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语文中考真题(1999年)

2012-05-18 10:51:20 苏州语文中考真题

  第一部分(共24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____(y*n)称 ②充___(p8i)

  ③____(yu1n)博 ④和____(m))

  2.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故弄悬虚 随机应变 风格炯异 宽厚仁慈 慷慨激昂 辩伪去妄 敷衍失责 束手无策 虚张声势 声名狼藉

  3.写出下边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送元二使安西》)

  ③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岑参《 》)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⑧临溪而渔,____________,酿泉为酒,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下边的病句是从近年来的书报上摘录的,请加以修改。(任选三句)(6分)

  ①中国人民是赞同成立联合国的首批国家之一。(1995年9月5日《人民日报》)

  ②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发展生产,整顿政治,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第 19页)

  ③因此,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1997年2月28日《今晚报》)

  ④他们坐在一张桌子的半径两端,不偏不倚面对着面。(1996年4月 5日《羊城晚报》)

  第二部分(41分)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5──9题。

  课内古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给下边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2分)

  ①曾益其所不能( )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

  6.下边对加粗字的解释哪两组有错误?(4分)

  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

  何苦而不平(愁)

  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斟酌损益(利益)

  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

  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一鼓作气(振作)

  7.文中缺漏了一处文字,把缺漏的文字补出来。(2分)

  [答]______________

  8.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____这一观点。(2分)

  9.写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2分)

  [答]______________

  阅读《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0──12题。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0.苏州园林的花墙和普通的墙壁有什么不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11.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设置,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的还具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下边诗文名句中加粗的词语哪些可以用来表现这种效果?(答案不止一项)(3分)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C.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D.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欧阳修《醉翁亭记》)

  12.下边是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分)

  A.在适当的位置装上镜子的目的是要增加景致的深度。

  B.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就能使整个园林的景致翻一番。

  C.装上镜子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更多的层次,但必须选择恰当的位置。

  D.在适当位置装上一面镜子,园林的实际空间并没有扩大,但是在视觉效果上,园林的景致丰富多了。

  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3—16题。

  “吹面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3.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作者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你对春风有什么感受?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出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征,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能表现这种特征的诗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

  15.仿照例句,说说下边加粗的词好在哪里。(A、B两句中任选一句)(2分)

  [例]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征,很有感情。]

  A.……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答]_______________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答]________________

  16.下边句子中的着重号表示朗读时的重音,哪一句不恰当?(2分)

  A.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B.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C.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D.在雨里静默着

  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17—19题。

  根的联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多少人用它来赞美老师,以此表达对他们无限的崇敬;然而在我看来, 甲 。

  你看那高高的钻天杨,树身粗壮,枝叶繁茂,巍然屹立,风雨攻不垮它,洪水淹不没它,是什么支撑着这个顽强的生命?那就是树根。树根深深地埋藏在地底下,不断吸取着水分、养料,供给枝叶的生长需要。尽管你在赞叹大树的繁茂时几乎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尽管你在赞美树的价值时忘了这价值从何而来,可它依然默默地吸取着、奉献着,从不想钻出地面显耀自己。相反,为了有更多的水分,更丰富的养料,它总是越扎越深,越扎越远。树根有着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它的奉献比起春蚕,比起蜡炬,却有着更深的意义。

  春蚕作茧自缚,蜡炬淌泪自焚,它们在奉献,可也在毁灭自己;树根则不然,它不断地吸取养分,支持大树的生命,在奉献的同时壮大自己。当小树苗渐渐长大成材,它的根总是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坚强,在地里越扎越深,它这是为了更好地奉献而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我觉得这种奉献更有其可贵之处。

  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断地奉献着自己,但如果只是像春蚕或蜡炬那样不停地付出,并不吸收新的能量,显然是不可取的。知识是日新月异的,一位好老师总是像树根那样不断地汲取更新更好的知识,壮大自己的力量,继而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学生,他才真正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不仅老师,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我们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更重要的是不断壮大自己。一个医生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医疗技术,才有更大的才力去奉献; 乙 。社会需要我们的奉献精神,更需要我们有更大的奉献才能。

  但愿人人都有树根精神。

  17.在作者看来,树根的奉献同春蚕、蜡炬的奉献相比有什么更深的意义?(3分)

  [答]_____________

  18.根据上下文意, 处填入哪一句最恰当?(2分)

  A.不但要把老师比成春蚕、蜡炬,而且还应该把他们比作树根。

  B.与其把老师比成春蚕、蜡炬,不如把他们比成树根。

  C.把老师比作春蚕、蜡炬当然很好,但把他们比作树根也很好。

  D.把老师比成春蚕、蜡炬是一个错误,只有把他们比作树根才正确。

  19.仿照画线的句子,在 处补充一个论据,要与上下文内容一致,语气连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20—21题。

  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候,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件蓝官衣,扮起来唱“朱砂井”,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摇着马鞭在台上走了两圈,唱了一段“郡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便完事下场。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初恋时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后来,我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选自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20.结合文章内容,琢磨“多年父子成兄弟”这句话的意思,指出哪一项不符合作者的本意。(2分)

  A.显而易见,父子之间相处的时间长了,就会建立起像兄弟一样的关系。

  B.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C.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D.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家庭,要有点“没大没小”。父亲叫人敬畏,儿女“必恭必敬”最没有意思。

  21.你对“我”的父亲印象如何?把你的看法写出来。(不少于60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共55分)

  22.以“我喜爱的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所在学校。(55分)

  江苏省苏州市1999年初中毕业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①匀 ②沛 ③渊 ④睦

  3.①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③高处不胜寒 ④欲与天公试比高 ⑤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衔远山 吞长江 ⑦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⑧溪深而鱼肥 泉香而酒冽

  4①中国是赞同成立联合国的首批国家之一。

  ②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发展生产,整顿政治,训练军队,使晋国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③因此,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一。

  ④他们坐在一张桌子的两端,面对着面。

  5.①z5ng ②b@ 6.AB

  7.人恒过,然后能改。

  8.生于忧患

  9.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10.苏州园林的花墙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

  11.ACD

  12.B

  13.略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或: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5.A.“酝酿”这个词原意是造酒,文中形容春天的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越来越醇。这一句从嗅觉的角度表现了春风的馨香与醉人。

  B.“斜织”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细密、轻盈的春雨在春风中的动态特征。

  16.B

  17.奉献的同时壮大自己。或:为了更好地奉献而不断壮大自己。

  18.B

  19.略

  20.A

  21.略

  22.略

 


语文真题 数学真题 英语真题 物理真题 化学真题 历史真题 政治真题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八年级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有哪些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

初中语文中考高分经验精析

初中语文高分经验精析

初中语文中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

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真题

2019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真题

​2019年浙江丽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真题