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对自主招生考生的建议

2012-05-16 09:06:54 招生高考
一边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高考改革呼声,一边是针对名校自主招生联考影响高考复习的质疑……一时间“北约”、“华约”、“卓越联盟”这些有关自主招生的名称,一度成为社会各界口中出现率极高的词汇。自主招生究竟怎样搞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高校的校长怎样评价这种被担心成为“小高考”的招生模式,教育界是否有必要调整自主招生的考试时间?昨日,本报采访多名正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其中还有来自教育界的高校校长。对于自主招生,这些代表们都有各自的看法。

  建议一:

  自主招生可多次考试取最好成绩

  因提议降低法定婚龄、主张公民有权18岁结婚而受到热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对目前“北约”、“华约”等高校自主招生选在每年2、3月份举行明确表示反对。

  黄细花援引中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话称,“他们认为,自主招生考试放在高考前,实际就是小高考。它难度较大,考生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应付……大大加重了考生、家长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

  黄细花担心自主招生考试“过关”的孩子会松懈,到最后反而因成绩下滑严重而用不上加分。她建议自主招生在时间上可改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录取工作开始之前进行,“参加考试的资格则是报考特定学校且通过某一分数线的全体学生。 ”

  另外,她还建议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经验,每年为考生提供两次甚至多次考试机会,由考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或在规定时限内取一次最满意的成绩计入最终成绩。

  建议二:

  应使考生以“社会人”身份应考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也赞成自主招生考试的时间挪到高考之后进行,不过他更希望的是应试者能够以“社会人”的身份参加“高考”和“自主招生”。

  史宁中解释说,如果以“社会人”身份参加高考,则录取结果不再成为高中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有助于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展开,不过他也强调这需要“统一规划”。

  在这位有着14年高校校长经历的人大代表看来,如果高考录取结果与高中教学质量评价脱钩,则可减轻考生在高中阶段的课业负担,校方也可有更多精力展开学生素质的培养。

  作为退而求其次的选项,赞成现阶段自主招生放到高考之后进行。同时他也建议,应该根据学生的意愿分类组织考试,“想考大专的,没必要跟想考重点大学、甚至清华北大的一张卷子……”


高考招生 自主招生 招生计划 高考招生简章 高考保送生
分享

热门关注

2019东北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真题已公布

自主招生

2019东北大学自主招生笔试真题

自主招生

2019年西南交通大学自主招生笔试真题已公布

自主招生

2019电子科技大学自主招生笔试真题已公布

自主招生

2019年重庆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真题已公布

自主招生

高考自主招生需要什么条件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的利弊是什么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适合哪些学生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自主招生

2019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时间汇总

自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