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一本书、一支笔、一个孩子、一位教师可以改变世界。每个教师在走上讲台前,都会做好自己的教案。教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教案需要注意的点有哪些方面呢?相信你应该喜欢栏目小编整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范文,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篇1

  上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这节课后,我的心情并不轻松,有遗憾也有欣慰,遗憾的是在引导新课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用受去摸长方体的六个面,由于教师叙述不周,把“表面”说成“面”,再加上学生操作不熟练,造成学生在汇报时,有说摸到棱的、顶点的、长、宽、高的,就是不重点受六个面的,等教师再引导学生按顺序摸上、下、左、右、前、后6个面并标出来,再展开观察长方体展开平面图,进一步了解长方体的6个面及相对的两个的面积相等,从而引出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本节课上完后,我不断思考,问题出在哪儿,最终还是觉得有以下几点不妥:首先教师在设计上有问题,在此环节中不设计让学生去摸长方体的每个面,因为在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中,学生已经通过摸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在此处再去摸一方面与整个环节衔接不当;另一方面降低学生的认知水平,浪费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最佳时间,造成这一环节每一步比较生硬,学生纯粹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走得很不协调。另一方面是展开教师或学生无法用实物展示的东西。而本节课长方体、正方体,学生手中都有,根本没必要用多媒体展示。

  本节课出现上述问题使我发现,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设计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认知前提,了解他们的认知需要,了解他们的认知困难,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各个环节时间,加大课堂密度,增加课堂练习量,提高课堂效率。另外,还要注意钻研教材,因材施教,不能盲目地套别人的设计,最终使学生和教师陷入不和谐,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篇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是第十册北师大教材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在学生认识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至在计算中出现错误。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实验与实践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来认识概念,理解概念。

  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把纸盒沿着棱剪开(纸盒粘接处多余的部分要剪掉),再展开,让学生注意展开前长方体的每个面,在展开后是哪个面。为了便于对照,让学生在展开后的每个面上,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他们分别是原来长方体的哪个面。然后,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引导学生联系长方体的特征回答。这里关键是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正确的判断每个面的长和宽应该是多少。让学生按照上、下、前、后、左、右的顺序,依次说出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的。

  《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时,主要是沿着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为什么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样一条线来安排教学的。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对教材的深度钻研和对学生的预设显得尤为重要。课前在预设学生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只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个面一个面的面积依次相加;二个面二个面的一对对相加;先求出三个面的面积再乘以2;对于今天金校长提出的把侧面的四个面展开看成一个长方形求面积,再加上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的巧妙方法却没有考虑到。实际生成时,学生只说出了其中的一种简便情况,如果我在课前有更深入的研究,还可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找出第四种方法。对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归纳,学生和我也只总结出了文字公式,还应简化成字母公式,便于记忆和书写。

  牐犑导表明,只有深入研究、充分预设的课堂教学才能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才可能出现意外的惊喜和美丽的风景。以后教学中我将在课前加大研讨、分析力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篇3

  考虑到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认识是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结合学生家作中集中出现的问题,我把练习二第1、2两题作为预习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要求学生搞清楚长方体各个面的长、宽和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渗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的六个面可以根据面积的大小分成三组,每组两个面面积相等;也可以把长方体的六个面分成两组,把面积不相等的前面、左面和上面作为一组,后面、右面和下面作为另一组。

  课堂上我把练习二第1题作重点交流,指名学生上来指出计算每个面的面积时到底是看哪两条棱的长度。然后抛出例题解答“做纸盒要用多少硬纸板”,引出表面积计算的需求,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所列的算式深入解读,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最大的遗憾来自于填表题,有一部分学生脱离了图形就不会思考了,但还有更多的学生在计算上存在很多问题,虽说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是有些繁琐,但既然方法懂了,只要细致一点,计算结果的错误完全可以大大减少。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篇4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我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认真思考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知道:

  前、后面=长脳高脳2;

  左、右面=宽脳高脳2;

  上、下面=长脳宽脳2.

  最后总结归纳: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方法(一):S=长脳高脳2+宽脳高脳2+长脳宽脳2

  方法(二):S=(长脳高+宽脳高+长脳宽)脳2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S=棱长脳棱长脳6

  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要考虑到以下几种情况:

  1、完整的(六个面都有)长方体或正方体

  这种类型的题目,直接套用表面积计算公式即可。

  2、无底或无盖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如粉刷教室、鱼缸、游泳池等的表面积)

  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看清楚要计算的是哪几个面,然后再进行解答。

  公式:S=长脳高脳2+宽脳高脳2+长脳宽

  3、求长方体或正方体四周的表面积

  它指的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周围四个面(即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表面积。

  公式:S=长脳高脳2+宽脳高脳2

  总体说来,这部分知识只要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很容易的。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能学得很不错。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同学们也能做到运用自如。但中间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强,导致解题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错误。今后,我需要在这一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如通过小组竞争等方式来提高同学们计算的准确性。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篇5

  出示例5: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鱼缸的上面没有玻璃)

  一起分析题意后,学生列式计算。

  生1:先算出6个面的总面积,再减去上面的面积。(5×3.5+3×3.5+5×3)×2-5×3

  生2:先求出前后、左右、下面的面积,再相加。式子是:5×3.5×2+3×3.5×2+5×3

  生3:我的方法和刚才的基本相同,列式上可以再简单些:(5×3.5+3×3.5)×2+5×3

  三种方法都交流完后,我本以为就到此为止了,但我班的数学课代表举手了,他说:“我还有方法”。

  我一楞,心想,方法不是都讲完了吗?怎么还有?但我还是叫起了他,想让他说说。

  他说:我从生3的方法上想到了一个更为简便的式子:(5+3)×3.5×2+5×3

  咦?这不是把生3的式子运用乘法分配律而得到的吗?这个式子每一步会有具体的含义吗?

  我一抛出这个问题,该生起初一楞,当时只顾着寻求不同的列式却没考虑意思,现在一时间回答不上来了。

  但其余同学被他的思路启发后,思维一下子打开了。

  一位学生解释道:底面先不看,如果沿着高将玻璃缸展开,会变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原长方体长加宽的和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宽就是原长方体的高,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5+3)×3.5×2,再加上一个底面积,就可以列成(5+3)×3.5×2+5×3的式子了。

  该学生解释,我配合着画图,在图形的帮助下,众学生豁然开朗。

  [反思]多好的思路,多好的解释!我庆幸没为自己的卤莽而抹杀了一个创新的方法,我也为自己课前预设的不够周全而后悔。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发现用这种方法的地方有很多,如在教学完例5后的练一练的第1题:一个长方体饼干盒,长17厘米,宽11厘米,高22厘米。如果在它的侧面贴一圈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这道题也可以用(17+11)×2×22的方法来做,且比较简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得用心去细细研读教材,逐一分析每一道题,力求做到预设全方位。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篇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知道它们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12条棱分为3组;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的基础上而学习的。对于表面积的概念与平面图形的面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时是后继学习的基础。

  我认为表面积的概念的学习,要是通过学生对长方体特点的感知并懂得表面积的意义基础上,进行学习。学生虽然会正确求长方形的面积,但要求表面积,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为什么呢,因为是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到三维。成人看似简单,而对小学生却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小学生往往习惯于迁移,长方形面积明明是长×宽,而现在怎么变成长×高、宽×高了呢?这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肯定存有困惑。所以要把长方体展开,变6个面为一个面,这种转化不是老师来完成,而是在学生思维中展开,因此,在前一课时就应打下一定基础: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等概念!对立面相等等知识点。再通过观察长方体的每一个面的面积任何计算!有没有简便方法等。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思维的活跃,积极的学习是本堂课成功的的关键。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思维的发散显得不够!以至于在后来的无盖,甚至四个面计算中部分同学不理解!

  非常遗憾、值得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篇7

  我在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时,主要是沿着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为什么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样一条线来安排教学的。

  尽管这样安排,但我认为,对于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关键的不是“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也不是“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更不是“为什么求长方体表面积”,而是“每一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中的哪一个”。因为,如果学生弄不清楚这一点,那么他就没有办法理解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弄懂了这一点,后面的求表面积的方法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所以,我把这一课的重点放在了这里。在学生知道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六个面的总面积之后,让学生自主标出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然后小组合作探究“每个面都是什么形,求每个面的面积怎么求?每个面的长和宽分是原来长方体的什么?”并记录在纸上。经过小组的合作,对于这一点学生理解得很充分。在学生汇报之后,再让学生小组共同研究长方体表面积的求法,并要求,看谁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涨,不一会就研究出了各种解法:一个面一个面的加;用前(后)面面积乘二加上左(右)面面积乘二再加上上(下)面面积乘二;上(下)面面积加前(后)面面积加左(右)面面积的和乘二。还有的学生考虑到了特殊情况,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用上面面积乘四加上左面面积乘二。虽然还有的方法没想到,但是这些方法我觉得已经足矣。

  实践表明,我这样是正确的,我班学生对表面积这一块理解掌握比较好,即使是后三分之一学生也大部分掌握了它的求法。所以,深深的觉得,每一节数学课,抓住难点,抓住重点,是十分关键且必要的,通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篇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片段及反思

  片段一: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猜一猜,制作这两个纸盒时哪个用的纸板多?

  生1:我觉得长方体用的纸板多。因为它比这个正方体长。

  生2:我觉得正方体用的纸板多。因为它比这个长方体高。

  生3:我觉得这两个纸盒用的纸板同样多。因为长方体比正方体长,而正方体又比长方体高,所以就同样多。

  师:究竟怎样才能得出正确结果呢?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我们应该分别计算出它们六个面的总面积。

  师:请大家拿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摸一摸、说说他们的表面积都包括哪些?

  生:边指边说,包括上下、左右和前后六个面。

  反思:课的开始,创设一个让学生猜一猜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和正方体纸盒,哪个用的纸板较多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比较出来呢?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认识到必须分别计算出六个面的总面积,这样设计能激发学生产生好奇心,使学生在自主的观察中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为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片段二:

  师:如果告诉我们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想办法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吗?(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

  师:小组讨论一下,借助手中的长方体,想办法算出所求问题,并把结果写在作业本上,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方法。

  生:小组活动,反馈交流。

  生1:我先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把这六个面的面积相加,就能算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了。列式:65+65+64+64+54+54

  生2:我先把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计算出来,再把三大部分加起来,就能算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了。列式:652+642+542

  生3:我先求出上面、前面、左面的面积,然后用它们相加的和再乘以2,就求出六个面的总面积。因为长方体中有三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列式:(65+64+54)2

  师:这几种方法都可以,你喜欢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但在实际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实际情况,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反思:当学生急于想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如果把求法直接告诉学生或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推导出表面积的公式,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尝试计算等,共同探索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学生自己主动参与了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且也自己探索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片段三:

  师:长方体的表面积我们会计算了,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生1:正方体同长方体一样都是六个面,而这六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我认为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乘6。

  生2: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相等,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棱长棱长6。

  师:请大家快速计算出刚才这个正方体它的表面积。

  生:336,我用33求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再乘以6就求出6个面的总面积。

  反思: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在长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教师没有讲,而是把迁移类推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类推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篇9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我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认真思考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知道:

  前、后面=长×高×2;

  左、右面=宽×高×2;

  上、下面=长×宽×2。

  最后总结归纳: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方法(一):S=长×高×2+宽×高×2+长×宽×2

  方法(二):S=(长×高+宽×高+长×宽)×2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S=棱长×棱长×6

  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要考虑到以下几种情况:

  1、 完整的(六个面都有)长方体或正方体

  这种类型的题目,直接套用表面积计算公式即可。

  2、 无底或无盖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如粉刷教室、鱼缸、游泳池等的表面积)

  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看清楚要计算的是哪几个面,然后再进行解答。

  公式:S=长×高×2+宽×高×2+长×宽

  3、 求长方体或正方体四周的表面积

  它指的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周围四个面(即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表面积。

  公式:S=长×高×2+宽×高×2

  总体说来,这部分知识只要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很容易的。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能学得很不错。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同学们也能做到运用自如。但中间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强,导致解题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错误。今后,我需要在这一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如通过小组竞争等方式来提高同学们计算的准确性。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篇10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建立表面积概念。

  2、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求法,在观察对比中,得到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正方体表面积公式。

  3、运用公式实际应用,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求法探究。

  2、公式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长方体表面积公式中长宽,长高,宽高呈现后,能够清晰的知道它们分别求的是哪些面的面积。

  教具、学具的准备:长方体盒、正方体盒、桔子、长方体展开图、课件

  教学研究过程:

  一、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重建表象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谁来说说长方体、正方体有哪些特征?

  2、生:汇报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每平行的四条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6个面都是完全相等的正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12条棱都相等)

  3、师小结并引出课题

  同学们对长方体、正方体认识的很好,今天我们一起共同来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二、建立表面积概念,认识表面积

  1、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或最想了解什么?

  2、生交流:什么是表面积?

  怎样求表面积?

  求表面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表面积和以前所学的面积有什么不同?

  3、师拿一桔子;提出:你知道桔子的表面积指的是哪里吗?

  生摸一摸,说一说。

  4、师:物体表面的总面积叫做物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哪里,那正方体呢?

  5、生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

  三、探求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1、师:我们知道什么是表面积,如何来求它们的表面积呢?

  小组内两两合作,把你如何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思路与你的同桌进行交流。

  (师在小组间巡视)

  2、生交流汇报各种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3、交流比较各种求法,继而得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汉字与字母公式表示)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 2(ab+ah+bh)

  4、课件展示: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长方体

  表面积方法的研究过程。

  5、生总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含字母)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2

  四、基本反馈练习

  1、计算一香皂盒的表面积

  师:老师手里这个盒子的长为10cm,宽为7cm,高为3cm,

  请你计算这个盒的表面积。

  生试做,并指生上台板演

  2、课件出示(三个立体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3、生在实物投影仪前讲解交流。

  五、解释应用(课件出示题目)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1、一长方体铁盒长18厘米,宽15厘米,高12厘米,做这个铁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a、生交流思路

  b、列式。

  2、一正方体无盖木箱,棱长5分米,这一箱子的表面积是多少?

  a、生试做

  b、交流思路

  3、一间长8米,宽6米,高4米教室,门窗面积是15平方米,要粉刷四壁和房顶面,粉刷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a、小组内交流思路

  b、全班交流解题策略

  c、生计算

  3、谈收获或体会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与交流,你的收获或体会是什么?

  反思:本着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实施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主体实验的两条基本原则,即诚心诚意的'让学生做主人,严肃严格的基本训练。通过老师提供的材料,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环境氛围,在教师的引领及点拨下,让孩子们自己去认知、去概括归纳总结,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让更多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中幸福的主人,使孩子们获得有效的数学学习,学习质量得到提高。本着这一教学理念,这节课设计了以下几个大的框架。

  框架一:从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重建长方体、正方体表象,为解决本解决本节课的知识搭建一个前台。

  框架二:建立表面积概念

  在提供实物这一材料下,通过看一看、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调动多个感官来很好的认识、理解表面积这一概念。

  框架三:探求表面积计算方法

  在深刻建立表面积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小组的两两合作,由已建立的知识经验通过合作交流很快得到长方体表面积不同的求法,并从中比较,选择出较简捷的方法,继而得到公式,由于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长方体研究透彻后,轻松的得出求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框架四:巩固练习

  公式得出后的基本应用,通过老师手中香皂包装盒表面积的计算,及时对知识进行反馈。

  框架五:解释应用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孩子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巨大作用,并在应用中提升对数学理解的质量,由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再到提升练习的设计,在交流思路的过程中,还渗透了审题意识及习惯的养成,并使孩子们体悟到遇到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灵活而又准确的找到解题方法。

  框架六:谈本节课的收获

  孩子们从知识目标上谈,同时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谈自身的体会与收获,对数学这一许多人认为枯燥的学科中产生丰富的情感,激发起孩子们热爱数学的美好情感。

  在这节课中,每一个孩子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从问题的提出到交流,整个过程可以看到孩子们都在主动热烈的参与,特别是在探求长方体表面积不同的求法时,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不时的在课堂上迸发,有的从长方体两个相对的面为一组去分析,得到求法;有的把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左面分为一组去求;还有的孩子从长方体展开的平面图去求,更可贵的是有的孩子能够想到用底面周长乘以高再加上、下两面面积的方法得到长方体的表面积。对问题的思考具有创新性与独特性,思维的深度得以发展。另外,孩子们语言的表述清晰、准确,声音洪亮,手拿学具示范时动作落落大方,谈体会与收获时精彩的发言给老师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从这节课上,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数学的情感是积极的,参与是主动的,同时,在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数学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获得了有效学习。

  这节课存在着一些遗憾的地方,例如:在探求长方体表面积方法的交流过程中,由于课堂上的生成情况较多,在处理时由于教学艺术的欠缺,耗时太长,以至于最后的几道提升练习来不及在课堂上完成,更多的精彩没有展现出来,留下了较大的遗憾。从这节课上,我收获了很多,同时,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与问题。做为教师,课堂上当孩子们在热烈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调控与把握,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时,要适时的把学生拉回来,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合理安排好时间,使孩子们在每一节课上的数学思维都得以发展与提升。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它需要经验的积累,特别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机智,这需要历练与功夫,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要对教材深钻,准确的把握,因为这正是教学艺术的来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篇11

  设计思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过渡到初步的立体图形上学习的。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体现“立体——平面——立体”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并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沟通,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主要特征,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锤炼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浸润情感态度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长方体和正方体和表面积”一课,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预设、生成教学过程的。

  1、从生活实际引入新课

  创设一个能够吸引学生的、源于生活的、有趣的、有用的、可操作的、可探索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要提供丰实的现实背景”任何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使生活数学与数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在生活中做数学的乐趣。设计时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求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必要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按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展开新课

  知识的形成发展是有层次的,且与旧知识紧密相连。新课展开必须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新课的组织展开以有利于教材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同化,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为目的。

  3、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显现知识结构

  学生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必须具有较强的空间观念,这是教学的难点。为此,借助于实物投影、模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触摸、拼拆、抽拉、展示,全方位感知,培养空间观念,寻找知识的结合点,让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协同互补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上发挥更好的媒介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与反思案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理解表面积的意义。

  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和一个正方体纸盒)猜一猜,这两个纸盒那个用的纸板多? 生:我觉得这个长方体用的纸板多。因为它比这个正方体长。

  生:我觉得这个正方体用的纸板多。因为它比这个长方体高。

  生:我觉得这两个纸盒用的纸板同样多。因为这个长方体比这个正方体长,而这个正方体又比这个长方体高。中和一下就同样多了。

  师:如果只靠我们这样空口无凭地去猜,能否得出正确结果?

  生:不能。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我们应该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六个面的总面积。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就叫做他的表面积。摸一摸、说说长方体的表面积都包括哪儿?

  生:边指边说,包括上下、左右和前后六个面。

  二、动手操作,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8个长方形,要求:从给出的8个长方形中选出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同时思考:(出示)①长方体的6个面之间有什么关系?②长方体每个面的两条边分别与相邻两个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并把讨论结果写在之上。

  生:小组活动。

  生:反馈交流

  第一种方法:我们先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把这六个面的面积相加,就能算楚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了。

  第二种方法:我们先把长方体的六个面剪开,把相对的面摆在一起组成三大部分,再用长×宽×2+高×宽×2+长×高×2,就能算楚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了。

  师:你们的想法很好,还有其它想法吗?

  生: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把第二种方法写成(长×宽+高×宽+长×高)×2,也就是把长方体纸盒剪成面积相等的两大部分上面、左面、前面和下面、右面、后面。

  师:你能够运用过去所学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很会学习。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生:我认为第三种方法好,因为这种方法最简便。

  师:我们今天学的这种类型的题当然用第三种方法比较简便,但在实际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实际情况,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三、精心设计练习,逐步优化求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纸盒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2、选择求上、下地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表面积的最优方法。

  ①(5×3+5×3+3×3)×2

  ②5×3×4+5×3×3×2

  3、选择求长、宽、高相同的长方体表面积的最优方法。

  ①3×3×6

  ②(3×3+3×3+3×3)×2

  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

  1、讲下列物体的表面积所包括的面进行分类。

  (1)无盖的长方体木箱(2)正方体纸盒(3)在一个长方体游泳池四壁和底面抹水泥(4)长方体包装箱(5)手提袋(6)灯管的包装盒(7)字典的封皮(8)火柴盒,

  2、一间教室,长8米,宽5米,高4.5米,要粉刷屋顶和四壁,除去门窗面积20平方米,粉刷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平面计算扩展到立体计算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应加强动手操作和直观演示,按照创设情境——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设计教学方案。

  本节课教学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贯穿于课的始终”的原则,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研究、讨论、操作,从而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以“争”激思

  新课伊始,创设让学生“猜一猜”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和正方体纸盒,哪个用的纸板较多这一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比较出来呢?”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认识到“必须分别计算出六个面的总面积”,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指出:“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表面积”,然后再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长方体的表面积包括哪儿?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在自主的观察与思考中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为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操作,以“动” 激思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我们要多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加工,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因此,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动手操作,以长方体的特征为依据,从给出的8个长方形中选取相应的面拼成长方体,同时让学生思考:①长方体六个面之间的关系?(相对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②长方体每个面的两条边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面边长之间的关系?(每个面的两条边一定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面的一条边相等。)学生在动手拼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深刻地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抓住了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然后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共同探索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里鼓励学生有不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三、巧编习题,以“练”促思。

  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不单独安排时间推导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是设计了一道综合练习,(图略,选择求长、宽、高都是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最优方法。①3×3×6 ②(3×3+3×3+3×3)×2 ③3×3×4+3×3×2)。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在说算式意义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发现了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设计,改变了以往将正方体的表面积独立用一单位时间教学的方法,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在师生共同参与和评价中,达到优化思维,推陈出新的效果,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联系实际,以“用”促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但能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我先出示了以下几种情况,(1)无盖的长方体木箱(2)正方体纸盒(3)在一个长方体游泳池四壁和底面抹水泥(4)长方体包装箱(5)手提袋(6)灯管的包装盒(7)字典的封皮(8)火柴盒,让学生从各种物体的表面积所包括的面进行分类。从中使学生认识到长、正方体的表面积也会遇到许多特殊情况,我们在求表面积是不可以千篇一律,死套公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我又及时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举出在日常生活中,做哪些事与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部分面积有关,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求异思维的能力。再有,与实际生活联系,学生乐学、愿学。

  本节课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优生在课堂上仍是主角,学困生由于动手能力差,思维跟不上,大部分时间只能充当观众与听众,从课堂练习可以看出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课堂如果让他们充分动手操作与表达,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仍是我今后的重要研究内容。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教学反思 | 期中教学检查总结 | 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分享

热门关注

写给消防官兵的感谢信优秀范文精选精选5篇

写给消防员的感谢信

护师竞聘述职报告1000字模板

护师竞聘述职报告

2023新春致辞演讲稿通用范文5篇汇总

新春致辞

寒露的图片文案23条

寒露文案

学校安全教育讲话稿范文1500字合集

学校安全教育讲话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简短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

长方体正方体认识教学反思

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怎么算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000字模板

正方体表面积教学反思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

体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