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训练

  2023年高考考试已经开始报名了,目前各位考生所剩的备考时间也已经不多了,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备考,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训练”,可供各位考生参考。更多考试相关信息请各位考生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训练

  1.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大夫,左、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 × )

  解析 左、右拾遗是唐代官职。

  2.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 )

  3.“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东汉时的“三公”,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宋代的“三司”指兵部、刑部、户部。( × )

  解析 宋代的“三司”指盐铁、度支、户部。

  4.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官名,以节制兵马。( √ )

  5.左徒,战国时楚国设此官,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接待宾客。屈原就曾任楚怀王左徒。( √ )

  6.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 )

  7.御史,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 × )

  解析 自秦朝开始,御史成为负责监察朝廷官吏、诸侯的官职,此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8.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被朝廷派遣分赴各地巡视的监察御史,负责考核吏治、调动官职、审理大案等。( × )

  解析 巡按没有调动官职的权力。巡按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9.主持进士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就是“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清代会试的知贡举多从一、二品大臣中选派,满汉官员各一名,担负考场事务和阅卷取士之责。( × )

  解析 清代知贡举不担负阅卷取士之责。

  10.廉访使,宋、元时期的官职名。宋代全称为廉访使者,元代全称为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 √ )

  11.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奏章的官。南北朝时期,尚书为事实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 )

  解析 “尚书”之上还有“宰相”一职,并非“最高行政长官”。

  12.丞相,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有时称相国、宰相,简称“相”。( √ )

  13.翰林是我国古代文官,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编修国史等,并备皇帝咨询。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 × )

  解析 应为“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

  14.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地位仅次于尚书令,职权渐重。宋以后废,太平天国曾设仆射一职。( √ )

  15.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年间设立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 )

  16.参知政事是清朝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 )

  解析 “清朝”错,应是“唐宋时期”。清朝不设此职。

  17.侍讲,既指给皇帝或太子讲学,又是官名,指为帝王、皇子讲学的侍从之官。( √ )

  18.巡抚,地方长官,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抚军。总揽一省军政、民政,地位略次于总督,仍属平行。( √ )

  19.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刺”是“刺探、拷问”之意,即任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 )

  解析 “刺”是“检核问事”之意。

  20.节度使是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 )

  解析 节度使是地方军政长官。

  21.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被推举的人通过试用考核,再对其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 √ )

  22.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就是对此种现象的讽刺。( √ )

  23.科举指隋唐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至明朝形制完备。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 )

  24.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会试、乡试、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 )

  解析 科举考试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25.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明经取士。唐亦设此两科,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通过考试者谓之“举进士”。( × )

  解析 在唐代,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即可被称为“举进士”。

  26.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考官通常由吏部侍郎担任,主持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 × )

  解析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唐玄宗时改为礼部,由礼部侍郎担任考官。

  27.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它是功名的起点,考取就可授予官职。( × )

  解析 考取秀才不能授予官职。

  28.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试者只限童生,即未成年的儿童。( × )

  解析 童生试的应考者称童生,与年龄无关,白首者亦可称为童生。

  29.乡试是明、清两代每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即考场的意思)。( × )

  解析 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而非每年一次。

  30.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 )

  31.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 )

  32.殿试是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 × )

  解析 “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错,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持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33.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 )

  解析 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

  34.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 )

  35.宋代开设博学鸿词科,简称词科,本来是制科(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科目),是一种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手段,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 × )

  解析 博学鸿词科唐开元年间始设,另考试时间并非三年一次,如清代总共只开考过两次。

  36.八股文是自有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就规定的一种考试文体。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 )

  解析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

  37.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内容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帖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有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则只有经义一门。( √ )

  38.经义又称“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的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 × )

  解析 经义不等同于策问。

  39.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两种制度。武举是专门为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出身的进士和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相同。( × )

  解析 武举出身的进士地位一般低于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

  40.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 )

  推荐阅读:

  2023年高考报名时间以及材料

  广西2023年高考考试方案公布

  内蒙古2023年高考报名网址入口

  广西2023年高考报名期间官方咨询电话

  2023年高考分数线预测(参考2022年)

  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全国甲卷)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青海省高考语文卷2020年真题及答案

青海省高考语文卷

2022年山东卷语文高考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真题试卷

2022年浙江卷语文高考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真题试卷

2022年新高考II卷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真题试卷

2022年新高考I卷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真题试卷

广东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

广东高考语文真题

福建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

福建高考语文真题

湖北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

湖北高考语文真题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坚定文化自信 激扬青春风采

2022年高考

河北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

河北高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