3. 渗出水肿症 面部水肿,球结合膜水肿。
预防措施
•灭鼠和防鼠:灭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关键。在流行地区要大力组织群众。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进行灭鼠。春季应着重灭家鼠。初冬应着重灭野鼠。
•清洁环境:做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居室干燥和通风、床下不放杂物和食品、生活垃圾日产日消、及时清除积存垃圾;灭螨、防螨。
•搞好食品卫生: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和食物保藏等工作,杜绝病从口入;粮食、食品等应储存在严密无缝的容器内,并加盖以防鼠污染,切勿暴露堆放,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做好消毒工作: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注意个人防护: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老鼠及其排泄物;经常接触可能有老鼠活动的土壤和植被的园林或清洁工人应加强个人防护,带手套;不坐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
出血热疫苗接种
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xx市辖区16-60岁人群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接种出血热疫苗。
16-60岁群众,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积极到所在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等疫苗接种点进行全程、规范接种疫苗,保护个人身体健康。到流行区进行野外探险、旅游、耕种等活动,或在较长期野外户外工作任务前可接种出血热疫苗,防止被感染。
出血热疫苗全程规范接种共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接种时间与第二针间隔一年。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请确保至少完成基础针次接种,获得一定免疫力。若完成基础免疫后超过一年,可随时对第三针进行补种。
特殊时期,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流行。xx小学与您一起共筑一道健康屏障,共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三: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2022精选
尊敬的家长:
您好!最近流行性出血热已进入高发期,为了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请您认真学习以下内容。
什么是出血热
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老鼠是主要的传染源,其传播途径有:
1.接触感染,由带病毒动物咬伤或鼠的排泄物直接接触皮肤伤口使病毒感染人。
2.呼吸道传播是以鼠排泄物尘埃形成的气溶胶吸入而受染。
3.消化道感染。经受染鼠排泄物直接污染食物,吃入机体后受到感染。还有螨媒传播及垂直传播。
肾综合征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
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1)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2)低血压休克期多在发热4~6日,迟者可于第9病日左右出现,少数在热退后发生休克,这是与细菌性感染不同之处。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3)少尿期少尿期一般发生于第5~8病日,持续时间短者1天,长者10余天,一般为2~5天。多数患者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部分患者临床上没有明显低血压休克期,由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尿中有膜状物排出者为重症。少尿期的临床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患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亦有少尿期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者,此时应和肾前性少尿相鉴别。
(4)多尿期多数患者少尿期后进入此期,少数患者可由发热期或低血压期转入此期。多尿期一般出现在病程第9~14天,持续时间短者1天,长者可达数月之久。此期为新生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完善,加以尿素氮等潴留物质引起高渗性利尿作用,使尿量明显增加。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5)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复原需数月。
临床特征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预防控制措施
1.消灭老鼠、预防鼠害。
2.注意饮食卫生,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和食物保存等工作,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食具,杜绝病从口入。
3.注意环境卫生,做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床下不堆放杂物和食品、生活垃圾日产日消、及时清除积存垃圾,堵塞鼠洞,安装纱窗纱门,防止老鼠入屋,做到无鼠患。
4.注意个人防护,进入有老鼠出没的地方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戴上口罩、手套,在野外活动中不要在田间坐卧,避免自己直接与尘土接触,或者土地上的那一些气溶胶接触。
5.接种疫苗接种人群:
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尽早前往所在区县疾病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积极接种出血热疫苗;外出务工人员应借返乡探亲等时机接种疫苗。
接种程序:
该疫苗共接种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一年。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任何原因导致的第二针没有及时、按期接种,都应当重新开始免疫。
需要解释的是:
出血热疫苗属于灭活疫苗(死病毒疫苗),疫苗本身不会引发感染。
6.在出血热发病高峰期间,出现发热、感冒等症状,要立即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温馨提示
1.请各位家长朋友近期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孩子出现发热、头痛、眼眶痛、流涕、恶心、出疹等症状,请您及时带孩子到镇卫生院就诊,并及时告知班级老师。
2.请各位家长朋友配合我校晨午检及病假追踪工作,不刻意隐瞒学生病情。
3.注意室内通风,引导孩子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吃熟食,喝开水。
xx小学
2022/x/x
篇四: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2022精选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冬季是各种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就是其中的一种。为预防控制出血热在校园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别提醒家长掌握以下基本常识:
一、正确认识流行性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病毒并传播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xx市是出血热的老疫区也是重点疫区,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4-6月(或5-7月)会出现一个小高峰,在10月-次年1月会出现一个大高峰,现在正值出血热发病的高峰期,xx又是该病的多发地,因此要做好此病的预防工作。
1、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黏膜而感染。
接触传播:被老鼠咬伤或破伤口接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
注意:人与人之间是不传染的。
注意:并不是只要接触到鼠类排泄物或者被老鼠咬后就一定会发病,这与老鼠的种类和是否带毒有关,xx市的主要带毒老鼠是黑线姬鼠,属于野鼠,鼠背有条很明显的黑线,个头不大,一般出没在郊县水源附近的田间、野地,带毒率较高。
2、临床表现有哪些?
三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三红:颜面、颈、胸等部位潮红
三点:软腭、腋下、胸背部出血
出血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以上总结的“三痛三红三点”并不是所有症状都会出现。
早期症状和体征:起病急,发冷,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出血热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
病程经过: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注意: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在冬季高峰期间,如果出现感冒、发烧一定警惕出血热,要立即去正规医院进行救治,以免延误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二、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1、灭鼠防鼠
防鼠、灭鼠是预防本病流行的关键。可采用粘鼠板灭鼠,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入室内;也可以投放毒饵,门口采用防鼠板,下水道口加铁丝网等防止老鼠进入;还可以用老鼠夹进行捕鼠灭鼠。
2、整治环境卫生
做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床下不堆放杂物和食品,生活垃圾日产日消,及时清除积存垃圾,清除一切可能造成鼠类滋生的环境。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先洒水后扫地,防止携带病毒的尘埃飞扬。
3、注意饮食卫生
做好食品卫生、食物保存等工作,杜绝或尽量减少室内存放食物。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食具,杜绝病从口入。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饮用罐装饮料时注意擦净罐口或使用吸管饮用。
4、及时就诊
(1)、如被老鼠咬伤,立即用20%的肥皂水和流动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再用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洗净伤口,有条件的可再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并尽快到正规医院进一步处理伤口,遵医嘱接种疫苗。
(2)、近期接触过鼠污染物者,如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达38℃以上,应及时就诊,就地治疗。
5、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防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16岁及以上学生应积极主动接种出血热疫苗。
出血热疫苗属于灭活疫苗(死病毒疫苗),疫苗本身不会引发感染。有疫苗接种需求的人群可咨询所在辖区疾控中心进行接种。
温馨提示
1、近期孩子如有感冒症状,必须到区级或区级以上医院相关科室筛查出血热,并及时就诊。
2、加强孩子体温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及时就诊。
3、教育孩子不要把零食带入校园。
4、教育孩子不要去田间、河边、草坪上玩耍。
5、要搞好家庭卫生,保持室内整洁,定期通风,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要勤洗勤晒,做好防鼠。
若您的孩子出现发烧、咳嗽、流涕、出疹、呕吐、腹泻、黄疸、红眼或乏力及胃肠道不适等可疑症状时,请及时到区级或区级以上正规医院就诊。切不可掉以轻心,胡乱吃药。并在第一时间履行请假手续,将就诊情况告知班主任。在家休养至所有症状完全消失后,携带卫生院出具的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每一位家长务必重视,但也不要过于紧张害怕,让我们家校联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保护屏障!
篇五: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2022精选
尊敬的家长朋友:
我省xx地区属于流行性出血热重点区域,秋冬季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是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流行高峰期,加之今年夏秋季多雨水天气,部分地区发生水涝,破坏了鼠类野外生存环境,导致鼠类向人类居住区迁徙,造成人鼠接触机会增加,出血热发病隐患增加。根据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xx年10月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全省流行性出血热现已进入发病高峰。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健康,现向全体师生再次普及出血热防控知识,请您认真阅读。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宣传
什么是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流行范围广的特点。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类主要症状,全身酸痛乏力,伴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部、颈部、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腋下和胸背部皮肤有出血点。五期临床过程为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与恢复期。病情严重者因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天。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发生误诊造成严重后果。
出血热的症状
典型表现为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有肾脏损害。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
出血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染给人:
1、由带病毒的老鼠传染给人
老鼠咬伤人皮肤或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了破伤的皮肤或粘膜。人食用了被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的食物。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的尘土扬起时,被人吸入呼吸道。
2、寄生在老鼠身上或洞中的螨虫叮咬人。
3、母婴垂直传播。人群对出血热普遍易感,发病主要为青壮年农民,其次为青年学生。出血热流行的小高峰为每年的5—7月,大高峰为10月至次年1月。
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在流行季节前,接种出血热疫苗。接种程序是每人全程接种3针次,即接种第1针后14天接种第2针,半年至一年加强接种第3针。
2、防鼠、灭鼠是防止感染该病的关键。住宅区周围定期用药物等灭鼠,农作物粮食储存应防止被老鼠污染。野外活动时注意不要被老鼠咬伤,野外作业的住地要做好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减少鼠、螨栖息和接触感染。
3、管理好食品。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残羹剩饭不要乱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食具用前应煮沸消毒等。
4、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以减少鼠的食物、隐藏场所及鼠滋生地;先洒水后扫地,防止吸入带病毒尘埃;清除草丛等。
5、及时就诊。不明原因发热(39-40度)、曾接触过老鼠、吃过被鼠咬伤的食物、被老鼠咬伤,破损皮肤接触过鼠污染的器物等,应及时到综合医院就诊,就地治疗,要避免误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